我們都知道著名奧地利生態學家康羅德·洛倫茲提出了關鍵期的概念,其中的內容就是人某種技能的學習是有最佳時期的,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不是不能學會但是很難達到它的最高水準了,其實同樣對孩子的各個方面的教育也是存在關鍵期的,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趁着這些關鍵期,長大就很難培養了。

  1.在孩子0到3歲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

  在孩子前三歲的時候,父母再忙,也不要去把孩子放在一邊,忽視孩子成長,因爲這個時間段是與孩子培養感情的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孩子是很難親近父母了,而且他們的接觸事物也會變遲鈍。寶媽小慧說自己因爲工作把孩子出生後就送去婆婆家,一直到孩子三歲,把孩子接回來後,發現孩子簡直把自己當成陌生人,而且什麼事情都很怯生生的,自己真是後悔呀。

  2.3到6歲對孩子說“不”

  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們一定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著名學者李玫瑾教授就說,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六歲之前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否則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規矩,還會變得自私,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是就該拒絕的,當然你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能說服自己是可以考慮的,家長們可以遇三次滿足一次,這會讓孩子願意去和你交流的。

  4.10.歲之前教給孩子生活規則

  一次朋友之間的聚會,看到有人因闖紅燈發生車禍的消息,我們一陣感嘆,朋友就說,還沒有她7歲的兒子能做到這一點的,朋友說,因爲自己從小告訴孩子一些應該遵守的規則,孩子很能聽到心裏去,看到別人闖紅燈,孩子還會好心提醒別人,讓別人注意安全,這些已經深入他的心了,孩子在差不多10之前的心理是堅信規矩型的,這個時候給孩子樹立的規則會對他們影響很大的,所以生活的規則一定要在這個時候教給孩子。

  父母還是應該多注意針對孩子的年齡段對孩子提供相應的教育的,因爲人的心理髮展規律本來就是有階段性的,在這個關鍵期對孩子進行的相應教育要比其他時候效果好的多,而且會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觀念,但是錯過了這個時期,孩子的舊觀念已經形成,再改掉是會變得非常困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