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號玄微子。戰國時人物,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因隱居鬼谷,故世稱鬼谷先生。

他通天徹地,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 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史書有載的四大弟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都是當時攪動天地的人物,而有傳為其弟子的有500餘人。

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書傳世。千百年來,無數人從中攫取智慧,成就功名。

該書博大精深,囊括天地之道,第一篇《捭闔》乃全篇總綱、基礎,取了10句話就其中識人斷物、與人溝通、談判的角度講解一下。

機心一動,非不可察也!再高明的手段,總會被尋出蹤跡,所以手段只在脣槍舌劍交鋒之時。與人交往待人以誠纔是根本,學會這些,不被套路,留待必要時使用即可!


正文:

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

《大學》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也」。事物皆有其性質,有其生存和消失、開始和結束的規律;哪些是人之常情、哪些是人性的機偽、陰謀,事情會有哪些變化、哪些人性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些在做事和識人之前都需要思考清楚,所謂「三思而後行」,思的就是這些。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

事情和人心的變化雖各有規律,但歸根結底無外乎陰陽兩極。《道德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萬物皆可「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無窮」。以此為理,從事情的發展來看,其中的節點會產生的變化,節節下推,就可以知道最終可能會產生的結果。

反之,想要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先算好其中會有什麼樣的變數,做好這些節點處的準備,讓事情順著自己的預設發展。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口者,心之門戶」。道之門戶何也?在於人心!

所謂道者,萬物運行之規律,雖萬物皆有其道,而道之用者,在於其人。《黃帝陰符經》雲:「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不能守住自己的口,那麼根據你說了什麼和沒說什麼,能看出你的智謀、能力、喜好、優劣等。故而要守口如瓶,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把握好。再引誘別人說出自己的想法,來看穿他。

無為以牧之。

謀略上者,敵不知謀。看起來什麼都不做,但最終卻能駕馭一切。是謂「無為而治」、「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自以為是的聰明,只是在掩耳盜鈴。你要使手段,就不能太明顯,順勢誘導纔是上策,「潤物細無聲」。

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慾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

誘導對方多說,話多必失。通過他說的和沒說的,判斷他的虛實,是想掩蓋什麼?是想炫耀什麼?他是有意還是無意?他有什麼喜好?有什麼志向?

稍微反對一下他的某些觀點,通過他的反應看他哪些是在意的,哪些是檯面的,最終獲得他真實的想法和實際想表達或想隱藏的內容。

對話誘導的方法有很多,任何時候,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門戶,讓自己沒有漏洞,再去獲取對方的信息。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任何祕密只要一個人知道了,那麼所有人都知道了。所有的謀劃一定是周密的,陽謀與陰謀的使用,都是為了掩蓋真實目的。

讓人知道陽謀,就一定考慮周全;不能示人的陰謀,一定要嚴密。

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

能夠看穿對方的真實意圖,並為之規劃後路,有時候也可以適當的告訴他,給他考慮一些。如果看不穿對方,那麼就得考慮自己了,不能被算計了,你想說什麼,一定得考慮清楚。

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

什麼時候開口、什麼時候閉嘴,這是捭闔之道的根本。說了什麼,話題怎麼轉移的,這些變化都要時刻把握,隨機應變。

隨機應變者,機乃時機、形勢,什麼話說在什麼時候,這是很重要的。過了這個時機再說,可能適得其反,這時候就該閉嘴,不能為了說什麼而說。

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

懂得什麼時候說什麼,因時而動,重要的是目的是什麼,而不是想說什麼。語言只是工具,目的纔是根本。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先得知道他是人是鬼。要能有話題,才能說下去,纔能有機會達到目的。


寫在最後:

王陽明有言:「此心不動,隨機而行」。保持本性,不生機心,「不見可欲」,則「人莫能與之爭」。「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