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14日,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特朗普抵達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參加非洲國家女性的經濟權利峯會。此次非洲之行,伊萬卡旨在宣傳美國政府一項促進女性參與職場的倡議:“婦女全球發展和繁榮”(W-GDP)。有人認爲,伊萬卡此舉是爲了緩解特朗普政府屢屢發生的女性問題爭端;也有人認爲,伊萬卡正一次次登上國際舞臺,攀援更高的政治地位。

  投資女性,重視女性力量

  今年2月7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一份國家安全總統備忘錄,正式啓動“婦女全球發展和繁榮”倡議。該倡議由特朗普的大女兒伊萬卡牽頭,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籌資5000萬美元,計劃通過教育、創業和消除阻礙婦女參與經濟的法律、監管和文化障礙,賦予發展中國家婦女權利,使全世界女性走入職場,獲得更高的薪酬。

  根據W-GDP網站數據,婦女在正式勞動力市場的低參與度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和減貧。所以,W-GDP提出了到2025年使發展中國家5000萬婦女受益的目標。“從根本上說,我們認爲投資女性是一項明智的發展政策,也是一項明智的項目,符合我們的安全利益。當女性獲得權利時,她們會促進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據瞭解,在抵達埃塞俄比亞的當天,伊萬卡參觀了亞的斯亞貝巴的一家女性紡織工廠,並與當地咖啡行業的女性工作者見面。

  “長公主”無意衝擊總統之位

  除了W-GDP,伊萬卡本人也提出了女性創業倡議(Women’s Entrepreneurship initiative),在她的著作《職業女性:改寫成功的規則》中,伊萬卡不止一次地強調女性的經濟權利、工薪家庭問題和勞動力發展。實際上,在入主白宮之前,伊萬卡就已經把自己標榜爲女性的捍衛者。在共和黨大會上,伊萬卡曾承諾:“我的父親會爲同工同酬而戰,我也會在他身邊與他一起奮鬥。”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長公主”伊萬卡也開始涉足政壇。2017年3月29日 ,伊萬卡正式擔任白宮的非正式顧問。此後,伊萬卡頻頻參與外國事務,協助父親進行外交,努力塑造自己的國際形象。

  伊萬卡出席平昌冬奧會。

  伊萬卡與默克爾。

  伊萬卡此次的非洲之行被美國媒體稱爲“重回世界舞臺”,多家外媒因此質疑她的政治野心。當下,宣佈參選2020美國大選的各黨派人士相繼出現,有如雨後春筍,他們猜測伊萬卡將與特朗普展開一場 “父女角逐戰”。 對此,特朗普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說:“如果伊萬卡想競選總統,我認爲她將是非常、非常難以擊敗的對手。”但他隨即話鋒一轉,表示伊萬卡並未表現過任何參與大選的興趣。

  老爸“任人唯親”,當總統的女兒不如當模特?

  除了政治野心,伊萬卡此行還被美國媒體解釋得“大有深意”。包括CBS在內的多家媒體認爲,伊萬卡正在與她的“最初形象”漸行漸遠,以W-GDP的名義出訪非洲是爲了替自己和父親“賺好感” “刷風評”。

  “22歲,伊萬卡是一名國際模特,經營着自己的品牌,她聲稱‘這一個充滿偶然時刻和奇妙巧合的世界’;而如今,38歲的伊萬卡在白宮充當着一名國際和事佬,她喜歡告訴別人,她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大西洋月刊》這樣寫道。

  長久以來,很少有總統的孩子爲政府服務的先例,但特朗普這樣做了。“第一女兒”伊萬卡是特朗普的非正式顧問,“第一女婿”庫什納成爲了白宮高級顧問。特朗普甚至考慮讓女兒接任妮基·黑利(Nikki Haley)擔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一職;2019年1月,伊萬卡躋身美國計劃提名的新任世界銀行行長名單之中。批評人士指出,特朗普一家均爲商人出身,缺乏政府經驗,但在特朗普的眼裏,超模女兒伊萬卡是一個“全才”,甚至比專業的政治家更加懂得治國之道。這種“任人唯親”的做法並不可取。

  庫什納與伊萬卡。

  另外,作爲“長公主”的伊萬卡頻頻爲父親特朗普的行爲“背鍋”。去年5月27日,伊萬卡在推特上曬出自己擁抱小兒子的親子照片,結果受到了網友和媒體的狂轟濫炸。據悉,在伊萬卡“曬娃”的前不久,特朗普政府決定對美國非法移民採取“零容忍”政策,導致數千名兒童被迫與父母分離。網友批評伊萬卡:“太殘忍!你在享受天倫之樂,別的家長卻與孩子骨肉分離。”

  面對此次出訪帶來的質疑聲音,伊萬卡依然保持着堅定的態度。而特朗普卻向《大西洋月刊》透露出了他的舐犢之情,他對女兒因白宮工作和特殊身份招致的罵聲感到抱歉。“我認爲,要是伊萬卡呆在紐約,而不是華盛頓的話,她會感覺輕鬆一點。”

  iWeekly週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