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4月15日報道,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一位舞蹈老師患有炎症性腸病,在現代醫學無法幫助她之後,她被迫接受了一種非常規的治療方式。

  這名舞蹈老師名叫博比·維尼,今年28歲,來自維多利亞州西吉普斯蘭地區的特拉法爾加。2010年,年僅20歲的維尼被診斷出患有潰瘍性結腸炎。

  多年來,她一直在嘗試各種各樣的藥物,但沒有任何效果,但她的病情也沒有繼續惡化。

  經過多年失敗的治療,維尼開始接受丈夫的糞便移植。科學家們認爲,這將幫助維尼重新引入健康的消化細菌。維尼開玩笑說:“我的生活就是圍繞着便便轉的。”

  由於這種方式越來越受歡迎,維尼現在呼籲建立糞便銀行來滿足需求。她說:“我們有血庫,那爲什麼我們不能開便便銀行呢?如今,它卻被排入下水道浪費掉了。”

  雖然這種治療對她有幫助,但維尼說她並沒有馬上適應。她說:“多年前我聽說過便便移植手術,當時我說‘哦,不可能’,但後來我絕望了,我說‘把便便給我’。”

  雖然新的治療爲她提供了緩解,但這個過程並不是太好。她說:“我丈夫不得不把糞便倒進一個容器裏,在我結腸鏡檢查那天把它送到聖文森特醫院。醫生把它放入鹽水中搖勻,直到溶解,然後過濾。我服用了鎮靜劑睡着了,然後他們給我做了移植手術。”

  維尼表示,儘管糞便移植過程可能會很尷尬、很有侵入性,但他們總是用幽默來化解。她還強調了新的移植手術的重要性。她說:“它真的可以拯救生命……我說這話是真心實意的。人們不知道潰瘍性結腸炎可能會威脅生命。”

  目前,想要進行糞便移植的人不得不依靠朋友和家人,因爲只有6%的潛在捐贈者通過了嚴格的篩選測試。

  一個人的腸道細菌與他們的精神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這意味着,如果捐贈者患有焦慮症、抑鬱症、糖尿病,甚至有心臟病家族史都不可以捐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