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文件明確,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

  政策釋放了哪些信號?哪些城市受到影響?房價是否會因此大漲?城市公共服務如何更完善?

  69個城市取消或放寬落戶限制

  強化城市間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協同

  人們最關心的莫過於,根據《重點任務》,今年放開落戶限制的城市都有哪些?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中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鑑》,2017年底,城區常住人口在100萬至500萬的有69個城市,其中西安、瀋陽、哈爾濱、昆明、鄭州、杭州、濟南、青島、大連、長春等10個城市的人口超過了300萬,屬於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的城市。

  滿足“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城市則有59個,包括長沙、洛陽、蘇州、無錫、揚州、合肥、寧波、福州、廈門、南寧等城市。

  對比《2018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可以發現,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力度正在加大,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放寬了。去年,政策還要求“大城市對參加城鎮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實行積分落戶,有條件城市要進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實行積分落戶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權重,鼓勵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今年,如果想落戶Ⅱ型大城市,即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大城市,已經不需要滿足社保年限要求了,落戶限制全面取消。

  那麼落戶限制取消了,房價會不會跟着出現大漲?

  今年發佈各種人才引進與落戶政策的城市已超過50個。除京滬兩地,全國大部分城市落戶難度已經不大,放開落戶政策有利於農業轉移人口平等獲得城市公共資源,也使房地產市場有了穩定的市場需求。

  人才政策變相降低了限購門檻,會帶來房價上漲的預期。過去兩年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與人才政策力度空前有較大關係,但從長遠發展看,人才對城市的核心作用是推動產業,而不是房地產,因此人才政策不應成爲房地產調控的窗口。

  對此,此次政策也提出,“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應體系,強化城市間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協同。”可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仍是長期定位,調控原則依然是因城施策、分類指導。

  放開落戶政策後,城市公共服務咋享受?

  《重點任務》提出,按照尊重意願、自主選擇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爲重點,兼顧高校和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畢業生、城市間轉移就業人員,推動未落戶城鎮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今年確保有意願的未落戶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鼓勵各地區逐步擴大居住證附加的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

  看教育,2019年底,我國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將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要求,在隨遷子女較多的城市,將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看社保,今年全面推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高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線上結算率,推進遠程醫療和社區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擴面,指導各地區全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看住房,今年要持續深化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擴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蓋範圍。

  看就業,今年要推進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擴面提質。城市政府要向已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但未落戶的農村貧困人口,優先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等基本公共服務,並加大與農村貧困人口較多地區的勞務對接力度。

  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那麼這些現代化都市圈誰來建?《重點任務》指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都市圈建設與運營。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都市圈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地區調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