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勞死頻發的互聯網行業,996工作制因爲一家名叫996.icu的網站成爲輿論熱點。在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京東董事長劉強東,OPPO副總裁沈義人等企業大佬對996工作制發表了個人看法後,996工作制遭遇瘋狂吐槽。

  粗略看了一下馬雲、劉強東和沈義人等大佬對996工作制的看法,大佬們都非常贊成996工作制,並美名其曰:奮鬥。已經從阿里巴巴退休的馬雲,在微博上這樣寫道:自己肯定是12X12以上的工作狀態,但自己很幸運,從沒有後悔12x12,從沒有改變過自己這一點。

  除馬雲外,劉強東和沈義人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對996工作制表示認可。對此,有媒體表示,殘酷的996工作制,居然成爲了大佬們分享自己成功經驗的心靈雞湯。儘管有大佬站臺,996工作制還是成爲了大量員工聲討的對象。

  996工作制被基層員工聲討

  基層員工是很討厭這個996工作制的,因爲這是一種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在新浪科技發起的調查中,88.91%的用戶反對996工作制。然而,大佬們爲何一致表態,支持用戶厭煩的996工作制呢?

  目前,國內的很多企業大多是每天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5天。而996工作制,則是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6天。如果將工作時間換算成小時的話,正常的工作時間是每週40小時,而996工作制的工作時間是每週72小時,幾乎是正常工作時間的2倍。如此大的工作強度,員工反對也在情理之中。

  高強度的工作狀態,直接誘發了過勞死。最近兩年,多名企業創始人過勞死。2015年9月的一天凌晨,遊戲公司慕和網絡CEO吳波由於長期處於高強度工作狀態,猝然離世,年僅36歲。2016年10月,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離世,生命定格在44歲。幾個月後的2017年2月,途牛旅遊網預訂中心副總經理李波逝世,同樣是一位年齡只有44歲的互聯網企業高管。

  頻發的過勞死,引發了一輪激烈的討論。儘管如此,996工作制仍然是很多互聯網企業的標配。去年年底,資本寒冬之下,一些互聯網企業開始裁員過冬,996工作制居然成爲了裁員的藉口。如果有員工不服從996工作制就會被企業開除。

  雖然996工作制不是罪惡之源,但很多員工並不贊成996工作制,新浪科技的調查可以說是最好的證明。然而,諸如馬雲、劉強東這樣的大佬爲何力挺996工作制呢?

  互聯網大佬爲何支持996工作制

  從工作時間長度上來看,企業是996工作制的最大受益者。曾經有企業員工在論壇表示,一家企業推行996工作制後,能夠大大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些一線城市,996工作制對企業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

  下面簡單的算一筆賬,按一位員工每月工資1萬來計算,一個項目需要360個小時的工作量,如果想正常完成這個項目,按照正常的工作時間,需要僱傭9名員工,人力成本是9萬塊錢。而在996工作制度下,要完成同一個項目只需要僱傭5名員工,人力成本只需要5萬塊錢。對於動輒上萬名甚至十幾萬名員工的互聯網巨頭而言,996工作制一年能省下至少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人力資源成本。

  當然了,推行996工作制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員工待遇會相對好一些,但這無非是變相的給員工發了加班費。要知道,如果按照法律規定,員工每天工作8個小時以上,企業就要支付加班費。顯然,996工作制受益的是企業。或因於此,以馬雲、劉強東和沈義人爲代表的企業高管,都公開發表言論,爲996工作制正名,並把這種加班文化稱爲理想。

  事實上,996工作制對員工是一種殘酷的壓榨。每天工作12個小時,員工在公司和家裏的往返至少需要3個小時,午餐和晚餐又要去掉2個小時。這樣算下來,這些遵守996工作制的員工,每天休息時間不足7個小時。

  毋庸置疑,996工作制能夠讓企業節約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代價是員工的時間被壓榨一空,沒有一點自由的生活空間。長此以往,員工的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最近幾年,從高管到中層員工,以及普及員工,過勞死頻繁發生。試問那些支持996工作制的大佬們,無視員工身體健康,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這種畸形的價值觀,如何體現互聯網企業的高科技含量?說白了,互聯網企業的員工,工作時間比民工長,賺得也並不比民工多。

  寫在最後:互聯網大佬們洋洋灑灑的文字,無法粉飾資本貪婪的原罪。馬雲、劉強東沈義人等高管爲996工作制站臺,這無法掩蓋互聯網企業加班文化盛行的現狀。一味拿道德綁架不願意996的員工,無意間撕掉了互聯網行業一切向錢看的遮羞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