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吃便當時,喜歡把雞腿留在最後大快朵頤,也有一些人喜歡先把雞腿幹掉!

至於我呢--會請店家把雞腿切一切,然後跟飯菜平均分配,一起吃完。

把雞腿論放在寫稿上,有兩種隱喻意涵:

隱喻一.「雞腿」指喜歡又好寫的部分。

隱喻二.「雞腿」指困難又不好寫的部分。

所以寫大稿時,寫法大致可分兩種:

1.順寫:就是順著篇章次序寫

2.跳寫:「雞腿」先吃或後吃

我個人以為「順寫」是最友善的寫法,不論對編輯或作者,都比較容易掌握進度,設計要編排也比較不會費神出錯。

但是有時候碰到一些題目要分析學理與數據時,對我來說就會出現「雞腿」先吃還是後吃的抉擇。通常我的慣性作法是:

1.先順走

2.碰到難的「雞腿」就努力解決,如果一直延宕或自己害怕困難而拖延閱讀,就會斟酌專案工作時程表予以擱置,先往後寫。

3.如果因為找資料用了太多時間,就會先把好吃的「雞腿」先寫,讓編輯有稿子可以先過,讓進度穩住甚至超前,爭取時間給難吃「雞腿」多一些醞釀熟成。

其實我覺得「跳寫」容易造成好吃「雞腿」寫得很精彩生動,其他章節就顯得平淡無奇。但是當我常識不論難易就順寫,又會造成進度延宕。所以,事實證明要在時限內完成稿件,不妨先把好吃的雞腿吃掉,讓自己進入寫稿順利的MODE,搞不好輪到難吃的「雞腿」時,一切都已經有了經驗就不會那麼難入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