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只有八九歲,那時候我們住的農村還沒有通電,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燈。那時當學生很輕鬆,因為沒有多少作業,也只有數學語文兩本書。學校要搞勤工儉學,夏天主要給學校砍柴,規定我們不得少於三十斤,每星期必須有兩個半天要去給學校砍柴。

我們都是上半天砍柴,下半天老師把我們放回家休息,同學們都被太陽曬得黑紅黑紅的。我每年背和膀子都要退層皮,原因是我愛下河玩水,在河裡光著身子游泳,從不穿短褲。

每天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就下河打魚,我們打魚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拿一根兩米多長的豌豆絲,把它雙過來做個打魚絲,我們就用這個工具打魚。每天中午都能打個十條八條的,用柳樹條子把魚串著提回家,把魚肚子破開洗凈,就把魚曬乾,等逢節日了好給我們拼一盤菜。

那時家裡沒有肉喫,我們很想喫肉,如果逮住比較大的魚,我們就把魚收拾乾淨,不放油鹽,用蓮菜葉把魚包上,用火把魚燒熟。我們就這樣把沒油沒鹽的魚給喫了。

特別是晚上,我們在家裡怕蚊子咬,就不用點燈,坐在院子裏納涼,聽著媽媽給我們講著故事。


對於接近花甲之年的我來說,感覺現在的夏天很熱。常常會想起兒時在農村老家的生活。

喫冰棍:兒時的我看見別人喫冰棍,老是眼饞。纏著母親要錢買冰棍,但是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好久才能買一塊二分錢的冰根,用舌頭添來添去不捨得喫完。

城裡的熗鍋面:到澠池縣西關大眾食堂喫二倆糧票一毛錢的素麵熗鍋面。每年只有在掃烈士墓的時候媽媽才會發給我五毛錢,和同學們排隊走到離城二十多里的縣城,掃墓完畢纔去喫一毛錢的麵條,回來還不捨得坐車,餘下的錢會在自己手裡拿很久很久。

小河裡玩:

夏天和小夥伴到村南小河裡玩。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熱,到河邊脫鞋跳入水中後,見河邊上的洞洞就會伸手進去摸,逮住過螃蟹,也掏出來過蛤蟆,還會到上游用泥把水堵住,再到下游摸魚摸蝦,回家用水浸泡後在鍋內幹炒是絕好的美味。

逮柿猴:小時候的我象個小男孩,爬高上低,十分淘氣。放學後會和同伴們到村外的樹上摸柿猴。用指頭大壓小,輸的人用布矇住眼睛,其他人迅速的悄無聲息的躲起來,誰被逮住,誰就是下一個被矇眼的人。

總之,夏天來了,感覺天越來越熱了,多了一些浮燥,少了一些清涼,多了很多兒時的回憶,很想回老家住一段時間。


遭遇夏天一年年

謝謝小祕書邀約!

21歲離開故鄉,到異地求學。

21個夏天是在故鄉度過的。一進伏天,大都晚上下雨,白天放晴,啥事不誤!挽谷、割麥子兩項農活那是淌汗珠子的活,頭頂炎炎烈日,臉朝黃土背朝天。從地這頭幹到地那頭,背心能擰出水來。莊戶人家平時節衣縮食,湯湯水水地哄肚皮,大伏天可捨得改善一下生活,燙個餅子,做碗麵條是常有的事。老人們常常講:「好喫的喫在伏天,好穿的穿在九天」!天氣熱,農活累,好在生活比平時好很多,那時人年輕,有的是力氣,岀身臭汗抹把臉就過去了。那時沒有空調、沒有電扇,扇子也很少用。住的是土窯洞,避暑福地:冬暖夏涼,每晩睡覺都是蓋棉被的!記憶中,故鄉的夏天是美好的!

到省城上大學,氣候和故鄉差不多,蠻適應的。夏天到運城、臨汾實習,天哪,真熱!馬路踩上去軟軟的,鞋底上黑黑的、粘乎乎的,粘的都是瀝青,感覺晉南的夏天不好玩!

工作在煤城,氣候比故鄉要熱的多,得空常搖把扇子度日,後來經濟條件好一些,買了電扇,日子闊多了,電扇一轉,涼爽許多。煤城溫差大,白天酷熱,一到晚上就涼下來了。白天窗戶關得嚴嚴的,不讓熱氣進屋來,傍晚打開窗戶,習習涼風吹進來,舒心極了。牀上鋪一個竹皮涼席,那叫一個爽,關門閉窗睡得香!

退休以後不得閑,懷抱外孫更匆忙!

北京是個好地方,皇城根下景色多!北京的夏天不含糊,熱浪滾滾無處躲藏,汗水不斷衣服貼身,粘不啦嘰,不開空調睡不成!家居樓頂層,屋子就象蒸籠一樣,熱得透不過氣來。很快:眼睛充血,鼻孔生瘡,牙齦發炎,耳須燒灼,腦袋嗡嗡作響,背部象著了火一般滾燙,周身上下象一隻火球,感覺人要熱死了,煎煮難熬,坐立不安,情急之下找幾個塑料瓶凍至冰箱,然後在臉上腦袋上不停滾動,方能安生一陣!平生第一次領教了樓頂層的不宜人居,寧願接受蚊蟲叮咬,也要租借一樓度夏。

原以為北京夠酷熱難奈,到了上海才知道上海纔是真的熱!太陽直射頭頂,灼熱,燻烤,頭上、臉上的汗水嘩嘩嘩地往下流,汗水常常打濕眼眶,鹹澀不爽,眼前渾糊不清,忍不住甩甩頭,豆大的汗珠子「刷刷刷」地甩出去老遠!衣服粘在身上脫不下來。 岀門象烤箱,回家潮濕悶熱,開空調不除濕都受不了,人和潮氣完全粘為一體,憋悶難支,心神不寧。正是網友所說:「空調不是萬能的,沒有空調是萬萬不能的!」如果誰說家裡沒錢裝空調,我不信,不妨試試?空調和喫飯喝水一樣重要,「命是空調給的」,這話一點不誇張!

高溫預警不斷線,今年又比去年熱!為什麼?總納悶:家裡的熱量抽岀室外,涼了一小家,熱了一大片,千千萬萬個空調釋放的熱能豈不破壞了大氣層?才導致氣溫一年更比一年高!

不得了啊,空調誠然是人們度夏納涼的神器,如果無限量地發展,會不會是人類難以生存的禍星?不敢想,苟且眼前,先開空調吧!


謝邀請。夏天來了,過去的記憶在哪裡?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小時候的夏天感覺天很熱。看到的樹是綠綠的,河水是清清的。中午最熱時,我和弟弟,妹妹下河洗澡,我們大壩淮河裡抽水站壩裏全是小孩在河裡游泳,再熱的天。一下到水裡就不熱了。那時是消夏的一種方式。


小時候晚上去抓知了狗。晚上幾個小孩一起走進樹林。拿著手電筒。到樹上找知了狗。幾乎每棵樹上都有知了狗,有時一顆樹上都有幾個知了狗。有一次我和妹妹一起抓了有一盆。抓回來洗一洗。切開放在鹽裏醃一夜,第二天早晨。因為油炸一下。喫起來真香。那時候感覺是很好的美味


還有一次晚上。媽媽,爸爸帶我們幾個小孩在外面乘涼。後來,來了幾個赤腳醫生。說是要給我們打防禦針。我很害怕。但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給我的耳朵花了。胳膊也給打傷了防禦針。你沒感覺到疼?看著天上圓圓的,亮亮的月亮。我和幾個小孩在地下跑了幾圈。後來就上牀睡覺了。那一夜,園園亮亮皎潔的月光。永遠也忘不掉。那一夜涼涼夜。睡得真香。真甜。後來長大了。這也沒遇到過那麼好的夜。


現在又到夏天了。有時候總想起小時候的記憶。小時候的夏天。總令我回憶。


夏天的記憶

我少年生活在六十年代。那個年代生活給我印象最深莫過於飢餓。那個時期美好的記憶夏天時學校放了假,我和小夥伴一起放牛游泳餓了偷食集體瓜果。到夜晚和大人們一起乘涼,聽他們講故事。

少年時每到夏天學校放假了,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幫村裡放牛。那時隊裏有規定小孩給隊裏放牛每天記3分。當時我們隊分值每1o分值o、5元。青壯勞力記1o分。

我們小夥伴每人得放二條牛,隊長說放牛不得丟失受傷,牛得喫飽。不準損壞莊稼否則扣分。我們領好自已放的牛,加固繩子。因集體的牛較多,村裡草場有限。有時我們得把牛趕過河到對面別的村山上去放。我們放牛最理想的地方是村子大河邊的一片草地。那地方面積大草厚。我們騎上牛到河邊草場上,把牛繞在牛脖子上。讓牛自由喫草。這時小夥伴們一起商量著做什麼。奇志膽大,鬼點子多。他安排我看管好牛。他們幾個膽大的,會水先在河裡玩上一陣。然後偷偷去河對岸陡山偷摘別村的瓜果。開始幾天他們幾個很順手。每次都是滿載而歸。他們偷來後根據戰果來分。小夥伴找個涼快處一邊喫著瓜果一邊說起偷果經驗。

過了幾天奇志又率先遊過河,來到瓜地選好幾個大的裝進布袋。當他來到河邊被看瓜捉住了。看瓜人把他關在村裡保管室裏。幸好陡山村隊長是我家的親戚他常到我家也認識奇志。他把奇志教訓了一頓後,就叫教看瓜人放人。那看瓜人生性倔,一根筋不肯放人,還動手打了奇志幾下。那隊長好說歹說他才放了奇志。

過了幾天奇志領我們去放牛,忽然他看到河那邊有一人挑著一擔糧食可來了。他知道這人挑谷到我村加工的。奇志來到橋附近叫上幾個夥伴挖了個大沙坑。然後佈下陷阱。那人過了好一陣挑著米慢慢走來,奇志埋伏在草叢中看到那人掉進坑裡。米灑得一地。那人好容易從坑裡爬起來收拾糧食罵冽冽走了。奇志大笑,這下可報仇了!後來奇志告訴我們。剛才那擔米人就是對岸老苕看瓜人。

以後那看瓜人找隊長說他再不看瓜了,他怕人報復。奇志以後過河摘瓜就順手多了。他常吹噓自已想到的就能辦到。

夏夜我們和大人一起在水塘邊找個涼快地方。點上艾草薰蚊子。靜靜地聽大人們唱故事。有時會要村裡老藝人唱上一段戲劇!村裡老藝人記性好,他特別能唱。並且內容極少重複。我們那時很羨慕他!


滿身是泥算嗎?我記憶裏的夏天,是和小夥伴去田裡抓魚,拿一個竹子編織的網,穿個短褲。在看到有魚的地方,用網子罩下去,然後感覺有沒有魚撞網,如果感覺到有東西在撞網,那就代表你網子裏有魚,那就要用一隻手伸進去渾水摸魚了! 那時候一個很大的田裡有很多小孩還有大人一起,都拿著網子爭相恐後的跳下去,踩著浮萍,到處抓魚,有時候還能有泥鰍喲! 白天抓魚,晚上,帶上手電筒和用竹子做的夾子,到田間地頭夾黃鱔,一晚上能夾很多呢!還能賣這錢買辣條喫,那時候有辣條喫是很叼的,一羣小孩都在圍在你身旁,你就像大哥大一樣,特別拉風! 記得有一次一個小夥伴夾黃鱔,夾到了一條蛇??,只是這條蛇比較小,沒有多大,它靜靜地躺在水裡,然後那個小夥伴一夾子下去就夾到了,後來才發現是一條小蛇,他趕忙丟掉,把他嚇慘了,因為我們當時都很小都很害怕蛇,從那以後他每次都會看仔細了才動手! 後來我們還會去釣小龍蝦,為了釣龍蝦,連飯都不回家喫,我記得以前都是在家裡拿兩個饃帶去,中午就喫這個,那時候的速食麵還是很奢侈的東西,袋裝的最便宜都要五毛錢一袋,太貴了! 但是後來拿著用龍蝦換來的錢奢侈了一把,買了一袋速食麵,說實話那時候覺得那玩意兒真的好喫得很,就喫乾的,把調料混進去,然後搗碎,真的很好喫!!! 所以關於夏天最美好的記憶,那就是田間地頭,那就是滿身泥巴,那就是最美好的童年,,,,,,


小時候的夏天,媽媽總會買上好幾斤西瓜存在家裡,一家人每天都能喫上一個西瓜。有時是涼拌冰鎮西瓜,將冰箱裏的西瓜切成小塊放在碟子裏,然後撒上一點白砂糖,既可以當菜也可以當甜品。印象深刻的是每次中午餐桌上只要有涼拌西瓜,這道菜總是最受家裡人歡迎,分分鐘就能消滅光。我有時會在傍晚捧上半個西瓜在院子裏乘涼,一邊用不鏽鋼勺子一勺一勺舀著喫,一邊跟小夥伴們聊天。若是有人問我童年夏天的味道,我肯定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西瓜味。

小時候,夏天的白天能聽到知了的叫聲,晚上能聽見青蛙的叫聲。這兩種聲音伴隨了一整個夏天,小時候我覺得很聒噪,長大了我卻極其想念。現在住在城裡很難再能聽到了,知了聲還能偶爾聽到一兩回,但是青蛙的叫聲我就再也沒有聽過了。每當聽到知了聲,我就會覺得很踏實。知了叫得越是歡暢,我的內心越會安寧,反而還聽出了一份悠閑自在來。


謝謝邀請

夏天到了,穿著最時尚的大象體恤褲衩,白鞋黃膠涼鞋,左手一串兩毛錢的冰棍被太陽的溫度融化的滴答滴答流到了手上,又跟手上的泥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黏糊糊的泥!右手拿著一根竹竿,竹竿頭用兩根鐵絲綁成了○形,上邊沾滿了房檐下的蜘蛛俠,這就是沒個小夥伴套蜻蜓的標配,大人們在兩顆大楊樹下納涼聊天,小孩子們就在那裡用竹竿套蜻蜓,偶爾有一夥偏大一點的孩子組成的扎青蛙小分隊路過,腰裡別寫幾個蛤蟆,趾高氣昂的路過,因為我們還小,家裡不讓去田間地頭的水池附近玩,怕危險,每次都想自己快點長大……

如今我已經長得要比那羣大孩子大的多了,可是去小賣店已經買不到兩毛錢的冰棍,孩子們也沒有套蜻蜓的,那兩棵老楊樹也許已經成為了誰家的房梁了,蜻蜓也不見了,孩子們也看不到了,唯有偶爾能聽見的幾聲蛙鳴還是那麼刺耳,卻不見了當初的那羣小分隊了??????


屁股開花

夏天,夏天終於來了,小朋友們可高興了。因為夏天小孩的遊戲項目可多了,有自己製作的弓箭去逮知了、去地裏偷生產隊的西瓜和水果、晚上捉迷藏、坐夜的時候聽老人講笑話,小孩最喜歡的還是去大水坑裡游泳。

喫過午飯,我和幾個玩伴一起去大水坑裡游泳。過去的水坑,就是把土挖走了留下來的坑, 坑裡面的水有點混濁,但沒有垃圾,我們感覺還是挺好的。玩伴們開始在水坑裡玩耍起來,一會比賽誰在水裡憋的時間長,一會又開始看誰游泳遊的快。一直玩到精疲力盡了 才上岸休息會。不累了,玩伴提議,咱們擦光吧(在岸的斜坡上,潑上水,坐在上面往下溜),好,我們幾個一致同意。把坑裡面的水用手撩到斜坡上,這樣摩擦力小,往下衝擊的速度快。還真有點過山車的感覺。正玩的高興呢,突然看到,有一個玩伴滑下來的時候,有一些血也跟著流了下來,趕緊讓玩伴立起來一看,屁股上劃了一道血口子,正在往外流呢。玩伴看到血嚇得大哭起來。我們趕緊把他送到村裡的衛生所,讓醫生給包紮起來,並無大礙。這我們才放心了。我們幾個還不敢回家(剛洗過澡,父母用指甲輕輕一劃,,顯白印證明洗澡了,是捱打的),就到有沙土的地方,用手挖一個坑,然後躺在裡面再用手把沙土蓋在自己身上,比現在的空調可舒服多了,多麼的接地氣啊!一直玩到感覺有點餓了纔回去。

現在想起來,還是羨慕小時候的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快樂無邪的時代。雖然也做了一些漫無邊際的可笑事情,也經常遭到父母的訓斥和皮肉之苦,每每回憶起來,還是溫馨甜蜜的。


感謝邀請

夏天來了,過去的記憶在故鄉的小河裡潺涓流過,那時候,小舅舅帶著我們幾個娃娃,在河邊的知了聲中爬樹,掏鳥窩,摘果子,跳進河裡游泳……咕咚咕咚的被河水灌的直翻白眼,爬出河瞬間被河邊的蚊子光顧,被大蚊子咬過的胳膊比腿還粗,眼淚還在眼圈,瞬間又被小舅舅烤好的玉米吸引著傻笑。傍晚偷偷摸摸地回到姥姥家,院子裏的大鵝敬職敬業地追著我這個陌生人,嚇得我慌不擇路爬到了房頂,房頂上躺著,晚風吹過,門前的莊稼地莎莎作響,感受著清爽感受著月朗星稀……一切都隨著時間漸漸遠去,然而姥姥蹣跚的背影依舊在夢中清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