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縈繞在我身邊十年餘。


  開始,是一把吉他、然後幾位音樂夥伴,就這麼唱彈,
  我意識到該做的,不是隻有讀書,不是跟著大眾劇本走。 


  直到現在,人們眼中26歲的碩二生。
  同樣的,盡可能修想修的課,做簡報當做個人作品般;
  盡可能接案子做,好玩就做,所以寫健康雜誌的稿、
  寫科技公司的網頁文案、社區藝術,甚至選舉文宣。
  現在辦雜誌、做藝術季,再參與藝術創作者工會活動...


  舉這些手頭上的事,重點要說:忙,哪裡是放下夢想的藉口?
  除非你的忙碌超越如此。 

  夢想,人人都愛談它,都熱衷於「夢想不滅」的故事,
  所以KURUMI的音樂錄影帶,不斷被轉載、不斷賺人淚。


  但有一天,人們屈服了。
  你開始跟著以前那些老屁股喊:「夢想能當飯喫喔?」 
  或者稍微委屈:「我也很想...可是...」


  你們知道嗎,你們沒有錯,但是很快的,
  就會變成小時候你看到的:「無聊的、勢利的大人。」


  然後會開始複製上一代做的事,
  孩子在談鋼琴時,告訴別人:「因為媽媽以前一直想彈,卻沒辦法。」
  於是你將夢想轉嫁到孩子身上,跟以前做的,沒兩樣。


  但最恐怖的,莫過於此時轉型的你,認為自己仍保有熱情和夢想,
  只是暫時沒辦法做。「因為課多」、「上班很累」、「因為家裡反對」。
  你總相信:這一段過了之後,我就會回來實現我的夢。


  我說,那幾乎不可能。因為放棄機會、放棄堅持的人,夢想就不再長大了。
  夢想是需要跟著你不斷長大的,它沒有暫停鍵和快轉鍵。
  你以為可以先暫停,之後再快轉跟上?

  忙?有多忙?那麼這個讓你犧牲想做的事情的忙碌,是為了什麼?
  如果你的目標就是掙棟房、敬仰兩老,或是組個甜蜜家庭,
  我非常敬重。夢想沒有大小,簡單生活是理所當然的選項之一。


  但如果你不想平庸,你曾經討厭無聊的大人世界,那就動手做吧!
  不要未來才自艾自憐:「我曾經也想...」甚至抱怨:「不喜歡現在的生活...」
  如果你有機會,眼前有機會,就真的沒資格說上面的話,
  因為你有機會,不是一貧如洗或有其他無法抵抗的窒礙。


  這一年來認識非常多人,各形各色。
  我看到很拚的人,或者看到知足的人;
  我也看到嘆氣的人,抱怨的人,為小事煩惱、裹足不前的人。


  過去那些我敬重的老朋友,從學生時代看到他們入職場,
  他們一樣在走自己安排的路,有自己的原則和哲學,
  學生時代他們之所以發光發熱,就是因為專注、或早就想清楚。

  朋友大鳥,在華碩工作,他沒比一般人悠閒呀!
  但是照樣練團,照樣寫歌,照樣自己找場地辦表演。  
  朋友啵比,同樣在工程師日夜上班的狀況,在租處硬是湊出了套電子鼓。


  朋友阿朋,退伍後在友達工作,但也能毅然辭職去澳洲流浪,
  他也不是什麼富家子弟、不愁喫穿,但他知道怎麼為自己負責。 


  朋友大蛇,才華洋溢的狂人,學生時代就是風雲人物,
  當時他的許多人生哲學,現在依然秉持,為設計也常看他熬夜在拚。


  朋友Jackey,是工程師也是一家創投公司負責人,
  忙翻天的她,也總是美美的、保持活力滿滿的笑,不喊累。


  朋友阿凱,雖然在縣府當替代役的工作內容不忙,
  但下班後時間不斷接設計案子,永遠在架網站、畫平面,熬夜到爆!


  朋友聶,家境是不好,但努力做著各式各樣的工作,
  臉上都是掛著笑,沒聽過他怨天尤人,仍想努力存錢開家自己的店!


  我在業餘電影工作坊裡,認識更多平常日忙碌工作,
  每年仍將六、七月的週末假日都空出來拍片的人,沒有酬勞,就為喜好。 

  我身邊還有太多案例可以談,(我應該幫他們寫本書)
  我終於可以體會,從前學生時代,
  大蛇為什麼做事有時相對嚴厲、不近人情。


  原來正是因為他是真正在努力的人,所以可以看透人們的鄉願,
  那些不真正努力,卻喊著:「我很努力呀...我也很想做到...」 的人,
  的確應該被批、被直指,不然真正在衝的人,算什麼?

 
  不要老是因為眼前的小事,就覺得不放下一切不行。


  夢想是需要跟著我們長大的,你如果遏止它成長,
  或許下次找回來,是等你瞎忙一輩子之後,在白髮蒼蒼時看清。


  臺灣早就不是早年辛苦的農業社會,好,我講更直白,
  你們這些我看到的人,生活背影、機會都已經好過很多很多人了, 
  如果像上述我的朋友-聶,他家境不好,如今二十六歲了,
  卻仍然樂觀地打拚,想要拚出自己的一家公司,你們在做什麼?
  擔心的是睡過頭無法上課?擔心課堂作業交不出來?


  眼前有機會的話,要不要?不是外人,機會就在朋友手上呀,
  連這個都怕的,怎麼談夢想?怎麼做到與人不同呢!

 

  我喜歡和阿凱共事,因為一看到機會,我們都會撲上去。
  「這邊有個案子耶,要不要來試試?」不管是我問、或阿凱問,
  「好呀!」阿凱或我,都這樣回答彼此。


  看不清的人,覺得我們是不是在卯起來賺錢?是呀,我們是,
  但我們是用我們熱愛的專業在賺錢,也享受逐夢。
  我們帶著夢想在長大,所以私下童言童語,
  但聊起我們的興趣,我們很認真、很嚴謹、一絲不苟。 


  那些逐夢、讓夢想跟著長大的朋友們,都是如此。


  找藉口,就是放棄做夢的開始。
  相信我,很快的,你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成為的那種人。
  如果看著文章,有一點感覺,歡迎入座,
  這是我給你們的最後鼓勵了...

 

  Rhym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