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0462.jpg  

 

賺一圓蔬果專業量販,這樣的店名,過目大概就難忘了。

 

它就座落在汀州路上,大約三個店面大,是臺灣街頭常見的蔬果量販型態。
仔細回想,這樣的店面還真不少,不愧是水果王國!

 

但我們好像太小看自己的水果實力了,或者應該說是不小看、但健忘,
總是人在國外喫了一顆又一顆不夠甜、不爆漿的果子後,
才嘆道:「還是臺灣的水果好!

 

之前看到關於香蕉「產銷失調」的新聞,略有所感。
雖然鈍於務農,怎說也算是農家子弟,(小時候還跟著爺爺、舅舅種過甘蔗呢!)
可以體會那種看天喫飯、提心度日的心情。
因為選舉近了, 那幾天媒體沸沸揚揚討論著香蕉的產銷問題,
我才驚覺:已開發國家,要務農人「看天喫飯」也太奇怪了吧!

 

然後提醒自己,其實行銷、創意、設計,
眼光和價值不該只放在當代光鮮亮麗的產業,也不止於單一交易;
英國當初提出「Cool Britannia」,從政策面推動國家文化創意,
這都可以是行銷的層次。銘記在心。

 

說來也有趣,手邊的案子剛好在水蜜桃之後,
上週又來了個芭樂業者,我們還笑說要更名成水果設計工作室了... 

 

回到「賺一圓」。
實在很喜歡這些傳統店家這麼直白的店名、標語,
像是經典的「不純砍頭」、「老闆跑路,全店特價」。 
賺一圓,口語又令人會心一笑、印象深刻,
我在路口紅綠燈猶豫一會,終究回頭去拍下這張照片。 

 

這個名稱或許還暗示著:幾乎用成本價在賣啦!很便宜! 
而老闆的insight大概是:「就只賺你一圓了,不要殺價了!」 

 

不過究竟是一斤賺一圓、還是一顆賺一圓?
雖然差滿多,就別追根究柢了。
還是要誠摯給老闆拍拍手,這是個好店名。 

 

 

Rhym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