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恩華:實現三年大變樣須提高城市規划水平

來源:河北日報 時間: 2008-10-8

核心提示

  ●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確定城市發展方向、空間布局、特色定位。要搞好城市規劃基礎研究,開門規劃,加大規劃投入,確保規劃的高質量、高水平。

  ●制定城市規劃,一定要深刻把握一個城市的自然稟賦和文化底蘊,明確塑造城市特色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建設目標,實現對城市自然景觀、歷史文脈、空間環境、建築造型等要素的融合、提煉與升華。

  ●要繼續創新管理體制,加大執法力度,推進依法行政、陽光規劃、加強規劃監督督察,切實防止和糾正不履行法定程序、不規範操作等問題,努力形成「規劃即法、執法如山」的良好社會氛圍。

  城市規劃網(upla.cn)10月7日消息:城市的未來從規划起步,掌握在規劃手中。規劃既是城市拆和建之間的紐帶,也是城市向現代化邁進的橋樑,貫穿於城市改造和建設的全過程。規劃引領著城市發展方向,規劃的失誤將是戰略的失誤。因此,規劃的問題必須時刻掛在心上、抓在手上,並要探索新思路、形成新舉措。在三年大變樣這一歷史變革中,城市規劃處於「龍頭」地位,要按照現代化的標準、世界一流的水平搞好規劃設計,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城鄉」的規劃體系,做到既注重全局、宏觀的把握,又注重局部、細節的刻畫,經得住實踐、群眾和歷史的檢驗。

  規劃要真正成為城市發展的「藍圖」

  首先,總體規劃要「謀全局、定方向、管大事」。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分析城市的區位、經濟、人口、用地等條件,科學確定城市發展方向、空間布局、特色定位。要堅持目標引領,按照城市發展目標,針對城市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措施,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按照代省長鬍春華同志的要求,新一輪總規調整要加快速度,確保按時限完成,並體現各項指標向中心城(查看地圖)市傾斜的思路。

  其次,控制性詳細規劃要「全覆蓋、法定化、把關口」。充分發揮控詳規在城市改造中的調控作用,每一個開發地塊都要做到控詳規全覆蓋。現在,大部分設區城市近期建設地段的控詳規編製成果實現了全覆蓋,下一步要加快審批進度,儘快確立其法定地位,為城市改造提供基本控制依據。凡是沒有依法審批的地塊,一律不得出讓土地和批轉開發建設。

  第三,專項規劃要「重實際、成系統、有銜接」。要根據城市改造和建設的實際需要,編製好交通路網、綠地系統、供水排水、供熱供氣等各項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為城市發展提供支撐。當前,還要把住房建設規劃、城中村改造規劃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為城市改造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做好專項規劃與總體規劃、各專項規劃之間的有機銜接,指導城市改造活動規範、有序、高效地推進。

  第四,城市設計要「貫始終、重三維、塑形象」。在城市規劃的各個階段,都要把城市的整體或局部,放在「三維」空間中加以設計,做到把握景觀特徵,梳理空間格局,提出設計導則,引導城市形象。各市要選擇重要片區、重要地段,不惜重金聘請高水平設計單位,開展城市設計,這是打造城市亮點的基礎。

  重慶市前幾年搞了渝中半島城市形象設計,現在正在搞兩江四岸城市形象設計,對長180公里、縱深1公里的區域進行設計,手筆很大,值得我們學習。

  第五,重要建築單體要「逐個評、嚴格審、出品位」。重要單體建築是構成城市景觀環境的基本要素,要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來管。實踐證明,對單體建築的審查,光靠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的指標控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詳細城市設計或景觀規劃對空間環境和建築群體的整體協調,包括建築體型、體量、色彩等各個因素,才能防止出現單體的「合成謬誤」。要大力推行重要單體和群體建築設計招投標制度,在專家評審、規劃審查等各環節嚴格把關。

  為了確保規劃的高質量、高水平,必須抓好五件事:一是搞好城市規劃基礎研究。在城市戰略發展方向、資源和環境承載力、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保護、城市防災減災等關鍵問題上,都要有前瞻性的理論、基礎性的數據、預見性的對策作為支撐。二是大力提倡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堅持政府主導、專家領銜、公眾參與,做好規劃制定各個階段的公開、公示、公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三是要敞開城門搞規劃。切實做到以思想的大解放、城門的大開放、資金的大投入激活規劃設計市場,把能人、高人、大師請進來,搞頂級規劃、頂級設計,描繪不朽的畫卷,鑄就永恆的城市。四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領導的規劃意識。五是加大規劃投入。沒有一定規模的投入,城市的規劃設計水平就很難保證。在規劃設計上一定要捨得投入、捨得大投入。重慶市每年的規劃投入都在5000萬元以上,並且還不包括一些專項規劃的投入。

  規劃要真正成為特色塑造的「妙筆」

  特色是一個城市審美價值的取向,有特色的城市是共性美與個性美的高度統一。城市特色主要由自然景觀、歷史文脈、空間環境和建築造型等要素構成,而規劃就是將這些要素融合、提煉、升華的技術和藝術手段。制定城市規劃,一定要深刻把握一個城市的自然稟賦和文化底蘊,明確塑造城市特色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建設目標。

  要營造自然環境特色。地形地貌反映了城市固有的特色,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基礎和資本。我省地形地貌特徵多樣,有高原、山區、丘陵、平原、草原、海濱等,自然景觀資源豐富,營造環境特色具有極大的潛力。城市規劃設計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立足於地域特點,追求「宛自天成」,引入「山水城市」、「生態城市」理念,儘可能保護山、水、綠地資源,因地制宜地精心構思城市形象,力求各顯所長、各展風采。有的城市要「顯山露水」,有的城市要「靚河麗線」,有的城市要「綠染花扮」。「顯山」就是研究分析山體景觀特徵,制定保護性規劃,明確限制或禁止建設的強制性內容,保護和提升山體整體形象;「露水」就是加強河湖水系的生態保護和治理,規劃設計人與水親近、溝通的景觀節點;「靚河」就是要在滿足疏浚和防洪的基礎上,更加註重河道兩岸的景觀設計,為城市增添美的旋律和節奏。「麗線」就是要亮化、美化迎賓線、景觀線等主要街道,規劃設計好沿線遊園、雕塑、夜景燈飾、文化長廊等景觀要素,流連賞景似地展現城市的風采。「綠染」就是發揮綠化的生態和景觀作用,規劃設計好山體、街道、住區綠化系統,為城市美的畫卷打下富於生命活力的底色。「花扮」就是運用花木的美化作用,因地制宜地規劃設計花木種植和布局,為城市化妝、扮彩,增添魅力。

  要挖掘歷史文化特色。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根」和「魂」,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國江南水鄉的許多城市展現出水墨畫般的特色,既有山水造化的浸潤,更有歷史文化的滋養,是因為文人的廣泛參與、引導和示範,才使得這些城市「文質彬彬、詩意盎然」。河北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許多城市成長於歷史文化的沃土,也承載著保護、傳承和發揚的重任。城市規劃設計一定要植根於地域文化的土壤,延續歷史文脈,提煉文化內涵,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繼承、在繼承中發揚,彰顯城市的獨特個性。杭州市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採取整體外遷過渡、部分回遷的模式,不但保護了實體建築物,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居民及其承載的街巷文化,被評為2007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成都市寬窄巷子歷史文化片區保護和改造工程,將保護、修復、整治、更新、拆除、遷建等有機結合起來,體現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發展的理念。這些值得我們借鑒。要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把文化要素融合到城市規劃設計的重要環節。要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快博物館、藝術館等文化設施建設,為傳承和繁榮城市文化提供載體。要搞好城市社區文化遊園、雕塑、健身娛樂設施的規劃建設,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要塑造建築景觀特色。建築是凝固的藝術,也應當是自然和人文要素融合的結果。要以開展城市設計為切入點,綜合構思城市空間布局和建築特色。一是加強對城市空間色彩研究。要把色彩作為城市的「第一視覺」,納入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依據城市歷史發展、空間分布、環境特點及生活方式等,確定城市的主色調,規範城市建築色彩使用。二是打造標誌性建築或建築群。要把標誌性建築作為城市的「名片」納入規劃內容,每個城市都要規劃建設一批標誌性的建築或建築群。要加強對城市主要街區和重點地段建築立面、形態的審查把關,列入城市規劃委員會議事事項,提高建築設計檔次。三是重視建築小品規劃設計。建築小品是城市景觀的細部,具有很好的點綴、裝飾和美化作用。無論是雕塑、閱報欄、電話亭、果皮箱,還是標誌牌、指示牌,都要恪求精細、匠心獨運地搞好設計,增強城市景觀的美感效果。

  要搞好建築「穿衣戴帽」。城市主要街道是展示城市景觀環境的重要空間,其建築品位和容貌環境反映了城市建設的總體水平。進行城市主要街道兩側既有建築外觀改造和街道景觀環境整治,是全面提升城市建設品位,展現現代化城市風貌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城鎮化、實現三年大變樣的重要內容。要準確把握「穿衣戴帽」的基本原則和要求,既要體現現代化氣息,又要延續歷史文脈;既要搞好整體環境設計,又要注重建築單體等細部的刻畫;既要著力完善功能,又要突出改造建設的品位。做好這項工作,規劃設計部門擔負著重要責任,要發揮好指導作用。進一步加大示範街、示範段和示範工程推動力度,不但要評優,還要評差,力爭在提高特色水平上實現新突破。

  挖掘和塑造城市特色,是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一項重要任務。要通過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總體城市設計的深化,準確把握城市的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底蘊,把每個城市的特色建設目標總結出來、凝練出來,引領城市建設。石家莊作為一個平原城市,要認真梳理城市空間,突出提升建築空間環境,做好滹沱河和正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的大文章。承德要保護和利用丹霞地貌景觀資源,從「一河」時代步入「兩河」時代,按照建設「大避暑山莊」的理念,構築城市生態「綠核」,構建山水城市的景觀風貌。張家口重在巧用山坡地進行城市建設,凸顯山城特色。秦皇島要突出抓好西港東遷、黃金海岸新區建設和山海關歷史文化保護,突出生態理念,做足濱海特色和長城文化。唐山要充分利用採煤塌陷區做好城市大型生態綠化,挖掘利用現代工業文明,盡顯「三山一水」。廊坊要按照「融龍匯鳳」、「六廊九坊」的構想,體現現代化高品位的生態環境。保定要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集中建好城市新區,加快城市河湖水系的綜合整治。滄州在提高城市新區建設品位的同時,重點做好運河城市這篇文章。衡水要在全面保護衡水湖的前提下,突出濱湖特色。邢台要抓住「泉城」、「牛城」的特點,依託城市景觀資源,打造「兩河繞三山、六水潤八園」的城市景觀風貌。邯鄲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並在城市空間塑造上予以充分體現,全面整治河湖水系,繼續發揮城市綠化的優勢,凸顯「趙都+綠網」的城市特色。

  規劃要真正成為管理調控的「紅線」

  城市規劃能不能落到實處,關係到新一輪城市改造和建設的成敗。省委書記張雲川同志說:「城市建設規劃一經確立,就必須嚴格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都要無條件地服從。」代省長鬍春華同志說:「要加強對規劃的實施管理,對隨意更改規劃的行為追究行政責任」。我省正在深入開展「規劃年」活動,規劃執行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要按照年初的部署,繼續創新管理體制,加大執法力度,切實防止和糾正不履行法定程序、不規範操作等問題。一要推進依法行政。認真貫徹新修訂的《城鄉規劃法》,並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進行審批、許可等操作,健全工作制度,簡化審批流程,嚴格按照承諾時限審批項目,嚴禁違法、違紀、違規審批項目。二要堅持「三個凡是」。凡是城市建設項目必須符合規劃,凡是調整規劃的必須嚴格審核,凡是不按規劃建設的必須堅決查處,確保規劃實施過程不走樣,不落空。當前,要抓緊理順體制,明確責任,建立健全違法建設查處的長效機制,及時發現、制止、糾正和處罰違法建設行為,杜絕新的法建設查處的長效機制,及時發現、制止、糾正和處罰違法建設行為,杜絕新的違法建設存在。三要推行陽光規劃。大力倡導「人本、為民、高效、便捷」的作風,制定的規劃都要通過多種媒介公之於眾,一切審批、許可過程都要在陽光下操作,最大限度地減小管理部門的自由裁量權。四要加強規劃監督督察。省第一批規劃督察員即將派駐各市,希望各位督察員忠於職責,堅持原則,大膽工作,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各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把各項工作置於嚴格的依法監督之下。五要加大宣傳力度。無論是規劃決策過程,還是重大規劃成果,都要爭取在新聞媒體的重要位置、黃金時間進行宣傳報道,逐步提高廣大市民遵守規劃、參與規劃、監督規劃的意識,努力形成「規劃即法、執法如山」的良好社會氛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