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上海)今日,以《記住,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有關新能源車的種種》爲主題的《2019車生活“圓桌對話”(上海)》在上海外灘英迪格酒店三樓東方司宴舉行。

  本次對話活動由《車生活》傳媒集羣主辦,邀請多位車企高管,就有關新能源車的種種說法表明觀點,對新能源車的各種現象發表看法,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思想聚會。

  參與對話的嘉賓有: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銷售運營部部長潘鏡池先生,衆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解偉先生,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宏聲先生,愛馳汽車銷售運營總監嚴繼紅女士,博郡汽車副總裁B平臺總監李瑛女士,華人運通市場與傳播高級總監果鐵夫先生。另外,東風本田市場廣告科朱國濤先生、長城歐拉的智倜總監也前來助陣。

  車生活總製片人張海軍致歡迎詞

  車生活總編輯周豔平主持了本場對話

  四月的上海春意盎然,處處煥發出生機。上海外灘由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這樣一個有着深厚歷史積澱的地方暢談代表着汽車工業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也給這次對話增加了一種歷史的縱深感。

  根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8年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球總銷量的一半以上。但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卻不足5%,這爲新能源汽車產業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因此,國內外汽車企業紛紛瞄準了中國市場的這塊大蛋糕。然而隨着國內新能源補貼的退坡,國內的新能源車企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除此之外,消費者對於造車新勢力融資能力的質疑、對生產能力的否定、對售後服務的失望等等都爲新能源市場蓋上一層迷霧。

  這就是“即看好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卻又唱衰造車新勢力”的現象。同時,對補貼退坡的憂慮、對融資能力的質疑、對生產能力的否定、對售後服務的失望等等;又有特斯拉的狼來了、又有傳統車企的集體雄起、又有新勢力造車與傳統車企的攜手入局種種。如此衆說紛紜,車企老總們如何面對?

  本場《圓桌對話》緊扣《記住,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種種》對話主題,分別從“補貼退坡,會先爲難造車新勢力?還是先給傳統車企新能源車造成危機?”、“對中國市場而言,特斯拉是狼還是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是狼?”、“大家都說,造車新勢力活不過三家,那麼傳統車企會有幾家陷入困境?”、“請老總們描摹一下我國新能源車的前景”等方面進行了多輪討論。

  對於“補貼退坡會先爲難造車新勢力?還是先給傳統車企新能源車造成危機?”這個問題。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銷售運營部部長潘鏡池先生表示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勢力壓力都是存在的,對大家不一樣的其實是後面各個廠家對於補貼之後如何應對。首先成本的遞增,每一位主機廠心裏都有一盤賬,如何去降低研發的成本,降低製造的成本,降低車產品本身的成本。其次是在降成本的同時,給客戶要有更好的體驗,客戶可以比傳統燃油汽車更低的價格去購買,提高客戶的採購意願,我們通過各種的方式來降低成本,來應對這樣一個補貼退坡的政策。

  而作爲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之一,華人運通市場與傳播高級總監果鐵夫先生則表示退坡政策於新的企業來講,衝擊會比較大一點。他認爲新的企業有很多的團隊每天都在兢兢業業的發展,有些企業可能重於設計,沒有太多騰挪的空間,這樣就倒逼着新企業在未來進行改變。

  進入第二個環節,對於中國市場而言,特斯拉是狼還是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是狼?廠家的領導討論更加激烈。衆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解偉先生表示特斯拉作爲推出新能源車比較早的一個車企,帶領了整個新能源行業,包括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都是很大的一個機遇和挑戰。從產業的發展角度來講,他希望更多的有像特斯拉一樣的狼,不管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包括造車新勢力,他希望他們能提供更多的思維方式。因爲互聯網的思考方式和傳統車的方式不一樣,他們在發動機上明顯可以感覺到。如果不同行業的人都進入了這個產業,他覺得落後維度的思考更能挖掘用戶潛在的競爭力,不會被用戶感知、認知的東西出來,應用在他們汽車的產品上,可能會帶來用戶越來越多好的用戶體驗。

  “我們不得不承認特斯拉是一個比較創新的企業,但它也有一些做工和設計上的問題。重要的是它給不管傳統企業還是新勢力很多的新的造車理念,它的創新理念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但如果說要看一個企業是不是真正的狼,還是要看它所推出產品的產品力,而且該產品是否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博郡汽車副總裁B平臺總監李瑛女士概括到。

  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宏聲先生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實說狼來了,吉利也好還是其他的中國品牌也好,這些年來跟狼一起在中國市場上拼殺。他覺得智能互聯、自動共享、電動這是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過程當中,像吉利這樣的中國品牌來說,這些年來的積累、系統建設、技術發展,到今天像他們上市的幾個,他覺得足以跟大家所說的品牌來抗衡。不管是續航里程還是智能化,還是半自動駕駛,包括電池這些系統,他覺得在中國的品牌來說,大家的產品、大家的能力足以跟這些所謂的狼來抗衡。

  第三個問題更爲尖銳,大家都說造車新勢力是活不過三家,那麼傳統車企會有幾家陷入困境呢?首先表達自己觀點的是愛馳汽車營銷運營總監嚴繼紅女士,他們也承認新勢力肯定在發展中會受到很大的挑戰,而且曝光度也會很高,在媒體面前或者消費者面前。首先是希望能大家夠抱以一個更客觀的態度來看待新勢力,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關注。

  其次他們致力於以智能、創新爲已任,在此基礎上,他們希望打造比較堅實的行業基礎,也是積極地推進他們在技術和人才上的儲備,希望他們將來是以一個持久長跑的耐力選手姿態去面對挑戰。

  而解偉則表示:“我們看這幾年的汽車發展,2009年在國家的支持下,迎來了高速發展的十年,到2018年的時候,汽車出現了拐點,這個拐點帶來的一些切斷,相信大家也聽到了,個別的傳統車企走入了衰減的週期。”

  最後,各位老總描述一下我國新能源車的前景。

  潘鏡池說到:“用一個字來描述就是好,再詳細一點首先銷量來說,經過第一季度以後,大家可以看到新能源車成交量25萬臺,傳統汽車第一季度下降超過10%。

  第二從產品上來說也是好,大家剛纔一直在談的智能化,還有給客戶一些極致的體驗上,跟傳統汽車最大的差異化,給客戶有一個更好的體驗。

  第三個好是對於整個產業鏈上下游,新能源汽車多了電池,多了很多智能化的自動駕駛,還有各個企業,這些東西新產品的推出,必然在上游的研發、供應體系都會有更多的機會。”

  而解偉表示:“我從傳統車分管到新能源之後也是目睹了整個新能源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前幾年新能源只是一個口號,只打雷不下雨,喊了很多年要做新能源。真正的政策落地,一直到2015年,我們也冒了很大的風險,投入也比較大。大家知道,衆泰最新品是非常快的,一般我們比合資車企要少了一年的時間。

  當時我們做第一輛新能源車的時候,我們比合資公司體系的研發還要多了50%,因爲建立一個純電動車品牌,我們當時整合國外的資源,這條路走到今天越走越明朗,越走心裏越踏實。

  國家提出了藍天保衛戰,其實在新能源端,國家雖然政策在變,但是支持的原則和決心是沒有變的。所以說從政策來講,還是在扶持這個產業高速快發展,能力確保與國際達到同一起跑線。

  第二個講市場化,大家看到這幾年,銷量超過前十的城市,我們可以看到山東、河南這些地方的銷量就是因爲新能源車原來是新事物,大家擔心這擔心那,因爲是新的事物,是不是老虎。

  現在經過幾年的市場檢驗,發現它們也挺好,發現現在的產品也不比汽油機差,反而有的地方比汽油機還要好一點,比如它的加速性。

  用戶的認知越來越多,現在認可你的產品。這個市場是經過我們前期不斷的在對市場的教育,不是說洗腦,而是實實在在我們拿出了好的東西,讓大家覺得不錯,來帶動市場的消費。新能源車發展會越來越好。”

  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宏聲說:“對於吉利來說就是要跟着國家政策戰略走,不管未來客戶選純電動還是氫能源或者是甲醇,吉利在這些領域都有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哪樣使用方便,我使用充電樁也好,加氫也好,加甲醇也好,對於中國品牌來說,這是真正的機會。未來能夠讓消費者放心滿意,未來誰就能立足。”

  博郡汽車副總裁B平臺總監李瑛女士最後總結到:國家新能源政策對培養用戶是十分積極的。而在供應鏈層面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新能源車的領域當中,使新能源零部件的成本有了大幅的降低。從產業鏈的佈局和市場的接受度來講,新能源已經到達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時期。到了2020年則會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時期,而在那個時候能活下來的企業,肯定是潛心於技術,能提升自身基本功的企業。而博郡正是朝着這個方向進行發展。

  這是一場有着非凡意義的閃着火花的智慧之旅。

  在對話現場,各位車企老總們高屋建瓴,描繪出一幅令人嚮往的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宏偉藍圖。

  現場,掌聲不斷、笑聲不斷。

  隨着合資股比放開、補貼完全退出、外資品牌新能源陸續在華投放,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將面臨巨大挑戰,但新能源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在未來技術成熟,產業鏈完善之後將會有更加蓬勃的發展。

  從這次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各大優秀的廠商已經準備好迎接這樣的挑戰,他們也將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懈努力。

  現在,我們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期待他們的成長。

  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