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2160億美元資產的“總統俱樂部”再次出手中國。

近日,國內上市公司羅萊生活(002293.SZ)發佈公告稱,全球私募巨頭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管理的CA Fabric Investments將收購其10%股份,協議交易價格約爲7.26億元。

這是繼去年10月聯合美年大健康投資國內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機構艾迪康之後,凱雷在中國的又一佈局。

事實上,亞洲,特別是中國,一直是凱雷最主要的投資目的地之一。更何況《外商投資法》剛剛出臺,這直接升級了中國市場的地位。

金融危機中崛起的凱雷亞洲

1997年,香港迴歸,同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凱雷嗅到了亞洲的投資機會。

第二年,凱雷在香港成立了其第一個亞洲辦事處和地區總部。此後,凱雷投資集團在亞太地區的網絡擴展到了八個辦事處:北京、香港、孟買、首爾、上海、新加坡、悉尼和東京辦事處。其中,北京、孟買和悉尼辦事處是在2005年成立的。

根據凱雷披露的數據,迄今爲止,包括已經退出的項目,凱雷在中國的投資項目總數達到了62筆(其中退出36筆,尚持有26筆)。這一數量超過凱雷在英國、日本、印度等世界主要國家的投資筆數,僅次於凱雷在美國本土的投資數目(超過200個)。

來源:凱雷集團,晨哨併購

據私募通的數據顯示,凱雷在中國的投資則是起於1999年,當時,凱雷以600多萬美元投資了國內首家網上商務採購服務商亞商在線,後者於2006年初被美國辦公用品公司Office Depot收購,並更名爲歐迪辦公。

2000年,成立僅一年的攜程在互聯網寒冬中從軟銀、凱雷等機構手中拿到1577萬美元,其中凱雷出資800萬。2003年,凱雷以6000多萬美元的價格退出攜程,獲得8倍多回報。

世紀之初,凱雷在中國最爲擲地有聲的項目無疑是2005年其聯手保德信金融以4.1億美元投資中國第三大人壽保險公司太平洋人壽(“太保”),獲得後者24.97%的股權。2009年太保H股上市,凱雷收穫近10倍利潤,太保也成爲當時凱雷在亞洲最成功的一筆投資。截至2013年,經過數次減持後,凱雷退出中國太保,共計獲利43億美元,成爲其歷史收益最多的單筆投資之一。

凱雷與太保的接洽最早開始於2003年,當時,國退民進的改革浪潮提供了若干國企改制的機會,大量國企強烈需要資金、管理方式和有經驗的人力的輸入。進入中國較早的凱雷也在其中積極尋找合適的機會。

但外資PE在中國依然面臨諸多政策、法律和外匯監管障礙,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歷時三年的凱雷收購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徐工)事件。從徐工開始,凱雷在整合國有企業時遭遇了一連串失利,廣東發展銀行、重慶商業銀行、山東海化等併購計劃紛紛折戟沉沙。

離不開的消費

根據凱雷披露的數據,自2006年開始,其在中國的投資變得活躍,雖有大小年份,但總體上投資量保持在年均4-5筆的規模。而在這之前,凱雷在中國的投資平均每年不到1筆。

凱雷在華投資領域非常廣泛,涵蓋了電信與傳媒、房地產、工業製造、技術與商業服務、金融服務、能源、消費與零售、醫療保健和交通運輸等諸多行業。通過分析凱雷披露的在華歷年來的投資項目,可以發現凱雷投資風格的變化:凱雷重點投資的行業已經從傳統的消費零售、工業製造,逐漸向互聯網、醫療保健等新興行業傾斜。

凱雷披露的在華62筆投資中,在消費與零售領域的投資到達了22筆(目前還在持有的7筆,已退出15筆),佔整個在華投資的35%,是投資最多也是最活躍的一個領域。最早一筆投資起始於2001年5月投資臺灣連鎖百貨公司太平洋百貨,最晚一筆是2015年7月投資精銳教育。凱雷在這一行業活躍的投資和巨大的比重與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是分不開的,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巨大的市場規模,吸引凱雷在這個領域集中了很多火力。

從凱雷在消費零售領域的退出案例可以看出,其退出項目多爲純線下商業、行業非TOP企業以及需求彈性較高、充分競爭行業的產品製造商。純線下商業主要包括太平洋百貨、巴貝拉意式休閒餐廳、智能自動售貨機北京友寶等;非行業領導企業的代表爲桔子水晶酒店、浙江開元酒店、新世界教育、縱橫天地等;而充分競爭行業最多,包含了特步運動、歌力思女裝、海爾電器等。

凱雷在消費零售領域投資的大量退出,主要原因包括:首先這些退出項目的持有時間較長,已經到了退出的時間;此外,由於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純線下商業生態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區域市場或在行業內無法做到領先的服務企業同時面臨相對較高的不確定性;需求彈性較高,非壟斷的產品,在市場上面臨較大的競爭,尤其是像服飾類產品,品牌的認可度也可能隨着新一代消費者成爲消費主力而面臨挑戰IP認知遷移的挑戰。

不過,有退也有進。凱雷目前在消費領域持有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近年增長強勁的食品行業包括麥當勞中國(Grand Foods Holdings Limited)、天喔國際(中國最大的開心果和扁桃仁生產商)、中漁集團(魚肉、魚油與海洋捕撈)。

重倉醫療保健領域

凱雷在國內技術與商務服務領域總計投資9筆(退出4筆,尚持有的5筆),佔整個在華投資筆數的14.5%。發展迅猛且基於互聯網的商業服務已經成爲凱雷在商業服務領域的投資重點。凱雷在新興的商業服務領域的投資包括:趕集網、58同城、搜房網(房天下)、國內最大的ATM運營和維護商通郵集團、全球數字影院服務商環球數碼等。

自2015年以來,凱雷在華投資且還持有的領域,除了金融服務行業的三個項目,還有消費與零售、醫療保健這兩個行業的各三項目(私募通數據顯示凱雷對精銳教育的投資已退出)。

凱雷披露的數據顯示,其在國內醫療健康領域共進行了6筆投資,其中3筆還在持有,包括醫療檢測服務提供商(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私營專科醫院(中美醫療集團)以及一家微創醫療介入產品的開發和製造商微創醫療。近年來不斷加碼醫療保健表明了凱雷對這一領域長期看好的信心。

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老齡化問題的凸顯、以及醫學發展所帶來的人類平均壽命的不斷提升,都使得醫療健康成爲投資機構追捧的熱點。而凱雷的選擇又有些特殊之處,其選擇了相對高端的領域。這樣的佈局能夠保證其面臨相對較小的競爭,這也是凱雷投資的特點之一。

凱雷集團聯合創始人、聯席執行董事長大衛·魯賓斯坦曾在2015杜克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凱雷的在華投資策略主要爲圍繞中國的中產階級提供良好的產品和服務,目前這一策略還將延續。”

凱雷2015年以來的投資印證了大衛·魯賓斯坦的話。高端的醫療保健領域及佔重要比重的消費與零售領域無不是爲中國不斷增長的中產階層提供產品及服務。

2018年初,凱雷集團新任聯席首席執行官李揆晟(Kewsong Lee)來華時表示,凱雷堅定地看好中國市場,中國市場極具吸引力,充滿投資機會。

政策利好國外投資者,凱雷入股羅萊生活

此次對羅萊生活的投資就是凱雷抓住的又一個投資機會。

羅萊生活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大陸較早涉足家用紡織品的企業,2009年登陸A股市場。2017年,羅萊生活收購了美國高檔百年傢俱品牌LEXINGTON。目前羅萊生活旗下有6個子品牌,並代理多個國外家紡品牌,截至3月28日,羅萊生活總市值90.76億元人民幣,是國內家紡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軍者。

儘管紡織服裝行業去年淨利潤總體增速有所下滑,但細分領域有所分化,高端男女裝、童裝、箱包、家紡子行業表現較好,維持較高景氣度。

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家紡行業增長態勢穩健,家紡市場規模由2011年的1373.23億元逐年增長至2016年的2036.08億元,CAGR達8.2%。家紡佔家居整體市場規模比例穩定在35%左右。預計2017-2021年CAGR爲5.2%,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87.1億元,同比增長6.1%。

有媒體表示,目前國內家紡行業處於被市場低估的狀態。通常而言,PEG(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是用來衡量上市公司股票估值的一項指標)在1附近,公司股票相對而言是被低估了。比如富安娜,2016年、2017年淨利潤增速在9%以上,公司動態市盈率接近15倍,羅萊生活PEG則小於1。這樣高行業價值而又具有反轉趨勢的行業是外資最看重的,這爲凱雷入股後的操作提升預留了很大的空間。

同時,此次投資正值《外商投資法》正式出臺,政策層面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營商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友好,正如李揆晟所說,“中國市場極具吸引力”,對於外國企業和投資機構來說,中國市場不容錯過。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