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明星戒毒警示錄:易入難出的毒怪圈

本期《深水娛》,藉助專業醫護人士、戒毒中心相關人員以及成功戒毒藝人的經驗,或許能讓我們對毒品的危害及戒毒有更深刻的認識。近兩年警方一直致力打擊娛樂圈涉毒之風,對挽救涉毒明星做出了哪些努力,明星又該如何避免誤入毒圈?

近兩年的吸毒藝人曝光率在達到鼎盛時期後不免讓我們對這個羣體的吸毒者有了更多關注

2015年6月9日,隨著警方敲響了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一間住宅的大門,CCTV電影頻道知名主持人邊策從房間窗口縱身一跳,結束了自己年僅32歲的生命。而邊策也成為近兩年警方打擊娛樂圈涉毒行動中首位自殺身亡的明星。

從警方調查吸毒案到涉毒人員墜樓身亡,這一如同電影情節般的事態發展,大大出乎了網友們的預料,不少網友更是對此產生了疑問:是什麼原因導致邊策的悲劇發生?這樣的結局又是否合理?

本期《深水娛》,藉助專業醫護人士、戒毒中心相關人員以及成功戒毒藝人的經驗,或許能讓我們對毒品的危害及戒毒有更深刻的認識。近兩年警方一直致力打擊娛樂圈涉毒之風,對挽救涉毒明星做出了哪些努力,明星又該如何避免誤入毒圈?

part1港臺藝人家中種大麻 孫興靠工具製取冰毒

作為「南吸麻」的代表人物,房祖名和柯震東的事件造成的轟動持續了近半年。

通過「平安北京」發布的北京警方通報,我們得知關於邊策墜亡的一些前因後果:在邊策墜亡現場,警方在其身邊發現兩小包冰毒及吸管等物品,並在其血液中檢測出苯丙胺(安非他命)和甲基苯丙胺(冰毒)成分。

無獨有偶,寧財神、高虎、何盛東、李代沫、張元。。。。。這些一連串已被曝光的「毒星」,均和邊策一樣,與吸食的一種毒品有關:冰毒。

冰毒(甲基苯丙胺)是一種合成毒品,屬苯丙胺類中樞神經興奮劑,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嚴格管制或禁止生產的。在國際禁毒署的管制級別為二級,僅次於海洛因、鴉片、可卡因等,是成癮性非常強烈,毒性極大的精神興奮劑。據北京戒毒所警方介紹,北京地區吸毒人員中,濫用冰毒的佔比高達82.1%,而位列第二的海洛僅佔13.2%。「海洛因屬於傳統毒品中吸食比較普遍的,價格大概在千元每克上下, 傳統毒品價位相對偏高;而冰價格相對便宜,個別地區價格會低至百元每克,價格偏低也使吸食新型毒品的增長速度迅速增加。近些年冰毒逐漸取代海洛因的位置,每年以10%的增長率在遞增。」從2014年以來曝光的涉冰毒明星數量之多,已經能夠很好地說明冰毒在娛樂圈中的泛濫。因此,冰毒已經成為目前當之無愧的「毒王」。

除了冰毒以外,出現在明星吸毒案中的另一「熱門」毒品還有大麻,房祖名、柯震東、張耀揚、張默等均榜上有名,臺灣當年的大麻案更涉及蕭淑慎、庹宗康、屈中恆等三十多位明星,震驚臺灣演藝圈。從已曝光的吸毒藝人可以看出,不同地域和圈子的藝人吸食毒品的種類也有著明顯的區別。相比起國內藝人愛溜冰,港臺藝人則更青睞大麻。

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副所長時傑就表示,大麻由於其產地的原因,在歐美濫用的比較多,而在亞洲濫用的比例相對較少。而且大麻在國內的價格與冰毒、海洛因相比,也比較昂貴。但港臺藝地區由於對外開放程度更高,港臺明星相對國內明星而言獲得大麻的途徑更多,比如房祖名就是通過國外途徑獲得大麻,這就導致「南吸麻,北溜冰」的現象產生。

此外,冰毒及大麻成為明星最常用的兩種毒品的原因,還在於其容易獲得性。比如港臺藝人可以通過出國演出或者國外郵購的方式,較為容易獲得大麻,更有人索性買種子自己在家裡栽種,幾個月後就可以收成,頗受香港藝人歡迎。據悉,香港曾經有警方出動直升機搜查在家種植大麻的案例,有的藝人還會偷偷在室內種,用紅外線代替陽光。作為人工合成類毒品的冰毒,製造工藝更是簡單,主要原料為麻黃素,甚至個人也可以生產。2011年警方搜查吸毒藝人孫興家,就搜出了一批用於合成毒品的製毒工具。而可卡因因為植物原料的古柯在中國的氣候無法種植,所以就無法在內地流行。海洛因除了因為價格高昂、警方打擊而不易獲取等因素外,也因其「效力太猛」容易導致面容、體型佝僂,靠臉喫飯的明星自然就不敢碰觸。

part2明星為何依賴吸毒:冰毒提神瘦身助事業

蕭淑慎在復出後做客網易娛樂的原創欄目《老友記》敘述其戒毒所中的生活

除了獲得途徑便利外,能夠讓明星甘願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也要搞到,毒品最讓明星們欲罷不能的,自然也是由於其吸食後帶給人體的反應,最為圈內人「受用」。

對於工作強度巨大、作息日夜顛倒又經常需要腦力創作的娛樂圈從業者來說,冰毒作為一種強烈的中樞興奮劑,它的提神作用無疑最受「青睞」。廣州白雲自願戒毒中心張希範院長介紹,冰毒吸食後人處於清醒狀態,能說能跑,但是會產生幻覺,易亢奮,沒有飢餓感,沒有睏倦感,這種感覺能保持5-6個小時。「為了趕戲,很多演員的休息時間都很少,但工作又需要他們保持精力旺盛,而歌手們也需要在舞臺上保持長時間的亢奮狀態,纔可以淋漓盡致傾情演出。新型毒品的特點恰好就符合了他們的這一需求。」

謝東受訪時就坦言,第一次接觸冰毒就是因為世界盃倒時差,結果興奮得40多個小時沒睡著覺;而歌手含笑則透露,吸一口冰可以三天不睡覺,然後就可以連續進行音樂創作。而影視圈拍攝一天動輒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強度,有的工作者也容易依賴「溜冰」維持精力。導演張元談到吸食冰毒的原因時就提到:「最早的時候我嗜睡,可能是血壓也可能是其他身體方面的原因,就是經常正在拍攝的時候,我坐在監視器前都能睡著了……感覺要用這個來提神。」一位長期在廣東、橫店等影視城「混劇組」的臨時動作演員就告訴網易娛樂,曾經見過一位中年功夫明星,吊鋼絲吊了好久體力跟不上,最後一個鏡頭總是演不到位,「當場兩口吸下去,精神立馬就上來了,鏡頭一條通過。」此外,吸食冰毒後讓人體產生的不飢餓感,也被明星們作為減肥工具,比如李代沫、大炳等。

早在以冰毒為代表的新型肆虐於內地娛樂圈前,內地音樂圈內尤其是搖滾圈吸食大麻的「歷史」也許更長一些,謝東、含笑、謝天笑、零點樂隊兩位成員都曾因吸食大麻而「進宮」,就連流行樂女王LadyGaga也對媒體自爆曾吸大麻找靈感。媒體人K先生就證實音樂圈確實是吸毒重災區之一,「創作人(尤其是音樂創作人)會更希望通過外界的刺激來獲得創作的靈感,毒品不失為一個捷徑,再加上搖滾文化中向來有對毒品相對包容的態度,「他們會利用這個東西給他們帶來幻覺進行創作,從而得到滿足」。

為何大麻會成為歌手汲取靈感的來源?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副所長時傑解釋,吸食大麻之初會產生快感,思路變得順暢快速,感覺更敏銳,有時還會出現幻覺,尤其是視幻覺,這種在清醒時不會體驗到的感受,往往會讓吸食者誤認為「靈感來了」,實際上只是人體感官對毒品的特殊反映而已。

此外,不少明星在尿檢時也常被測出除冰毒和大麻外的其他類型毒品,比如導演張元除了冰毒外也吸食搖頭丸及K粉等作為「搭配」,他就曾表示:「喫完搖頭丸以後心裏面比較「溫暖」,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敞亮了。」這是因為搖頭丸屬於冰毒的衍生物,具有興奮和致幻雙重作用,而K粉則具有安眠、鎮痛作用。而蕭淑慎除了可卡因外也吸食大麻及搖頭丸,她曾表示:「只要一吸毒,就覺得彷彿回到了14歲每天賣檳榔的幸福時光,恢復內心的平靜。」而孫興更表示吸毒5年來大麻、K粉等毒品都嘗試過,他表示吸毒時能夠忘記煩惱。

part3藝人需用一生證其不再碰毒 K粉作為"強姦葯"使人失憶

復吸率達到90%的狀況讓人驚訝,藝人若還需在圈內存活就避不開"毒"

從歌手李代沫開始,娛樂圈「明星與毒品」彷彿被人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個個發生連鎖反應般無處「潛伏」被警方揪了出來。日前,廣電總局正式下發「封殺劣跡藝人」的通知,「吸毒」行為被明確點名,發現吸毒行為的明星將被娛樂圈封殺。但是這依然沒有止住明星「前赴後繼」涉毒。毒品在減壓、讓人愉悅、激發靈感的「糖衣」包裹下,往往讓明星們在一步步陷入下露出光鮮背後醜陋空虛的內在。而這恰恰也是毒品最致命的地方。

「它就像喝酒一樣,過了勁以後很難受。例如睡不著覺,感覺好像是在另外一個空間裡面。人的精神變散了,我原來記憶力特別好,能背下一兩百個電話號碼。現在幾個電話都記不住。」張元回憶吸食冰毒後的感受時,如此說到。

由於冰毒會導致神經系統發生異常改變,冰毒會造成嚴重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包括幻覺和思維障礙等精神病樣癥狀。而更為危險的是,吸毒的人思想偏執,極容易產生暴力性犯罪,或是出現自傷自殘等行為。有過多年戒毒藥物臨牀研究的李靜教授就分析:「吸毒者溜完冰以後,總感覺有人追殺、暗害他們。驚恐無比,以致出現了跳樓自殺、自傷自殘等暴力傾向。這是行為紊亂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幻覺妄想。更重要的是吸毒者會出現一種瞻望狀態,感覺家裡、手機被人安了監視器,處於被監控狀態非常驚恐。因此,邊策在面對吸毒經歷即將曝光的情況下自殺的表現,也許就是受到了毒品的影響。」< p="">

更有甚者,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會更容易出現精神分裂、抑鬱症、躁狂症等精神類疾病。蕭淑慎就提及在吸毒期間的精神狀況:「像個瘋子,整個人是空的,感覺像沒有靈魂的感覺,我甚至跟我自己的家人,我都沒有辦法說話。」 為此她一度割腕自殺未遂,又罹患憂鬱症,各種精神病加上安眠藥,每天喫的藥丸多到數不完,還暴瘦到僅剩39kg。

而K粉(氯胺酮)則極易使人形成癮癖,能興奮心血管,吸食過量可致死。吸食者在其作用下會瘋狂搖頭,可能造成心力、呼吸衰竭。吸食過量或長期吸食,心、肺、神經都可能造成致命損傷更嚴重的是,K粉藥力迅速,30秒鐘、少量可致人昏迷。即便受害者清醒以後,也記不得發生了什麼。有人曾把K粉叫做「強姦葯」。

此外,以冰毒為首的一類新型毒品不僅讓人體產生生理依賴性,最致命的是它強烈的精神依賴性,這類毒品易使人形成心理性癮癖,這正是使許多癮君子一生也擺脫不了的夢魘。對於這種「心魔」,女搖滾歌手羅琦曾在此前的採訪中有過這樣的描述:「那些日子,我一直在喫一種叫美沙酮的葯,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有點毒品性質,需要慢慢減量。有一陣我可能太心急了吧,停葯停得太快了,第二天我的身體就開始有反應了。我記得那天已經是下午5點多了,我的身體開始不舒服,Jan(羅琦丈夫)馬上給醫生打電話,醫生已經下班了,卻說你趕快帶她過來。Jan牽著我的手去坐輕軌的時候,路過動物園火車站,我的眼睛就開始找那些賣毒品的人。Jan一直緊緊抓著我的手,直到見到醫生。」

北京戒毒所相關專家接受網易娛樂採訪時介紹到:「一般情況下,傳統毒品身體上的脫毒大概需要15天左右,新型毒品的跨度會比較長,因為他的成癮性主要還是精神上的。雖然毒品的脫癮階段比較快,但是終身戒毒除了身體的抵抗,在心理的抵抗上則比較艱難。目前來看吸毒人員的復吸率高達90%以上,基本上屬於一朝吸毒終身戒毒的狀態。一些明星所謂的從此再不吸毒的言論,需要他用一生去證實。」

part4明星戒毒路:獄中無特權 生理、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因王學兵吸毒而延遲上映的《一個勺子》,如今和觀眾見面的日子遙遙無期。

隨著李代沫、張默、房祖名、柯震東、高虎、張耀揚、寧財神等一撥又一撥「明星癮君子」遭刑拘、勒戒,明星現實版「監獄風雲」自2014年以來持續成為網友熱門議題。而明星們在獄中進行的「改造」也各不相同。

其中因容留他人吸毒而被拘留的房祖名,並未因「龍太子」身份而有優待,在看守所期間,房祖名與12名在押人員同睡一間監室,一週只能洗一次3分鐘的熱水澡,以及每週喫一次燉肉片,與入獄前住600平米豪宅的環境相比,可謂是從天堂到地獄。而柯震東在出獄後就大麻事件發表主題演講,他透露在獄中是他人生首度使用蹲式馬桶,怕被獄友看到,硬撐了四天才上大號,而且受到強烈的精神衝擊:「我緊張到想吐、睡不好,更開始自卑憂鬱,患有人羣恐懼。」

而蕭淑慎談到了在臺灣服刑期間經歷了沒有人權的生活,包括睡地板、與七八個人喫喝拉撒同處一室,更要脫光光洗澡給大家看,大號沖不幹凈要受罰,絲毫沒有得到任何特殊照顧。她直言這段經歷讓她得到了」致命一擊,「我覺得我不會再讓大家失望了,就這一次我覺得我會把它做好。」

對於明星勒戒的情況,北京戒毒所警官接受網易娛樂採訪時也明確表示:「演藝圈被強制戒毒的並不多見,一般是在哪裡發現就在哪裡強制戒毒,不存在優待。」

據介紹,強制戒毒階段為期2年。兩年後將被送去社區康復機構進行為期三年的監督,將不定期接受尿液檢測,如外出則需要告假。以歌手含笑為例,從被抓那天開始,他就開始接受為期3年的「社區戒毒」,在這三年時間裡,他必須定期去派出所做尿檢,還要向專門成立的戒毒小組彙報思想,離開北京也必須徵得相關部門同意。而曾有過三次吸毒經歷的蕭淑慎,復出幕前後還在接受有關部門監管,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臺灣驗尿。

而除了強制性的監督手段外,在戒除毒癮的漫長道路上,對吸毒人員的精神和心理治療修復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環,尤其是對吸食冰毒這一類精神依賴性極強毒品的人員來說更是如此。

長期擔任吸毒者精神康復工作的李靜教授介紹到,一個完整的戒毒治療包括脫毒、康復和後續照管三個階段。戒毒人員完成脫毒後,逐漸穩定纔可以去過渡間。再穩定一段時間才進入康復治療期。一般康復治療期為兩年。除了精神治療,戒毒所還要對戒毒人員進行心理治療。」李靜教授認為,吸毒人員基本上都是精神不正常的一,戒毒所有很多二級心理諮詢師,他們會經常找戒毒人員進行談心,在語聊期間瞭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做到精神治療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戒毒所裏完成的只是前兩個階段。戒毒人員回歸社會之後,如果沒有一個專業持續的後續專管幫扶體系在守護和支持他們前行,那麼吸毒者即使經過了強制戒毒,也很有可能因為社會家庭的放任和忽視,再次通過吸毒拋棄自己。」

對於許多曾染毒的明星來說,他們的遭遇還是很幸運的。蕭淑慎表示,在獄中就定期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也去上宗教慈善團體課,而父親每天的信件是她最大的精神寄託,漸漸地她擺脫了閉塞,抑鬱症也逐漸好轉。而柯震東也獲得家人和好友的支持,經過這件事情後,和家人關係更加緊密,發現自己更愛他們,「(吸毒)沒有下一次了!」

part5專家支招避免明星入毒海:遠離問題社交圈很關鍵

也有業內的人員告知我們吸食冰毒可以作為助性的一種手段。

近兩年來明星癮君子頻頻被揪出,難免讓外界產生了「貴圈很亂」的看法。不過北京市戒毒相關工作組在接受網易娛樂查詢時澄清,外界不應該因此對娛樂圈及明星存在偏見:「從北京市今年涉毒情況來看,全市共有2.6萬名登記在冊涉毒人員,其中無業人員佔91.3%,藝人這個羣體僅佔0.15%,不屬於涉毒高發職業。頻頻出現這個羣體吸毒被抓的新聞,一個是跟整體禁毒工作的力度有關,另一個是跟明星的工作屬性有關,他們作為公眾人物容易受關注。」

明星被抓時和誰一起吸毒?經過統計,在被北京警方抓獲的10人次明星和圈內人士吸毒記錄中,僅有2人次是獨自吸毒,其他均有別人在場,更多是與其他人共同吸毒。謝東兩次吸毒都是與女友一起吸毒;孫興也是和女友一起吸毒;滿文軍被查獲吸毒時,是在妻子的生日聚會上,張默、李代沫、房祖名因吸食毒品被抓獲時,均有圈內人士同場;莫少聰吸毒被抓獲後,坦言是因推脫不掉「應酬」而吸食了兩口大麻,而其經紀人也被證實吸毒。

廣州白雲自願戒毒中心張希範院長介紹說:「一些羣體性使用的毒品,很多明星把它們當做一種時尚的事物,在聚會開party的時候會互相鼓動集體使用毒品。這些時候,在朋友的鼓動下,很容易上鉤。其實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明星應該潔身自好,作為公眾人物,他們更應注重自己的宣傳效果,遠離不健康的社交團體,為『遠離毒品』做出表率。」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