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機、平板、數碼相機等解析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大家對於高解析度顯示器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在正常的辦公環境條件,眼睛和屏幕保持50~80cm 的距離,目前主流的全高清解析度(也就是1920*1080的解析度)仍能看到明顯的像素點,文字/畫面有鋸齒感,不夠細膩。

為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使用體驗,選擇高解析度顯示器很有必要。可能你早就有了給家裡、辦公桌上的顯示器升級換代的念頭,高解析度不僅僅意味著高清顯示的能力,還可以帶來更大的工作空間。

與一步到位升級到4K需要考慮預算、顯卡性能、軟體兼容性、片源等多方面的問題相比,先升級到2K屏對於大多數用戶比較合適。目前市面上達到2K解析度的顯示器可選擇空間很大,哪一款纔是適合自己使用的呢?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考慮:

1、 選擇合適的屏幕尺寸

尺寸大小關係到顯示屏的像素密度,每英寸像素數越多(PPI),顯示器清晰度越高。同樣是2K屏幕,25英寸的2K屏會比32英寸的2K屏看起來更清晰。視感比較舒適的像素密度,推薦2560*1440搭配25英寸或27英寸,在正常視距看不到明顯的像素顆粒。相比1080P和小於24英寸的顯示器,2K搭配25/27英寸將獲得更大的視野範圍,觀影遊戲畫面更大,在辦公作圖和編輯文檔的過程中,更大的視野範圍也能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

2、 選擇合適的顯卡、介面

如果日常僅需使用2K顯示器來處理文檔、瀏覽網頁,一般顯卡足以應付。目前多數主流顯卡均支持2K輸出,其中DP和 HDMI 介面可以比較好地支持 2K 解析度。由於性能比較低的顯卡在輸出2K畫面的同時,會犧牲一定的屏幕刷新率,有遊戲需求的用戶應該考慮到顯卡性能是否滿足2K遊戲的要求。

3、滿足了高清顯示,色彩也要過關

顯示器不僅要有清晰的顯示,顯色也要準確豐富,這樣才會有更加真實的觀感體驗。通常來說,選擇IPS屏或者VA屏,視角廣,基礎色彩表現更好。

上圖可以直觀看出色彩差異導致的視覺觀感差距,覆蓋99%sRGB~100%sRGB色域、平均色準△E值<3、擁有8-bit色深,在面對大多數設計與剪輯工作可以獲得不錯的色彩呈現。

4、使用舒適

現代人普遍工作時間長,長期集中注意力固定視距看屏影響眼部舒適;始終保持同一姿勢久坐不動也會影響腰頸健康。良好的工作習慣和一臺支持人體工學技術的顯示器對於高強度辦公是非常有必要的。主流的顯示器廠商在屏幕使用舒適度上也下了一番工夫,主要可以通過低藍光、減少頻閃、智慧調光等愛眼技術提升眼部舒適度;通過升降、旋轉支架方便使用者自主調節屏幕高度,從而營造更幸福友好的工作環境。

5、可以關注下外觀顏值

窄邊框、全面屏的概念在手機領域已經炒了很多年,在挑選顯示器時,窄邊框也越來越受歡迎。與粗邊框顯示器相比,窄邊框在視覺上能夠獲得更大的可視面積,同時也便於未來組雙屏時,獲得無縫拼接的視覺觀感,享受更大的視野。

最後,如果您覺得根據這些標準去選擇過於麻煩,笨球也有一款合適的顯示器推薦給您:2K IPS屏,三面窄邊框的BenQ PD2500Q專業顯示器,可戳【極客灣推薦】明基設計專業顯示PD2500Q查看詳細評測,私信笨球可獲得知乎粉絲專屬優惠下單方式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