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班就碰上剛從醫院回來的鄰居小丁,原來小丁的女兒前幾天發燒了,小丁覺得沒什麼大問題,就自己在家給孩子喫了感冒藥和抗生素,可三天過去了,孩子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厲害了。小丁夫妻倆這才趕緊帶着娃去了醫院。結果一檢查孩子的白細胞明顯低於常人,並且孩子還出現了身體局部肌炎病變。

  醫生告訴小丁,孩子是病毒性感冒,喫抗生素是沒有用的,而且用量過大時還會導致體內白細胞減少,降低身體抵抗力。這也是孩子轉變成心肌炎的一個原因。聽了醫生的解釋,小丁非常後悔,總是把抗生素當成“神藥”,啥病也給孩子喫,原來不是幫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啊!

  隨着19世界抗生素被發現以來,其神奇的功效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因此抗生素逐漸被賦予“某些超預期”的力量,人們覺得生病了只要用上這類藥物,就可以安心的等待病情好轉了。伴隨人們此類藥物使用頻率的加大和藥量的增大,抗生素作用於人體產生的“反作用力”也越來越多。如耐藥性、抵抗力不斷下降以及因爲“錯誤用藥”導致的各種病變。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感冒了、發燒了、肚子不舒服了都是些小毛病,隨便喫點抗生素就好了。實際上從專業角度分析,抗生素濫用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1.傷害身體

  因爲抗生素都具有一定的“逆向”作用,所以在不知道孩子該不該服用前,家長不要自作主張給孩子喫。不同的抗生素藥物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危害,如有的會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有的會導致肝腎損傷、有的則會傷及腸胃等。

  2.耐藥

  若經常服用此類藥物,體內則會慢慢產生耐藥性。一旦真正需要使用此類藥物時 ,則孩子自然的耐藥性會導致藥物無效,從而延誤病情的治療。

  3.身體變弱

  濫用此類藥物會殺死體內正常的白細胞,導致白細胞大量減少,身體抵抗力變弱,若經常服用此類藥物且劑量較大,則孩子身體會表現出容易生病、抵抗力變弱的情況。若孩子在生病期間還容易導致二次感染。

  寶媽要如何判斷該不該使此類的藥物呢?通常這幾種病症是不適合給娃使用這類藥物的。

  1.病毒導致的腹瀉

  有的寶寶在天氣寒冷、病毒容易存活的時節,很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其實這些問題多半是病毒惹的禍。此時很多寶媽可能會給孩子來點“抗生素”,其實抗生素只能殺死細菌,對病毒沒什麼作用。當孩子喫了抗生素後,可能會因爲此類藥物殺死了體內的某些有益菌導致菌羣紊亂,加重腹瀉。所以當寶媽發現孩子出現了腹瀉時,首要的工作是判斷引起疾病的誘因,然後在針對性服用藥物。

  2.長“痄腮”

  一般孩子出現這種病症時,都會表現出腮腺腫大,有的還伴有發燒、身體不適等症狀。其實這類病是分爲細菌性和病毒性。所以家長在給娃用藥時,首先要了解孩子是因爲哪種情況導致的“痄腮”。若是病毒導致的,家長卻給孩子服用抗生素藥物,對病情其實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如果孩子出現腮腺炎症,家長應儘快帶娃去醫院確診後再用藥。

  3.長水痘

  孩子出水痘都是病毒引起的,所以家長這時候就不要給孩子喫抗生素類藥物了。最好的做法是找醫生確診孩子病症輕重,然後根據醫生建議用藥。孩子在家修養也不要穿的太緊,應以寬鬆爲主。同時,還需特別注意不要讓娃抓破水痘。

  當然有些合併細菌感染的感冒、腸胃炎症等,還是需要配合抗生素來治療的。只是這些藥物的使用,家長最好要諮詢專業人士後再使用。因爲目前市面上抗生素類藥物非常繁多,一方面可能用錯,另一方面對於抗生素的量也不能正確的把控。因此無論是什麼病,只要涉及到這類藥物最好還是謹慎點好,畢竟這關乎着孩子身體的健康,家長不能過於“依賴”這些藥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