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飛行員,Paul Tibbets,對日本廣島投下核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保羅蒂貝特生前就說不設墳墓,擔心成為反戰者的聚集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林瑩真/綜合外電報導

1945年8月6日,美軍下令對日本廣島市、長崎市投下原子彈,成為日後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主因。然而,當時負責執行核武攻擊任務的飛行員保羅蒂貝特(Paul Tibbets)在2007年1月去世,至今卻沒有墳墓讓後人紀念。

綜合外媒報導,作為一名駕駛B-29轟炸機飛行員,轟炸廣島是蒂貝特飛行生涯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雖然當時的他是陸軍航空兵中最年輕的士兵,但卻是最有經驗的飛行員之一,他也從未質疑過這個任務的正當性。

不過在某段時期,全世界強烈反對核武,譴責當年對日本投下核彈太過殘忍。因此,蒂貝特1966從空軍退役後,就說過他死後不希望設墳墓、不舉辦葬禮,只要火化後將骨灰撒入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就是怕反戰、反核武抗議者可能會聚集於他的墳墓或紀念碑鬧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飛行員,Paul Tibbets,對日本廣島投下核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蒂貝特無法和二戰的美軍弟兄一起葬於軍人公墓內。(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只是如此一來,蒂貝特不但無法受後人紀念,同樣也沒有辦法享受軍事榮譽,等於放棄跟弟兄們一起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Cemetery,美國軍人公墓)內的機會,全靠骨灰紀念他經常飛過的英吉利海峽。

雖然如此,蒂貝特仍對自己的任務引以為豪,曾在1976年德州斯航空展重現B-29轟炸行動,並批評史密森尼學會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當初展覽多描述日本遭受核彈攻擊的痛苦,而不是日本發動戰爭的野蠻。

如今,蒂貝特的孫子也考入空軍學院,成為B-2精神式轟炸機(Spirit)的飛行員,幾乎能算是同樣戰略武器轟炸的位置,也像接手了蒂貝特的空軍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