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一輪接著一輪,孫興愍從本賽季開始的疲憊調整了過來,表現越來越強悍,剛剛結束的這一輪,一個人獨造五球,兩個進球,一個助攻,兩個策動進球,讓人看的熱淚盈眶,興奮之餘,為什麼我們中國就不能有這樣的球員,國家隊雖然比我很厲害強很多,我也不會說我比他們強,但是,中國足球的最高水平真的就這樣了嘛?即將到來的亞洲杯,拿什麼來爭奪名次呀?


總結一下:

1、環境:孫興慜的父親孫雄政是一名在球壇有很大影響力的人物,孫興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父親對他的鞭策。所以孫興慜沒有在韓國經典K聯賽開始自己的職業球員生涯,而是16歲加入德甲球隊漢堡的青年隊。

2、紮實的基礎:孫父花了 10 年的時間去訓練孫興慜的足球基礎

3、高度專註:也算是孫父的要求吧,退役前不考慮結婚

4、學會做人:青訓中最重要的學會做人

5、last but not least(初中英語萬能句):熱愛

所以,中國能出孫興慜這樣的球員嗎?我也很期待!


全亞洲也沒量產孫興民呀,不就這一個么,考慮到中國男足在世界範圍的總體水平(男足世界第76),這個提問基本可以改成——

為什麼古巴不能出一個奧恰洛夫(按評論區朋友告訴我的,把馬龍改成了奧恰洛夫)這樣的球員?(安哥拉國際乒聯排名76,按相對排名取國際乒聯第45名古巴)

為什麼喀麥隆不能出一個陳金這樣的球員?(羽毛球排名是按單人來的,所以這裡我隨便選了個喀麥隆)

為什麼白俄羅斯不能出一個易建聯這樣的球員?(關島FIBA排名76,按相對排名取FIBA世界第59白俄羅斯)

看到這明白了么?以中國足球的基礎,能出現這樣的球員是意外,沒出現才是正常的。


今天上午在家裡看電視,調到了山東體育頻道,看了一整個上午,感慨挺多。山東體育頻道正在播射鵰英雄傳,剛開始播前幾集,一天播上八集很快就會播完,播完這一部電視劇之後再播另一部,周而復始,自從我8歲開始看山東體育頻道的時候是這樣,估計十年後應該還是這樣,不會有任何改變。雖然我沒有看過別的省的體育頻道,但是可以預見,別的省體頻道比山東的好不了太多。

我一直有一個疑問, 中超聯賽的存在真的合理嗎?歐洲各國的國土面積在三四十萬平方公里左右,設制一個國家聯賽合情合理,可是中國的國土面積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為什麼也要學得像他們一樣讓16支球隊在全國踢比賽。中國有許多省的面積和一些歐美國家的國土面積差不多,但是中國平均一個省擁有不了一座標準化的球場,各項體育的參與程度更是少得可憐。日本的鹿島縣只有三萬人,但是縣裡卻建有一個可容納五萬人的大球場,山東的人口有一億,結果也是只有一個可容納五萬人的球場,來算一下平場面積,中國平均60萬平方公里才有一個標準化的足球場,這面積差不多是一個歐洲國家的面積,然後讓16支球隊組成中超聯賽,一周雙賽飛往全國各地,一比完賽就要立刻乘飛機啟程返回訓練場,把中超踢得比歐冠還累。

這大概是中國體育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體育發展這條路上,中國人多這個優勢沒有被充分利用反而成了劣勢,人口少的國家平均一萬人就可以出許多某個項目的國家隊成員,每一百人中就有好多人蔘在過某一項目的職業化訓練。但是中國呢,平均一個市才能出幾個國家隊成員。家喻戶曉的運動明星在整個省里也是寥寥無譏,這就讓中國幾乎沒有好的足球學校、籃球學校、各種田徑項目的體育學校,因為成才率低,幾乎不可能成功,也讓全國各地的家長不約而同的阻止自己的孩子去從事體育運動。中國在體育方面的落後是中國人均身體素質低和中國人參與體育運動比例低共同造成的,人們只會說中國有十三億人卻為什麼沒有11個會踢球的。這很正常,中國足球的註冊球員只有八千,校園參與度極高的籃球只有不到一千,中國更多的人口數造成的是更少的職業運動員比例和更少的體育參與度。去年世界盃期間大放異彩的冰島隊,冰島這個國家只有30萬人,也就是說他們國家平均一萬人就可以有一個人站在世界盃或者歐洲杯的舞台上,這也激勵了更多的冰島人去參與體育運動,冰島的足球註冊人口是兩萬人,平均15個人里就有一個踢過職業聯賽,可以想像去掉冰島的老頭老太太大爺大媽,冰島的青年人參與體育運動的此例有多大,這也是冰島可以在16年歐洲杯上打平葡萄牙,淘汰英格蘭,18年世界盃上戰平阿根廷亞的原因,冰島出不了C羅梅西,但是有可以撲出梅西點球的導演門將和防住C羅的律師後衛。反觀亞洲某國,擁有十多億人卻進不了世界盃,我真為他們感到悲哀,沒錯,說得就是印度。

中國人口多,國土面積大,理應合理利用這些資源,但是所有的優勢都成了劣勢。說實話,我挺羨慕日本的國家體育氛圍,他們已經將兩大體育漫畫《足球小將》和《網球王子》中的故事變成了現實,他們有非常完善的高中足球聯賽,也有了自己的網球王子錦織圭。說說日本的高中聯賽吧,全國共有4080支高中球隊參賽,最終有48支球隊入圍決賽圈。日本國腳作為應援隊長,當紅女星作為職業經理人,現場觀眾超過5萬人。日本的人口是中國的十分之一,但是日本光足球這一項運動的參與人數就是中國所有運動參與人數的總和。

中國很多省的人數都有幾千萬人甚至上億人,為什麼不讓各個市的體育代表團組隊,省體育局組建各個項目的省超聯賽。當中國的每個市就擁有一支體育代表隊,足球籃球田程各種項目,市隊的運動員又是自己身邊的人,中國人的體育參與程度會顯著上升。中國的一個市的

人口就有幾百萬人,選出幾百名各項目的運動員是非常輕鬆的,各個市隊參加省超聯賽,遠比千里迢迢,跨越大江南北踢中超聯賽要好許多。

不過這完全不可行,很無奈。就像山東體育頻道播電視劇一樣,體育頻道不播體育賽事是因為沒有人願意關注,沒有人願意看又導致了省里沒必要好好利用省體頻道。

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體育發展的關注程度大概是這樣:四年吐槽一次中國又沒進世界盃,四年炫耀一次中國在奧運會上又有新的突破,然後自認為中國是一個體育強國,只有足球不行而己。說說我看奧運會的感受,我覺得中國代表隊在奧遠賽場上的表現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任何進步,我這麼說肯定很多人不高興,不高興就不高興吧,我要說的是中國所擅長的項目真的只是國際上不受關注參與低的體育項目,甚至不用說在國際上,中國的那些奪冠項目在中國的參與度都很低。當然我沒有看不起那一些站在奧運會賽場上的運動員的意思,他們都是比我強幾萬倍。舉個例子,我非常崇拜的中國體育明星,孫楊,他在泳池裡奪金奪銀,但是這證明了什麼?只是證明了孫楊很牛,他的團隊很牛。但是中國人的平均游泳水平高嗎?平均跳水、體操、射箭水平高嗎?只能證明郭晶晶,李小雙這些人競技水平高,可是這些項目在中國的參與程度都小得可憐,外國人不玩,中國人同樣也不玩。當然,中國的羽毛球、乒乓球的參與度很高,算是一項國民運動了,可惜的是這些都是非對抗性的,我沒有貶低兵乓球的意思,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事實就是奧運會這個國際上最大的綜合型體育賽事,其中心永遠是田徑項目,如果一個國家的運動員能進入100米決賽,這個國家的體育發展水平一定比中國強上幾十年。一塊百米金牌,跳遠金牌永遠要比其他項目的金牌更有價值更有說服力,各個項目的地位本身就是不平等的,相信金牌平等?各種體育項目地位平等?不存在的。一塊百米金牌的獲得需要全國的努力,牙買加奪得百米金牌,牙買加的國民平均百米水平就是高於中國,美國統治了跑跳運動,美國的高中田徑比賽的水平就要高於中國的全運會。可惜的是中國體育總局好像在迴避,不想發展奪不了金牌的項目,一塊射箭的金牌和百米進前八的成績,中國人往往更喜歡前者。目前中國代表隊在奧運田經賽場上的成績比中國足球強不了太多。

做為一個足球迷,有一點感到十分幸運。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足球水平落後,體育總局還會去或多或少的想法子提升中國足球的水平,真正可憐的是中國其他的待在奧運會中體育弱項 ,中國人喜歡的永遠是金牌。既然拿不到金牌,國民就不會去關注,CCTV也不會直播這項比賽。只有當一位運動員完成突破為中國奪得首金時,各大媒體才不約而同地報道《中國運動員xx在xx項目上為中國奪得首金》。網友看到後會十分高興,中國在金牌榜上的排名又要上升了,至於那名運動員叫啥名長啥樣參在哪一個項目,管他的!反正中國是體育強國,既然這樣,中國體育局的目標就是下一屆奧運會奪多少金牌,而不是如何提高國民身體素質。

中國足球的不行體現的是中國體育的落後,中國人真的關注足球嗎?真的熱愛體育嗎?中國國家隊再怎麼弱,停球再怎麼10米遠,空門再怎麼不進,場上11個人仍是中國目前球技最好的11個。中國隊輸球不能全怪他們,也怪不得中國體育總局,只能怪中國的每一個人,拿著手機看這篇文章的你在罵國足的同時為中國足球盡了一些微力了嗎?


之前心血來潮,看了其他的答案。就寫了一點。可能很不嚴謹。因為說實話,大概08年後就沒有在關注中超,只是偶爾掃掃新聞。所以,有說的不對,請大家見諒吧。

孫興民今年26歲,1992年生人。按照百度百科,孫興民的父親刻意讓兒子加強技術訓練。在孫興慜8歲至15歲期間,父親不允許他參加正式比賽,取而代之的是每天約6小時的基本功練習。2007年15歲進入首爾FC青訓營,08年在韓國足協的幫助下16歲加入漢堡青訓。參考成熟的歐州青訓,孫興民不應該晚於2002就開始接受一定專業的足球訓練,否則很難在15歲的時候突然加入首爾FC的青訓梯隊,並在一年後加入漢堡青訓。

武磊今年27歲,1991年生人。按照百度百科,武磊少年時代就喜歡上了足球,當時江蘇舜天俱樂部辦了個夏令營,武磊不到年齡線,好一陣哀求才報上名,經過短暫的啟蒙後,他的足球天賦開始顯現,每天放學後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從床底下摸出一隻排球出門去踢。2003年,在南京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上學的武磊處於小學快畢業的關口,是繼續上學還是去踢球,他有點猶豫。最終,武磊拿著李紅兵親自寫的推薦信,跟隨父親來到了上海崇明島的根寶足球基地。在徐根寶去南京為武磊辦理完遷移註冊後,武磊與根寶足球基地正式簽約。2006年,14歲的武磊踢了中乙。

對比兩個人,開始足球的時間差不多,但是一個接受的正規的成體系的足球培養。一個接受的是不那麼正規的足球訓練。孫興民努力練習基本功的時候,武磊去踢了中甲。也許那會兒武磊和孫興民的水平差不多,但是中韓足球的差距卻是巨大的,14歲就能踢中甲,只能說明武磊確實有天賦,但也可見當時的中國足球確實沒人了。

感謝徐根寶和那些熱衷於青訓的人,十年前他們的努力和堅持讓中國足球今天好歹還有武磊可用。感謝那些今天認真做青訓梯隊的俱樂部,未來的中國也許不至於只有武磊可用。

10年前中國有多少接受成體系的專業足球訓練的年輕球員,決定了今天中國高水平球員的數量。10年前中國的青訓水平的質量,決定了今天高水平中國球員的質量。

當我們的全年齡段球員註冊數量,還不如日韓的青訓球員數量的時候,我們憑什麼奢求能出孫興民?即使出了,如當年董方卓,也要被中國媒體和足協毀了,因為他優秀但是唯一,所以成了足協和媒體的吉祥物。

中國的媒體、足協、球迷與其天天抱怨中國足球水平差,不如多關心和支持青訓。只有工業化流水線的青訓體系,中國足球才有未來,所有熱愛中國足球的少年才有機會兌現自己的天賦。而不是像無數沒有機會的武磊一樣,選擇其他的道路。

隨著中國產業升級,更少的人生產了更多東西,就必然導致中國過剩的人口從事第三產業。另一方面,解決了物質需求的中國人民,也需要更多更好的娛樂滿足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受中國人民喜愛的運動,必然受到黨、國家、資本的高度重視。所以,我對中國足球和其他體育項目的未來都高度樂觀。


其實並不是沒可能。

你說要讓中國足球像日本那樣,從上到下批量生產,那我覺得是沒戲了。

可要說像孫興慜這種模式的,希望還是很大的,現在沒出只是還沒有嘗試,或者說再嘗試了還沒收穫。

這兩種培養模式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基本就區別就跟中日乒乓球對比一樣,日本想跟天朝一樣培養球員像收韭菜一茬一茬的,那不可能。但傾全國之力培養個福原愛,也算對中國隊一個不大不小的威脅吧?甚至規劃張本智和這種好苗子再大力栽培。

在孫興慜剛到熱刺的時候我就關注過他父親的這種訓練方法,只能用四個字評論:劍走偏鋒。

孫在十四歲(?記不清了)前是沒踢過正式比賽的,只訓練足球基本功。他的基本功特別紮實,這也是他成功的基礎。他父親因為孫的成功,已經建立了一個青訓學開始規模化的培養韓國孩子了。

但是這種訓練方式究竟是切實可行的,還是只是說孫興慜是個個例,還有待進一步驗證。要知道青少年時期缺乏比賽,對一個孩子在閱讀比賽的能力上有多少影響,這是很難判斷的。會不會造成孩子以後在這方面有缺失,誰也說不準。基本功和閱讀比賽能力對球員來說就是人的兩條腿,只有兩條腿都齊全的人才能正常邁步走。這種特殊的訓練方法會不會把人練成天殘腳,只能等時間來驗證。

儘管劍走偏鋒,但我覺得以國內的環境來說,還是值得一試的。畢竟即使練成了天殘腳,拄個拐也能走兩步,比兩條麻桿腿站都站不穩強,踢個中超綽綽有餘,甚至次一級的歐洲聯賽問題也不大。而國內現在的環境,走的都不是偏鋒,是邪道了。

用武俠來比喻吧,孫氏青訓和傳統青訓就像是華山劍氣二宗,雖然在路線上有爭執,但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變強。而國內現在則是瞎逼搞,放著華山劍法紫霞神功不學,學葵花寶典(說的就是u23軍訓),高能高到哪我不知道,低反正是低的看不見了。

氣宗是正道,講究循序漸進,後進者想要超車太難。氣宗是偏鋒,雖有風險卻可以彎道超車,正適合我們的國情。哪種培養方式能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不只是成績!!!!),我們就用哪種模式,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我相信隨著孫興慜的成長,國內一定會開始學習這種培養模式的,只不過我們要有耐心,青訓是一個長遠規劃,你要有耐心,要把目光放到十幾年以後。

最後我還是要重點強調,衡量一個青訓體系是否成功,不能看培養出的球員的高度,而是要看他培養出的廣度,一個能大量穩定培養中游球隊主力的青訓,遠比只培養出一個頂級球員的青訓成功的多的多的多!曼聯青訓要比培養出德懷特約克的特立尼達多巴哥成功的多不是因為92班比比約克強,而是因為卡靈頓基地培養出了一大批像約書亞金、喝水哥、肖克羅斯這樣的球員。

至於具體原因,在我的另一個回答里。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看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328225/answer/543328803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