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十里洋場”之稱的上海,自1843年開埠以後,隨着外國資本的進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海也從松江府下一個不起眼的普通沿海縣城,迅速崛起,不但超越了近旁的蘇州、杭州、南京,更是蓋過了曾經遠遠走在前面的廣州,成爲了遠東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都市,世界第五大城市。

上海也就此成爲了“冒險家的樂園”。在上海摩登時代的背後,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又在下層百姓中根深蒂固,兩種文化在這裏碰撞交織。

隨着租界的建立,上海出現了公園、廣場、百貨公司、電影院、酒吧、咖啡館、高爾夫球場等曾經上海人從未聽說過的新生事物。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意識進入上海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着上海人的生活。

許多上海人不管是基於好奇還是被進步的方式吸引,開始慢慢的學着適應西方的生活方式,穿西裝,吃牛扒,逛公園成爲了人們生活中尋常的一部分。

這樣的改變細微而又顯著,上海的整個文化都深受影響,並形成了上海獨特的“海派文化”,以至於今天上海依然有着自己區別於其他地區特有標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