暭氄Z。可我內心總是容易對別人產生嫉妒。每次嫉妒都會讓我苦惱很久,不明白自己為什麼不可以發自內心的祝福別人好。我猜測嫉妒的根源是自卑,回憶起學生時代家庭狀況拮据,讓我不得不在臭美的年紀穿特別土的衣服。畢業後我開始創業,應該說是比大部分同齡人過的都輕鬆順利。同學或朋友之間,有的我羨慕,為何有的我老愛嫉妒別人,嫉妒使我醜陋,我一點也不愛這樣的自己。

可實在不知如何處理或看清這樣的情緒,不知嫉妒的根源在哪裡。

所以提出此問,希望大家幫忙解惑。羞於面對,匿名了。感謝感恩


嫉妒是憎恨心的一種,表現為先出現一種負面情緒,然後出現對別人成功的痛恨。

從客體關係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下這個問題:人和別人的關係反映的都是自己內部的關係。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嬰兒期就形成了「好的我」和「壞的我」兩部分。(具體內容可以看梅蘭妮·克萊茵的書)嬰兒有時候會自己打自己就是這種人格構成的表現。

如果嬰兒成長於嚴厲的父母,那麼他的「壞我」,即不符合父母利益的部分,如尿牀、想買零食玩具、不按時喫飯、想出去玩、不聽從父母命令等想法行為就會被嚴厲的打擊。在這種打擊下,無力反抗的孩子就會把這些來自天性但又不被現實(父母)接納的種種自身特質「擠壓」進「壞的我」的部分。這種壓抑本質上是反人性(本性)的。

這種思維模式會一直運作,讓這個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壓抑所有不符合社會期望的特質,比如不想學習、性慾、想偷懶、放鬆、娛樂、展現個性等等。隨著不停壓抑,漸漸地,他的「壞我」越來越多。雖然這個人認為似乎只要把壞我壓抑掉,他就越「好」,但事實上,天性的不合理只會引發壞我的反彈,造成和壓抑程度對等的自我對抗。

這種人格模式的人往往是努力的,在外人眼裡也很容易作為模範孩子。但對人的成長來說,這種人是痛苦的,就像為了讓自己長的高點的禾苗一樣,他們努力掙脫「骯髒」的土地,讓自己盡量向天空伸展,以獲得外界(父母)的誇獎。但越遠離壓抑基於他們真實天性的壞我,他們也就越失去自我,越難感受到活著的真正滋味。能讓他們緩解痛苦的只有努力上進後獲得外界讚揚時的短暫成就感了。但這種成就只是迎合了別人的期望,和他們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相去甚遠。

=====================================================

理論講完,開始解釋具體問題。

別人取得成就時就意味著別人佔據了「好」,而別人好就映射出了你的「壞」。這種壞是你長期壓抑和痛恨的,你對「壞我」的處理方式都是一致的,即「殺死」它。殺死的方式是攻擊它,讓它消失。但自我的攻擊又會自發我們心理的防禦,其中一種防禦叫投射,即把對「壞的我」的攻擊轉移到外界去。轉移到誰那裡呢,當然是那個激起了我們自我攻擊的人了。

解釋心理模式的過程其實就是告訴解決方法的過程,有心的話題主應該已經知道怎麼做了。所以絕大多數心理問題的答案都是「自我接納」。

當然,模式是這樣,程度各有輕重,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嫉妒時負面情緒的強度調整自己應該警惕的程度。如果程度較淺,不做處理也可,畢竟中國父母的教育方式太容易讓孩子壓抑壞我、造成分裂了。


我有個特別特別特別好的朋友,她上週換了工作,工資翻了一倍。恰好最近又換了男朋友,顏值高了一截。可謂情場職場都得意。

她說週末請我喫飯,我說「太好了!這麼多高興的事兒,得狠宰你一頓」。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沒有那麼高興,甚至還有點失落。這讓我覺得有點彆扭。你可能會猜,我倆一定是那種勾心鬥角的「閨蜜」吧。但其實我們從初中開始就是很好的朋友了,有徹夜交心長談,有患難時的相助,平時也在微信裏也會互損。我願她一切都好,但現在看到她過得真的這麼好,我卻有一點嫉妒。最讓我難以接受的是,我居然是那種會嫉妒好朋友的人。

嫉妒讓人矛盾掙扎

社會比較無處不在,所以嫉妒是種蠻常見、但同時也被視為「禁忌」而不常被提及的情緒。它真的會令人痛苦,研究顯示嫉妒會激活與生理疼痛相關的腦區(Takahashi et.al., 2009)。這也難怪人們十分不想承認自己正經受著這種情緒。

尤其是當我們嫉妒的對象是最好的朋友時,這種情緒就變得更加醜陋。當時,我整個人處於被兩種矛盾力量拉扯的狀態:一邊譴責自己: 「那可是我的好朋友啊,我怎麼能盼著她不好呢!」 但一邊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朋友過得好,我本應該真心地祝福,但我的祝福卻很讓自己很不是滋味,因為我會一直想「為什麼她這麼幸運,為什麼幸運的不是我」。

而這讓我感到很難過,一方面難過於對方比我優秀太多,另一方面也難過於自己竟然有這樣的想法。

甚至後來,當我看到優秀的她遇到挫折時,心裡卻有那麼一點竊喜,我為我產生了這樣的想法而感到羞愧,並且不願面對這樣的自己。

她是我的好朋友,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事實,問題就出在,我們概念中的友情本應該是提供支持和積極力量的,我們都希望它帶來的永遠是美好的回憶。

但現在,友情裏卻摻雜了陰暗的東西,出現了裂隙。我怕它傷害我,也傷害她。

處理嫉妒是我們需要面對的事情。如果你無視它,它不會原地不動,反而會在你根本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吞噬掉友誼。

嫉妒如何影響了我們?

嫉妒的扳機扣動之後,就形成了自循環:人們會更多地關注、並反覆回想那個自己嫉妒的人,Ta每一個動作、語氣,會記住更多的有關Ta的信息(Hill et. al., 2011)。然後發現他們身上更多值得被嫉妒的地方,引發更多的嫉妒情緒。它會影響我們認知和行為模式,並且以一種隱蔽的方式表現在交往的每一刻:
  • 消極地知覺朋友的行為:從中性的話語中讀出嘲諷,在一個眼神中體會到被拒絕;
  • 變得更加爭強好勝:會試圖搶朋友的風頭;
  • 集體活動中更容易感知到「不公平」;
  • 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ve):不再甘願為朋友提供支持、不自覺地貶低朋友所取得的成就;

以上這些描述大多來源於臨牀而非實驗室研究,嫉妒就是這樣,每個人私下裡都在做,但卻沒有人想承認。

治療師每天從來訪者口中聽到大量關於嫉妒朋友的感受

也許因為心理諮詢能夠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所以人們可以放心地說出來。

但實驗室研究主要依靠我們的自我報告(self-report)獲得數據,而出於社會讚許性,這裡面有多少的謊言,也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就算是匿名,誰會想要公開承認自己在嫉妒好朋友呢?

另一方面,相比於其他親密關係,友誼中的嫉妒更加「沒有意義」。

戀愛中的嫉妒可能還有一些「保護伴侶」的積極作用,當你看到伴侶喫醋的樣子時,可能會感到安心,甚至有點喜悅,因為你感到Ta是在乎你的。

但嫉妒好朋友時,除了會被認為是個「小心眼」的人之外,自己的內心也有諸多掙扎,這段友情也可能會出現更多裂痕。

而這可能也是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有時會嫉妒好朋友的原因吧。

嫉妒是女生才幹的事嗎?

當我們想到嫉妒朋友時,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可能是「時代姐妹花」撕逼、「緋聞女孩」相愛相殺的大戲。在很多人的印象裏,嫉妒是一種女生的(girly)事情。甚至「閨蜜」這兩個字都成了嫉妒的代名詞,「閨蜜」不是朋友,「兄弟」纔是朋友。

好像女性因為天生更加敏感、情緒化,而被賦予了嫉妒的正當權利。但如果一個男生表達自己嫉妒朋友,可能會被說「是不是爺們兒」。

事實上,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的嫉妒頻率大致相同,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一個原因是同性友誼中存在性別差異,女性之間的友誼以情感分享(emotional sharing)為主要特徵:她們更多地進行自我表露、提供情感支持;因此,聊天對女生來說是很重要的。

而男性友誼是圍繞著共同活動(shared activities)來展開的,是一起做事情、一起打籃球、去酒吧;在面對身邊優秀的朋友時,男性可能會傾向於把嫉妒轉化為認同,以此提升自我的價值感,並且把這作為一種社交資本

比如男生通常會說:「看見那個牛逼的人了嗎?那是我(重音)哥們兒。」 或者,男生會將嫉妒以直接攻擊的形式表現,看不起對方,說另一個男生「裝逼」、甚至直接打一架。當然,以性別分類來下論斷實在過於簡單化,也不符合實際。我們不應該規定「男性/女性一定要怎樣」。在友誼中,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可能大過性別羣體間的差異。

被嫉妒的人處於怎樣的狀態?

我們討論了很多有關嫉妒者的心理,其實在一段友誼中,那個被嫉妒的人往往更尷尬。如果你感到被好朋友嫉妒,你應該如何面對這段關係、與對方相處呢?

我的同事就曾被一個多年的好朋友嫉妒過,她的朋友曾把這種感受表達過給她:「其實之前我一直挺嫉妒你的,我們做同學這麼多年,你成績一直都那麼優秀,上了名牌大學,各方面能力都比我強。」同事聽完這些話的第一反應是:「我哪有你說的那麼好?」

嫉妒的背後通常是理想化(idealization),朋友只能看到我們選擇表現出的東西,但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全部。所以透過嫉妒的眼睛,優點被放大,而缺點被忽略了。

ewww,生活中被嫉妒的人通常沒這麼猖狂

此外,被嫉妒的人常常會產生自責和羞愧,無論Ta是否願意,Ta好像都奪走了一些本應該屬於好朋友的資源。和一個耀眼的朋友在一起,人們首先會看到Ta;老闆會更青睞工作能力較強的Ta;朋友們會更喜歡風趣幽默的Ta。

因此被嫉妒的人通常會做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van de Ven, Zeelenberg Pieters, 2010),主動幫助朋友,甚至是故意出糗、刻意貶低自身成就,以此來緩和關係。

如何處理好友誼中的嫉妒?

上文中提到,嫉妒他人的樣子可能稍顯醜陋,所以人們不願承認自己在嫉妒,而是通過一些防禦機制,比如裝作不在乎、故意不努力(避免跟朋友比較)、或側重朋友不擅長的方向努力,來否認或逃避這種情緒。有些人喜歡和不同領域的人交朋友,因為不在一個圈子,沒有競爭,也沒有利益衝突,這樣大家的焦慮都低一些。

嫉妒其實是一種兼具建設性與毀滅性的力量,如何來運用這種能量來更好地維護關係,發揮它建設性的一面呢?

1 承認這個感受是自己的

我們通常會不自覺地把嫉妒的原因歸結到他人身上,認為是朋友的所作所為讓我們嫉妒,所以對方應該為自己產生這種情緒負責。

但只有我們首先把控制情緒的主動權還給自己,才能正確地看待嫉妒,進而處理它,掌控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們應該首先去試著面對「我確實有些嫉妒我的朋友」,而不是忙著否認「我嫉妒?!我才沒嫉妒呢!」

2 與朋友談論這種情緒

不妨選擇適當的機會,向朋友表達出這樣的情感。使用以「我」為主語的句子,例如:「我對你有些嫉妒,因為你每次都能把握時機,而我常常錯失。」 而不是「你運氣那麼好,讓我眼紅。」 我同事與她朋友那個故事的後續是這樣的:在朋友坦誠了她的嫉妒之後,同事也袒露到:「其實我也嫉妒你很多地方,你從小到大人緣都那麼好,所有人都喜歡你。」

她們的關係並沒有因此而破裂或變得尷尬,反而,因為有了真誠的情感表露,向對方展示了自己的脆弱,她們才達成了和解,並在對方心裡種下了默契:原來我們的友誼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脆弱。我們身上都有讓對方嫉妒的地方。我們都感到過不安。而這使我們成為朋友。

嫉妒的人總是盯著他人身上的優勢、長處看。

但好朋友不也正是這樣嗎?正因為我們互相看到對方身上的閃光點,包容、甚至喜歡上對方的缺點,才那麼珍視Ta,才把Ta當成最好的朋友啊。

嫉妒朋友並不是多麼可怕、不能被容忍的事情,你們處理得了嫉妒,你們的友誼也承受得了任何事情。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擁有7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覈;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3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想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戳這裡「http://jdxinli.cn/2ukmmb」

要對忌妒做出合理的回應,我們就要關心忌妒產生時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變化。面對誘因,你可能會感覺到胸腔或者腹部的壓力突然驟增,並且脖子、背部或者雙手上的肌肉緊繃了起來。你可能會覺得惱火、失落、憤恨不已,會覺得被人忽略或輕視了,並且自己很難再關心其他事情。不要讓你的思想和情感沉溺其中,努力讓自己心無旁騖吧。既然明白自己產生的這些情感和感受,那就坦白承認你是在忌妒吧。


為了弄明白當前的狀況,大概回顧一下所想到的過去的類似經歷。如果你的感覺比當時更加強烈,那你很可能就陷入了過去的情緒記憶之中。你過去的想法和行為模式可能會讓你對現狀的評估更加複雜化,甚至可能歪曲了你對現狀的理解和期許。

讓過去與現在分離

記憶「儲存庫」中的情感記憶是每個人獨有的,而我們所有人也同樣有忌妒他人的童年經歷。你越明白自己有多敏感,就會越快感受到過去的某種情緒被重新激活。一旦開啟了童年記憶的閘門,思維和行為模式就會跟小時候一樣了。這時候,我們就自動限制了自己作為成人觀察狀況的能力。我們對過去的情緒記憶的力量了解得越少,它們就能越快影響到現在,並增加當前的痛苦程度。

處理忌妒情緒

當面對的狀況讓你產生了忌妒心理時,這個狀況就是讓你無法忍受的。為了管理這種情緒,你需要激活大腦中主管思想和情感的兩個部分。記住,如果你既深思熟慮,又能夠辨明狀況,那你的杏仁體就會失去作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想一想以下這些問題:

  • 你經常會對不公平待遇做出這樣的回應嗎?(「這不公平!」)
  • 你經常有無力感嗎?(「對此我真的無能為力。」)
  • 你經常有被遺棄或被忽略的感覺嗎?(「我什麼也做不好。」)

既然知道了境況中的哪些方面最讓你覺得煩惱,那就問問自己,我的觀點是不是有點歪曲了。我們身處情境之中,通常會忘了顧全大局,而只關注眼前的局勢。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夠重新建立自己的立場。

重建立場

擺脫困境的方式之一就是重建立場。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請思考如下的問題:

  • 在生活中,你最看重的是什麼?這種東西跟其他關鍵性事物有什麼聯繫?
  • 你是不是誇大了那種事物的重要性?當你考慮到「生活」這個整體時,它是不是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 你認為一次的失敗會造成永久性或不可挽回的後果嗎?
  • 為什麼你會認為你的生活狀況不可能變得更好呢?
  • 你是不是太過偏激了(認為整體情況不是都好就是都壞)?你覺得你從沒有獲得應得的或者想要的東西嗎?你是不是隻想到了你失敗的時候,而忘記了局勢對你有利的時候?你認為你所忌妒的那個人是一時好運,還是一直都很幸運?

記住,忌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感覺到忌妒並沒有錯,但只用這種情緒去面對你所遭遇的狀況不會讓你解決問題。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情緒勒索

朱迪斯·p·西格爾

磨鐵圖書出版社

¥11.94 會員免費


嫉妒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希望別人都不如自己;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於是有了嫉妒。嫉妒是一種作惡的根源,嚴重的嫉妒會驅使自己做出一些愚蠢的行為,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我曾經也被嫉妒所困擾,但是後來我徹底的征服了嫉妒。

人是有欲的:欲的滿足就是樂,欲的不滿足就是苦。然而,欲在滿足以後的樂,會進一步形成新的欲,然後欲越來越大,直到自己無法滿足,於是人就會陷入到苦中,無法自拔。所以,人人都是苦的:從出生到老死,人只會越來越苦;所有的人,要麼正在苦海掙扎,要麼正在通往苦海的路上,沒有例外。

當我如同公式一般嚴格的洞察到了這個事實後,我就再也沒有嫉妒過任何人。有的人比我有錢,有的人比我好看,有的人家庭比我幸福,有的人朋友比我多。可是,他們並不會有真正的快樂,因為感官的滿足只是陷阱上的一個誘餌。如果不能識破,那麼終將會跌到陷阱裏。

因此,由於對苦的清晰認知,導致形成嫉妒現象的原因已經徹底的根除了:我不再有理由嫉妒別人。好比是你是一條魚,當你清晰的看到讓你垂涎欲滴的食物上懸著一根線的時候,你不會對任何喫掉那食物的魚產生嫉妒,因為你知道等著它們的將會是什麼結局。

另外,由於對苦的清晰認知,我不會真正的仇恨任何人,取而代之的是因對苦感同身受而產生的純粹的同情。這種同情心讓我不會產生惡意和加害別人的想法;即使偶爾產生這種想法,也會迅速的消失掉;即使沒有消失,也不會增長擴大到產生嚴重惡果的程度。


這個問題看到各路大神們的回答很是欽佩,自身在心理學方面的學習也更有待去提高。

我也來說一下自己對於嫉妒的一種解讀。

在精神分析領域,我們知道,在我們童年的時候會有兩個名詞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全能自戀和超我

什麼是全能自戀呢?簡單點說,就是世界都是我的,我是世界的主宰。

那整個世界都要圍著自己轉的,我們還是嬰幼兒的時候感受是最真切的。

那形成了全能自戀期間產生了問題。在嬰幼兒期沒有從全能自戀中分化出差異化和獨立的自我和超我。

那對於自己來說,可能一輩子都是容易處在全能自戀當中。

那全能自戀和嫉妒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別人比自己厲害的時候,才會產生嫉妒。為什麼自己會比別人差呢?別人為什麼那麼強呢?那麼厲害呢?

因為別人的好威脅到自己的全能自戀,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不應該是自己是全能的王嗎?怎麼還會出現別人比自己厲害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祕密在。或者就是運氣好,是不是走了狗屎運~

接洽上簡單心理的回答,再刺激到自己的腦區的痛感,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

於是為了保護自己,便產生了嫉妒情緒,嫉妒情緒的產生其實也是為了保護自己潛意識的全能自戀,自己不輸她。

那麼這種嫉妒情緒並不是有利的好的情緒,於是我們潛意識會把嫉妒情緒轉化為武器,用於防禦或者排泄這樣的情緒,就會攻擊他人。

所以我們嫉妒別人的時候才老是喜歡說,他不就是那個樣子嗎?肯定是走了狗屎運,如果是自己的話,比他做的好十倍,百倍。

那如何去消除嫉妒情緒呢?

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我們根本無法消除這樣的情緒,嫉妒情緒往往也不是敵人,並不是說這是一種十惡不赦的情緒。

這樣的情緒的出現更多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既然不是敵人,我們沒有必要而且無法消除。

那剩下的只能是接納,去發現嫉妒情緒,去接納嫉妒情緒。去擁抱嫉妒情緒,嫉妒不可怕,有嫉妒的時候,我們要知道,自己心裡酸了,要保護一下自己。看到自己嫉妒了,那好嫉妒情緒就被接納了。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攻擊他人就好~

我是情感諮詢師追風,一點小小的理解,沒在乎強大的邏輯關係,如果大家能夠看得下去,就點個贊吧~如果有情緒,抑鬱,以及其他負面情緒或者是感情裡面存在一些問題,想要挽回複合等,可以直接諮詢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