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公主梦里都会出现的埃菲尔铁塔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后宣布「无限期关闭」。

放心,它不会倒。

因为《黑客与画家》的作者说,埃菲尔铁塔之所以美,因为它是递归结构的,稳得很。但对普罗大众而言,相比起结构,更大的原因在于,它在巴黎。

埃菲尔铁塔是19世纪铁结构时代的最后一抹余晖,在它之后,世界迈入了钢和混凝土的时代。然而之后的建筑不论多高耸,多挺拔,都无法替代它在法国人心中的归属感。

关于它的故事,都在这里。

一切皆源于 1889 年的巴黎世博会。

1886 年,法国政府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超过英国「水晶宫」的博览会建筑,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以此纪念法国大革命爆发 100 周年。

他们举办了一个设计竞赛,雄心满满的组委会最终选中了古斯塔夫·埃菲尔的铸一个巨大铁塔的方案。

不容争议,这个方案在当时显得野心勃勃:设想中将近1000 英尺高的铁塔让当时最高的华盛顿纪念碑相形见绌,并且,它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竣工。

法国民众应声而起,抗议声此起彼伏,当局的决心十分坚定。1887 年,埃菲尔铁塔正式动工。

除了解决松软的地基之外,塞纳河的洪水决堤也是埃菲尔的一大难题。整整用了六个月,他设计了深厚坚实的地基以及加高河堤以保证塔身的坚固。

铁塔的每一块金属都由起重机缓缓升起送上,起重机随著塔身的不断升高而不断加高底部的轨道。

到1888年的国庆日,铁塔仅仅达到380英尺。而近在咫尺的世博会还有八个月就将开始。建筑工人开始每天工作12 小时赶工。埃菲尔为了方便工人们方便就餐,他在铁塔的第一层建了一个餐厅。

铁塔不断向天生长,奥蒂斯公司也开始了创新电梯之旅。他们为铁塔安装了曲线轨道电梯。

1889 年,为了庆祝埃菲尔铁塔竣工,埃菲尔带著媒体和官员由楼梯走上埃菲尔铁塔参观。

5 月 15 日,世博会开幕典礼上,古斯塔夫·埃菲尔在 25 响礼炮中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 300 米高空。

至此,至今,埃菲尔铁塔长久不息地伫立在巴黎战神广场,见证著世事变迁人来人往。

尽管铁塔建造一路走来的争议和质疑不断,但埃菲尔毕生之中最为得意的作品已然成为法国人心中不可缺失的精神雕塑,支撑起巴黎,乃至法国人民的底气与骄傲:18038 块金属,250 枚铆钉,只为共筑一个巴黎「铁娘子」。

它在,巴黎就不会死,法国就不会气馁。

编辑 | Autumn

单向空间出品,转载请至后台询问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