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這句《權力的遊戲》裏最著名的臺詞,相容今年的國產劇市場再恰當不過。

整個2018年的前十一個月,爛劇何其多,爆款少有少。

而且,還沒有一部劇評分能夠上8分……

國產劇真的不行了麼?

未必,在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這部劇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尷尬——

大江大河

目前評分8.9,是今年到目前為止評分最高的國劇。

作為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獻禮劇,看之前我是有顧慮的。

這種劇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幾個人撕心裂肺得喊上幾句口號,嚴重脫離人民、脫離真實。

不過看到導演的名字,感覺穩了。

孔笙,名字你可能不熟,但他拍的作品你多少都看過。

一水兒的高分劇。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擅長拍年代劇。

這部劇改編自阿耐的150萬字長篇小說《大江東去》,原著的評價非常高。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被譽為「描寫改革開放30年的第一小說」

對了,這個作者還寫過一本書,叫《歡樂頌》。

好的導演,好的劇本,這部劇已經成功了一半了。

當看到主演的名單,我徹底放心了,王凱、楊爍、童謠、董子健……

不是鮮肉小花流量面癱,都是好戲之人。

改革開放,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更多的只是歷史課本上的一個名詞解釋,但對於1978年的中國,猶如平地一聲驚雷,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宋運輝(王凱 飾)就是其中一個。

出身寒門,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發奮讀書是他唯一的出路。

無奈出身不好,被人排擠,他和姐姐宋運萍(童謠 飾)只能有一個人可以上高中。

上不了高中大不了自學。恢復高考後,他和姐姐一起參加了高考,雙雙考過。

他還考了全縣第一。

可惜,同樣因為出身不好,他們的政審材料被人扣下,不允許他們報考大學。

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在眼前,宋運輝怎麼會輕易放棄。

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性格,這種人要麼發瘋,要麼成功。

宋運輝是後者,他跑到革命委員會去理論,大聲背誦中央文件。

背一百遍不同意就背一百零一遍,背一千遍不同意就背一千零一遍。

王凱為了演好這個18歲倔強的農村青年,減重14斤,穿著背心都能看到一條條肋骨。

在烈日暴曬下一遍又一遍地背誦社論,那個瘦骨嶙峋的身影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想讀書,這件在今天理所當然的事,在四十年前的中國,是一部分人想要改變命運所能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宋運輝如願上了大學,卻是要姐姐放棄了上大學為代價的。

在這個十字路口,宋運輝和宋運萍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分開。

從此,一個只能向左走,一個只能向右走

留在縣上的宋運萍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遇上了她以後的丈夫——雷東寶(楊爍 飾)。

雷東寶出身農民家庭,大老粗一個,因為窮,所以去了當兵,因為當兵可以喫上白米飯。

現在退伍復原回鄉,村裡還是那麼窮。

大夥窮得連媳婦都娶不上。

窮則思變

剛當上副村支書的東寶,決定不能讓大夥再窮下去。

他沒有宋運輝那麼聰明,他不知道「大包乾」、「土地承包」、「聯產計酬」等新概念。

但他知道什麼是「實踐出真知」。

他的理念就是:幹了再說

改革從來都不會是一件一帆風順的事。

按老書記的話來說就是:

土地承包給個人,這不是亂了套嗎?大夥這不是成解放前的小地主了嗎?還要不要集體?這事兒我們一定得小心,公社問不出來,我們問縣裡,不問清楚我們不能動。我們寧可不動,一定求穩,原則性錯誤萬萬不可犯。否則萬一運動以來,我們個個都得喫批鬥。

剛經歷過動蕩的人,心有慼慼焉。

誰也不想一夜回到解放前。

東寶也怕,但更怕沒有未來的明天。

他必須冒這個險,帶領著小雷家全村人走上改革致富的道路。

宋運輝和雷東寶分別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國營經濟集體經濟

而最後出場的第三個主人公楊巡(董子健 飾)則代表了個體經濟

楊巡出身貧窮,既沒有宋運輝的真才實學,也沒有雷東寶大刀闊斧想幹就乾的魄力。

他靠小聰明抖機靈,從賣饅頭開始經商。

在滾滾向前的時代中,手忙腳亂抓住過商機,也踩踏過陷阱,生意場上幾經波折,最終擁有了自己的產業,成為了那個時代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

我本以為這種充滿主旋律的電視劇,那個離自己很近卻又很遠的年代,因為沒有經歷,所以產生不了共鳴。

但一口氣看了十集,仍然覺得意猶未盡。

一個是劇集節奏比較快,基本上沒有廢戲。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我從劇中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身影。

我們總會抱怨父母刻板,跟不上時代,卻從來沒有了解過父母所處的那個時代。

《大江大河》為我們打開了時光的隧道,讓我們得以窺見父母所經歷過的斑斕多彩、昂揚奮進的四十年。

你可能會抱怨你的媽媽文化程度低,跟你有代溝,卻不曾想過當年的她也許就是另一個宋運萍,犧牲自己成就弟弟。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身處那個時代,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但這些她從來沒有跟你抱怨過。

你可能覺得你的父母之間沒有愛情,只有嘮叨和嫌棄,卻不曾想過當年你爸也許就是另一個雷東寶。

只是因為在人羣中多看了你媽一眼,便篤定她是要和自己過一輩子的人。

那個年代的愛情純真、樸實

沒有花言巧語套路撩妹,只有實實在在地對一個人好。

明明這種「鄉村愛情故事」土味滿滿,但我卻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那個時代特有的浪漫

你說他們土,我覺得他們一點也不土。

而且,他們纔是最勇敢的人。

是經歷過動蕩,仍然相信以後的日子可以好起來,並為之努力拚搏的人。

那種由內向外迸發的張力,那種篤定,那種一往無前的氣概,正是當下我們最缺的一種品質——

信念

現在的人崇拜的是王思聰式的炫富和楊超越式的幸運,個人的努力奮鬥反而成了笑話。

但正是因為有了父母那一代人的披荊斬棘,才換來瞭如今我們的幸福安穩。

期初我認為他們固執保守,但現在回頭看,他們分明是經歷了多少驚濤駭浪才將我穩穩地送到岸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

正如黃偉導演在預告片裏說了這樣一段話:

當一艘小船走在長江上,你快進入到長江口了,你必須換船。你坐上這艘大船往前去的時候,回頭看一看,所有人的人都是英雄。

我們的父輩,都是英雄。

一代人的老去,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時代永遠不會停止,大江東去,滾滾向前。

不必再去引用狄更斯的名言,也不必矯情地把重音落在「最好」與「最壞」的後半句。

時代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我們依然身處其中,

不斷失望,也不斷希望,不斷前進,

從未離開

微信公眾號:無尾電影

weixin.qq.com/r/D0Tk-D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