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知道日地距離以及光的傳播速度。根據時間=路程/速度,即可得出答案。

1、光在真空之中的傳播速度約為:c0=299792458m/s(一般取300000km/s);

2、日地距離存在著變化,平均距離約為1.4億千米、遠日點距離約為1.52億千米、近日點距離約為1.47億千米。

地球到太陽需要幾分鐘光速?

1、平均距離約1.5億千米,除以光速c0=299792458m/s(一般取300000km/s),約等於8.33分鐘;

2、遠日點距離約1.52億千米,除以光速c0=299792458m/s(一般取300000km/s),約等於8.44分鐘;

3、近日點距離約1.47億千米,除以光速c0=299792458m/s(一般取300000km/s),約等於8.17分鐘。

簡單回答,期待更多優質答案!


假設有一個能以光速飛行的探測器,收到任務要飛到太陽那裡。那麼從地球到太陽需要多長時間呢?

也許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8分鐘!光速是有限的,光速約為30萬公里/秒。太陽距離地球只有1.5億公里,把1.5億÷30萬=8.3分鐘,路程除以速度等於時間,很簡單,對不對?

但是你知道嗎,我們當前看到的太陽光,從100萬年前就從太陽中心出發了,100萬年後的現在才被我們看到。感受一下照在你臉上的光和熱,100萬歲的光。不像中微子,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在中微子眼裡這只是幾秒鐘的事兒。你也許會問:「太陽的半徑只有69.6萬公里,光子應該2秒鐘就飛到太陽表面啊?為什麼要那麼久呢?」別急等我慢慢道來

先來介紹一下太陽

太陽的內部無時無刻都在覈聚變,在太陽的核心,1500萬℃的高溫下。兩個氫原子運動的速度大於他們之間的排斥力。從而融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氦原子,同時損失掉30%的質量,這點質量變成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這些能量把太陽的外層向外推,與太陽本身的引力達到了平衡。

但是這在太陽的表面並不存在,因為太陽表度(6000℃)的溫度不足以引發核聚變。核聚變需要1000萬℃的超高溫才能引發。

太陽已經「燃燒」了46億年,作為一顆恆星,太陽的質量並不大,因此它不會以超新星爆發的方式轟轟烈烈地死去,在70億~80億年之後,它會進入生命的終結階段,膨脹成為一顆體積非常大的紅巨星,它比現在大150倍,他把太陽系中其他天體摧毀了。

再過10億年後,我們曾經生活的太陽系變成了美麗的行星狀星雲,太陽中心變成了一顆白矮星,逐漸暗淡,冰冷地毫無生機。最終變成一顆黑矮星

著名的索倫之眼星雲。

總結:

從核聚變中出生的光子雖然也是以光速運動,可是它每秒就要和太陽的其他原子碰撞數十億次。而每一次碰撞就會讓光子改變方向,所以在我們眼裡最快的光在太陽內部的逃逸速度比蝸牛還慢。看來光子想要從太陽內部跑出來透一口氣真的比登山者爬珠穆朗瑪峯還難啊……不過縱使太陽現在熄滅,被我們看到也是8.3分鐘之前的事情……所以我們普遍認為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而其他恆星的光……取決於恆星與我們的距離。


你好,光速並不是無敵的。光速會因為外界影響幹擾運行速度。在太陽體內,因為氘原子和氚原子結合成氫原子,釋放除了光芒,但是因為太陽引力太強大了,所以光要在太陽體內跑大約幾百萬年才能跑出來,你看到的太陽也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這是按照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的時間。真正的光要幾百萬年才能逃離太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