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神經內科五病區 王穎穎

周口市西華縣的一名19歲男性青年,平素體健,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寒戰、咳嗽、咳痰等症狀,當地醫院以“上呼吸道感染”進行對症治療,幾日後症狀持續加重,體溫維持在39度以上,出現煩躁不安,認知障礙,精神行爲異常,呼之不能應答,反覆搔抓身上衣物,雙腿不自主踢動,全身不自主扭轉,伴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家屬感到患者病情嚴重,隨到當地市級醫院進行救治;救治期間患者症狀持續加重,間斷出現四肢抽搐,四肢肌張力增高,意識狀態轉爲昏迷狀,當地市醫院認爲患者病情兇險,建議立即轉往省級醫院進一步救治;患者家屬慕名連夜轉入鄭州大學五附院神經內科五病區。

值班王穎穎主治醫師接診後,發現患者意識不清、牙關緊閉,四肢抽搐,四肢肌張力高,呈癲癇持續狀態,緊急對症使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癲癇發作;待患者癲癇持續狀態終止後,及時處理了患者的內環境紊亂,並根據患者病史、症狀及各項體徵,王穎穎主治醫師初步判斷患者患腦炎可能性大,立即爲患者進行頭顱磁共振檢查。檢查顯示患者雙側半卵圓中心、兩側腦室前後角旁異常信號,考慮腦白質脫髓鞘病變(圖1)。結合患者腦部MRI結果,王穎穎主治醫師考慮患者爲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可能性大,後續進行的腰穿結果和科室討論意見進一步支持了王穎穎主治醫師的診斷。

治療前(圖1)

王穎穎主治醫師根據該患者的診斷結果,及時行大劑量激素衝擊、丙種免疫球蛋白注射、抗病毒等藥物治療。兩天後患者逐漸清醒,意識恢復,可以進行簡單對答,按指令可活動四肢。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患者意識完全恢復正常,四肢活動自如,僅遺留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欣快的臨牀症狀;1月後患者來院複診,複查頭顱磁共振見雙側側腦室三角區及額頂葉白質異常信號病竈範圍較前明顯減小(圖2),治療效果較爲滿意。這位19歲的青年小夥也因爲得到鄭州大學五附院神經內科五病區的及診斷與治療,挽回了生命,基本未遺留任何神經功能缺損症狀。

治療後(圖2)

科普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ADEM)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主要累及腦和脊髓白質的急性炎症性脫髓鞘疾病,也稱爲感染後或疫苗接種後腦脊髓炎。好發於兒童和青壯年,大約70-77%的病人發病前數週有感染或疫苗接種史。常見於青壯年,病前1-2周內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高達30%,存活者常遺留明顯功能障礙。臨牀表現爲高熱、意識障礙、癲癇發作、煩躁不安、肢體癱瘓、進行性加深的昏迷,腦膜受累時有頭痛惡心嘔吐腦膜刺激徵等,脊髓受累嚴重者可有截癱,上升性麻痹,膀胱及腸麻痹等,可見行爲異常,譫妄,木僵甚至昏迷。臨牀免疫學認爲ADEM是通過細胞免疫介導、髓鞘鹼性蛋白損傷所致的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ADEM通常爲單向病程,但也有復發及多向病程的報導。病理表現爲散在分佈於腦和脊髓的小和中等靜脈周圍的脫髓鞘病變,血管周圍炎性細胞套袖狀浸潤,水腫甚至出血,軸突受累較輕,常見多竈性腦膜浸潤。

王穎穎

神經內科五病區

主治醫師,神經病學碩士

擅長腦血管病、癲癇、神經遺傳病、頭暈、頭痛、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等多種神經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具有豐富的臨牀經驗,曾多次參與國家級課題及河南省技術攻關項目的研究,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6篇。

健康、科學、快樂——2019乳腺外科、婦產科聯合病友會成功舉辦

福北中心健康大講堂走進西工房社區

點擊圖片看文章

鄭州大學五附院審計工作喜獲“雙先”

點擊圖片看文章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