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大雲寺曉鍾。在甘肅武威市東北隅。合金鑄成,色微黃,形制古樸,上細下粗,鼓腹,高2.4米,下口直徑1.45米,厚10釐米,下鑄六耳,口耳較直。鐘體裝飾圖案分鑄三層,每層又分六格,格間以帶紋連接。弟一層為戴花冠飛天,上身袒露,下著長裙,手託果盤,作翩翩飛翔狀;第二層為天王鬼族,三天王獰猛威武,頭戴塔耳帽,身穿盔甲,手持武器,騎在夜叉身上,旁立兩小鬼,赤身著短褲,形態各不相同;第三層兩格飾龍,一格飾天王,下部己損壞不全。鐘樓基座高20米,底15平方米,歇山頂,平面呈方形,檐下施五鋪作斗栱,出角較長,卷殺緩和。銅鐘鑄於唐代。亦有早於唐之說。清初《重修大雲寺古剎功德碑》載,大雲寺為前涼王張天錫時所治。原名弘藏寺,後改天賜庵。武則天稱帝,令全國供奉《大雲經》,改天賜庵為大雲寺。清雍正時曾重修鐘樓。「大雲曉鍾」乃涼州八景之一,當為前涼王張氏所鑄。鍾原在大雲寺門外東南隅。寺毀於1927年地震。   【文廟】   在甘肅武威市東南隅。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後經重修擴建。坐北向南,由東西兩組建築構成。南北長170米,東西寬90米,總面積15.3m平方米。西以大成殿為中心,前有伴池、狀元橋,後有尊經閣,中為欞星門、戟門。東以文昌祠為中心,前有山門,後有崇聖祠,中為二門、戲樓。左右祠宇、廡殿對稱。主體建築大成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周圍繞以迴廊,平面呈方形,重檐歇山頂,高臺基,前有月臺,檐下施二翹五踩斗栱,栱出翹較長而粗大。殿內桁下墨書「大明正統」、「三年肇建」,脊桁下墨書「大清順治重修」。尊經閣,重檐歇山頂,高臺基,平面呈方形,周圍繞以深廊。上下兩層均面寬三間,進深兩間。清康熙《重修文廟碑記》有重修尊經閣高基領脊的記載。廟內古柏蓊鬱,碑石林立,其中西夏碑尤為著名。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又名西夏碑。現保存在文廟內。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立。高2.6米,寬1米,厚30釐米。碑首呈半圓形,邊呈殺角,四周刻忍冬花紋。兩面撰文,正面刻西夏文,背刻漢譯文。碑首西夏文篆字題額為:「敕感應塔之碑文」。兩側各有線刻伎樂菩薩,袒胸系裙作舞蹈飛翔狀。正文為西夏文楷書,計二十八行,每行六十五字。內容敘述古代涼州(今武威縣)護國寺有佛塔,前涼時(314—376)曾顯靈異,西夏時更多。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地震,佛塔被震傾斜。據說有司方欲派人搶修,塔竟自行恢復原狀。西夏皇太后、皇帝下詔重修,並立碑記事。背面首刻漢文小篆《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銘》,邊刻飾紋剝落已甚。正文為漢文楷書,計二十六行,每行七十字,緣邊處字跡漫漶。碑座束腰,矩形,四角削成斜坡狀,邊沿殺角,大體似龜形,上刻花紋。是我國保存最大最完好的西夏文碑。   【西夏碑】   即「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高昌王世勛碑】   即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現保存在文廟內。殘碑僅存中段,高1.8米,寬1.7米,三十六行,每行殘存四十一字(原碑每行九十二字),正面為漢文,背面回鶻文。內容對回鶻人的起源和流派有詳細敘述。漢字端厚雄渾,回鶻文流暢自如。對考證回鶻民族史和研究元代書法有重要價值。碑原在武威縣永昌府石碑溝,解放前移此。   【西寧王忻都公神碑】   在甘肅武威市北15公里永昌府石碑溝。高5米,寬1.5米,厚40釐米。首刻蟠螭,篆書「大元敕賜西寧王碑」八字,下有龜跌,立於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正面漢文,背面回屹文,共三十二行,每行六十三字。內容敘述回紇族在河西的居住和發展歷史,是研究回紇史和河西走廊多民族集聚的寶貴資料。   【羅什塔】   在甘肅武威市內北大街。據傳因葬後秦高僧鳩摩羅什舍利得名。原有羅什寺,1927年毀於地震,僅塔存其半。1934年重修,塔下掘得石碣一塊,方一尺二寸,上刻陰文「羅什地址,四面臨街,敬德書」,因知為唐代所建或重建。塔八角十二層,空心至頂。磚砌,高32米,四周有磚砌花欄宇牆。門向東開,從下起第三、五、八層均設門,最上層面東設小龕,龕內有佛一尊。層層施平磚迭澀式腰檐,角俱翹首,下系風譯。塔剎,垂脊上直接施覆缽,寶蓋周有圓光,下系小鳳鐸。頂銅質象寶瓶。巍峨高聳,金碧輝煌,素稱武威勝跡。   【海藏寺】   在甘肅武威市西北2公里。始建於晉,後經歷代重修。現存主要建築牌樓、山門、大雄寶殿為清代所建。後院靈均臺高約20米,上有無量殿,為明代建築,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立「重修古剎海藏禪寺勸緣信官檀越記」碑。相傳靈均臺原為水中小島,寺建於臺上,故名海藏。清初際善和尚拄杖募化,步行到京,請賜藏經,修藏經閣。寺坐北向南,牌樓前額書「海藏禪林」四字,兩旁綠柳翳天,傳初夏秋日時,有青煙裊裊上升為雲。寺為武威一景,古柏參天,清流環繞,甚有佳趣。   【雷臺】   在甘肅武威市北門外1公里雷臺湖。高8.5米,南北長106米、東西寬60米,黃土壘築,上有雷祖廟,為清代建築。周圍多泉,匯流甘肅省(1065)成湖。滿湖楊柳,臺上古柏巨槐,翳天蔽日。相傳前涼張茂作靈均臺,上築宮殿,明改建為雷祖廟,供雷神,因有此名。1969年10月在臺下發現東漢晚期大型磚室墓一座,出土文物二百三十餘件,其中銅製奔馬為藝術珍品。   【聖容寺】   又名大寺廟。在甘肅民勤縣城西南隅。建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擴建山門和前院中院廊房。坐北向南,南北長約125米,東西寬50米,佔地面積6.250平方米。現存大殿、中殿和藏經閣,均為明代建築。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當心間五朵斗栱,其餘間各施斗栱三朵。殿內頂棚系船底式方格天花板,滿繪佛像和雲彩;中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硬山頂;藏經閣二層樓,上下均面寬五間,單檐懸山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