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情緒也有用戶體驗的話,那“後悔”大概可以算是體驗最糟糕的日常情緒之一。小到“一本書看了一半發現有點無聊”,大到“工作了好幾年才確定這個行當不適合自己”,隨便哪一種都能給人進退兩難、最後還是隻能怪自己的不痛快。

關於“爲啥人們不願承認後悔”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之前曾經詳細

介紹過其中的幾個

。比如,有些人確實“特別能忍”,靠意志力硬是克服了半途而廢的心;又比如,一件事堅持做下去,“沒功勞也有苦勞”,至少還能得到一些自我安慰,等等。

除了以上這些理論之外,最近,來自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學者 Eyal Winter 還給出了三個行爲經濟學角度的解釋:

第一種是“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拿投資來舉例,如果股票虧損了,投資者往往並不願意虧本賣出,反而會抱着“搞不好某天還能漲回來”的心態遲遲不想出手,哪怕直覺告訴他們希望渺茫。

第二種是“沉沒成本偏差(Sunk Cost Bias)”。我們爲一件事付出的努力越大,就越無法承受放棄它的痛苦。如果在此期間出現什麼問題,我們反而會找些理由勸服自己,甚至爲此付出更多的成本。比如,在我所的“「來都來了」心理曾讓你做過啥不理智的事”這個投票裏,最多人選擇的一項就是“網購的時候多買點東西湊滿減,妄圖欺騙自己「我能回本」”。

第三種則是“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簡單概括就是“寧可要無風險的低收益,也不想要有風險的高收益”。就好像公交車來早跟來遲的機率明明差不多,但大家總是對來晚的那幾次印象更深刻(這也是我們覺得公交車永遠不準時的原因之一)。

但其實,撇開“後悔”帶來的負面感受之外,它本身並不是啥壞事,相反,可能還挺有用。進化賦予了人類對抗和反思錯誤決策的本領,我們需要這種情緒上的刺激,來避免自己再次重複同樣的錯誤,就像生理上的痛感可以被發展成趨利避害的本能一樣。但問題是,大腦在處理後悔的時候卻並不是次次都理智:“承認自己錯了並迅速修正”更像是一種對自我的否定,相比之下,“堅稱自己沒錯並繼續死扛”反而會讓心裏好受許多,以至於像“來都來了”這樣的自欺欺人成爲了無法割捨的常態。

那麼,既然後悔避免不了,我們有辦法減輕一點它的傷害嗎?Eyal Winter 對此也給了點立等可取的建議:

首先,當然是“意識到”自己對後悔情緒的本能牴觸。買的衣服很貴卻不好看,你的大腦十有八九會忽悠你說“既然這麼貴,還是多穿穿吧,不然浪費了”;戀愛談了幾年沒啥感覺,大腦同樣也會先勸你“都耗這麼長時間在對方身上了,現在分手不值當”——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已經確定答案的事情,及時止損纔是唯一的合理方案。

第二個可能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少立 flag”,同時對別人的意見持開放的態度。比如,如果很多人都在網上評論說“這個旅遊景點很坑”,那你就應該先做好兩手準備,別抱着“我就是不信邪”的心態直接跑過去,然後又不敢承認自己上了當——當然了,還有一種更巧妙的方法就是分(及)享(時)決(甩)策(鍋)。畢竟同樣是壞主意,“那誰誰幫我想的”聽上去肯定比“我自個兒拍腦袋定的”面子壓力小很多。

之前我所曾經做過一個“測測你的「來都來了」心態指數”的調查,獲得了 17,988 次反饋,其中大概有四成左右的人屬於“湊合過唄,還能咋地”的認命派。爲了幫助這部分思想上缺乏斷舍離覺悟的朋友,我們在這一篇的基礎上,補充了幾個大概率會引發長期自我質疑的小型生活決策(毫無疑問多半都跟購物/金錢有關),歡迎大家逐條自查:

總覺得“年會說不定能穿”,買的一件(至今掛在衣架上的)大露背裙子;

聽信“職場人都該有一套定製西裝”,買的兩年只穿過一次(當伴郎)的三件套;

去辦健身卡,“難得下決心來了,就該逼着自己上進”,於是一下子辦了三年;

還沒開始健身就興致勃勃配齊的全套(根本沒用上的)運動裝備;

估摸着今天上班可能會遲到,於是放慢了動作,結果只遲了一分鐘;

熬夜逛淘寶/點夜宵外賣下的每一單;

朋友邀請自己結伴旅遊的時候沒去,結果後來再也沒機會湊一起;

已經花錢報名、卻從未認真複習過的考試;

玩了一年手遊氪了大幾百塊,雖然有點想棄,但又覺得“好歹是我花錢養的”,於是繼續被套牢;

剛過試用期的工作覺得不合適,怕被質疑“頻繁跳槽是不是你有問題”,硬着頭皮湊滿了一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