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更高的視點,更開闊的視野,才會有進步的可能。尤其是我,性格內向偏好安靜,用現在網路語言叫做超級宅女,要做到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洞悉我們中國人這個族群,全國人大代表以及文聯主席各種職務,給我了巨大幫助。  ——池莉

  這些年來,池莉一直被中國評論者定位為「新現實主義作家」。可池莉於日前接受本報電郵訪問時卻說:「所謂新現實主義,也是一種理論標籤,是研究者的標註。我自己,就是寫現實,寫人;寫新的現實新的人。所謂『新』,是要區別『舊』。『舊』,指的是文化大革命盛行的寫作方式,即只可以虛構英雄人物,主旨是要宣傳『主義』。我沒有主義。我不表達任何主義。我只寫人,寫人的真實,寫真實的人,寫那些以及無法表達的表達。  

  「是的,我會執著與堅持。儘管很難,但是因為我認為文學藝術的根本意義,就在於審視與表達個體生命那些難以言喻的感受,捕捉到這樣一些感受並能夠寫出來,對於我來說,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也是我唯有興趣的事情。」

  《煩惱人生》:新寫實小說代表作  

  池莉的作品一貫充滿市井生活氣息,對小市民的生活有細膩的描繪,其成名作《煩惱人生》被譽為「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很多讀者一直到現在都很懷念《煩惱人生》,認為小說寫出了升斗小民的現實人生,生活中的窘境、煩惱和酸甜苦辣。  

  故事聚焦於小說主人翁印家厚一天的生活,記錄了他從凌晨到晚上一天的生活經歷,他如何將日子過得辛苦與無奈,看似零碎的情節,流水賬般地寫了主人公一天中如何帶孩子、擠公車、忙上班、爭獎金……可作家筆下富同情心與幽默感的敘述語言,卻寫出了生活的本色與真相,以及小人物的堅忍和生活溫情的一面。  

  對於《煩惱人生》,池莉明顯有某種偏愛。她說:「成名作類似初戀:不一定是最成熟的,但一定是最激情最新鮮的。《煩惱人生》是我對中國人真實現實生活發出的第一聲嚎叫,立刻獲得了全國讀者的強烈共鳴。若說有偏愛,我是偏愛那一時刻。曾有那一個時刻,作家與讀者不約而同對自己的生活發生了深刻反思,對假大空的猛省和對真情實感的熱烈渴望與追尋,在中國大地春潮般席捲。」

  讀者最常問:你怎麼知道男人是這麼想的?  

  長篇小說《來來往往》至今也仍是池莉常被提及的經典名篇。小說男主人公康偉業在中國改革開放年代下海經商致富,妻子段莉娜變得狹隘庸俗,康偉業與一名白領麗人林珠發生了愛情糾葛,但這場婚外情經受不住現實生活的打擊,林珠終究飄然離去。康偉業為填補精神空虛,與一名更年輕的女孩結為遊戲伴侶,另一邊則仍維繫著不和諧不如意的婚姻狀態,持續在滾滾紅塵中來來往往……  

  來自出版界的傳言說,《來來往往》發行量高達數百萬本,是池莉最暢銷的作品。池莉說:「我沒有統計過自己每一本書的發行量,很難判斷《來來往往》是否最暢銷?也許是吧。有一個很深的印象:《來來往往》出版後,幾天就加印一次,幾乎每周我都會收到出版社贈寄的一摞樣書,很快加印到30印,我家一面書櫃就被《來來往往》佔滿了。我就貼了一張便簽在書柜上作為提示:30印後不入櫃。以後來的樣書就直接堆在紙箱裡頭了。  

  「從讀者反應來看,凡是特別喜歡《來來往往》的人,他們無不認為我就是寫活生生的他們,以及寫出了他們秘而不宣的內心世界。」  

  有趣的是,池莉透露,《來來往往》問世之後,她被讀者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你怎麼知道男人是這麼想的?!」

《來來往往》發行量高達數百萬本,是池莉最暢銷的作品。

  「小說月報百花獎」有特別意義  

  池莉這些年持續創作,新作《她的城》日前得了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雜誌社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政府共同創辦設立的「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  

  在《她的城》小說中,池莉再次把視角對準她生活的城市武漢,小說講述三個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漢女人,在經歷婚姻的不如意後,彼此理解,相濡以沫,最終成為朋友。《她的城》的獎頒評語是:「簡約的故事設置,凸顯了作者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洞察與穿透,而飽含於人物情節敘述里的溫情,則體現了作者對於世俗生活的豐富性與多元性的理解和認同。」  

  談到這次的得獎,池莉說:「要如實回答你這個提問,我可能就會顯得不那麼謙虛了。我不僅是新作《她的城》獲了《中國作家》雜誌社的年度文學獎。20多年來,我幾乎所有小說,發表都是頭條,發表之後都被紛紛轉載,然後都紛紛獲得獎——刊物年度文學獎或者其他種種文學獎。我一直在不斷獲獎,至今已有70多項了。記得好像是1995年吧?我在新加坡報章連載過的小說《讓夢穿越你的心》,1998年獲得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在池莉心中,有一個獎項是她特別看重的,這個獎叫做「小說月報百花獎」,是一個由全中國讀者投票,以票數取勝的文學獎。  

  池莉說:「當文學熱潮在中國大地春潮般席捲的時期,投票的讀者非常踴躍,我連續多屆獲獎,有時候同一屆會有中篇和短篇同時獲得最高票。我以為這個獎有著特別意義,在於:我知道了我在為誰寫作,我知道了誰在認可我的寫作。對於我這樣天生酷愛方塊字的人來說,我想我的寫作事業從剛出生就已經出發,現在正在途中;沒有停歇,沒有改變,不存在再次出發,唯有持續行走,直至生命終結。」  

  對於《她的城》,池莉說了她的創作緣起:「我想探索的是女性之間的某種感情,是女人慾說又止,深藏內心的某種情感。這情感勝過友情,但又止於戀情。儘管止於戀情,但分明又是生命的依戀和依靠,尤其女人在受到男女之情困擾的情況之下。」

  身為人大代表對創作有幫助  

  池莉是中國全國人大代表,也是武漢市文聯主席,想必承擔著許多行政事務。許多人想知道的是,作為一位作家,這會不會影響池莉的創作?  

  可在池莉看來,身為全國人大代表與武漢市文聯主席,對她的創作「大有幫助」。  

  池莉說:「作家需要不斷進步,尤其思想能力的提高。只有更高的視點,更開闊的視野,才會有進步的可能。尤其是我,性格內向偏好安靜,用現在網路語言叫做超級宅女,要做到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洞悉我們中國人這個族群,全國人大代表以及文聯主席各種職務,給我了巨大幫助。至於那些非寫作的工作會多一些,用一個不甚確當的比喻吧:只要你善於換個角度看問題,鐐銬也可以是最酷的手鐲。」

  《生活秀》炒紅武漢鴨脖子  

  池莉是武漢人,她的許多作品如中篇小說《生活秀》以武漢為背景,就如同一幅幅武漢風情畫。提到武漢,很多人就會想到池莉的小說,以及被她描寫得入木三分的吉慶街、花樓街等武漢街衢景觀。《生活秀》寫活了在武漢吉慶街賣鴨脖子的潑辣女子來雙揚。2000年《生活秀》問世之後,使到武漢的「鴨脖子」名揚中國大江南北,武漢吉慶街從此有個來雙揚。  

  由於池莉小說經常以武漢取景,有評論者因而稱池莉為「漢派」小說家,有意通過作品體現武漢特色。但池莉說:「說真的我不太懂什麼叫做『漢派』,因此我也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刻意體現特色?我最明白的就是我在寫人。中國的真實的人。  

  「武漢三鎮是中國特大城市,長江穿越城市緩緩流過,中國古典音樂和古代詩詞或在武漢起源,或在武漢有登峰造極之作,武漢市的人文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發育得很早,以武漢為中心放射一千公里,都還是人間城郭,踮起腳都看不見陸地的邊緣——大海。  

  「因此,作為生長在武漢的作家,我滿視野都是人,我喜歡琢磨他們骨子裡頭的東西並寫出來,讓他們看了暗暗吃驚和震撼。我在《生活秀》里寫了鴨脖子,後來全中國都吃,我總覺得好像還不僅僅是武漢特色的原因吧?」  

  池莉的作品似乎特別受到電影工作者青睞,《生活秀》不但被改編成電視劇,也被改編成電影,還獲得多項大獎。有人說,池莉的作品具備了影視元素,也有市場價值。  

  可池莉說:"這個我沒有看法,因為我不是影視人,我缺乏影視專業知識,無法判斷他們為什麼改編我的許多作品,而同時他們又告訴我:你的小說好難改編啊!我只能說文學本來就是影視藝術以及其他門類許多藝術的母體。當然,我也應該承認我的小說讓許多演員紅起來或者更紅,這個看上去熱鬧又喜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