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我們生活的社會物質條件算是相當豐富。

我們不再擔心飢餓、疾病等等;反而是營養過盛帶來了一系列身體健康上的問題。

現代觀唸的更迭,重男輕女的思想也在逐漸弱化,一線城市大有陰盛陽衰的苗頭。

婦女的權利也正在得到充分的保障;

而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切,可能是其他人眼中奢侈的生活。

阿富汗的婦女就是這一類不幸的人。

被塔利班割鼻的婦女

在阿富汗,婦女沒有受教育的權利;

她們不能外出工作,全身必須罩在連帽的長袍中,不準露出身體的任何部分。

這還不算最嚴重的;

在阿富汗地區,目前仍在實行一夫多妻制度,通常一個男性會有好幾個妻子。

甚至十歲左右的小女孩嫁人也不是奇事,七老八十的男人娶一個小女孩是常有的事。

女性根本沒有什麼社會地位。

在家中,丈夫就是一切,女性必須聽從丈夫的命令。

阿富汗婦女也只能默默接受辱罵暴打,因為沒人來維護她們的權利。

原本就已經水生火熱的生活,在爆發阿富汗戰爭後更是雪上加霜。

因戰爭而傷亡的平民近30萬人

所以,當我們在考慮每天該喫什麼,該玩什麼的時候。同樣有一部分人連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在剛剛結束的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動畫長片的電影《養家之人》,就是記錄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豆瓣評分8.2的這部電影,畫面真是美極了。

電影改編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兒童文學《戰火下的小花》;

同時,安吉麗娜·朱莉越洋相助當監製。

電影中的小女孩帕爾瓦娜,作為眾多同齡人的代表,出現在了觀眾的視野中。

影片開畫就是帕爾瓦娜和父親在髒亂的街上賣東西的場景;

平窮、落後這樣的印象隨即進入你的眼中。

而帕爾瓦娜的父親,不僅考帕爾瓦娜「絲綢之路」的知識,還繪聲繪色的講起了故事。

原來,帕爾瓦娜的父親此前是一名老師,在暴政的統治下失了業。

此時,一名塔利班分子的出現,為他們此後不幸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作為昔日的學生不僅沒有感恩,反而是責罵,最後還舉報了帕爾瓦娜的父親,導致其被塔利班組織關進了監獄。

故事也由此展開。

在塔利班的統治下,女性是被禁止單獨出門的,也不會有人敢把食物賣給她們。

遭到毒打的帕爾瓦娜的母親

生活將這一家人推上了絕境,缺少男人的家庭根本無法做什麼。

帕爾瓦娜心中也一直堅定著尋找自己父親的信念

剪掉長發、換上男裝,女扮男裝看來是唯一的希望。

顯然,這樣喬裝打扮的小女孩不止她一個;

在出門買東西時,帕爾瓦娜遇到了自己的同學。

帕爾瓦娜得到了朋友的幫助,也找到了解救自己父親的方法。

帕爾瓦娜,就這樣一個小女孩,擔起了家庭的重任,她不僅要賺錢,還要救自己的父親。

在不聽姐姐的勸阻下,一個人獨立來到監獄,試圖賄賂塔利班分子,而換來的是一頓打。

為了賺更多的錢,她們還去做苦力。

生活的困苦不僅僅只有帕爾瓦娜有這樣的遭遇,其他人也一樣。

這位大叔請帕爾瓦娜讀信,得知了自己最愛的人因地雷而遇難,強忍悲痛的他默默地離開了。

這樣的社會,死亡似乎已經不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畢竟每天都在上演;

不管你難不難過,生活仍然按照它的節湊繼續下去。

而正是這位拉扎克,在最後危難的時候解救了帕爾瓦娜的父親,自己卻受了重傷。

奄奄一息的父親,已經被折磨得遍體鱗傷;

大規模的襲擊也即將到來,即使現在能救出自己的父親,但對於生死未卜的未來,誰又說得好一切呢?

這樣的世界,就像帕爾瓦娜最後說的那樣:在我們家鄉 人 纔是最無價的珍寶!

是啊,這樣的國家,還有什麼是比活著更重要的呢?

其實,除了這條故事的主線外,同時還有另外一條支線並行;

這就是帕爾瓦娜不斷穿插講述的一個「魔幻故事」。

這個故事隨著劇情的發展,和主線交替發展。

這個故事幾乎成為了家人唯一的娛樂,而對帕爾瓦娜來說更代表著一種精神力量;

借用這個故事來激勵自己,強化自己的內心;

在面對困難時,能夠無所畏懼。

帕爾瓦娜對於自己設定的故事主角一直未取名字,在她模糊的印象中,她想起來自己早年有一個弟弟--蘇萊曼

帕爾瓦娜將這個名字賦予了這個角色。

當故事進行到最後,蘇萊曼戰勝象王取回種子時,蘇萊曼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其實,這也是帕爾瓦娜的弟弟真實的故事。

原來,帕爾瓦娜的弟弟在街上發現了一個玩具,而這個玩具卻是一個炸藥,最後這就是最後!

這樣的戰爭是不分男女老少的,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出生既是一種災難。

最後想說,帕爾瓦娜的故事中,蘇萊曼憑藉著三件法寶戰勝了象王。

而現實世界中,誰又能找到這些來戰勝戰爭呢?

後臺回復【養家】,獲取電影觀影鏈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