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接連刊登了幾則關於相機捕捉到靈魂的報導和圖片,匪夷所思之際,也再度引發了靈魂是否存在的討論。

這些圖片包括展示某個正要死去的人離開軀體的照片、在教堂祭壇前拍攝的一個半透明的人形似穿著教士袍在四處飄蕩的照片、一對夫婦給寶寶拍照的背景電視上出現了一張臉、一老式公寓照片中出現了死去的亡魂、飛行員合影中多了一個業已死去的飛行員、車禍後正在離去的魂魄,等等。而有報導稱,在日本,三年前曾發生過大地震地區的人們,不斷流傳著鬼魂之說。宮城縣有多位民眾都稱當時曾看到了波濤洶湧中不甘離去的遇難者鬼魂,他們聚集在一起一次次試圖游到岸上。而重災區石卷市的一位計程車司機也曾向多個媒體講述這樣一件事:一個鬼魂突然闖入計程車,在告知司機目的地之後就突然消失不見了。

事實上,從古至今,關於死後靈魂出竅的案例在世界各地就從沒有斷絕過。有信仰的人認為,靈魂是存在於肉身並對其起主宰作用的精神體,她亦可獨立於軀體而存在;肉身即便死亡,靈魂也是不滅的。不過,受進化論、無神論的影響,還是有不少人以無法用科學的手段證實其存在而嗤之以鼻。

但被公認為當今全球最權威的額外維度(第五維)物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麗莎·藍道爾的研究為這些嗤之以鼻之人打開了一扇窗戶。根據藍道爾長達9年的研究和實驗後,她於2010年向媒體宣佈:靈魂確實存在!

顯然,對於這個全新的領域,我們惟有改變自己的觀念去認識它,否則這個世界將永遠是個神話。另一方面,當世人知曉了靈魂真的存在時,在世間就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並懂得善待自己和他人。

不久前,臺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副董事長兼總執行長趙翠慧、瑜珈老師董逸璞、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臺灣瀕死經驗研究所中心總顧問林耕新醫師等有瀕死經驗者日前齊聚一堂,分享瀕死經驗、呼籲大家「熱愛今生、敬畏來生」。

董逸璞11歲時,發高燒熱度持續不退,全身滾燙在牀上不停呻吟。就在疼痛達到不能忍受時,她突然進入一片很舒適的寧靜中,「不但脫離了痛苦,還充滿了安祥、喜悅」,她發現自己飄在天花板上,靜靜地注視著牀上的自己。記憶在此定格,她也回到了人間。這是董逸璞第一次經歷瀕死體驗。

在臺灣宜蘭出生的她,由於家境貧苦,剛滿一週歲,就被送給別人當養女。從小她盡量乖巧聽話,盡量不要做錯事;但她永遠不知道對與錯的標準在哪裡?印像中她永遠是錯的,養母無情的鞭子隨時隨地等著她。董逸璞憧憬婚姻卻遇人不淑,第二次瀕死體驗在30歲大病靈魂出竅。她的前夫好賭成性、拈花惹草、夜不歸戶;他把經營理念建築在喫喝玩樂上,公司倒閉;為了躲避債務,他們七年之內搬了十次家,受盡顛沛流離之苦。前夫常三、四個星期不見人影,讓她想過「為什麼在人生的牌局上,自己每賭必輸,而且全盤皆輸?」

第三次瀕死體驗時,她懷第四個孩子開刀瀕死,「耳邊一直聽到梵唄(佛門中贊詠歌頌佛德的音聲)聲,好像光的每一個粒子都在對著我誦讀經文。那聲音非常協和、美妙、莊嚴;細柔得好像一滴慈悲的眼淚,又給人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醒覺。」她躺在醫院病牀上,睜開眼睛以後,不停地喃喃自語:「我去了好遠好遠的地方,看到好多好多東西;生命很可貴,要好好珍惜!」

這種平靜是她從來沒有感受過的;以前,董逸璞的心裡充滿了怨和恨,曾經暗暗發誓:「這輩子你讓我承受的,下輩子我一定加倍討回來!」這次瀕死體驗後,她體悟:「我欠他的都還完了,我自由了!」她毅然負起單親虎媽培育四個子女上大學的責任,還創辦「仁璞讀書會」等多個公益團體扶助弱勢,並出版《滄海回眸》分享瀕死體驗、熱愛生命,陪伴更多人活出希望。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臺灣瀕死體驗研究所中心總顧問林耕新醫師表示,2000年在一個特殊因緣下,他開始研究瀕死體驗,發現幾乎所有經歷九死一生逃脫死神的召喚,千辛萬苦回到世上的瀕死經驗者,都不再畏懼死亡,這個事實讓他相當震撼。在好奇心驅使下,他繼續追蹤這羣研究瀕死體驗的人,並發現瀕死體驗者都出現巨大的變化——「後續效應」。林耕新說,「後續效應」包括熱愛生命、不重物質、熱愛自然、簡單飲食、環保意識高、樂於助人、重視心靈,還有部分出現大家最好奇的特殊感應能力,例如學習力不可思議地增加、治癒疑難雜症的能力、幾近神跡的預言力。

趙翠慧的瀕死體驗,是生病得奄奄一息,知道自己頭髮高燒,燙得像要爆炸一樣,好像有股力量要自頭頂衝出去;接著脊椎骨一節一節的掉到背部的皮囊上,然後眼淚、鼻涕開始大量流出,流到耳朵都泡了淚水,枕頭都濕了。最奇妙的是當時的聽覺、視覺、感覺都變得異常敏銳,再小的聲響都受不了,看到的物體大小改變了,輕輕的撫摸就如同刀割……不過,最後那一幕是永遠不可能忘得了的——「我看到自己的背影」。趙翠慧看到自己往一個很大的熒幕走過去,「在那個大熒幕的背後,是比太陽光還強千萬倍的光,我看得到,並不刺眼,可是,我就是知道那萬道強光在等我。啊!還有那美麗的樂音,絕對只應天上有的聲音,溫柔的陪伴著我,那氣氛是空前的融洽,我感受到那份強烈的愛……幸福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就沉沉地睡去……」她醒過來後,不停地和至親好友描述這「至福」的感動、平靜、喜悅,而且她的人生觀明顯的改變了,開始大量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一本接著一本,「好像造物主讓我經歷的事件並不是隨便給的,好像有另外的安排。」她表示,歷經靈魂脫胎換骨的瀕死體驗,讓她不再恐懼死亡。現在她熱愛生命、奔走國內外演講,更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據美國蓋洛普在1994年的調查,全美有百分之六的人口、一千三百萬人曾有瀕死體驗,研究瀕死體驗的國際組織更分佈75國。瀕死體驗的研究顯示,人並非孤獨地存在宇宙之中,而且死亡並非生命的終點。生命的價值也不是取決於人的聰明才智或是金錢地位,而是取決於人的道德修養。

林耕新是國際瀕死研究學會的會員,研究本土瀕死體驗個案,已累積30多件。他表示,經歷者都很低調,怕人家把他們當瘋子。他說,許多醫護人員會認為那是幻覺或怪力亂神,但歐美很多精神科權威及社會學研究團體,視瀕死體驗為具有研究價值的資料。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自2001年5月18日投入瀕死體驗研究,並成立「臺灣瀕死體驗研究中心」,他們認為,越來越多的瀕死體驗實例,越來越深入的研究成果,使那些樂於懷疑的人,更難把瀕死體驗的事實一筆抹煞。科學在探索外部世界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在探索人類自身這一領域,正如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說的:「還處在嬰兒階段」,探索人類本身的奧祕應該也必將成為未來科學的目標,對追求真理的人來說,在科學尚未涉足的地方,信仰和勇氣顯得尤為重要。

臺灣瀕死研究中心說,縱觀瀕死體驗現象及瀕死體驗者從中獲得的對人生的感悟,瀕死體驗在暗示我們的靈魂並不隨著我們的肉體死亡而消失,我們應該善待自己和他人,為自己生命的永遠負責。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說,他們願意成為一個平臺,歡迎瀕死經體者共襄盛舉,一同見證「真有天堂」及人的渺小,進而鼓勵大家「熱愛今生,敬畏來生」。

全球最大的瀕死經驗資料網站,即瀕死經驗研究基金會以23種語言收錄了1998年至今超過3000份世界各地瀕死經驗者的見證和大量相關研究報告。

在這些見證中,大部份的瀕死經歷者會從上方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另外空間或天堂美麗的光。有的瀕死經歷者被告知他們可以選擇留在天堂,或回到世間。有的感覺或被告知自己帶著某種使命,要以他們的經歷來喚醒更多人,或幫助更多的人。助理醫師克麗斯塔把她13年前的瀕死經驗,首次完整披露出來。當時的她在分娩過程中心臟驟停,因而經歷了一場深刻的瀕死經驗。她從手術室上方看到自己的身體。在另一個空間裏,克麗斯塔感覺到她和一種能量融合在一起,她感受到自己被融合在一種確鑿和無限的愛裏。「沒有疼痛、焦慮或懼怕,只感受到愛和寧靜自在。」接下來,克麗斯塔遊歷了不同空間。在一個空間裏,瞬時間她感到自己和地上充滿活力的黃花融合一體、與巨巖下水花四濺的瀑布融合一體,流到一個水晶般清澈的水池。還有遠處連綿起伏的綠山坡、靜謐蔚藍的天空,都與她和諧地融為一體,留在那個空間讓她感覺無比喜悅。

接著,她被提供了三個選擇:前進到一片森林裡、繼續留在她當時所經歷的美好空間、或返回自己的身體繼續生活,但是她必須通過服務他人來分享她的經驗。最後,克麗斯塔返回到自己的身體,並在她心跳停止了8分鐘後蘇醒過來。

克麗斯塔把自己的經歷告訴身邊的人,但其他人似乎不怎麼相信她。面對自己神奇的經歷,她開始無所適從。她花了3年時間作了很多內在建設,最後找到一個定位,她不再害怕成為自己,同時要向世界表達她的愛心。她認為她生命的目的就是表達關愛,並啟發其他人遵照人的本性做人。

香港心理學博士鍾灼輝,講述他因自駕滑翔機失事,從百米高空墜落,經歷瀕死,後獲救的經過。在「死亡」期間,另外空間裏,他沐浴在海洋般廣袤的金光之中,被愛與祥和所包圍。突然他心靈感應到一個問題:「要留下還是回去?」他尋找是誰在跟他交談,最後確定「那不是我們所熟悉的物理世界中的任何生命形式,而是來自更高層更神聖的實體,可能那就是我們所說的『上帝』?」

鍾灼輝被允許回顧他自己的一生。一道光芒四處散開,形成蜘蛛網,他發現那蜘蛛網就是不同人事之間千絲萬縷的因緣關係,聯繫著他生命不同的階段,交織成他的生命之網。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網,鍾灼輝的網和其他人的網聯繫在一起,形成他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這是他第一次在同時間內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全景,因而被深深吸引住了。他把自己的瀕死經驗和奇幻旅程寫成自傳式小說《生命迴旋》,並於2011年出版。他在NDERC網站上講述自己的瀕死經驗,一開頭他就說:「如果每個從死亡活過來的人都帶有特殊使命,那我相信我的使命就是分享我的奇蹟故事,因為奇蹟不只屬於我,而是屬於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人,我只是一個被選中來講故事的人。」

有過瀕死經驗的人,人生觀會發生了改變,對生命有了嶄新的詮釋。就像莫爾佳妮說:「我不害怕死亡。當那一天來臨時,我會覺得我已經完成了我來這裡要做的事情。我相信,我們所有的人來這裡都只是為了要知道我們是誰而已,且要真正的知道我們是誰。」

鍾灼輝在他的見證中的最後一句話則是:「從致命的空難,到啟蒙我的瀕死經驗,到漫長的自我療愈之旅,奇蹟開展了我的生命。我確信奇蹟,你呢?」

推薦閱讀(點擊下列鏈接):

1)蘇聯單挑希特勒的戰爭神話.

2)烏克蘭民主威脅普京政權生存

3)莫迪率領印度決戰中國?

4)吳英案遠未到結束時

5)為什麼中國謠言多數是仇官和仇富?

6)驅逐中國菜農反映中俄兩國真實關係

7)「財產不公開」是最大的腐敗紅利

8)巔峯時代,隨血紅殘陽隕落崖山

9)永恆的慈光,照耀我們的堅強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