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自開播以來,似乎就一直在風口浪尖上,在上周的節目中就出現了所謂的「神剪輯」,讓節目變成了一場高潮迭起的真人秀。不過比起這檔節目本身,更引人關注的似乎卻是傅首爾董婧的場外糾紛。

兩人之間的爭執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經過了幾次反轉,9月20日,董婧和傅首爾因為化妝的問題發生摩擦,董婧隨後發文指責傅首爾化妝插隊,辱罵自己,還導致自己受傷。但傅首爾並沒有用長篇大論回懟,只是斷斷續續發了幾條微博,聲稱自己是被冤枉的,並且覺得自己被網路暴力了。

之後,《奇葩說》節目組發表道歉聲明,9月26日晚上,董婧也髮長文表示道歉,說自己和傅首爾備賽壓力大,情緒難免有些激動,向傅首爾及其家人表示道歉。

然而事情到了這裡還沒有結束,10月9日晚上12點左右,傅首爾微博髮長文還原了自己和董婧爭吵的過程,並展示了傷口的照片,網上的輿論開始站到了傅首爾這邊。

或許是節目組意識到了這場沒有休止的糾紛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10月11日,《奇葩說》節目組就「董婧傅首爾後台衝突事件」發表了官方聲明,稱董婧傅首爾不再參加未完成的錄製,已錄製內容將保留播出。到此為止,事情才算暫時平息下去了。

這其實已經不是《奇葩說》第一次出現這種大型的糾紛事件,去年決賽的時候就有馬薇薇和姜思達之間的爭執。

可能在熱度上,這種事件會讓《奇葩說》多次登上微博熱搜,因為它幾乎完美地契合了熱點事件的所有因素:反轉、站隊、爆料,雖然人們依舊無法得知確切的真相,但很多人也迅速地選擇了站隊,因而在網上引起了罵戰和網路暴力。

這其實是在消磨掉節目的口碑,在去年的事件發生之後,幾個當事人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而在今年同樣的事件又再次上演,不能不讓人對之產生失望之情。

其實在紛爭之前,這兩位選手的實力可以說都得到觀眾的認可的,且都是「老奇葩」,董婧以前是民生調解記者,從第三季加入的,外表溫潤平和,辯論風格以「市民王先生」為案例,善於從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娓娓道來。

傅首爾則是在去年加入,她是爆發的段子手型辯論選手,一開口就是「吵架是為了維護內心世界的秩序」。

而正是因為如此,才形成一種巨大的反差,在某種程度上,《奇葩說》是個自帶光環的節目,至少在前期是這樣的,它強調不同觀點的自由表達和交融,辯論式的賽制也讓雙方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個問題,因而人們在這裡看到的選手是理性客觀、旁徵博引,邏輯分明的。

但經過了這些事件,人們才發現原來這群人也只是不過如此而已,他們看似好像懂得了很多道理,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也是會做出很多非理性行為,像是打架、用髒話詆毀他人、選邊站隊、製造所謂的「辦公室鬥爭」,從而讓人覺得這好像是在上演著一幕驚心動魄的宮斗劇。

有人感嘆《奇葩說》正從昔日帶有啟蒙色彩的烏托邦變成了如今的一地雞毛。這其實並不意外,從某種程度上它揭露了一個具有普遍性的事實,那就是: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或許也是很多人的感觸,他們和《奇葩說》中的選手一樣,或許讀過很多書籍,受過高等教育,常常告誡自己要理性獨立,但一到了現實中這些看似華麗的堡壘卻不堪一擊,他們會被自己的情緒所困擾,會為了一些瑣事所困擾,會展露出刻薄、膚淺、斤斤計較等特徵,也就是那個他們自己並不喜歡的樣子。

這實際是極為常見的,且大多數人就是如此,和讀書與否並不存在直接的聯繫。錢鍾書寫過一本短篇小說《貓》,女主角李太太是一位喜歡在家裡辦沙龍、接受各種知識分子奉承討好的美麗女子。

書中就有這麼一句「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她長相最好看,她為人最風流豪爽,她客廳的陳設最講究,她請客的次數最多,請客的菜和茶點最精緻豐富,她的交友最廣。並且,他的丈夫最馴良,最不礙事。」

雖然錢鍾書在序中說「書里的人物情事都是憑空臆造的」,但讀者還是能一眼看出原型就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從這個角度上看,大學者錢鍾書的這個舉動或許並不足夠厚道和得體,他就如被人們所不齒的「大媽」一樣對他人的私生活指指點點,並以此來取樂。

一方面,這就是人性當中的一部分,在天主教中將之稱之為七宗罪,分別是: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慾和暴食,芸芸眾生幾乎都會被之所困擾。但另一方面,人們也會接受很多非常先進的觀念,這些觀念會告訴你不能掉入到這些陷阱中,並告訴你一些避開的方法。

人們當然會認同觀念所說的,只是一旦落到生活中,他們發現自己卻很難按照觀念中所說的執行。就像勒龐在《烏合之眾》所言:「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實上,我們的絕大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根本無法了解的隱蔽動機的結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人們都知道熬夜不好,醫學上已經清晰地羅列出了熬夜的種種弊端,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在樂此不疲地熬夜,雖然在第二天也會反省告誡自己這樣不對,但一到了晚上面對各種綜藝、遊戲、微博的誘惑,人們又再次選擇了熬夜。

這也許的確是出於人的惰性,但也說明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們可能並不如他們想像中那樣接受了這個觀念。就如王陽明所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也就是說,所謂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其實是你根本就沒有真正懂這些道理。

尤其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可以接收到各種好的觀念,且每天都在學習著各種先進的理論,這就讓人們誤以為自己很睿智和通透。但在很多時候,這也許只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誤讀而已,理論和觀念遠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它不是僅僅通過閱讀就能獲得。

因為人們在閱讀的時候,人們所處的是一個真空的環境,和現實生活存在著一堵無形的牆,這就像是在隔岸觀火,你終究是沒有進到火場中。而只有當一個人在生活中踐行著這些觀念的時候,才表明他的確是讀懂和認同了。

而人們有很多時候實際是口是心非的,就像人們經常在口頭上強調人必須要在經濟上和精神都做到獨立,不要在意外界的看法。但在生活中很多人的行為卻並非如此,他可能會極其注意他人的評價,一旦發現周圍的人都在做一件事,自己也會立馬投入到其中。在解釋的時候,他則會說這是身不由己。

但歸根結底在於他對獨立的理解是很膚淺的,可能只是在看了一些爆款文後,覺得熱血沸騰就堅信自己懂得了這些道理,只不過這些道理更像是一種擺設,讓外人覺得自己很「高大上」。

同時,他們通常只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卻忽視了其中的代價。就像人們會嚮往《月亮與六便士》中畫家對於理想不顧一切的勇氣,但卻似乎忘記了他為之放棄了安穩和富裕的生活。

毋庸置疑,在生活中去實行這些觀念是不簡單的,他需要人們不斷的去克服自己。但是對於一個真正讀懂了的人而言,這些卻是可以被解決的,因為在他看來,那不再是書本上的道理,而是真實生活的一部分。

羅曼羅蘭說過:「信仰不是一種學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只在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也許人們需要問問自己,那些你懂得的道理,你都做到了嗎?或者說正在努力去做嗎?如果沒有的話,就不要在抱怨「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