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从台中出发,到台南接近中午11点,第一站,先来到孔子庙。这趟来台南主要是来吃美食,意想不到的是古迹好好看。



首先我们来到台南孔子庙,来这里加菲先来说一下台南市的历史。

台南市是台湾最早建立的城市,年代可推至1620年,从荷兰到清末时期台南一直都是台湾的首都,后来首都才迁至台北,所以台南「古都」之称就是从这来的。台南市在19世纪是台湾政治、经济、金融的中心,现在则为台湾历史、学术研究、教育中心之一,有台湾文化首都之称。

台南孔子庙是台湾第一座孔庙,建于1665年(清康熙四年),是台湾最早的文庙,也是清治时期全台童生唯一入学之所,所以也称为「全台首学」



孔子庙原本只有「大成殿」,用来祭祀孔子,后来才盖「明伦堂」作为讲学之用。(上图)



明伦堂:建于文庙东侧,过去是做为教授经史学问的讲堂,全台首学,是台湾教育之根。为什么要叫做明伦堂,因为孔子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根本是宗法制度出发,建立秩序与亲和的社会,以「礼」为表现,明白人伦正是儒学基础,因此儒学体系的学堂大都称为"明伦堂" (有明白伦理的意思)



来到「文昌阁」在明伦堂旁边,文昌阁内供奉文昌帝君与魁星,因此此楼亦称为魁星楼。一般文昌阁不是孔庙规制的建筑,供奉的文昌帝君跟孔子无关,只是台湾民间读书人喜欢祭拜文昌帝君与魁星,有名利、福禄双收庇佑之意。

门口座了一个阿伯,在计算进来的人(压计算机算人数),阿伯看起来好严肃,加菲上楼还是一直好奇的看阿伯,每次在路上看到年纪较长的阿伯,就会想到我去世的阿公,在我大学要毕业那年生病去世的,至今也快10年了,我阿公从小就是跟我们住,也是很严肃的人但心地很善良,因为从小就住一起有很深的感情,虽然去世很久了但有时还是会很想念他,阿~离题了。



从文昌阁上方看下去,绿意盎然的很漂亮。



从文昌阁出来,完全不想离开阴影处,太热了。有一个装置艺术,多肉拔叫我拍他。旁边有一个明信片贩卖机,还有邮筒,可以直接寄出明信片,觉得设计的还不赖。



接著到正殿,也就是「大成殿」,进去大成殿需买票,一票是25元,觉得这票价很便宜,因为里面有历史文化。(自己觉得)



「大成殿」是孔庙建筑中层级最高的,殿内供俸孔子的神龛,两侧宫奉 四配 (颜子、子思、曾子、孟子) 与及 十二哲(闵子𬸣、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伯牛、宰我、冉有、言偃、朱熹)



殿前有祭孔时跳佾舞的露台,现在每年都还有祭祀孔子的祭典(每年9/28号-教师节),过去古代祭孔被称为「国之大典」是很重要的盛事。日本、韩国也是崇尚儒学的国家,所以也有祭孔的仪式,至今都还有保留这项传统。

台前为「御路石」位于主殿前方斜面石块,平常是都封闭(上图),避免损坏,祭典时才会拿开。
「御路石」上面雕有云龙,只有皇帝才能踩在龙头上行走,御路石启源自宫中皇帝进出时大都坐轿子,于是将阶梯中央做成斜坡,两侧石阶让轿夫行走。




「大成殿」上悬挂著清代以来,自康熙至光绪皇帝,历任元首颂扬孔子的匾额,台南孔庙可说是拥有历代御匾最齐的孔庙,地位非常崇高。

皇帝赐匾有
康熙御笔之宝「万世师表」
雍正御笔之宝「生民未有」
乾隆御笔之宝「与天地参」
嘉庆御笔之宝「圣集大成」
道光御笔之宝「圣协时中」
咸丰御笔之宝「德齐帱载」
同治御笔之宝「圣神天纵」
光绪御笔之宝「斯文在兹」

总统赠匾有
蒋中正「有教无类」
严家淦「万世师表」
蒋经国「道贯古今」
李登辉「德配天地」
陈水扁「中和位育」
马英九「圣德化育」
蔡英文「德侔道昌」




看到这些御匾挂满整间,还满有趣的,导览员也在旁边,我们询问导览阿姨其中「严家淦ㄍㄢ、」是谁??? 导览员说我们年轻一辈就比较陌生了,因为蒋中正还在位时就去世了,所以由当时副总统「严家淦」继任总统,所以孔庙也有他的匾额,后来我查维基,虽然他只当了三年总统,但对台湾贡献也不少,其中是实施9年国民义务教育,让台湾人可得到基础教育,再来就是改革币制,废除旧台币,实行金圆券跟新台币隔离,因此被经济学家称为「新台币之父」



我们又问导览员,为什么上任元首都要送匾额来这里,导览员说就是一个依循传统的象征,重视认同儒家思想,传承文化并且提升在地孔庙地位。一个匾额真的是很大的学问阿~~



连小英总统的也有喔(上图)~ 好像新的都会挂在比较外面,有固定地方。



从建筑美学来看,因孔子庙是属于"文庙",所以外观比一般寺庙来的简朴典雅,多了庄重肃穆的美感,与常见寺庙华丽感相差很多,因为我们看得很仔细,导览员自己跟我们介绍好多东西(哈)。发现建筑特有装饰背后的象征,真的是很有趣阿~

鸱鸮( ㄔ ㄒㄧㄠ )即枭鸟,在屋顶上站ㄧ排的泥塑鸱鸮,据说此鸟性情凶猛,当羽翼渐丰后会把母鸟当作食物,所以自古以来牠称为不孝与不祥的鸟类,为什么孔庙上要装饰这种鸟,意指为当枭鸟飞过孔子讲学之处亦为其怠,所以将牠立于脊上,表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

铜铎大成殿重簷四翼角下各悬一个铜铎,除了做为装饰之用外,也代表散水螭首铜铎天将以夫子为铎,醒世振民的意思。




通天筒:屋脊上筒状物与一般寺庙装饰不同,又称为通天柱。有一说是朱熹修建孔庙时,为表达对孔子道德崇敬,以此表示孔子的思想才能上通天意。另一个说法是秦始皇黄书坑儒时,士人以筒状藏书塔保护经书,故以其藏书有功而立之,又称经塔。

螭吻:形似受兽,生性好望远,常立于屋簷、殿脊、以当守卫。好冒险,可灭火灾。 (导览员说因为过去都是木建筑,螭吻本身喜欢水,有灭火之意)

门钉(乳钉):因孔庙是文庙,所以大门是没有门神的,櫺星门与大成门的门皮都涂朱红,正面多数饰以门钉。门钉左右各五十四颗,合起来是一O八颗,为九的倍数,九乃阳数之极,一O八更是礼制中最大者,如此代表著无比的威仪及尊崇;又有一说,指此代表天上的一百零八颗星宿,但这种说法是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可惜我没拍到照片,但导览员有跟我们解说)






大成殿两侧东西庑,唯一长廊空间,其中东庑奉祀41位先贤39位先儒,西庑奉祀40位先贤38位先儒。礼器库与乐器库分别位在东、西庑北侧,是收藏礼乐器之处。(导览员说部分乐器现在孔子祭典时都还会用到)



礼门与义路位于大成坊之间,大成门前的步道上,步道东侧为礼门,西侧为义路,

屋顶为硬山式燕尾,屋脊上有一对鸱尾,墙上有小花格窗。始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过去周围连有围墙,自大成坊进入孔庙后得经由「礼门」及「义路」才能进入大成门及及大成殿,今貌则为民国七十五年(1986年)左右修建的结果。

孔庙我们大约逛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收获良多。一般民众大都走马看花,我们很幸运有遇到导览员跟我们解说,才能深入了解其背后意义,加菲在写此篇时除了凭当时记忆,也有在google确认一下历史演变,如资料有误也欢迎纠正喔~

导览员原以为我们是学生,推荐我们去赤崁楼,那里可以乞求"魁星笔",考试非常灵验,不过我们已经脱离学生很久了,看来是不需要。



台南第二天文化之旅开始,吃完早餐来到赤崁楼,门票一张50元。



天气极好,一进入马上躲进阴影处乘凉,太热了 (我们在这里座了半小时有喔~)



慢慢人潮越来越多,看景观鱼,发现有好小只刚出生的锦鲤 (是锦鲤吧!)



御龟碑 (上图)

御龟碑的起源是,清乾隆51年(1786年),天地会成员在台湾起义,后来清兵溃败(当时著名林爽文事件),后来叛军声势浩大,清廷备受威胁,于是隔年9月,命令当时陕甘总督「福康安」率军渡海平定叛乱。

福康安来台后3个月内就平定乱事,乾隆皇帝接获捷报后很高兴,亲笔写了5篇诗文来纪念此事。并且下旨将诗文以满、汉文镌刻制碑(御龟碑),竖立在台南、嘉义两地敕建的福康安生祠内。这就是「御龟碑」的由来。

由于当时台湾石材不耐用,所以用金门盛产上等花岗岩巨石,将龟座与碑石分别雕制后,再运到台湾来组合。 浩浩荡荡直驶到今天保安路西边的港道卸载。谁知碑石过于沉重,一不小心,其中一具龟座竟掉落海底。主士官怕获罪而隐瞒此事,急用台湾土产砂岩补刻一座龟座。后来将这座"真碑假龟"原放置北路左营署前,现移放在嘉义市中山公园内。

而这九座完整御龟碑原本是放置在今南门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里,日治时代1935年,为举办台湾博览会,所以被移到大南门的外廓内,光复后(46年)再被移到今日赤崁楼存放,是赤嵌楼最醒目景观之一。





文昌阁内供俸魁星爷,据说非常灵验,旁边有魁星笔(2B铅笔),考生要博杯,有杯才可以拿笔(旁边也设置奉献箱)。加菲在这里看人家博杯,觉得满有趣的XD (心理OS.拿到魁星笔是一种心安,能不能考上还是修行在个人阿~)



后面挂满祈求祈福字句,准考证之类的 (还满多考公务员,律师.....)



赤崁楼原先是荷兰所修建的,在清帝国顺治十年(西元1653年)完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过去赤崁楼外是一片汪洋,沙洲环绕,跟今日街景相差很多(里面有古图可看)。



后来郑成功把荷兰人赶走,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38年的经营。过去郑成功也曾经在赤崁楼住过一段时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相关资料来看,或者亲临赤崁楼,里面有放置当时的船只外型,古地图(多肉拔超爱)、旧建筑展示,郑成功很年轻时就去世了(享年38岁),因为过去击败荷兰人所以官方大都以"民族英雄"来看待,可说是台湾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推) 
地址:70946台南市安南区长和路一段250号
开馆日:星期二至日上午9:00-下午5:00 (最后入馆时间:下午4:30)




台南第二天,在我们吃完蜷尾家冰淇淋,接著准备要回台中,开往交流道时看到路边有招牌(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多肉拔说不然来逛逛好了,时间还很早,大约下午2点多。



所以我们来到"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下午三点10分,买好票,一张票是100元。



馆场地非常大,挑高空间,一入是地图,多肉拔说先上楼看。



这里是讲台湾的故事,非常的有趣。有台湾生态、族群、生活型态...过去早期居民一直到现代的世纪展望,内容简短又易懂,非常推荐来看看。



讲解文字都很好懂,有简短。



唐山过台湾的历史。



展场把当时场景、人物雕塑成同等大小,做得栩栩如生,还有这些人来台湾后与原住民发展出来错综复杂的关系。



还有特有文化,也都一比一呈现。



当时的农村生活。



日据时代,日本军与原住民的冲突。可惜我们看到日据时代时将近下午5点,要闭馆了><,我们还有一半以上展馆没有看。太可惜了。



过去时代的商店街。





真的好可惜,展场分好几区,我们一区都还没看完,那时跟多肉拔说100元门票还满值得的,里面东西好多又做的精致。



展馆外也超大的,我们出来后看到外面好多人,放风筝、小朋友骑脚踏车、散步、溜狗.... 超级悠闲的。





慢慢走回停车场,跟多肉拔说下次再来。我觉得这里很适合正中午来,台南太热了,11点多先吃饱饭,来这种室内空间最好了,而且又好看(推)

后记:

(1) 这次来台南主要是美食,但吃了几间自己觉得没这么惊艳,虽然都不难吃,但也没好吃到会让你想在三回顾。




孔庙附近的二元黑轮,价钱分为竹签长短,记得长的是5元、短的是2元,我们只拿了5根吃个味道,说起来是满好吃的,但发现竹签会回收再用觉得有点.... 后来去吃"永记虱目鱼丸"在孔庙附近(没有拍到照片><),我们点了两碗肉燥饭,一碗综合汤110元,肉燥饭还不错吃,只是汤就... 觉得太贵了,没有那个价值。后来我们去林百货原路走回来,"永记虱目鱼丸"已经打烊,生意也太好了吧!



晚餐去花园夜市吃牛排,觉得味道还不错,然后还买了一间(忘记叫甚么了)有点像三杯鸡料理的卤味,经过觉得好香所以买来吃,不难吃但也没好吃到下次想再去吃。倒是最后买的咸酥鸡还不错,通常炸物都很OK。



隔天早上,来吃富盛号碗粿,台南好多卖碗粿店家,这间也是很知名的碗粿店,是满好吃的料很多,不过味道没让我很惊艳,另外还点了一碗浮水鱼羹,第一次吃,我还是习惯吃有料的羹汤。这浮水鱼羹加菲吃不出美味 ><



在富胜号碗粿旁边"金得春卷",位于永乐市场,生意很好。



配料很多,我们买了一卷吃,味道还不错,皮有点脆脆的偏硬,料超多口味偏甜,里面有包肥猪肉,加菲满喜欢的。永乐市场内还好多卖吃的,当归鸭、牛肉汤都好想吃吃看,可是吃不下了。



口渴在金得春卷对面买了一杯青草茶,生意超好很多当地人骑车来买,跟之前喝的青草茶味道有点不同,带点淡淡中药味会回甘,还不错,而且不会太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