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際慰安婦日,同樣在二戰時期都有婦女被徵召的臺韓呈現了不同的溫度,南韓總統文在寅出席了慰安婦受害者紀念日活動,並發表談話,展現了南韓在慰安婦議題上向來舉國相挺的基調;而在臺灣,南北兩端都有行動,第一座慰安婦銅像在臺南揭幕,婦女救援基金會前往日本交流協會抗議,但都是民間行動,官方則是一片靜默。

臺灣最早投入臺籍慰安婦阿嬤關懷行動就是來自婦援會,經過婦援會多年的努力,讓隱藏在臺灣各角落、原本只能任由這段不可言說痛苦過往啃噬心頭的她們願意站出來。從第一次開記者會是躲在黑色的布幕後拿著麥克風說話,到後來勇敢站在鏡頭前控訴過往所受到的暴行,甚至拖著老邁身軀到日本遞狀,展現了她們如蘆葦般的溫柔與強韌。

但慰安婦議題,就如臺灣分歧的史觀,在社會也呈現截然不同的態度。前兩年,教育部進行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時,就曾為該不該在「慰安婦」前面加上「被迫」二字而引發社會兩派爭論。

民進黨政府上臺後,或許基於史觀或臺日關係,對慰安婦議題相對冷感。但撇開統獨、親日仇日外衣,慰安婦議題的核心就是剝奪女權、侵害人權違反普世價值的議題。而國家的沉默,對她們無異是另一種壓迫。

十二年國教社會領綱課審大會,通過了最被關注的高中中國史放在東亞架構下呈現,引發去中國化的質疑;但會中也通過了在課綱中增加轉型正義及歷史正義議題。對慰安婦阿嬤而言,她們的正義是不是被國家遺忘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