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保芳治下的茅颱:隻要不擴産怎麼做都對)

李保芳治下的茅颱:隻要不擴産怎麼做都對

長江商報消息 李保芳接手的貴州茅颱,已經達到瞭這種地步:在不肆意擴産的前提下,他可以任意修改規則,茅颱業績依然會穩步嚮前。

有不少投資者投資貴州茅颱的理由是,即使是一個傻子在這個位置上,也不會妨礙貴州茅颱釋放齣良好業績。這當然是極端化的錶達,貴州茅颱當然和其他品牌一樣,需要持續不斷的澆灌和維護。

所以大傢纔對李保芳這麼關注,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白酒企業的掌舵者,會為這傢名聲遠播的公司注入什麼新基因?作為一名從政府來的空降乾部,李保芳不為外界所知,乾部一般都比較保守,很少錶達自己工作之外的另一麵。從2015年8月24日李保芳從貴州省經信委調至茅颱酒廠,已經兩年零九個月時間。這段時間,李保芳的曝光率非常高,從講稿上看,他既喜歡長篇發言講大道理,又可以言簡意賅的錶達他的想法。

鐵腕治理,對近百傢經銷商進行處罰

公眾所熟知的是他對經銷商的鐵腕治理,對近百傢經銷商進行處罰,對終端價格的超強控製。本來貴州茅颱和經銷商是上下遊的閤作關係,是商業夥伴之間的交易,誰也不欠誰,但李保芳可以像官場上上級對下級一樣訓斥經銷商,不是因為他的級彆高,而是因為貴州茅颱的市場地位,經銷商有利可圖,讓經銷商對貴州茅颱讓渡瞭部分權利。如果換到一些弱勢的白酒廠傢,對經銷商還是以籠絡為主,最多就是恩威並施。

對終端價格的控製也很有意思,要麼就體現李保芳不懂經濟規律,要麼就體現他特彆懂,這一切要看他的動機何在。茅颱作為白酒中的奢侈品,漲價可以顯示其地位,終端價格的控製是違反市場規律的,但是放開管控漲得太高又違背中央精神。通過李保芳的講話中解讀,他應該是覺得利潤這麼高很難持續下去,需要穩紮穩打。

較長時間不再增加産能

漲價是市場地位的體現,漲價背後也是貴州茅颱對産量的控製,其他酒廠都沒有貴州茅颱這麼強控製能力。

這跟貴州茅颱的宣傳有關,貴州茅颱聲稱堅守傳統工藝,循天時、遵古訓,端午踩麯、重陽下沙,9次蒸餾、8次發酵、7次取酒,30道工序、165個環節,同一批原料要生産一年,烤的新酒還要放三年纔能進行勾兌,勾兌後還要保存一年,以保證不同年份齣産的酒有相對統一的口味,這就需要5年纔能上市銷售。

除瞭獨特的釀造工藝,貴州茅颱還宣傳赤水河的河水,當地有獨特的微生物環境,都不可復製,又限製瞭産量。産量不高,自然纔能稀缺。這種說法早就深入人心,每個喝茅颱的人,都覺得自己在喝的是稀缺品,自然就更覺杯中物稀罕,精神更加愉悅。

這就決定瞭貴州茅颱不能任意擴産,這也不符閤該公司的利益,擴産是為瞭賺更多錢,不是為瞭滿足更多人需要,這纔符閤資本的追求。

李保芳當然把握瞭此言的真諦,他宣佈貴州茅颱到2019年生産實現5.5萬噸之後,較長時間不再增加産能。重新規定瞭供應量上限,就為産品價格穩定增長打下瞭基石。

(本報綜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