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歐洲大陸各國的發展速度領先於世界各地,率先進入了現代文明。歐洲大陸旁邊英倫群島上的大不列顛島,更是快速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工業的轉型,經濟迅猛發展,國力空前強大。大英帝國倚仗雄厚國力,大力推行重商主義,向全球各大洲迅猛擴張國土,美洲、亞洲、大洋洲、非洲,到處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不但如此,在當時與歐洲列強的百年征戰中,英國一次次地戰勝對手,先後從法國、西班牙等等殖民大國中搶奪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大英帝國,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國家,而且由於擁有眾多殖民地,她還是人類有歷史記錄以來面積最大的國家,實力達到鼎盛!

然而,盛極而衰。

自二十世紀初以後,英國在世界各處的殖民地內本土勢力壯大,民族意識覺醒,殖民地民眾紛紛起來尋求民族獨立,脫離了英國統治。隨著英國各殖民地的民族運動此起彼伏,大英帝國無力掌控局面,不得不逐一允許這些殖民地獨立,讓他們脫離英國統治,英國的整體實力因此而大大受損。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折騰之後,大英帝國山河日下,徹底失去了往昔「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時至今日,英國雖然仍是當今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但與兩百多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很多人認為英國衰落的原因在於對殖民地的壓迫過甚,造成了殖民地民眾的紛紛起來反抗,先後脫離了大英帝國的統治。典型如英國北美殖民地,大部分都是由英國本土人建立起來,可最終殖民地人民卻寧願脫離英國統治,建立起獨立的國家。這導致世界上誕生了一個新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但卻也標誌著英國在北美殖民地政策的徹底失敗。北美尚且如此,英國在亞洲、非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就更不用說了。某種程度上,英國之所以沒落,就是因為近代殖民地紛紛失去,以致英國本土瞬間失血,最終緩慢走向了沒落。

英國為什麼會衰落,原因複雜多樣,每個人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或許一百個歷史學家,就能說出一百個不同的理由。

但英國近代以來的衰落,是源於海外殖民地大量喪失這一點是不錯的。而英國海外殖民地之所以會大量喪失,根本上卻是如同擀餃子皮一般:原本厚厚的麵糰,被攤薄到數倍於己的面積上;最終,麵糰總會被擀得比紙還薄,吹彈可破!

經歷了百多年的工業革命和殖民戰爭,英國本土綜合國力原本異常雄厚,雄冠歐洲。但英國再強大,其國力卻要平均攤派到百倍於己的各大洲殖民地上;因此,英國再雄厚的實力也會被慢慢攤薄,最後就絕對是一捅就破!


因為他們不具備毛澤東思想,大家說對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