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新媒體。(圖/視覺中國)

▲ETtoday新聞雲在台灣受訪者最常使用的網路媒體中排名第1,而在最受信任的媒體品牌中排名第5。(圖/視覺中國)

【社長的新媒體聊天室】

在中國大陸市場有不少新媒體一上線短短時間就創造高下載、高流量,像直播、短視頻。但新聞性的新媒體的公信力肯定不是與生俱來的,都得經過歲月的淬鍊,或者你是不是有優質的基因、堅定的信念,可以超越傳統。

ETtoday新聞雲在2011年11月重返市場,上線前作了市場調查,在2000年到2008年這段時間經營的ETtoday.com品牌還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我們以為一上線讀者就回來了、就會有令人震奮的流量表現。結果上線第一天,流量只有309,127,我們當下驚醒,必須一步一腳印,重新來過。

4年前的此時,也就是我們開站的2年8個月,我們包下欣葉餐廳,為流量提前計畫目標「3年達到千萬流量」慶功。但我們深知,流量不等於信任度、不等於影響力。我在2010年寫的新媒體發展理論,乃建立在社群之上,其重要精神就是「信賴」,而這是新品牌的新聞媒體最難的一件事情。

前陣子有一則新聞小資女赴陸3年被一紙嚇返台,說PPT近日傳出,一名研究所畢業的台灣小資女赴上海工作3年,她得知有學生在微信、QQ上發表「影響社會穩定」的信息而受調查,並在看到通報後立即辭職返台。但從時間序列、文件格式,我們研判這極可能是假新聞,因此我們用「問號」的角度處理這則新聞。

不久前,大陸《梨視頻》拍攝成大男子為追求陸女「棄千萬家產」送外賣的影片,許多台灣媒體加以報導,但我們作了查證,不僅致電成大詢問,也搜尋該男可能考入的台南大學後,均發現「查無此人」。於是,我們朝「這是假新聞」的角度報導,確保傳遞給讀者的資訊正確。

也是十幾天前、有150萬點閱的新聞「學生妹遭脫光拍淫照!哥哥氣炸『皮帶連抽35下』報仇 太妹秒哭」,影片畫面真實又逼真,但我們仔細查證,發現影片在微博已經瘋傳多年,片中「皮帶哥」毆打的原因也傳過多種版本。或許,你就把它當作警世或反思的素材吧!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14日發布《2018數位新聞報告》我們在台灣受訪者最常使用的網路媒體中排名第1,而在最受信任的媒體品牌中排名第5。最受信任的媒體品牌,排名依序為公共電視、天下雜誌、商業周刊、TVBS新聞網、ETtoday、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報導者The Reporter、蘋果日報、民視新聞、中天電視、風傳媒,自由時報。

我們真的滿興奮、滿欣慰的。我知道也收到不少高級知識分子對我們多所批評,我也知道並得到諒解在創造流量提高影響力過程中必須跨越其中的矛盾點。但我總是想,你沒有去這家餐廳吃過,你怎能給這家餐廳打分數?你沒經常瀏覽這家網站,你怎能給這個網站評價?

我曾在2006年發展一套「民宿評鑑系統」,當時要透過「專家評鑑+網路評價+電視及網路新聞報導+專業輔導...」來提升民宿的經營水平,重點是你必須住過這家民宿才能給它評價。可惜在系統已經完成建制,已組成專家評鑑團,也已與多個縣市的民宿協會簽約,卻因故終止了專案。

英國牛津大學的調查研究,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我們朝向一個值得信賴的新聞媒體,又邁進了一大步。

同一時間,《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發表了一份調查統計,他們收到申訴內容不當的數量統計排名,第一名到第五名排名依序是Yahoo新聞(新聞聚合)、蘋果電子報、鏡週刊、三立新聞、自由時報;而11-18歲的孩子最常看的新聞平台,第一名是ETtoday新聞雲(25%),第二名是蘋果電子報(19%),第三名是Yahoo新聞(14%)。數據讓我們更有信心,也讓我們更相信自己能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男子貼上去年的新聞稱有人在捷運持刀,造成不少民眾恐慌。(圖/翻攝自PTT)

▲PTT上,有男子貼上去年的新聞稱有人在捷運持刀,造成不少民眾恐慌。(圖/翻攝自PTT)

#小資女被一張紙嚇回台灣
這兩天,#幾乎所有綠媒都刊登「小資女被一張大學公告嚇回台灣」的新聞。
照片沒有學校抬頭、沒有公告文件編碼,連基本的公章都沒蓋,基本上就非常假。
這種新聞還有一個很假的地方,就是抱怨兩句就被查水表,喝完咖啡就消失迄今。

大陸的確有管控,但真要做到這樣,監獄多蓋100倍也不夠關。就如同台灣如果厲行「散播假新聞關三天」,監所多蓋10倍也胃納不了,因為媒體工作者就不知道要進去多少。

PTT上的這一PO,還有一處很不合理,#用基本的邏輯推論就可判斷出來。
照片底端的日期是2018年6月7日,這天是周四(上周四)。
鄉民在6月11日(本周一)的PO文說,「這個朋友.....在那也工作兩三年.........前兩天看她回台灣又在臉書上說不打算回中國繼續工作......她一看到公告馬上丟辭呈買機票回台灣。」

小資女如果真的在上海「工作兩三年」,所有家當就一只皮箱?
上周四才貼出的公告,小資女當天看到立刻丟辭呈,必須一天搞定離職、退租......,那麼才能「前兩天看她回台灣」(周六),這樣的效率也太「中國」了吧!

▲▼對抗假新聞!Google搜尋將主動提供媒體資訊(圖/翻攝 Google)

▲對抗假新聞!Google搜尋將主動提供媒體資訊(圖/翻攝 Google)

依靠Facebook主頁進行內容創業的人都發現,發布的動態在關註者信息流的曝光度減少,Facebook正在弱化自己的媒體屬性。

而谷歌則選擇了正面出擊,打響了“假新聞反擊戰”,強化權威信源、開發專業工具,甚至自己出錢培訓記者。

今年3月,谷歌啟動了一項名為“Google News Initiative(谷歌新聞倡議)”的項目,新聞機構可以與谷歌合作,通過“谷歌訂閱(Subscribe with Google)”功能獲得收入,支持優質的新聞報道;谷歌還為新聞機構開發了一個名為Outline的開源工具,記者可以接入更安全的網絡鏈接。

谷歌承諾,未來3年將在項目投入3億美元。其中一項,就是針對世界各地記者的培訓項目。上周,谷歌印度宣布,將花一年時間在印度培訓8000名記者。

好文推薦

蔡慶輝/世紀超級無敵App

蔡慶輝/新媒體的理想與生存的交纏

蔡慶輝/你畢業後想做什麼?

蔡慶輝/數位時代沒有昨天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蔡慶輝,ETtoday新聞雲共同創辦人,現任社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