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的梯子》 創世記系列講章,28

維保羅牧師2001年 王兆豐譯2005

這一章沒有什麼特別的難點,我們就從本章的重點開始。

28:1~2:「以撒叫了雅各來,給他祝福,並囑咐他說:你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你起身往巴旦亞蘭去,到你外祖彼土利家裡,在你母舅拉班的女兒中要一女為妻。」

我們在這裡先停一下,假如你前幾次沒來,對這個故事不熟的話,我們來很快地回顧一下。雅各和母親合夥設下陰謀欺騙了父親以撒,使以撒為他祝福,而不是為以掃祝福。以掃發誓要殺雅各報仇。母親利百加又設一計,想讓她所偏愛的小兒子雅各逃走。讀到這些的時候,不能不叫人驚嘆,神有一個計劃,這個計劃里包括了愚蠢之行,但神的完美計劃毫不受影響。

今天早上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們怎麼能不信神預定了萬事的發生?我們怎麼可能想像得出有任何一件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是神的掌控所致?所有人的所有決定難道不都是有罪的人所做出的?哪怕是我們最好的、最義的決定,難道不都帶著點地獄的東西嗎?我最純潔的行為難道真的就那麼純潔嗎?假如我不承認神用有罪之人的有罪、詭詐選擇與決定,那麼我就等於是把神給完全排擠出去了。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神有一個計劃,神在雅各身上有個計劃。雅各將要去找、去娶妻子。他將會有許多孩子。這十二個孩子將來要成為以色列民族,救主將從這民族而出。因此,我們看到的是神完美計劃在一群滿了欺詐之人的決定中漸漸展開、實現。

這裡我們看到雅各馬上就要遠離家門,他離家不是出於雄心大志或其它什麼好的動機,而是因為他犯了錯誤,愴惶出走。然而神的計劃正在展開,我們已經在撒拉、夏甲的事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這點,撒拉定下了一個妙計,讓使女夏甲去和亞伯拉罕上床,為他生兒子。他們果然有了孩子,突然間她與夏甲之間產生了嫉妒、苦毒。撒拉來找亞伯拉罕,要求把夏甲和她兒子一起趕出去。我不認為撒拉是出正當動機。但你知道嗎?神告訴亞伯拉罕:「聽從你妻子的話。」因為神的計劃是完美的計劃。他可以使用滿有罪的人來完成他的計劃,他也的確是這麼做的。

這裡,以撒對利百加的動機連問都沒去問。雖然他已經上過當,但他沒有問:「這次你又在玩什麼花樣了吧?」 他認為讓他們的孩子不去娶迦南女子是個好主意。我想,這也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地方。我們不應該去追究別人的動機,也就是說,不要把別人往壞處想,再說我們本來就無法知道別人的心。唯有神鑒察人心。

28:3~4:「願全能的神賜福給你,使你生養眾多,成為多族,將應許亞伯拉罕的福賜給你和你的後裔,使你承受你後寄居的地方為止,就是神賜給亞伯拉罕的地。

這裡有一點很值得我們注意,以撒一旦被糾正過來,他就全心全意地為雅各祝福。記不記得本來他想把祝福給以掃嗎?他打發大兒子以掃去打獵給他煮美味來,他好為以掃祝福,結果因為老眼昏花,被老婆和小兒子給騙了。雖然他被人所欺騙,但以撒知道神早就對利百加說過的話:「將來大的要服侍小的。」 他本想憑自己喜好去祝福,突然之間他認識到,「神想要完成的事發生了,神糾正了我。」我們看到以撒被糾正之後,心裡一點兒也沒有什麼不滿情緒,他真正地悔改了。神要他做的,他就全心去做。

我們一個都不例外,都必須心甘情願地被糾正。當我們被糾正時,我們必須真心誠意地悔改,不可硬著頸項。假如神滿有恩典地糾正我們,我們決不可背逆、不滿。

我已經告訴過大家,我信主已經三十年,成為傳道人也有近二十年了。在這二十年里,至少有五、六次我不得不在神學觀點、立場上做重大的轉變。我認識到,從前我是被這樣教導、帶領的,我自己也是這樣教導別人的,但這種教導是錯誤的,我自己也教錯了。我不知道,將來我是否仍然要經歷這事。

因此,我得出一個結論,假如你在理解神、在認識自己的事上對自己的思想方式一直不做調整,那麼你大概沒有在成長。

神滿有恩典打開我們眼睛的時候,我們決不能說:「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呢?」 正如耶穌對門徒們說的,那是因為你們還沒有預備好、還不能理解。這裡我們看到,一旦被糾正、認識清楚之後,以撒把全部的祝福給了雅各,一會兒我們就會來討論這祝福是什麼。

我們知道,神是立約的神,神是賜應許、守應許的神。說到守約者,神是唯一的守約者,我們是違約人。從一開始神與亞當立了約,「你吃這樹的果子就必死」。亞當違了約,死就進入了世界。但神立刻就啟示了他的救贖計劃:「將來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這後裔從閃開始,到挪亞,到亞伯拉罕、到以撒、到雅各。前面都是個體的人,從現在起我們將要看到那後裔會從這個民族的後裔里而出,將要從雅各的兒子猶大,從猶大到大衛直到耶穌基督來到。神的應許永遠都是環繞耶穌這位後裔的。因著他,全世界各國、各民族都將蒙福。在此同時,神以影兒、預表向我們啟示當救主來時,將來的新約是怎樣的、將來的大使命將是怎樣的。

生活在救主來到之後二千年,我們看到了這應許的展現。

28:5~9:以撒打發雅各走了,他就往巴旦亞蘭去,到亞蘭人彼士利的兒子拉班那裡,拉班是雅各、以掃的母舅。以掃見以撒已經給雅各祝福,而且打發他往巴旦亞蘭去,在那裡娶妻,並見祝福的時候囑咐他說:「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又見雅各聽從他父母的話往巴旦亞蘭去了,以掃就曉得他父親以撒看不中迦南的女子,便往以實馬利那裡去,在他二妻之外,又娶了瑪哈拉為妻。她是亞伯拉罕兒子以實瑪利的女兒,尼拜約的妹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以掃看著雅各受祝福,毫無疑問,他更加傷心,當初他賣掉自己的長子身份時,那東西不過是說說而已,是將來的事對他來說根本不重要。現在他越來越沮喪、憤怒。他聽到以撒告誡雅各不要娶當地迦南女子。你們若還記得的話,以撒已經娶了當地的兩個女子為妻。這事讓以撒和利百加極為傷心。現在父親的這番話,他怎能聽不到呢?他心裡一定在想,「噢,我得不到祝福,原來是因為我娶的這兩個老婆啊!沒問題,我馬上就去娶以實馬利的女兒。」他以為這樣做可以使父親對他的態度改變過來,祝福他。但問題是,他所想的是討他父親的喜歡,但卻想都沒想到過討神的喜悅。他以為這事不難,只要把力氣使在點子上就行了。他從未悔改過,他從來沒說過:「我得罪了神」。他從來沒往這個方向挪動過一步,他所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

說到這裡,我想到了上個禮拜發生的一件事。我準備講章的時候,有時候閱讀、參考許多不同的資料,有時候我就自己認真地讀這段經文,寫下講章,然後再來閱讀資料,看看我的理解與別人的有什麼不同。有時候我非常得鼓勵,啊!我的想法與那些偉大的神學家一樣!但在這段經文上,我的思路完全走到另一個方向去了。我以為,以掃是在用反叛的態度回擊父母:「想要我娶你們喜歡的人嗎?讓我來提醒你們一下,亞伯拉罕所乾的,我要去娶以實馬利的女兒!因為你們都以為亞伯拉罕很了不起,其實他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這就是當初我所理解的,我已經寫了整整一頁的內容。後來,科大衛正好來了(註:一位年青長老,當時還在做建築工人,2004年開始成為教會的助理牧師),他聽了我的想法之後說:「這挺有趣的,我倒從來沒有這麼想過。我總是認為以掃在想討他父親的好,有點類似以行為稱義。」我對他說:「我還沒有學習參改資料。讓我們來看看到底誰對。」我讀了十幾本不同的解經書,沒有一個人是這樣想的。每一位的觀點都與科大衛一樣。我想了一下:這是不是說我就一定錯了?不一定,但我是不是很可能錯了,很可能。於是我就把那頁紙撕掉,從新開始。我想,我的想法在神學上可能也有一點道理,但我讀這段經文讀錯了,這件事也讓我謙卑下來。

這裡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以掃想用自己的方法去賺回那唯有憑信心才能得到的東西。至於討神的喜悅,他甚至連想都沒想到過,他只是想討好父親而已。

關於這點我們教會的長老會也討論過,在與自己孩子關係的事上,我們一定要努力讓孩子們知道,不能單單信靠我們、討我們的喜歡,我們要培養他們漸漸將注意力轉向神、討神的喜悅,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沒有信心人是不可能討神喜悅的。眼下我們長老們正在討論關於主日敬拜時孩子們是否應該一起參加的事。他們應該在兒童主日學呢?還是應該先一起參加崇拜,然後再上主日學?在以後的幾個月時間裡,我們會特別為這事禱告,認真學習聖經里關於這事的教導。因為這是關乎到孩子們在信心上成長的極大的事。我們認識到,這是神的手、神的恩典;這也是我們的責任。我也希望你們大家來了解、知道我們關心的是什麼,我們採用的方式是什麼,我們的方式應該是基於聖經的教導。沒有一件事情比我的孩子們長大後離開信仰更讓我心碎了。

以掃懊悔了,想做點什麼。但他卻沒有悔改,沒有轉離罪惡,沒有轉向神。就象猶大一樣,而不象彼得。

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下本章的核心部分。一般來說,我把核心部分放在最後講。但這裡核心已經出現,讓我來讀一下:

28:10~13: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太陽落了,就在那裡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下,在那裡躺卧睡了。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耶和華站在梯子以上(或作「站在他旁邊」),說:「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以撒的神,我要將你現在所躺卧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

這是一段相當有名的經文,很多教會經常愛在主日學上用這段經文。甚至還有人拍了一部《雅各的梯子》的電影。什麼是雅各的梯子?梯子讓人看到的是什麼?順便說一句,這是聖經里唯一用「梯子」一詞的地方。梯子是派什麼用處的?梯子是用來讓你到達本來你到達不了的地方。你夠不著的,就用梯子,對嗎?就這麼簡單。那麼我們是否能從這裡建立起一個神學概念,說神滿有恩典地提供了梯子。他在頂上,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爬上去就行了?假如真的是這樣,那麼神所在的地方有多高?我們所需要爬多少格才能到他那裡?那首著名的兒童主日學詩歌這樣唱「我爬啊、爬啊、爬,我爬上雅各的梯子。」孩子們要爬多久才能爬到頂上?

我認為我們不能把這梯子看作是我們可以靠著爬到天堂上去的。這是不正確的理解。這裡的梯子不是我們爬的,事實上,我們在約翰福音里讀到耶穌對拿但業這樣說:「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下看見你,你就信嗎?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又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到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1:50)。

耶穌是在對他說,你為什麼對我行的神跡那麼佩服?這算不了什麼(當然這是大神跡,但耶穌是在與下面的相比),我確確實實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到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這句你們都不陌生吧?)在哪裡?在人子身上!

我告訴你們,假如單單讀《創世記》,我是不可能讀出這梯子到底是什麼來的。這不是神所提供的一把沒有個性也沒有道德可言、甚至連生命都沒有的梯子,不是什麼讓人登天的工具。這梯子就是神自己!是作為聖子位格的神自己,這是耶穌告訴我們的。

創世記的這段話里說的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呢?一般來說,夢裡的東西是很難重新畫出來的,這裡讓我們看到的是天與地的聯結,是聖潔神與罪人之間的聯結。現在,人與神之間的橋樑接通,天使可以上去下來。下面我們馬上就會讀到,這是天堂之門。

所以,這梯子不是一把工具,這梯子就是耶穌自己,是人與神的中保;是神自己下到地上來!是神自己到地上來預備一條義路,預備人可以靠著得救的道路。

使徒保羅極力反對的就是那種說我們可以爬上這天梯的論調,他在羅馬書10:6~8:「唯有出於信心的義如此說:『你不要心裡說,誰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領基督下來)誰要下到陰間去呢?』(就是領基督從死里上來)他到底說什麼呢?他說:『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就是我們所傳講信主的道。」

我想,保羅在這裡指的是:「假如誰說: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爬上、爬下那把么梯子,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上天堂」的話,那麼他就是在廢除基督所成就的。

這就好比說,這裡有把通天的梯子,希望你們有人能爬上天堂去。或許這梯子也通向地獄,你是往上爬呢,還是往下爬?

保羅說,誰若這樣想,那麼他就是在說基督在十字架成就的沒有用。他說,神就在這裡!梯子就在這裡!神道成肉身,成為人下來。耶穌在為人,成為人可以上天堂的道路,救恩從信他而來,從他的恩典而來,不是靠我們自己爬。所以,人得救是本著恩,藉著信。你們也都記得主耶穌說的這段話吧:

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人都得永生。」(約翰3:15)我想你們也知道這個故事的背景,當時以色列人在曠野里背逆神,許多人被毒蛇咬,即將死去。神讓摩西鑄了一條銅蛇,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抬頭看這蛇,你不必爬上去。這恐怕是你能想像出來的最被動的事了。我不想走得太遠,但這裡我們可以說,你只要信、只要看這梯子。記不記得曾經有位愚蠢的宇航員,登月之後竟大膽宣告:上帝不在天上。(註:那是大名鼎鼎的前蘇聯第一位登月宇航員加加林)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方式?我猜想他一定學過很深奧的宇航科學或者哲學,但這實在是個愚蠢得可笑的聲明。上帝不在月亮的背陽面;也沒有一把我們可以靠著爬到上帝那裡去的梯子。事實上,神的存在是如此之近,保羅說:「這道離你不遠」。這道就在這裡,人若不是故意地抵擋、壓制神所啟示我們的,就不可能看不到如此明顯的事實。雖然聖經上也說神向真心尋求他的人顯現,但人不需要去調查、研究、攀登才能找到神。使徒保羅說,神在我們面前是如此明顯,我們必須故意抵擋我們已經知道的,才會說沒有神。(羅馬書第一章)這指的是對神的一般認識,指的是人知道有神。當福音來到時,約翰告訴我們,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起向我們見證耶穌就是他自己所說的那一位。我們必須故意抵擋、壓制我們已經知道的,才會不信。

因此,這不是什麼尋找或者攀登,這是本著恩典、藉著信,接受明明顯顯擺在我們面前的。將來,我們都要面對審判,我們將因為我們的罪被審判,這罪就是故意拒絕明白無誤的、真正的救恩。沒有人能夠站在神面前辯論說:「我已經花了力氣去找過,可我沒找到呀。」神是不會買你帳的。我們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認、拒絕,頑固到一個地步以至神說:「好吧,你就這樣走下去吧」。但到了審判之日,我們要為我們拒絕明明白白擺在所有人面前的而遭審判。

神在這裡向雅各顯現,雅各在做什麼?他的頭正枕在石頭上睡大覺。他沒有尋求神,他是因為自己的欺詐行為而愴惶出逃。聖經怎麼說的?「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要向他們顯現。」

我的朋友們,這就是我們!這一章的最重要核心是:我們應當理解,救恩出自神的恩典。雅各在這裡看到了一眼:神降卑成為人來到地上,來拯救人。神的兒子成為人,為的是把他的新娘從罪中救出來。我們救恩是本著恩典、藉著信在他裡面找到的。是神在污穢、罪惡的地上與聖潔、公義的天上之間不可逾越的深淵上架起了橋樑,這是神的作為,而不是人的行為。

28:13:耶和華站在梯子以上說:「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以撒的神。」

讓我們在這裡停一下。神把自己與特殊的人聯合在一起。我在這裡的這段里都會用「特殊」這兩個字,他為什麼這麼做?我們在新約里也看到,「我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為什麼這麼做?他難道不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的神嗎?他為什麼單單挑選了這幾個人?

我告訴你們我的想法,假如有十幾億個亞伯拉罕,那麼神就被縮小成了人造的偶像。神挑選了特殊的人,他通過特殊的人向人類啟示他自己。假如這個世界上滿了亞伯拉罕,那麼人就可以想怎樣造神就怎樣造神。但神沒有這麼做。你想一想吧,對亞伯拉罕說話,向摩西顯現的神,告訴亞伯拉罕什麼是他的約和他的應許,他將如何救贖世界。假如說在非洲或者其它哪個角落也發生類似的事,那該是多麼令人困惑啊。既使沒有這種事情發生,人們也已經很困惑了,不是嗎?人人都造出自己的神。你們一定聽到人說這樣的話「我認為神是這樣的,或那樣的,我想神是如何如何。。。。。。」。一般來說,這些說法都是謬誤的、異端性的;往往都是與聖經的教導相背的。我們應該認識到,神實在是滿有恩典地選擇作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神真是滿有恩典地在聖經這本書里向人啟示他自己,這是一本用人能夠理解的文字寫下來的本。假如他不這麼做,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我們的想像力。你知道我們的想像力把我們帶到哪裡去?直接帶進地獄去!神是滿有恩典的神,他以特殊的方式,通過一群特殊的人,我們馬上就會看到,將來要通過一個特殊的民族向我們啟示他自己。

神接著說:「我要將你現在躺卧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這裡我們再一次看到神重申賜土地的應許,因為神的救贖計劃是從一個地方開始的,是從這個民族是從這片土地上開始的。我們在以賽亞書上看到,這片土地的疆界會不斷地擴展。今天人們對發生在以色列發生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事情非常感興趣,還在津津有味地議論說聖殿會不會重建等等、等等,好象這片土地就是那麼地重要。可這片土地對列祖們來說,並不那麼重要。希伯來書作者說:「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希11:15)。

因此,這片土地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下面的14節:

28:14「你的後裔幾象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

我認為這裡的東西南北並不是以色列的東西南北。這正如耶穌所說,象芥菜籽一樣,開始很小,越長越大;一點點發酵會把全團發起來。這也是但以理的異象:一塊石頭,變成大山,復蓋全地。「你們要往天下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這裡指的就是這個,就是神的國。我們看到的正是這應許:「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

這些所指的就是福音,就是那一位特殊的後裔耶穌,因著他全世界都要蒙福,亞當在伊甸園裡所犯下的遠遠沒有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那樣有能力。這個世界必將因為福音的廣傳而變得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糟。你難道以為被神的靈所改變的幾十萬、幾百萬、幾億、幾十億的心不會改變這個世界嗎?難道基督的福音、神的國就只是讓一小部分人等著被接嗎?這是一種當前盛行的、但卻是不符合聖經的前千禧年時代論主義的論調。說什麼亞當的墮落毀了一切,而十字架只拯救一部分東西。

難道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沒有把伊甸園裡曾發生的反轉過來嗎?難道耶穌不是第二個亞當嗎?他不但反轉了亞當所做的,並且他所成就的直到永永遠遠。基督的大能是亞當所無法相比的。這就是後千禧年的觀點。

我們在28:15節里讀到:「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

你們看沒看到,神說這一切都是他將要做的。神將如何來做呢?他是怎樣救贖世界的呢?他差了自己的兒子。耶穌是怎樣救我們的呢?他把我們的石心變成肉心,他把我們叛逆轉變等等、等等。不是我、不是我們在推展神的國度,不是我、不是我們長老們使這教會存在、發展。我們大家必須認清,一切美善都唯有來自神。我們說的任何一句對的話,我們行的任何一件正的事是神的作為,神通過滿有罪的人來完成他的救贖計劃。

同樣,這裡神用有罪之人的錯誤決定和錯誤行為來完成他的計劃。

28:16~17:雅各醒了,說:「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 就懼怕說:「這是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門」。

我們在聖經里看到,每當人遇見神的時候,從來都沒有過我們常常聽到的那種隨意態度:「神告訴我如何如何……」。無論是彼得、這裡的雅各、是以賽亞還是使徒保羅,他們一見到神都是極其恐懼敬畏。「這是天的門」 向我們啟示的是什麼呢?最近你們都聽到了那起集體自殺的新聞吧?那幫人說那就是天的門,有人竟相信這個,真是何等可憐、可悲的事啊!(註:那是當時美國聖地牙哥附近發生的基督教異端組織的一次集體自殺,還以為是上天)相信這套東西的是什麼樣的人呢?讓我告訴你們,那些認為雅各的梯子是我們需要攀登、需要往上爬的人!或許還沒有到那麼極端的程度,但確實是錯的。

這門是什麼?是耶穌自己!「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約翰10:9)

28:18~19:雅各清早起來,把所枕的石頭立作柱子,澆油在上面。他就給那個地方起名叫伯特利(就是「神殿」的意思);但那地方起先名叫路斯。(路斯也有邪惡的意思)

這本來邪惡之地變成了神的殿。是什麼使得一個地方成為神的殿?在雅各的思想里,使這地方成為神殿的,是一個宣告人類盼望的地方。使得一個地方成為神殿的,是神的信息從那裡傾倒下來的地方。

因著神的恩典,我禱告希望我們在分領聖餐時,在宣講神的道時,在向你們指出一條人得救之路的時候,這裡就是神的殿、神的家。耶穌基督就是門,就是那梯子。一旦我們停止宣告這福音,去講其它什麼重要事情的時候,這裡就不再是神的殿,教會就不再是神的家。

最後,28:20~22:雅各許了願:「神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給我食物吃、衣服穿,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以耶和華為我的神,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神的殿,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

在這段經文的翻譯上的確存在著爭議。「若神……」,這裡讀上去是有前提、有條件的對嗎?

假如神這麼做,那我就這麼做。這裡應該翻譯為:「既然神……,我就……。」這樣的許願是信心的許願。但從另一個觀點上說,我也同意這樣的翻譯,或許你不同意。有人說這時候,雅各還沒有得救,雅各是在雅博渡口和神摔跤之後才得救的。我不知道雅各是現在得救的還是後來才得救的,有時候我連自己確切是什麼時候得救的也有點兒困惑。因為神沒有說,這時雅各得救了,但我卻知道一件事,隨著我往下讀雅各的故事,我知道雅各仍然一直在行欺騙、詭詐等等之類的事。如果說他的確是這裡得救的,那麼他與神的關係也只是一種非常非常淺的屬靈嬰兒的關係。他對神恩典的本質仍然是迷惑不解。讓我們來把雅各許的這個願和約伯的來比一下吧:「既使他(即:神)殺我,但我仍然信靠他」(約伯記13:15)(註:中文合和本的此句翻譯與欽定本的翻譯有很大的出入:「他必殺我,我雖無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還要辯明我所行的」)。雅各說的是:「假如神對我如何如何,我就以他為我的神。」

因此,雅各的這番話實其量不過是「上帝幫助那些自助的人」。(這是西方的一句所謂名言)這是一種對神、對人與神之間關係的扭曲的理解。你成為基督徒就一定天常藍、花常開、生活無憂無慮了嗎?聖經從來未給過這樣的應許。聖經的應許是:你求告主的名,就必然得救。當然生活的需要也不是小事,但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溫飽與舒適來作為我們與神關係的標準。

我想,雅各完全可以禱告求神為他提供他的生活所需,我們也應該這樣做。而他上述這番話所代表的心態是使雅各不斷跌倒的原因。

他也許願要做到十一奉獻。我們在亞伯拉罕身上也看到這點。這與今天教會裡的教導相反。今天許多教會說,新約的基督徒不必再擔心十一奉獻了,那是約摩西時代的人定的。但我們看到亞伯拉罕與麥基洗德的事上,在這裡雅各的身上都看到。我們也在摩西律法里、在新約里看到。耶穌說:「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要的是你們所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馬太23:23)。

也就是說,十一奉獻也不可忽略。假如耶穌要廢掉十一奉獻的話,這裡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告訴大家。我們也在希伯來書第7章、哥林多前書第9章和其它地方看到同樣的教導。十一奉獻是神要求基督徒做的。根據馬拉基書,這十分之一是屬於神的。不作十一奉獻的、不把屬於神的歸給神的是在搶奪神!

我們順服神不是以神為我們做什麼為條件的。我們順服是因為神已以賜給我們的;我們順服是因為神已經救了我們、已經接納了我們、已經在我們身上做成聖的工作。這一切都是他在我們身上所做的。對此,我們的響應是順服。我們不是為了要得到什麼東西才順服。

說句實話,這也是抗羅宗基督教與羅馬天主教之間的重大差別。從下一章開始,我們會看到,雅各的生活沒有反映出他在屬靈上的成熟。他仍然不斷地耍小聰明、行詭詐。看上去在很多方面有點象彼得年青時候一樣。

這個異象還遠遠不夠,他有很長的路要走,神還要在他身上、在他的生活里做許多的工作。這難道不也是我們的光景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