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攬才計畫,教育部應建立嚴格的審查機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教攬才計畫,教育部應建立嚴格的審查機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玉山計畫是我國延攬人才的重要計畫,若是因為審查過程不夠嚴謹,導致計畫或是被選上的學者被汙名化,恐怕得不償失。

學術圈文化像師徒制,一個學者的能力和潛力,問指導教授、合作團隊最清楚。令人不解的是,連大學生申請研究所,都需要附上推薦信,很難想像聘年薪最高六百五十萬的玉山學者,卻不用他人推薦。

教育部的說法,是擔心申請者萬一沒選上,寫推薦信會造成申請者的困擾;只是其他要寫推薦信申請,也沒有保證一定選上,教育部的疑慮顯然多餘,何況學術界有一定成績者,請老師、長官,或學術界大老寫封推薦函,絕非難事。

學術審查機制,應力求專業、嚴謹、公正,這次玉山計畫審查,少了重要的「推薦函」,引起外界擔心過程不夠客觀、透明;其實,先前的高教深耕計畫,也曾遭懷疑評選機制「黑幕重重」。教育部請來兩位國際百大前校長當審查委員,但是到頭來,全面補助、數人頭給經費,頂大資源遭稀釋,只能穿破鞋去打國際盃。

臺灣高教改革之際,面對堪稱是臺灣最有競爭力的高教攬才計畫,教育部不該如此便宜行事,反而應該建立比過去所有學術審查機制更為嚴格、嚴謹的規則,否則,若一再遭質疑「黑箱作業」、「政治分配」,恐怕讓玉山計畫背負汙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