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織物

由經緯兩個系統紗線按一定的規律相互垂直交織而成的織物。

經紗:沿織物長度方向(縱向)排列的紗。

緯紗:沿織物寬度方向(橫向)排列的紗。

織物結構:經緯紗線在織物中的集合形態。

機織物的結構參數

織物結構就是織物中經緯紗相互配置的構造情況。研究織物結構,除了研究經緯紗相互沉浮交錯的規律,及織物組織以外,還需研究它們在織物中配置的空間形態。經緯紗在織物中的空間形態稱為織物的幾何結構。

決定織物結構的有經緯紗線密度、經緯排列密度、織物組織三大要素。這三個要素不同,經緯紗在織物中的空間形態就不同。這三個要素決定著織物的緊密程度、織物厚度與織物重量,決定著織物中經緯紗的屈曲狀態,也決定著織物的表面形態與花紋,從而決定著織物的性能與外觀。

1經緯紗細度(線密度)

織物中經、緯紗的線密度採用特數來表示。

表示的方法為:將經紗、緯紗線密度自左至右連寫為TtT×Ttw

舉例

13×13表示經緯紗都是13tex的單紗;

28×2×28×2表示經、緯紗線都是採用兩根28tex單紗並捻的股線;

14×2×28表示經紗採用由兩根14tex並捻成的股線,緯紗採用28tex的單紗。

經緯紗的線密度應該在國家標準規定的系列中選用。

2經緯密度與緊度

密 度

織物密度是指織物中經向或緯向單位長度內的紗線根數,用M表示,單位為根/10cm,有經密和緯密之分。經密又稱經紗密度,是織物中沿緯向單位長度內的經紗根數。緯密又稱緯紗密度,是織物中沿經向單位長度內的緯紗根數。

表示方法:將經密和緯密自左向右聯寫成MT×MW

舉例

236×220表示織物經密是236根/10cm,緯密是220根/10cm。

表示織物經、緯紗線密度和經、緯密的方法是自左向右連寫:TtT×Ttw×MT×MW

大多數織物中,經、緯密度採用經密大於或等於緯密的配置。當然最重要的是根據織物的性能要求進行織物經緯密的設計。織物的經緯密度的大小對織物的使用性能和外觀風格影響很大,,如織物的強力、耐磨、透氣、保暖、厚度、剛柔、重量、產量、成本等。經、緯密度大,織物就緊密、厚實、硬挺、堅牢、耐磨;織物密度小,織物就稀薄、鬆軟、透氣。同事經緯密度的比值也會造成 織物性能與風格的顯著差異,如平布與府綢的差異,嗶嘰、華達呢與卡其間的差異等。

經、緯密只能用來比較相同直徑紗線所致陳的不同密度織物的緊密程度。當紗線的直徑不同時,其無可比性。

緊 度

織物緊度指織物中紗線擠緊的程度,包括織物經向緊度(Ej)、織物緯向緊度(Ew)、織物總緊度(Ez)。

織物的經向緊度Ej:

式中:Ej為經向緊度(%);dj為經紗直徑(mm);Ntj為經紗密度(tex);Pj為織物成品經密(根/10cm);C為紗線直徑係數。

織物的緯向緊度Ew:

式中:Ew為緯向緊度(%);dw為緯紗直徑(mm);Ntw為緯紗密度(tex);Pw為織物成品緯密(根/10cm);C為紗線直徑係數。

織物的總緊度E:

注意:該公式存在明顯的缺陷,即當經向緊度或緯向緊度為100%時,總緊度將恆等於100%,但在緯向緊度或經向緊度取不同值時,織物的緊密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密度與緊度的關係

織物的經緯密是表示織物緊密程度的絕對值,與經、緯紗線的粗細無關,只能比較具有相同經緯紗細度的不同織物的緊密程度。而緊度是表示織物緊密程度的相對值,與織物所用經緯紗的粗細有關,無論織物所採用的經、緯紗細度如何,均可對織物的緊度程度、厚薄進行比較。

織物的緊度又是織物經、緯密的直接反應,在織物經、緯密細度不變時,織物的經、緯向緊度與經、緯密呈現線性關係,隨著經、緯密的增大,織物的經、為向緊度隨之增大。

3織物的長度、寬度和厚度

長 度

長度即匹長,以米(m)為計量單位。匹長的大小根據織物的用途、厚度、重量及卷裝容量來確定,各類棉織物的匹長為25~40m;毛織物的匹長,一般大匹為60~70m,小匹為30~40m。

寬 度

織物的寬度是指織物橫向的最大尺寸,成為幅寬。單位為釐米(cm)。織物的幅寬根據織物的用途、織造加工過程中的收縮成都及加工條件來確定。棉織物的幅寬分為中幅和寬幅兩類,中幅一般為81.5~106.5cm,寬幅一般為127~167.5cm。新型織機的發展使寬幅也隨之改變,寬幅織物越來越多。

厚 度

織物在一定壓力下正反兩面間的垂直距離,以毫米(mm)為計量單位。織物按厚度的不同可分為薄型、中厚型和厚型三類。

△各類棉、毛織物的厚度(單位:mm)

4單位面積重量

? 坯布克重:是指織物單位面積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數表示 (g/m2)。商業上最簡單計算方法:

棉織物一般在70~250 g/m2範圍內;

凡立丁 (精梳)毛織物重量在185 g/m2 左右;

厚花呢 (粗梳)為280g/m2左右;

薄形絲織物一般在20~100 g/m2之間

? 按《部頒標準》計算方法(應扣除回潮率因素):

式中:GK—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

GO—試樣乾重 (g)

WK—試樣的公定回潮率(%)

L—試樣長度 (cm)

B—試樣寬度 (cm)

來源:《紡織材料》、《機織產品設計》、百度文庫

由色尚坊布博士整理編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