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素質而言,具有大格局的學習觀遠比聰明本身更重要。如果能完善自己的學習思想並掌握綜合技能,那麼,你的知識學習將技高一籌。        —— 編者的話 緒論: 現代學習觀 樹立素質學習觀念, 走進新世紀的起點; 努力掌握生存本領, 是社會競爭的必然。   據悉,出席美國科學年會的科學家和教育家一致認爲,21世紀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學校傳授給下一代的將不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技能。       一、要樹立“素質學習”的理念   21世紀的教育將從一次性學習向終身學習躍遷:終身學習,永遠成長。教育將不再只是大中小學意義上的學歷教育,而成爲一個人的終身需求。因此,要樹立“素質學習”的理念,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更好。        1、中學生是“素質學習”的主體   當前,普及“素質教育”的浪潮以不可阻擋之勢席捲全國。在素質教育閃亮登場的今天,我們認爲“素質教育”與“素質學習”是兩個主體不同而相對應的概念,正如“教”與“學”是兩個對應的概念一樣。 確切地說,素質教育着眼於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培養和人格健康發展,它是針對教育者而言的;素質學習則是對學習者而言的,它着眼於學習者自身如何學習知識和是否掌握其技能,從而把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作爲學習的主要目標。所以,本書提出的“素質學習”概念,是專指學習者形成學習品質和能力的完善過程。它有三層含義:一是要用科學的學習理論來武裝學習者的頭腦;二是學習者要具備自我調控學習的思想和方法;三是學習者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熟練掌握高超的學習技巧。我們之所以提出這一概念,其宗旨就在於鼓勵中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從而切實地呼應素質教育的根本。 某中學的一位老師爲學生上綜合素質課。老師說:“你們不用記,只要用眼睛看就足夠了。”他拿出一個廣口瓶放在桌上。隨後,他取出一堆較大的石塊,把它們一塊塊地放進瓶子裏,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問:“瓶子滿了嗎?”所有的學生應道:“滿了。”他反問:“真的?”說着他從桌下取出碎石,倒了一些進去,並敲擊玻璃壁使碎石填滿石塊間的間隙。“現在瓶子滿了嗎?”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應道。“很好!”老師又拿出一些沙子,把它慢慢地倒進玻璃瓶。沙子填滿了石塊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沒滿!”學生們大聲說。然後這位老師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面與瓶口齊平。他望着學生,“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一個學生舉手發言:“它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不管我們的功課多緊張,我們都還能夠學習一些其它的新東西。”其他學生表示贊同。“或許你是對的,” 這位老師說,“但是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塊放進瓶子裏,你就再也無法把它們放進去了。那麼,什麼是你學習階段的‘大石塊’呢?這就是素質的學習與培養。知識當然重要,但個人未來獲取知識的能力更重要,切記!” 研究教育的專家認爲,人類知識學習方面的某些習性和技能之形成與完善最好在學習的初始階段,這主要是指幼兒至中學這一時期,一旦錯過,就可能造成知識素質的終身“殘廢”,從而阻礙個人未來智能跨越式發展的可能趨勢。     2、素質學習模式有哪些基本特徵   素質學習是指要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同時更要注重磨練和形成基本技能的有效過程。那麼,什麼是現代的學習模式呢?   勞瑞是美國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去年,她在老師的幫助下,作了一幅圖:圖上列出了一個夏日她自己一天影子長短的變化。這幅圖的完成用了勞瑞一年的時間。勞瑞是怎樣作出這幅圖的呢?夏天的時候,勞瑞和她的老師同學們到校園裏去測量影子的長短。她和她的同學們每隔一小時輪流相互測量,他們記錄下影子的測量值和每次測量的時間。同時,他們把測得的數據存儲在計算機裏面。勞瑞花了近兩週的時間學習如何使用表格,她學的是Microsoft Excel,學習的內容包括如何輸入數據,如何將數據轉化成柱狀圖等。她還學習使用作圖程序,通過學習,勞瑞可以用Microsoft Point縮放物體、畫物體的影子和旋轉、顛倒和組合物體。兩個季度的學習之後,勞瑞已經可以使用Power Point演示程序,可以操作數碼相機並把圖像下載到計算機中。勞瑞還製作了一個簡單的網頁,學會了使用電子郵件。當學習結束之後,勞瑞已經可以把影子數據做成一個圖形,她還用電子郵件和她的同班同學們交流經驗。   這種現代教學方式,是把學習信息技術融入到一個並不令人感到枯燥的活動中去,從而使學生更有效地磨練和形成基本技能。中學教育作爲基礎教育,既要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又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訓練。在這一學習過程中,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其特徵大體上可以概括爲以下十個方面: (1)學習充滿信心。具有“攀高”精神,不畏艱難,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肯定自我,有能力、有信心去實現知識學習的大目標。 (2)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對末知的知識充滿強烈興趣,無休止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敏感並樂於接受,凡事都想看個究竟,刨根問底,並且願意親身嘗試一番。 (3)強烈的時間觀念。珍惜學習時間,善於利用時間。懂得在較短的時間裏學得更快、更多、更好,不無端耗費自己和別人的時間。 (4)學習有計劃性。對學習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而不是想學就學,不想學就擱一邊。而是目標一經定出,“言必行,行必果”,盡力爲之。 (5)講究學習效率。注重追求學習效率,並知道如何去學習,懂得什麼知識要思考,什麼知識要理解,什麼知識要記憶,什麼知識可忽略。 (6)正確評價自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評價恰如其分,正確對待別人的評價和批評,善於發揚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缺點。 (7)知識結構合理化。學習思路開闊,走知識“雜交”之路,對所有科目知識都認真學習,不偏科。同時,注重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 (8)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肯動腦、善思考、勇實踐,不盲目相信一切,具有敢於批判的精神和創新取向,敢於懷疑權威,唯真理是信。 (9)保持自我心理平衡。有自制力和忍耐力,懂得調節情緒,善於在心理失調中自我解救出來,避免消沉、失意、壓抑等消極的心理趨向。 (10)重視科學的學習方法。拋棄讀書的死記硬背,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知識學習,在學習方法和技巧上下功夫,注重提高學習的能力。         二、重要的問題是學會學習   中學生有沒有會學習的思想意識,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要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固然有諸多的因素,但歸根到底取決於他們是否會正確地學習,它實質上決定了你未來的學業和事業的成功與失敗。      1、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是學習經濟   在跨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知識、信息、智慧、技能、才幹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生產要素,人才及其智能、知識是社會經濟的第一資源、第一資本,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知識經濟就其本質而論,可以稱之爲人才經濟。而人才及其知識、智慧、技能,是通過教育、培訓、自學,總之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知識經濟的核心要素是知識。知識的獲取、積累、運用、創新必須通過學習,學習是獲取知識的前提,沒有學習就沒有知識,沒有智慧,沒有創新,沒有能力,沒有技術,沒有經濟。因此,可以說學習就是力量。世界經合組織在《以知識爲基礎的經濟》這一知識經濟的經典文獻中高度強調:“學習是極爲重要的,可以決定個人、企業乃至國家經濟的命運。”   今天,人類的知識和智慧,無論在容量還是速度上都以指數式增長。21世紀,在高速發展的通訊衛星、光纖通信、超級計算機以及其他高新科技的推動下,信息爆炸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加劇。我們正在步入“技術圈”時代。新知識的增長速度呈現幾何級數增加,知識陳舊的週期愈來愈短,知識結構向高度分化、高度綜合方向發展,知識更新在撥動着人們學習的心絃。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調查,半數的勞工技能在3至5年內就會變得一無所用,而從前這段技能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別在工程界,畢業10年後所學還能派上用場的不足1/4。因此,學習已變成隨時隨處的必要選擇。但這必須有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即你是否掌握如何學習的技能。 最近,聯合國對文盲的定義中有這樣的新界定:“看不懂現代信息符號、圖表的人是文盲;不能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與管理的人是文盲。”事實說明,知識更新迅速,使我們不可能一勞永逸地獲取足夠的知識,中學生只有學會學習,纔能有效地更新知識,走上工作崗位後,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迫切需要。從市場經濟角度看,會學習的人將更受社會的廣泛歡迎,也更能滿足市場經濟的需要。有一種說法,未來社會就業者要有三張 “綠卡”:第一張是知識;第二張是專業才能;第三張是創業本領。所以,學會學習是生存的技能,把握未來的本領。      2、僅靠學校所學知識是不夠的   應當清楚地看到,現在每隔五至七年,人類知識總量就要翻一番。但是,目前學校裏所學的知識,因絕大部分是相對穩定的基礎知識,與現代社會需要的知識相去甚遠,故而,僅僅靠15年的靜態教育學習一些現成的知識和技能,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這裏有一個很生動的事例,或許會給我們的一生留下教誨:這是美國一所大學畢業考試的最後一天。在教學樓前,有一羣機械系大四的學生正在討論幾分鐘後就要開始的考試。這是最後一場考試,接着就是畢業典禮了。有幾個人說他們已經找到工作了,其它的人則在討論他們想得到的工作。懷着對四年大學教育的肯定,他們覺得心理上早有準備,能征服外面的世界。他們的臉上顯示出很有信心。在他們看來,即將進行的考試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教授說可以帶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和筆記,只要求考試時不能彼此交頭接耳。校鈴響了,他們魚貫地走進教室。教授把考卷發下去,學生都眉開眼笑,因爲學生們注意到只有5個論述題。 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集考卷。學生們似乎不再有信心,他們臉上有可怕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而此時,教授手拿着考卷,面對着全班同學,並端詳着面前學生們擔擾的臉,問道:“有幾個人把5個問題全答完了?”沒有人舉手。“有幾個人答完了4個?”仍舊沒有人舉手。“3個,兩個?”學生們在座位上焦燥不安起來.“那麼1個呢?一定有人做完了1個吧?”仍然是沉默。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說:“這正是我所預料的。我只是要加深你們的印象,即使你們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舊有許多有關工程的問題你們不知道。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於是,教授帶着微笑說下去:“這個科目你們都會及格,但要記住,雖然你們是大學畢業生,你們的教育才剛剛開始。”時間消逝,這位教授的名字已經模糊,但他的訓誡卻在學生們的心中永遠閃亮。 現代科學知識迅猛發展,被人們稱爲“知識激增”的時代。今天,“知識激增”現象對教育領域中長期存在的“倉庫理論”提出了疑質。“倉庫理論”認爲“腦子是貯存知識的倉庫”,教學就是用知識去填滿“倉庫”,學習就是獲取知識,智育就是知識的傳授和積累。知識越多,則智力越高,越有學問。“倉庫理論”十分重視記憶,認爲記憶是積累知識的最佳方法。長期以來,大部分學生竟是十年如一日,拼命地將一些不感興趣的東西塞入腦裏,或機械地把它背下來,往往是以一成不變的埋頭“猛摳”、“死啃”的習慣性舊方法來學習,應付功課。實際上,這種機械式的學習方式對莘莘學子也只能說是一種時間浪費而已。至少可以這麼說:“學校里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從教科書上所習得的一些東西,只不過是單純的知識之素材而已。”如今,新知識洪流排山倒海般地湧現,使大腦這個“倉庫”不可能包容如此巨量的信息。如果中學生在讀書期間只是死記硬背,就是腦子裏塞滿了知識,充其量也只佔一生中所需知識總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知識激增”的事實告訴我們,不能把大腦當作“倉庫”去裝知識,而必須增強學習能力,學會學習,掌握打開一個個知識“倉庫”的鑰匙。 所以說,僅靠學校所學知識是不夠的。在學習中,中學生要逐步學會如何看書,掌握讀書的技巧,發展自己學習的基本素質與能力,真正做到“此志不容稍懈”。      3、關鍵在於提高學習能力   孔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究竟懂得多少並不重要,會學習就會有足夠的知識。對於中學生來說,關鍵在於要提高學習能力,懂得如何去學習。 什麼是學習能力呢?學習能力是人們在掌握知識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身心力量或本領。愛因斯坦說:“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能力,應始終放在首位,不應當把獲得知識放在首位。”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教授也指出:“我們必須改變那種認爲只有通過老師教,才能學到知識的陳舊教育思想,要使學生從‘不教不會’變成‘無師自通的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制的《學會生存》一書中說:“人爲了求生存和爲了發展,他不得不繼續學習,必須從他的環境中不斷地學習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沒有賦予他的生存技術,人的生存是一個無止境的學習過程和完善過程。” 學習能力不是天生形成的,它是以知識和發揮人的創造性與獨立性爲基礎的,是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的結果。一方面,人的學習能力是在較長時間內逐漸形成的,它不可能靠突擊去獲得,故而,系統的訓練和逐步培養有助於學習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學習能力的增長雖然比較緩慢,但是人一旦獲得某種學習能力後,便具有較長時期的穩定性。因此,學生時代掌握學習能力的人,將會終生受用。 1992年1月,美國微軟公司的市場價值首次超越通用公司。《紐約時報》評論說,微軟公司唯一的工廠資料是員工的想象力。全球各地的微軟公司機構與個人已逐漸認同一項事實:他們最終最大的安全保障是頭腦,而非地產或房舍。有人指出,現代社會的生產工具,如今實際已由勞方所掌握,因爲那些工具在他們的腦子裏、指尖上。事實說明,掌握了學習能力是最大的財富。   我們知道,學校裏的學習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但過去學校教育對培養自我學習方式並未放在眼裏,而教師的講課纔是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但隨着知識的不斷膨脹,各類信息量急驟增長,需要學習的知識量已大大超過了在校學習的有限範圍;而且,知識更新週期縮短,知識陳舊率加快,許多新知識是靠學校學習無法獲得的,這就必須要靠自學來補充,因此,要想繼續獲取新知識就必須終身學習。今天,人們在談到中學生爲適應未來變化和知識迅猛增長的時候,都一致強調應把提高學習能力放在第一位。中學生只有獲得獨立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才能通過有效的讀書與學習,從而善於收集處理複雜的大量信息,這樣,無論知識陳舊週期如何縮短,科學技術綜合化的洪流如何迅猛奔騰,運用自學方式仍能迎頭趕上。   這裏給大家講一個發人深思的小故事:一天,一位老大爺在江邊釣魚,一個七歲的小男孩蹲在一旁饒有興趣地看,於是一老一少成了朋友。臨走時,老大爺收拾好漁具,撿出所釣的一條魚讓他拎回家,這個小男孩卻搖搖頭。老大爺問:“是不是太小了,那你挑一條大的吧?”這個小男孩還是搖搖頭。老大爺又說:“嫌少吧,你多拿幾條回去?”這個小男孩仍然是搖搖頭。老大爺有些不惑,又問:“這樣吧,這些魚都給你了?”這個小男孩看看那些魚,又看看老大爺,還是搖搖頭。老大爺看着小男孩欲言又止的樣子,笑道:“你想要什麼?”小男孩這纔不好意思地說:“我想要一條釣魚杆。”老大爺問:“爲什麼?”這個男孩說: “我以後可以自己來釣魚。”老大爺哈哈大笑:“孺子可教也。”於是,老大爺爽快地把釣魚杆送給了小孩子。望着小個子樂顛顛地扛着釣魚杆遠去的背影,老大爺自言自語地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其實,這個小男孩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現成的魚只夠喫一次,如果學會了捕魚的方法,那麼一輩子也喫不完。   中學生在校學習應不在於獲得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學習,真正地掌握自學的能力。我們如果把知識的技能比作“黃金”,那麼,良好的學習能力就是“點金術”。黃金固然可貴,然而卻難以和點石成金的本領媲美。事實上,就一個人一生所獲得的知識總量而言,可以說大部分並非學校老師所授,而是靠自己所習得的。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科學家,歷來十分重視自學。達爾文曾說:“我認爲我所學到的任何知識都是從自學中得來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小學,靠自學取得一千多項發明而聞名於全世界。著名數學家笛卡兒靠自學,在二十三歲時創立了解析幾何學。華羅庚教授早年在小店當學徒,他也完全是靠自學,成爲世界著名數學家。法拉第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從一個未曾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鐵匠的兒子,一躍成爲英國第一流的科學家。 讀完中學是處於升學與就業的叉路口,對中學生來說,其所學到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一旦初中、高中畢業後不能升學,大量的新知識更新與獲取還要靠以後在社會中憑藉自己的努力。如果在中學階段掌握學習的本領,可以爲未來的再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具體地說,一是從自身發展的素質來看,會學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就會提高,理解的程度也會加深;二是從獲取知識的時間來看,良好的學習能力把聽講與消化緊密結合起來,可避免學習不得法所走的彎路,從而簡化思維過程,縮短獲取知識的時間;三是從創造性的角度來看,具有了學習本領,就不只是靠老師的“餵養”與“灌輸”,而是用自我思維方式、有獨到的見解去能動地理解,這樣便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獲得真知灼見,這也是未來進入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如果把這句話引申開來,那麼,我們便可以說:“掌握學習的能力,我們就能走向學業和事業的成功。”  第一章:學習的八大素質      塑造健康的品質, 增強素質的力量; 戰勝平庸和貧乏, 追尋明日的輝煌。   影響知識學習的主要因素:一是智力,二是情緒。穩定情緒與激發智力相結合,是成功學習的一條基本規律。人們通常所說的個性心理品質,在智力發展和成才過程中的作用已引起國內外心理學家的高度重視。情緒智力商數(簡稱情商,英文縮寫EQ)是美國哈佛大學近年推出的震憾世界的教育新概念。研究表明,在一個人知識學習的成功因素中,智商只佔有20%,而情商卻佔80%。   中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獲取知識,要做到真正掌握所學,並且能夠在實際運用中取得效果,必須通過有意識的自我培養、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和自我完善等過程,努力克服心理上、生理上以及社會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各種障礙,努力培養學習的基本素質。我們將學習中應具備的基本要求,經過凝鍊和概括,在本書中提出爲“學習的八大素質”。這就是:問心、悟心、用心、記心、信心、耐心、細心、靜心。其中“問心、悟心、用心、記心”屬智力素質,“信心、耐心、細心、靜心”屬情感素質,八大素質有機地結合,是中學生成功學習的先決條件。   以下,將分爲八個部份的內容加以詳細講述。       一、問心——解決疑難問題的起點   “問心”,指的是如何看待和解決困惑、疑難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思考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而問題解決的前提條件則是先要有問題的存在。事實上,有效的學習方式便是經常懷疑,隨時發問。知道得越多,就越會發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發問和答案一樣重要。 所以說,問心是解決疑難問題的起點。     1、妨礙自已發現問題的原因   從前,一位科學家費爾頓在測定固體氦元素的傳熱度時,得到數據是當時公認數值的五百倍,然而他卻絲毫不懷疑這個所謂已成定論的數值,而深信是自已在測定方法上有錯誤。後來,英國一名年輕的科學家經過反覆測定,得出了與費爾頓相同的結論而一舉成名。費爾頓得知此事後,十分感嘆自已沒能脫掉習慣的帽子而戴上創造的帽子。事實上,如果能夠對已成定論的數值提出疑問,進行分析和論證,費爾頓就不會被別人捷足先登奪走榮譽了。   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的進化》中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爲解決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的想象力,這標誌着科學的真正進步。” 發現問題是解決的起點,也是解決問題的歸宿。發現問題就是發現事物的矛盾,在學習中就是要找出自已的疑問之所在。多年前,李政道教授在同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同學的談話時指出:“爲什麼理論物理領域中做出貢獻的大都是年輕人呢?就是他們敢於懷疑,敢問。”探求新的知識是從問題開始的,而問題的起點就是疑問,正如巴爾扎克所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卻毫無異議的問號。”有了疑問,學習纔有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纔會確立思維的目標,纔會積極地去思考。對中學生來說,閱讀課本得到的或在課堂上聽到的一切,如果不提問題一概接受,即無助於理解新知識,也無助於記憶新知識。對所學的知識,能不能提出問題,是思維能力強弱的重要標誌。   因此,爲了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學生在學習中要養成“學則須疑”的思維習慣,善於發現問題。在學習中可能提出的問題,就其來源而言,大致可分爲四類:一是聽課中沒有弄清楚的問題;二是聽課過程中聯想到的,而在課堂上來不及思考的問題;三是在複習中通過自己的鑽研發現的問題;四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題或思考題。前三類問題,特別是第三類問題,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發現的。不少學生苦於提不出問題,而使學習無從深入下去,到頭來或是使課後學習流於形式,或是以作業代替複習,這種不良習慣將影響學習的效果。一般來說,中學生不大善於發現問題,而且往往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就是一切都懂,發現不了什麼問題;要麼就說,什麼都不懂,同樣提不出確切的問題。其實,妨礙中學生髮現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怕難,不肯去動腦筋思考,這主要是惰性使然;另一方面,把許多問題看得很容易而覺得不值得去想。這樣,也就杜絕了深入探究問題和發現問題的可能性。 因此,每一箇中學生都應當克服自己的弱點,在學習中懂得尋找和發現一些問題讓自己思考,然後自己去查閱有關參考資料,找出答案。這是開發智能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素質學習的一大關鍵。     2、學問是凡事都要問個“爲什麼”   孩子三至六歲時,他們對周圍的人和事特別好奇,常常會提出許許多多令父母無法解答的問題,比如:月亮爲什麼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大熱天狗爲什麼張開大嘴伸着舌頭喘氣?香蕉爲什麼沒有核?蝴蝶下雨天在哪兒避雨?人害羞爲什麼會臉紅?電視卡通是怎麼畫成的?……聰明的父母對種種疑問,總是採取鼓勵孩子的態度。一些孩子善於提出激發大人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是動腦筋、愛思考、渴求知識的表現。   思想敏捷的人就在於將“問題年齡”一直保持深化下去,表現在於喜歡並善於提出問題。俗語說:學問學問,需“學”,又需“問”。善問,往往是肯鑽研的表現,也是進行學習思考的先決條件。法國文豪巴爾扎克曾說過:“生活的智慧大概就是遇事都問個爲什麼”。馬克思的女兒勞拉請她父親填一個調查表,其中問:“你喜歡做的事——?”馬克思答:“啃書本”;又問: “你所喜愛的座右銘——?”答:“懷疑一切!”馬克思說的懷疑一切是指科學研究上對一切已有的認爲天經地義的結論,必須經過自己探索、思考、研究、審視,予以重新批判,然後決定取捨。   中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學會發問。如能做到凡事都問個爲什麼,無疑是提高主動性、自覺性,這也是檢驗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和增長學習能力的一種好方法。清代著名學者戴震少年讀書時,有一天,老師講授《大學章句》。這是南宋朱熹編的一本書,有許多註解。老師照本宣科地講完“左經一章”之後,戴震聽着心中產生疑問,就問:“老師,憑什麼知道這一章叫《經》,是孔子說的,由曾子記的?又憑什麼知道以下十章叫《傳》,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生執筆寫的?”老師對他說:“這是朱熹說的,你看,註解上不是寫着嗎?”戴震卻不滿足,還是打破砂鍋問到底:“朱熹是什麼時代的人?”“南宋人。”“那麼,孔子和曾子是什麼時代的人?”“都是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距多少年?”“差不多有兩千年。”“既然相距這麼遠,那麼朱熹根據什麼作出這樣的斷定呢?”老師被問得瞠目結舌,無話可答,不禁讚歎曰:“此非常兒也!”這一事例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能夠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對前人留下的理論知識必須善學、敢疑,這樣纔不會讓問題在自己的面前溜過去。   勤學善問才能長進,不過,敢於提出問題時還要善於提出問題。已故的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主張:“對善於提問的,也給高分,也是好學生。”他認爲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1929年,茅以升在唐山路礦學堂當教授。一次,一個學生問他,“老師,請您說說,應力在前,還是應變在前?”提出問題的這個學生敘述說,“是這樣的,有一本書上講應力在前,可我看到的另一本書卻說應變在前。到底哪個在前呢?我搞不清。”茅以升思忖着:這兩本書我也看過,但對誰在前卻沒注意過,這個學生讀書認真,善於發現問題。於是,他真誠地說: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不過,我一時回答不上來,待我仔細想想再回答你。”他立即鑽到書齋和實驗室去了,最後驗證出應力和應變是同時產生的。   是不是善於提出問題,這是一個人學習能力高低、思考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延安時期毛澤東讀了《反社林論》、《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關於辯證法的筆記》、《論一元論的歷史觀的發展》,以及中國的諸子百家、古希臘哲學家,還有斯賓諾沙、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以及中國學者李達等人的哲學著作,而且作了大量批註。他在抗大講《矛盾論》、《實踐論》,決不照本宣科,而是把講稿發給大家閱讀,到課堂上就是回答並鼓勵學生們提問。在學習中,你有必要對新知識提出這樣的質詢:“這是否和我以前學到的東西一致?它是怎樣和我過去的經驗及知識結構聯繫的?它是不是我已接受的東西的邏輯推論?或是一項新的、獨立的、表面上講得通,並且是根據可靠的憑據而成立的?它是不是可以不加懷疑,暫時予以接受?或是看來難以置信,不合邏輯,和我所知道的東西不一致;還是反之是毋庸置疑的呢?”等等。如此,經過磨練,就會提出重要而有價值的疑問。 值得一提的是,解決問題最困難的部分是正確的提出問題。無論是學習知識還是研究探索事物,都應當在這個方面多下功夫,花大力氣。      3、發現問題要對事物敏感   先說個笑話:美國一家大百貨公司門口的廣告牌上寫着:無貨不備,如有缺貨,願罰10萬。一個法國人去見經理,開口就說:“潛水艇,有嗎?”經理領他到 18層樓,當真有一艘潛水艇。法國人又說:“飛船呢?”經理又領他到第10層樓,果然有一艘飛船。法國人不肯罷休,又問道:“可有肚臍眼生在腳下面的人?”他以爲經理一定會被難住,經理也的確抓耳撓腮,無言以對。這時,旁邊的一名店員應道:“我做個倒立給這位客人看看!” 有一些看似無法做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只需打破常規思維,或許迎刃而解。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超越知覺範圍的信息,常常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有時候,即使已經察覺到了某種奇怪的現象,仍然會無所發現。思維的這種滯後與麻木,是與嚴守教條、死守定律、安於習慣、隨大流等心理因素有關的。因此,要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必須從思想上保持對事物的敏感性,持有探索和批判的精神。理查德?費曼在理論物理界享有崇高威望,曾參與著名的曼哈頓計劃,並以量子電動力學上的開拓性理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一個星期天,他坐在普林斯頓研究院的餐廳裏。旁邊有些人在玩耍:把一個餐碟丟到空中,碟子升起時,邊飛邊擺動,碟子邊緣上的紅色校徽也隨之轉來轉去。閒坐的費曼開始着手計算碟子的運動。結果發現,當角度很小時,校徽轉動的速度是擺動速度的兩倍。他興沖沖地跑去把他的發現告訴同事。同事的反應是:“費曼,那很有趣,但那有什麼重要?你爲什麼要研究它?”費曼老實地回答:“不爲什麼,我只是覺得好玩而已。”這個回答不能代表所有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動機,卻能告訴我們,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缺乏敏銳的關注和好奇,你就不會在科學研究上有什麼出息。因爲在我們周圍,沒有一件事情是毫無意義的。費曼繼續推算盤子轉動的方程式,並進一步思索電子軌道在相對論狀態下如何運動,接着是量子電動力學。一切都是那麼毫不費力,一切看上去都毫無意義,可結果呢?費曼後來這樣總結他的工作:“結果卻是恰恰相反。後來我獲頒諾貝爾獎的原因——費曼圖以及其他的研究——全都來自於那天我把時光浪費在一個轉動的餐碟上!” 提出問題有水平高低之分。一般情況是,許多人往往找到了一個答案之後,就不再去探索更富有創造性的其它答案,但是有的人卻能在本質上發現深層次的問題。講一個普通人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貧如洗的邁克來到芝加哥。當時,美國的建築業大發展,到處招聘磚瓦工。本來,如果按照常規方式來思考問題,那就是邁克必須趕快借點錢找個地方學磚瓦工掙錢餬口。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因爲有個想法在他腦子裏撲騰。他向自己提問:失業的人這麼多,但都和我一樣沒有技術,我爲什麼不能教他們技術呢?對,我來培訓磚瓦工,短期速成。邁克借了些錢,租了間簡陋的店鋪,請來一位在行的師傅,買了1500塊磚頭和一堆砂石作爲教材。然後在報紙上登出了“你也能成爲磚工”的廣告,開展起培訓業務來。培訓班一開張,許多失業者蜂擁而至,他們都願意出點錢,儘快這會這門眼前正好能混飯喫的技術。結果,由於邁克打破了一般常規思路,敏銳地發現了問題的另一個層次,一蹴而就,當了個訓練磚瓦工的人,發了筆不小的財。   由此可見,對事物敏感性,從根本上說是要培養在問題之上建立新的概念和新的聯繫。     4、“謎底”往往來自實踐的啓示   腦子裏經常有疑問在盤旋縈繞,才能保持旺盛的探索鑽研的興趣。愛因斯坦小時候,有一次聚精會神看一隻羅盤。他端詳了很久,思忖着:“這指南針一定有什麼東西在推它,要不它怎麼能轉呢?”後來,“月亮爲什麼不會落到地上來”之類的問題老是不讓他安逸。一次,當他用迴轉的形式攪動茶杯中的茶葉時,感到非常奇怪:“茶葉怎麼不被拋向杯沿,反而聚集在茶杯中間迴旋呢?”對於這些人們熟視無睹的自然現象,愛因斯坦善於憑藉他那非凡的“對事物感到詫異的能力”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後來,當絕大多數物理學家一點兒也不加懷疑地使用牛頓的時間和空間的公式時,他卻嘗試着用嶄新的觀點來重新考慮全部問題,終於在1905 年提出了引起人們轟動的、影響深遠的“相對論”。 學習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在解決某個問題以後,才發現它實際上是另外一個問題,努力並沒有真正達到目的。中學生通常不能使問題明確化的原因,是由於對問題缺乏必要的實踐,因而不能正確地發現和提出問題。爲此,你應當從實踐中獲取啓示,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各種實驗、觀察、分析來發現和解決問題。舉一個例子:現在各國都十分重視檔案文件的去酸工作,並把去酸列爲檔案文件修復工作的一個必要步驟。原來,酸性物質對檔案文件有破壞作用。這個結論是美國人巴羅最先發現的。威廉?巴羅是美國弗吉尼亞州人(1904-1967年)。在研究巴羅家族史的過程中,發現許多舊文件都已經發脆和變質。後來,他來到華盛頓,在一個大學工作室內學習裝訂書稿,同時經常到國會圖書館參觀文件修復方法。他發現十八世紀的手稿已經發脆和無法使用,而十八世紀以前的手稿卻十分完好。這是爲什麼呢?巴羅感到好奇怪。從此,他對紙張變質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下決心研究紙張變質的真正原因。巴羅對大量的檔案文件進行分析、化驗,發現變質的文件大都有很高的酸度,PH值在於3.0 – 5.5之間;而狀況很好的比較古老的紙張,酸度都很低,甚至稍呈鹼性,PH值爲6.0或高於6.0。於是,巴羅做出了已爲現代科學公認的正確結論:酸是紙張變質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人們往往並不是立刻就能提出問題的。人們總是接受實踐的啓示之後,然後才恰當地提出問題,最後才能解決問題。 1822年,美國士兵聖馬丁在一次意外的爆炸中,肚皮被炸開了一個大窟窿。一位名叫波門特的外科醫生把他救活了,然而不幸的是,聖馬丁肚子的左邊卻永遠留下了一個直徑2.5釐米的洞,一直和胃相通。爲了防止食物從胃裏流出來,只得用紗布把它堵住。對於人胃內部的情況,當時生理學家們只知道,人胃裏可以分泌一種神祕的汁液,它能夠消化食物。可是,這種液體是怎樣工作的?食物被消化的整個過程如何?這些都還是未知數。儘管波門特醫生原來並不是研究消化問題的,但是敏銳的頭腦和豐富的經驗告訴他,這個偶然的機遇已經爲他提供了一個揭開人胃消化之謎的寶貴機會。他決定抓住它,於是設計了一些有趣的實驗。他把一些小塊食物分別用線捆住,通過肚皮上的窟窿送進聖馬丁的胃裏,等到食物被消化到一半時,再拉出來檢查。結果他發現,食物到了胃裏以後,如果是澱粉類,就被轉化爲葡萄糖,如果是脂肪類,就被轉化爲脂肪酸……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使食物實行這些巧妙變化的“魔術師”,是消化液中的一種蛋白質——酶!人胃消化之謎就是這樣被揭開了。   5、憑藉預測觸發問題的思路   人們對問題的發現和提出,總是憑藉對事物的認識程度,先將問題分化、變形,如果問題仍在,就換一個思路,重新審視,開始另一個循環。這一過程中也包括對問題的預測形式,並通過聯想比較、概念重組等思維轉換方式,進行一環套一環的逐步推理而展開的。事實上,有時用預測也能觸發問題的思路。 在提出問題後要經過分析,先從一系列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不刷牙會使口腔裏積着厚厚的齒垢,一說話噴出一股難聞的味道,更大的苦果則是會得牙痛和蛀牙病。然而,爲什麼孩子們都不太喜歡刷牙呢?很多年以前,牙科醫生明娜? 杜爾斯女士思索這一問題時,通過調查瞭解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們受不了成人使用的牙膏味道。因爲當時成人使用的牙膏薄荷味太濃,孩子們討厭牙膏進而討厭刷牙。這樣一來確定了問題的類型,就有助於正確地提出問題了。她預測:如果把牙膏中的薄荷的含量降低,加進一些糖槳和果汁,所製成的牙膏就會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於是,這位牙科醫生改行製造和經營起果汁牙膏了,她還設計出孩子們喜歡的牙膏精美外包裝。結果,果汁牙膏一推出,竟大受歡迎。   人們在提出問題時,也常常面臨着選擇。而作出有效的選擇,則需要具有一定的預測能力。這些能力常常是若干智力要素的綜合。預測問題就是根據事物性質來預見未來的發展,並按照事物的特點作出預測結果。實踐說明,用預測結論來觸發思路的敏感性,表現爲要用全力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它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從北京南下的一列飛馳火車裏,坐着一個塑料製品廠的推銷員。只見他滿臉愁雲,不聲不響。坐在他旁邊的一個“知識分子”模樣的乘客,關心地問起他有什麼難處。那位推銷員從包裏拿出一個一次性塑料杯子,嘆口氣說:“我們廠生產這種塑料懷,讓我出來推銷,我跑了許多地方,人家說已經有這種產品了,都不要貨,我只好空手回去。我們廠的產品銷不出去,只有停產了。廠裏幾百個職工都在等着我,盼望我能帶着訂貨合同回去,這下全完了,你說我怎麼能不着急!”那位“知識分子”拿起他的塑料杯看了看,覺得質量還不錯,就說:“你別發愁,我給你出個主意,你回去試試。”推銷員喜出望外,連說:“那就太感謝您了!”那位知識分子說:“你們的產品質量並不差,價格也不比別人貴,爲什麼賣出去呢?因爲別人已經佔領了市場,你們又沒有新的特色,所以沒人要。其實,這種杯子在火車站、列車上,消費量都很大,如果你們在杯子上印個鐵路交通圖,把這條鐵路的沿線大站名標上,在這條鐵路上賣。這條鐵路賣過了,又設計另一條鐵路的專用杯。全國有許多鐵路,你們能不能就專門做鐵路上的生意?”聽了這個建議,那位推銷員如獲至寶,回去立即向領導彙報。廠裏馬上採取措施,改進後的產品,果然暢銷。一個有預見性的思路提出,救活了這個塑料廠。   由此可見,如果離開了提出問題和明確問題,解決問題只能是一句空話。     6、勇於向已有的知識挑戰   《晉書?車胤傳》記載了車胤小時苦讀的軼事:他自幼嗜讀,家貧無錢買燈油,就在晚間捕捉一些螢火蟲裝進白練囊照明,終於以“寒素博學知名於世”,後做了大官。清朝的康熙皇帝初讀到這個故事,原也信以爲實而且深深讚佩。後來轉念一想,到底這囊螢照讀的效果是否可靠?於是在一個秋晚,讓近侍們捉到一百隻螢火蟲攏總裝進大白練囊裏,進行照明讀書的測試。結果效果非常糟糕,儘管當時書籍是木版刻印的大字,可字形筆畫都看不明,根本無法靠它讀書。他以此事爲例,告誡大臣們說:“簡冊所載,有不可盡信者。” 中學生在學習中,要勇於提出問題。一般來說,正確地提出問題,往往是對已有知識進行詰難和挑戰,並使已有的知識面臨危機感。美國著名的航天基地納什維爾有位叫海施的鄉村歌曲詞作者,他宣稱目前的研究課題是:證明愛因斯坦和20世紀其他著名物理學家的理論錯了。要想證明愛因斯坦有錯,幾乎是癡人說夢。但是,在相當保守的世界物理學界中真有幾位人物在這樣幹。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基奧正在做一項令人不可思議的試驗:讓兩個光子賽跑,結果以光速前進的光子落後了。比這個光子快的是穿過障礙(隧穿)的光子。這是否就證明光速不是宇宙中最快的呢?當然,他們不是要徹底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翻,而是證明其中有關光速最快的理論是錯誤的。(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超光速是不可能的。)但有趣的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對這些科學“瘋子”的研究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並給予資助。這是因爲人們希望在太陽系中尋找有生命的行星並去拜訪。但是星際間的距離太大了,以登月“阿波羅”號的飛行速度要用幾乎100萬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我們的近鄰,即便是光速走個來回也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讓宇宙飛船以超光速飛行的意義,可想而知。 電影《星球大戰》的空間鬥士如何到達遙遠的星球呢?他們是把太空像一張紙似的摺疊起來,這樣,相隔遙遠的星球緊緊地挨在一起了,他們稱之爲“超太空”。科學家猜想通過時空隧道可穿越銀河系。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任何物質都可以把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變形。像地球這樣大的物質引起的四維畸變形成了引力。十年前,有些科學家想到,根據這一理論,如果物質的質量越來越大,而體積越來越小,空間一時間會畸變得薄如紙片。當然,四維的畸變很不好理解,不妨把我們所在的太空設想爲一張可伸縮的紙片。在紙片上從A點到B點的最短距離是直線距離。但是,由於畸變,紙片折了起來,A點疊加在B 點上。結果,從A點到B點的直線成了曲線,距離遠了,而最短的距離是從A到B鑽的一個洞。這就是蠕蟲效應。太空與時空中的蠕蟲洞能把我們直接連接到很多光年以外的地方,是太空旅行的捷徑,比“直線”傳播的光快多了。美國航空航天局路易斯研究中心科學家蘭迪斯認爲,穿越蠕蟲洞時沒有經過任何東西,這和相對論並不矛盾,只能表明蠕蟲洞是相對論的漏洞。 如果有一天人類通過時空隧道穿越銀河系,那麼,愛因斯坦有關光速最快的理論顯然有誤。但是這可能嗎?我們試目以待。    7、探索事物要排除認知偏差   提出問題,需要對客觀事物本身及其規律有較充分的瞭解,並在此基礎上用辯證思維的觀點進行分析,否則,便會產生對問題的認知偏差,如出現片面性、簡單化、靜態化和孤立地看問題等。因此,我們一定要樹立敢於探索的精神,努力排除這種認知的偏差。 首先,要排除認知的片面性。認知的片面性,即只從某一角度而不能從其它角度或多角度看問題的人傾向。在科學史上,許多理論在提出之初是依據某種觀點的,雖然正確地解釋一部分現象,但卻並不能表明其很完善。後來科學發展了,才使它得到修正和補充,從而成爲科學的認識。例如,十七世紀,英國著名的科學家波義耳在研究“空氣的彈力和重量”問題的實驗中發現:在一個大氣壓下的一個體積的空氣,受到兩個大氣壓,體積就會被壓縮成二分之一;受到三個大氣壓,體積就會被壓縮成三分之一。1662年,他把自己的實驗結果歸納成一個公式: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和它所受的壓強成反比。這就是波義耳定律,也有叫做波義耳——馬略特定律的。這是因爲法國物理學家馬略特1679年也敘述過這條定律。到了十九世紀,法國物理學家雷尼奧對不同的氣體在不同的壓強下,進行波義耳定律的重複實驗。他發現,並不是任何氣體都遵守波義耳定律。比如氣體氮,在一個大氣壓下一千升,按照波義耳定律,在一千個大氣壓下,應該被壓縮成一升,然而實際上是兩升,比按着公式計算出來的值要大一倍。通過大量測定實驗,他得出了新的結論:在一般情況下,波義耳定律基本是正確的;在特殊情況下,這條定律應該加以修正。他把適合於波義耳定律的氣體叫做“理想氣體”。這之後,荷蘭物理學家範?德?瓦爾斯進一步發現,自然界並沒有“理想氣體”。各種不同的氣體在受到不同壓強的時候,體積的變化並不完全一樣,他提出一個有名的非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這就是在運用波義耳定律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氣體,在壓強上加一個改正值,在體積上減一個改正值,這就比波義耳定律更接近客觀真理了。這一事例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不斷擴大我們感知問題的範圍,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認識問題,學會使用綜合分析方法來提出問題,這樣,才能把握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正確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其次,要排除認知的簡單化。認知的簡單化,即感知過程中對客觀事物作不適當的簡化。公元二世紀,古羅馬有一個醫生名叫蓋侖,他通過解剖猴子來研究人體的生理和構造。關於血液在人體裏是怎樣流動的問題,蓋侖認爲,亞里士多德講人的血管裏充滿空氣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他認爲血管裏盛的是血,血液在肝臟形成以後就存在靜脈裏。靜脈裏的血液,有一部分由靜脈輸進到身體各部分去,另一部分就流入右心房,進入右心室。進入右心室的血液,可以滲透過心室中膈到達左心室,再經過動脈流到全身。在他看來,血的流動是不循環的,就象潮水的來潮和退潮一樣來回流動。蓋侖在解剖學研究中還貫穿着“目的論”的觀點,他認爲人體構造和生理機能都是有意識、有目的安排的。他的這些觀點一直被奉爲經典。1543年,比利時解剖學家維薩里在他出版的著作《人體的構造》中指出,心臟中膈很厚,由肌肉組成,否認蓋侖的血液從右心室通過中膈流入左心定的觀點。同一時代的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提出了心肺間血液小循環學說。他的研究表明:血液從右心室通過肺動脈和支血管流入肺部,同吸入的新鮮空氣相結合,使血液得到澄清,再經過肺靜脈和支血管流入左心房,完成了血液肺循環的過程。維薩里和塞爾維特各自的學說向蓋侖的觀點提出了勇敢的挑戰。而真正搞清血液循環的是英國醫生哈維。1628年,他出版了《動物心臟和血液運動解剖學研究》一書。他的實驗說明:心臟就象一個水泵。當它收縮的時候,就把血液壓出來進入動脈,當它舒張的時候,裏面又充滿了血液。血液都是朝一個方向流動的,它是從左心室流出,經過主動脈遍佈全身,再經過腔靜脈流入右心室,又經過肺循環而流回左心室。這樣,血液在體內形成一個環流,這就是血液循環。哈維的血液循環的學說,終於推翻了統治一千多年的蓋侖的錯誤理論。上述事實說明,不能只憑感覺來簡單地看待事物。對事物的認識,要不斷深化,纔有可能正確地提出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   再次,要排除認知的靜態化。認知的靜態化,即將原來處於變化、發展、相互作用中的客觀事物當作靜止不變的事物來看待,從而使問題的提出和答案出現偏差和錯誤。例如,地心說(又稱地靜說)是古代人們看到太陽東昇西沉、繞地球上空運動而形成的樸素自然觀。古希臘的學者亞里士多德進一步論證說,如果地球在動,由地上看見夜空中恆星的相互位置,應當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視差動”。但是,各地區上空的星象卻是穩定的,所以是地靜而天動。之後,出現了托勒學說,形成了地心說的行星理論。不過,到了十六世紀初,地心說終於被哥白尼的日心說所替代。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認爲,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繞着以太陽爲中心的圓形軌道運動,地球不斷自轉着。這一事例表明,人類實際上是“坐地日行萬里”,但在千餘年間卻相信“地靜說”,這就是因爲提出問題和認識問題上,由於靜態化而造成的錯誤。 最後,在認知事物中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孤立地看問題,是指割斷事物之間的聯繫,從而孤立地看待事物。“螟蛉有子,蜾蠃負之。”這是我國著名古代詩集《詩經》中的詩句。因爲古人認爲蜾蠃把螟蛉當做自己的養子,所以現在我們常把收養別人的孩子叫做螟蛉子,但《詩經》中的這句話其實是錯誤的。蜾蠃是一種細腰蜂,傳說蜾蠃只有雄的,沒有雌的。那麼,它是怎樣傳宗接代的呢?據說桑樹上有一種小青蟲,名叫螟蛉。蜾蠃飛到桑樹上,把螟蛉偷偷地銜回自己的窩裏,還對它唸唸有詞地說:“象我!象我!”七天以後,螟蛉就變成了和蜾蠃一樣,成了蜾蠃的兒子。這個傳說流傳了一千多年。到了南北朝時,有個名叫陶弘景的人讀到《詩經》這句詩,覺得不可信。雖然查了不少書,可是說法都是一樣的。後來,他通過認真觀察,發現蜾蠃不都是雄的,也有雌的,它們成雙成對地飛來飛去。而且,他還發現蜾蠃的窩裏不僅有銜來的螟蛉,還有一些小肉蟲地動。這些小肉蟲咬着螟蛉,當螟蛉被喫掉後,肉蟲就變成了蛹,又過了幾天,蛹化成小蜾蠃飛跑了。陶弘景終於弄明白了:原來蜾蠃尾巴上的刺很厲害,先把螟蛉刺得半死,然後把螟蛉銜回窩裏,等自己產的卵變成幼蟲的時候,就把螟蛉當食物。蜾蠃有自己的後代,螟蛉不過是被蜾蠃用來餵養“孩子”的,哪有什麼螟蛉義子呢。“螟蛉義子”所以能夠流傳千年,就在於蜾蠃銜螟蛉到自己的窩裏,後來螟蛉沒有了,飛出來的卻是蜾蠃這種假象的存在。     8、屏除認知僵化才能突破   認知僵化,或稱思考的不良定勢,是指學習或思考問題,由於過去的認識經驗而形成一種刻板的習慣、一種固定的模式。在遇到類似的新問題時,卻總是墨守成規,用習慣和定勢去思考問題。例如,中學生看慣了標準的幾何圖形,象頂點在上的三角形換成頂點在下的三角形,這類變式很大的圖形,對於一些中學生就會產生認知困難。所以說,認知僵化對解決問題是極爲不利的心理因素,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應注意排除認知僵化的影響,增強應變能力。 有些問題,如果根據既定原則是一直推究下去,思路會越來越窄,極易鑽進牛角尖,並陷入困境。舉例說,某人請泥瓦匠砌圍牆,要求在牆下開一狗洞和一貓洞。但泥瓦匠砌好圍牆時只開了一個大洞。某人很不滿意。泥瓦匠解釋說,小貓也可由狗洞進出的,某人這才恍然大悟。造成某人認知有誤的原因,主要是因爲原來對事物的知覺,甚至是思維都處於定勢狀態,頭腦中對事物的認識處於知覺恆常性框框內,而問題的答案則是在此框框之外,因而難以進入充滿知識、經驗和成見的頭腦中,這就是認知僵化。   在科學史上,伽利略和牛頓建立的古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經歷了將近二百年的發展。十九世紀中葉,由於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的發現,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建立,特別是由於法拉第和麥克斯韋在電磁學上的發現,這樣,到了十九世紀末,當時已經知道的物理學上的問題,在理論上都已經全部解決。不少物理學家認爲物理學的主要框架已經“一勞永逸”地構成了。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在展望二十世紀的文章中宣稱:“物理學的大廈已基本建成,後輩要做的只是零碎的修補工作,把實驗數據搞得更精密些。”   實際上早在 1898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就圍繞着黑體輻射問題,力求用古典物理學的知識來解決。結果卻使他多次陷入歧途,幾乎瀕於絕境。於是他捨棄了古典的能量連續性概念,創造性地提出了物質輻射或者吸收能量是不連續的,這種不連續的能量,都是常數h(普朗克常數)和輻射頻率乘積的整數倍,這個基本理論,就叫做量子論。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但是,普朗克是不徹底的,他深受古典物理學框框的束縛,他害怕自己提出的這些理論的革命性。這使他在提出量子論以後的幾年中,總是一意設法取消它,堅持用古典電磁力學定律來解釋這個理論。在以後的十年中,他的思想後退了。1911年他取消了能量吸收時的不連續性,只保留了輻射時的不連續性。因此,產生了極不協調的理論,叫普朗克量子原理的第二形式,這充分地顯示了他在理論上的妥協性。與普朗克同時代的愛因斯坦則不同。他不僅圍繞邁克耳遜和莫雷的試驗,敢於採取革命行動,在1905年發表了《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建立了狹義的相對論。當普朗克不敢把能量不連續概念再往前推進,甚至一再企圖用古典物理學的連續性概念來解釋輻射能量不連續性的時候,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光的能量在空間不是連續分佈的理論,認爲光束的能量在傳播、吸收和產生過程中都具有量子性。在人類認識自然界的歷史上,他第一次揭示了輻射的波動性和粒子的對立統一,也就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從而堅固了量子論的基礎。 愛因斯坦和普朗克是同時代的兩位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值得人們深思的是,在這場物理學變革中,本來是普朗克打響了第一炮,但是由於他的思想受古典物理學的束縛,總是不敢跳出舊的框框,使他十年停滯不前。而愛因斯坦由於具有敢於探索、敢於革命、敢於突破的精神,使他於1905年同時在狹義相對論、光電效應和布朗運動三個不同領域中齊頭並進,取得了有重大意義的成果,這在科學史上確實是一個奇蹟。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在提出問題上敢不敢衝破舊框框的束縛,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愛因斯坦所取得的成就和普朗克十年徘徊的事實,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9、首先要正確地提出問題   五十年代,美國有甲乙兩個皮鞋公司各派了一名推銷員到南太平洋一些無名的小島去做生意。兩個推銷員幾乎同時到達上述地區,並發現了出乎意料的同一事實:那裏的人根本不穿鞋。 甲公司的推銷員大爲懊惱,認爲應當事先打聽一下才來嘛,現在卻是白白跑了一趟。於是他立即向公司拍發了這樣一份電報:“這些島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飛機回去。”乙公司的推銷員則完全相反,他看見這種情況,竟喜出望外,爲自己的海外奇遇暗暗歡呼。他也向公司拍了一份電報,他寫道:“太好了!我擬長駐此地,這此小島上無人穿鞋子,這是一個最有潛力的市場。”   沒有人穿鞋子,你把鞋子賣給誰呢?這是甲推銷員的邏輯;沒有人穿鞋子,如果讓他們都穿上,這該是多好的生意啊!這是乙推銷員的邏輯。面對同樣一個問題,卻產生了截然相反的看法,其結果是一個走了,另一個卻留下,究竟誰是正確的呢?且看留下的乙推銷員如何去做。 乙推銷員堅信自己的邏輯是正確的。但開始時事情並不順利,任憑他磨破嘴皮,費盡口舌怎樣宣傳,島上居民們卻無動於衷。後來,他想出一個主意,先用 “免費贈送”、“試穿”的辦法,讓島民們嘗試穿鞋子的滋味,慢慢地,這舒適、文靜、美觀的鞋子被島民們接受了。一年以後,乙公司的皮鞋遍佈在南太平洋那些數不清的小島上,甲公司大爲喫驚。   事實上,甲推銷員的錯誤就在於他的判斷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上,而問題正好是向這種知識進行了挑戰,因而不能對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乙推銷員的想法就不同,他的才能突出表現在正確地分析事物情況和合理提出問題上,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案纔會行之有效。   在學習過程中,要使自己在理解方面解除困惑,你很有必要將問題正確地提出來。一般學生通常是這樣提出問題的:“這個問題是如何解答的?”這種提問方式幾乎毫無迴旋餘地,暗示了這樣一種心思:即要靠死記硬背記住這個問題的答案。而實際上,這卻給自己加上一種弄巧成拙的負擔。請看下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我解答這問題的路子對不對,還有沒有我本可運用的別一些路子?這是一種有效地提問方式,它爲思考解答更多其它類型問題的程序、途徑和方法開闢了渠道。舉例說,傳統數學的重點是統計最終數據,而最新的教學觀念則並重計算技巧與數學思維。以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來說,傳統的問法是:我口袋裏有一枚5分硬幣,一枚1角硬幣,一枚5角硬幣,我口袋裏共有多少錢?而現代的問法則是:我口袋裏有三枚不同的硬幣,我口袋裏最多可能有多少錢?   對中學生來說,無論碰到什麼樣的問題都要認真地想一想,對理解上存在困惑的地方,首先要正確地提出問題。     10、疑問帶來學習思考的認知方法   要正確地提出問題,關鍵在於能否分析問題,揭示未知同已知的關係,對這種關係分析得越清楚、準確,問題提出的正確性就越大,而這就需要在認知方法上下一番功夫。爲了正確地提出問題,一般來說應考慮以下幾種途徑:   一是從回憶對照中提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會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在別人的帶領下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如果一路上不注意路徑的特徵,那麼即使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也只是帶路人的成功。若讓你一個人照着原路再走一遍,或讓你沿着原路回去,往往會走錯路,有時還會誤入歧途。同樣,聽課猶如在老師的帶領下走路,如果不注意體察教材內容的特徵,多問幾個“爲什麼”,那麼一堂課下來,表面上似乎覺得什麼都懂,沒有什麼疑問,而運用起來則不免錯誤百出。因此,爲了及時弄清自己的疑問所在,在課後學習時,不妨先把書本關上,也不要急於看筆記,而是憑自己的回憶,把一堂課的思路先“想”一遍,然後再和筆記本或書本相對照,看一看哪些地方對了,哪些地方錯了,哪些地方忘了,想一想錯誤的原因在哪裏,遺忘的原因是什麼,查一查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等等。這樣通過回憶對照,你常常可以發現一大堆問題。然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學習與思考,一般能加深對教材的理解,獲得增強記憶的效果。 二是從邏輯結構上提出問題。從學習的具體內容來看,知識是錯綜複雜、各不相同的;但就其思維形式而言,卻具有共同的規律,各種知識都是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聯繫起來的。因此,在課後學習時,如果從邏輯結構上提出問題,常常可使自己思考深入下去,獲得系統而深刻的理解。例如,學習概念及其定義時,一般可提出這樣一些問題:爲什麼要引入這些概念,它們是從哪些實際問題中概括和抽象出來的;概念的內涵是什麼,概念的外延指的是哪些;表述概念的定義採取了什麼方式,是描述性定義,還是屬約定式定義;定義中包含哪些關鍵性用語,它們的真實含義是什麼,能否改用其它的說法來定義,等等。上面這些問題,從概念來說是具有共同性的,不論什麼樣的概念,我們都可以如此提出類似的問題,深入地思考一番。又如,學習定理、公式,不妨可能性這樣詢問自己:這一定理(或公式)表述了一個什麼樣的判斷,它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條件和結論是怎樣聯繫起來的,是用什麼樣的思想方法來推導的,推導的主要依據是什麼,關鍵性的步驟有哪些;定理(或公式)的主要特點是什麼,適合於什麼樣的範圍,應用時要注意些什麼問題,等等。一般來說,定理、公式,都可以提出類似的一系列問題,以求深入思考,加深理解和記憶。 三是從不同的方面提出問題。看問題要從各個方面去看,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還要看到它的不同側面。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設想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這是一種很有用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定理、公式或重要例題時,可以斟酌它們的具體情形,提出以下問題:它們的解題思路具有什麼樣的特點,能否改用其它的思路;條件能不能減弱,結論能不能加強;如果把條件和結論調換一下,新命題是否成立,條件或結論是否可以改用其它的說法;它們能不能進行推廣,是否具有特殊形式;如果超出了它們的適用範圍,爲什麼不能應用,會產生什麼樣的錯誤,等等。恰當地思考上述問題,對於正確地把握定理、公式,靈活掌握解題方法,是很有幫助的。 四是從相互比較中提出問題。學習的知識對象往往是相互區別而又相互聯繫的,它們之間常常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爲了深入認識事物的個性和共性,弄清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可以通過適當的比較來發掘問題。例如,可以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比較,把新知識與舊知識相比較,把課堂知識與書本知識相比較,把教科書與參考書相比較,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比較,把同一問題的不同解題思路相比較,把同一解題方法解答的不同問題相比較,把形同質異或質同形異的問題相比較,等等。通過這樣的比較,常常能發掘出不少有價值的問題,然後進行深入的思考,一般能獲得對問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以上,我們簡要地介紹了提出問題的一些途徑。在學習中,當提出了許多問題以後,應當進行適當的歸納,圍繞教材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分清主次,抓住重點,深入思考。對於在日後學習中要加以研究的問題,或實際意義不太大的問題,可以暫不考慮,或放到以後逐步解決。 二、悟心——開拓創造力的突破口   佛語有“悟道”之說,即做人要悟出道理;學習有“悟心”一詞,即要做學問上的有心人。 “悟”字,其義是:瞭解、領會、覺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我懂了”、 “我明白了”的意思,所謂“悟心”:即指在領會、悟出其中奧祕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知識,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實際上,“悟心”是開拓創造力的突破口。      1、先說奇妙的“啊哈”現象   什麼是“頓悟”?有人把頓悟稱爲“啊哈”現象。也許,你還記得有一回在解某個字謎,或是解一道幾何題或別的什麼難題,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突然間,你想通了:“啊哈,現在我明白了。”這就是頓悟。   1917年,德國普魯士科學院格式塔學派的代表人物苛勒提出了頓悟說。苛勒用動物學習行爲來研究“頓悟”。他在非洲康納雷羣島觀察黑猩猩的活動,發現黑猩猩爲了捕食白蟻,會用一根長長的草伸進洞裏去釣白蟻,如果所用的枝條太長,它們就把端部折去,並用“手”捋去枝條葉子,而且還會帶着加工好的木棍到遠處去找蟻穴。這種行爲表明黑猩猩已理解當前的動作與最後結果的關係。苛勒把黑猩猩關在籠子裏,欄外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放着一堆香蕉。開始,黑猩猩手舞足蹈,拚命地鬧騰了一陣子,後來它安靜下來,注意到欄內某處有一根棍子,它就一動不動地深思着,突然,黑猩猩領悟了棍子與欄外香蕉的關係,於是成功地用棍子取到了香蕉。苛勒變換着各種條件,例如把長棍子換成兩根短竹竿,或把香蕉掛在高處,木棍換成木箱,黑猩猩要把兩根短竹竿接上才能鉤到香蕉,或是要搬動木箱,並站上去才能拿到香蕉。再困難一些的就是在木箱裏裝滿石頭,黑猩猩要取出石頭,才能搬動木箱,等等。黑猩猩對這些實驗,有的能立刻領悟,拿到香蕉,而有的則要嘗試一、二年之久才能領悟。苛勒爲此研究了七年。 苛勒把黑猩猩拿到香蕉這一行爲的成功稱爲“頓悟”。苛勒認爲,這種學習方式不是靠偶然性和漸進性的過程,練習不是重要的因素,如果不能把整個情景組成一個整體,即使長時間練習也是徒然無效的,雖然開始也有嘗試的動作,但是到了某個機會突然頓悟,由於“頓悟”也就突然地理解了。這個過程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綜合(把兩根短竹竿接在一起);二是分析(從樹上折取樹枝作棍子);三是聯屬(把石頭、木箱、香蕉之間的關係聯繫起來,洞悉其中奧祕)。 苛勒的頓悟論,主要是強調了觀察、思考、理解等認識過程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確認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目的性,以及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生活中,有時人的知覺變化是在所謂“頓悟”的瞬刻間到來的。事實上,我們的感官經驗並不是互相隔絕,互不相關,或互相排斥的,而總是同某些別的刺激有某種關係,構成某種整體的一部分。頓悟就是突然間認識到這種整體中包含着的本質關係,是在各個部分彷彿各得其所的時候實現的。這時,整個畫面變得清晰起來。必須明確的是,頓悟雖然好象是不經意地在瞬刻間或一閃念之間發生的,但實際上卻是以往的學習和思維成果達到最高潮的顯現。頓悟什麼時候到來,爲什麼到來以及到底是怎樣到來的,至今仍是一個疑團。頓悟顯然是無法制造的,在促進中學生髮展頓悟力中,學校教育對學生只能是幫助而已,以後,就全靠中學生自己了。   在平時的學習中,你也許都有過類似的體會:白天由於緊張的學習思考,往往會發生思維受阻的現象,當晚上或中午躺在牀上後,情緒平靜了,干擾少了,許多問題的答案、許多閃亮的思維火花便會突然湧現出來。著名科學史家弗裏奇指出:緊張學習以後的悠閒時間內,自覺的思考不會中斷,而且還能不受干擾,因此最容易產生新的思想,出現“頓悟”。      2、啊,靈感究竟從何而來?     我們常常聽到或看到“靈感”一詞。靈感是什麼?一般來說,人們總是把靈感與創造性解決問題相聯繫。文藝創作、科學研究、學習思考活動中因思想高度集中而突然表現出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在思考問題過程中突然獲得重大突破,出現新的見解,稱之爲靈感。 這種靈感,實際上是長期努力探索問題的結果。列賓說:“靈感是由於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柴可夫斯基說:“靈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揮着手,而是如健牛般地竭盡全力工作時的心理狀態。”在學習或實踐活動中,靈感往往能形成新觀念和新思想。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在浴缸中忽然領悟到有關浮力的原理:任何浸入液體中的固體受到的向上浮力相當於排開的液體的重量。從而,他找到了測定皇冠黃金含量的方法。傳說,我國古代著名工匠魯班從絲茅草割破手指獲得啓示而發明了鋸子。 靈感究竟從何而來?其實,靈感大都來自日常生活,人們通過觀察和實踐,在某些生活原型的啓發下,往往能產生靈感。比如,德國的克雷博士應邀去美國,在橫渡大西洋的旅途中,發現在航道附近遊玩的海豚能消除湍流,他由此推測通過研究海豚皮,有可能找到克服空氣“湍流”造成飛機機翼“起泡”現象的辦法。又如, 1895年的某天早上,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吉列先生不小心被那把又舊又鈍的剃刀刮痛了臉。不舒服之餘,他忽然有了靈感,想要設計一種新型的刀片架。之後,他與一位工程師合作,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把安全剃鬚刀。今天,美國吉列公司的刀片系列已行銷全世界。 有人說,一夜酣睡之後的早晨,是不少科學家和藝術家靈感光臨的大好時光。事實上也確有其事。科學家黑爾姆霍茲說,他的一些巧妙設想,“不是出現在精神疲憊或伏案工作的時候,而常常是出現在一夜酣睡之後的早上,或是當天氣晴朗,緩步攀登樹木蔥蘢的小山時。”德國有機化學家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凱庫勒多年來一直想確定苯的分子結構,但始終沒能成功。爲此,他陷入冥思苦想之中。一天睡夢中,他夢見苯分子的結構中許多鍊形結構緊密靠攏,並像蛇一樣蜿蜒移動,突然,其中的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凱庫勒醒來後由此受到很大啓發,斷定苯分子的結構是一個閉合的碳環,而科學研究最後證實與他獲得的靈感是一致的。   翻開人類的文學史,我們會發現許多偉大的作品的產生,都離不開生活所賜予的那種銷縱即逝的靈感。例如,果戈裏的小說《外套》就是他在和朋友的笑談中,聽到彼得堡官場上的一個小公務員失落獵槍的笑話以後觸發創作靈感而寫出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普希金總是花很長時間思考他作品的提綱,當一種已誕生的創造性思想還沒有在他腦子裏成熟,有時候要拖上一個很長的時間,輪到有靈感時才把這些材料迅速變成明朗而有力的藝術作品。”   同時也應當看到,靈感的產生是離不開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從表面上看,阿基米德用靈感解決了“皇冠之謎”,但實質上,這種靈感卻基於在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淵博的知識及豐富的閱歷。此外,靈感也是與勤奮學習分不開的。據說,有一青年喜歡寫詩,但他總是寫不出好詩。他埋怨靈感不登自己的大門。一天,他走在路上時,偶然遇到了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這時詩人正一邊走路,一邊構思着一首詩。青年趕上前去,同馬雅可夫斯基搭話:“詩人先生,聽說您非常富於靈感,而我爲什麼總得不到呢?”詩人幽默地回答:“因爲靈感是不喜歡與懶漢交朋友的。” 我國宋朝的王安石有詩句道:“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帶有偶然性的靈感雖然可以成爲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緣起,但在這種偶然性後面卻又隱藏着必然的因素,正所謂“長期積累,偶然得之。”      3、不停轉動你精神上的眼睛   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教授準備招收研究生,一個青年興沖沖地趕來應考,結果卻是榜上無名,名落孫山。青年感到滿腹委屈,頗不服氣地說:“老師,我把您所有論著都讀得滾瓜爛熟,您的許多話我幾乎都能把它背誦了,怎麼……?”“對不起,我的著作不是《聖經》,”盧瑟福嚴肅而又誠懇地說,“因爲科學不需要只會死記硬背的腦袋,科學需要創新!”   所謂創造力,是主體在“悟心”過程中表現、發展起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簡言之,是首創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一種能力。古代有一個寓言說,誰能解開奇異的高爾丁死結,誰就成爲亞洲之王。所有試圖解開這個怪結的人失敗了,輪到亞歷山大一試,他說:“我要建立自己的解法規則。”他拔出劍來將死結劈爲兩半,他成了亞洲王。奧斯本(美國創造工程學家)二十一歲那年,失業了。他只得到處尋找生路。一次,他到一家報社應徵,主考人問他:“你從事寫作已有多少年的經驗?”奧斯本直言相告:“只有三個月,但是請你先看一看我所寫的文章吧!”主考人看完文章對他說:“從你寫的文章看,你既無寫作經驗,又缺乏寫作技巧,文句也不夠通順,但內容卻富有創造性,暫時錄用,試一試。”奧斯本從主考人的評語中領略到“創造性”的可貴。工作之後,積極主動,終於從一個從未受過高等教育的小職員變成了大企業家,並撰寫了著名的《思考方法》一書,成爲當代創造工程的奠基者之一。   一般人都認爲自己沒有創造能力。這個說法不對!其實,任何人通過訓練都能夠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創造力,從而產生新的、卓有成效想法,儘管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發展創造力》一書的作者阿里克斯?歐斯本對“悟心”是這樣闡述的:“主意的產生,有一些猶如平常你總想見到的人突然一下子出現在你面前一樣,非常意外地出現了。但是大部分的主意,都得用盡一切力量,苦思冥想才能得到。主意無論何時都在你的身邊轉來轉去,只是它十分不顯眼,爲了找到它,只有轉動你精神上的眼睛。”在很多時候,問題解決的成功與失敗之間只有一步之遙甚至一紙之隔,只是這“一步”或“一紙”不一定在您的正前方,它可能在您的左邊或右邊,還有可能在您的身後——這時不妨驀然左顧驀然右盼驀然回首一下,說不定轉機就在這一剎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許多鍛鍊和發展創造力的機會,例如,我們每天讀大量的報紙、雜誌、小說一類的東西,對於這些東西,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試圖通過積極的思索來領悟,想一想爲什麼會這樣而不是那樣,這就是發掘“悟心”的過程。在蒐集各種資料的基礎上,按研究的的技巧和方法對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就能開發創造的能力。當你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問題上,從各個側面研究某個問題之後,接着就可能地使精神飛躍。乍一看,你的一些想法可能是荒唐可笑的,但許多所謂優秀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往往便是從這樣的精神遊戲中產生出來的。對中學生來說,“悟心”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開展積極主動的創造性思維,是對原有知識與經驗進行加工組合,創造新思想、新成果的能力。其創造性的思想和成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而對中學生本人來說卻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產生創造性構想的“悟心”過程所要具備的要素:一是知識的廣度,二是知識的合理結構,三是學習思考的壓力,四是解決問題的強烈意識。只有當這四個要素巧妙地交融併合爲一體時,創造力才能爆發出來,從而獲得頓悟和靈感。由此可見,“悟心”所產生的創造力,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對客觀事物發展的本質反映。長期以來,人們對於“悟心”所產生創造力的看法是,文化水平越高,人的創造力就越高。但事實並非全如此。一般來說,知識面廣泛的人,思維具有較高靈活性和深刻性,但是,有了一定的知識並不等於就有了創造力,因爲創造發明往往要求人們放棄傳統的知識和習慣的看法,而探求一種新的途徑。所以,創造力是難以在現有的知識倉庫裏找到現成答案的。不少人博覽羣書,把各種定理、定律、規則背得滾瓜爛熟,但卻不善於通過“悟心”將科學知識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對於複雜的事物通常只能作一些解釋和評註。這種人只不過起了“活字典”的作用,卻沒有創造能力。 事實表明:有的中學生在學校裏成績優秀,畢業工作後卻成績平平;而有的學生在校學習成績並不突出,走上工作崗位後卻成果累累。這就是由於“悟心”能力存在差異的緣故。所以說,中學生在學習階段要努力培養“悟心”能力,開發創造力的潛能,使自己成爲創造型的學生。可以斷定,如果中學生在現階段就重視“悟心” 的發掘,確立創造的決心和志向,並進行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大大地發展自己的創造力。     4、學習不要輕視知覺的功能   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在病房牆壁的地圖上,看到大西洋東西兩邊的海岸輪廓似乎可以契合。“心有靈犀一點通”,在悉心鑽研的基礎上,他提出了一個假說:全球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塊統一的大陸塊,在天體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終於破裂成幾塊,分離漂移成今日世界的各大洲。自此,地質學的一門新分支——大陸漂移說誕生了。 創造性的能力,首先依賴於對事物或問題作出符合客觀的判斷,然後纔是將過去的經驗,以及儲存在腦海裏的各種知識進行分析與綜合,從而得出正確結論。因此,在“悟心”的過程中認識事物,即讀書學習首先要客觀地感知,不要輕視知覺的功能。 人的知覺是一種心理過程,它通常包括觀察、選擇、組織、評價和反應等階段。心理學家指出,人們的感官經驗,並不是孤立存在的。這些經驗總是同別的刺激有某種關係。而知覺就是認識或領會這些關係。知覺不僅牽涉到一個人看到”或“聽到”,而且還牽涉到他對這一情境的“感覺”。換句話說,不僅取決於客觀現實中 “存在着”什麼,而且取決於你的內心裏存在着什麼。例如,俗語所說的“情人眼裏出西施”,就認爲美寓於觀賞者的眼中。比方說,我和你在大街上見到一女孩,我會認爲她很漂亮,但你卻認爲她既不美麗,也不迷人。 一個人對一個物體或一個情境的知覺方式,主要是由下列一類因素決定的:他的知識和經驗,包括他的學歷、年齡、性格、興趣和志向等,這一切因素都參與組成了這個人的參照系。兩個人的參照系的差別,可以說明爲什麼我認爲漂亮的女孩而你卻認爲她不美的緣故。同樣道理,一種學習經驗我感覺是有用的,而你卻認爲是多餘的,這也取決於我們之間的構成參照系的差別。由於我們自身的素質以及所處的環境在不斷變化,故而我們的知覺也在隨之不斷地變化。如你六歲時最欣慰的事,十年以後恐怕不會再用同樣的方式來知覺。而且,你可能會對六歲時的一些想法感到可笑。這些知覺的變化顯然是學習的結果。 此外,知覺還是一種有高度選擇性的心理過程。通常我們都是對一個情境某些要素集中注意和作出反應,而對其它特點則加以忽略,或注意不到。比方說,你在假日去郊外春遊,忽然看見一條蛇爬過,你會不會注意到蛇所經過的地方長的什麼草和盛開的是什麼顏色的花朵?你此時可能只注意到蛇,而一切其它的東西都退居次要的地位。 由此可見,知覺對事物的認識是很重要的。我們力求感知的事物與客觀事物本身以及事物發展規律相符合、相一致。這是學習中不應忽視的。     5、不錯,直覺有時可能是對的   據悉,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羅伯特?魯斯卡教授與妻子離婚時,妻子提出:若是他在1995年底前獲得諾貝爾獎,她應該分得全部獎金的一半。獲諾貝爾獎?這不是開玩笑嗎?教授漫不經心地答應了。時間過去數年,在1995年的10月10日,傳來了魯斯卡獲獎的消息——離前妻約定的最後時限只差八十來天。她按約瓜分了一半獎金。教授後悔不迭,認爲她簡直是一個女巫。最具諷刺意味的是,羅伯特教授的獲獎理論是:不可能準確地判斷經濟形勢並預測其效果。恰恰是其前妻準確地預測出六年之後的“經濟形勢”:百萬之巨的一大筆錢。一時間人們都說獲諾貝爾獎的理論輸給了一個女人的直覺。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體驗:在某一事件發生之前,你心裏總有一種模模糊糊的預感。有人認爲直覺是一種天賦智力作用的結果。一般來說,凡是事先沒有經過邏輯推理而直接獲得某種認識的能力,稱之爲直覺。它是一種意識的思維,不像邏輯思維那樣按推理規則進行。一個人可以“知道”某種事物是真實的,或者確信某種方案會得到預期的效果,但又不能證明他的論點,也拿不出任何論據來支持他的論點,甚至根本不能說明是怎麼得出這個論點的,他“只是知道而已”。直覺的確不能解釋這種情況,但直覺是對這種情形的描寫。 人們有時說,問題要麼是用分析方法解決的,要麼是靠直覺解決的。分析法包括周密的、有系統的、符合邏輯的、一步一步的、歸納和演繹推理。直覺思維並不是按照邏輯思維形式那樣界限分明的步驟進行的。可以說,它是跳過幾個步驟,走的是捷徑,並且繞過蒐集和權衡證據的費力過程。它藐視邏輯法則,是一種具有高度主觀性的經驗:一個人可以從他的知識和感覺出來,直接“跳”到一個解決方案那裏,或至少是跳到一個可信的假說那裏。事實上,科學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非邏輯思維。愛因斯坦強調說,在科學創造中,從經驗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間,沒有“邏輯的橋樑”,必須首先訴諸於靈感和直覺。 被科學界公認爲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教授,是一位劃時代的英雄人物。他喪失了語言能力,全身能動的只有右手的三個手指。但是他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從1988年出版以來一直雄踞暢銷書榜,在全世界銷量達1000萬冊以上。霍金教授儘管不能離開他的輪椅,但他藉助可用圖形描繪在紙上的圖表來表達他的思想,對宇宙進行全面探索。當作家丹尼斯?奧比問霍金怎樣憑頭腦工作時,他回答說:“我工作非常依賴直覺,嗯,思考每個想法應當正確。然後,我試着證明它……有時我發現原來的想法是錯誤的,但它導致新的思想。我發現同其他人討論,對我的思想十分有益,即使他們不貢獻什麼思想。把思想解釋給別人聽,仍對我的思想大有幫助。” 直覺的形式可以分爲聯想式和省悟式。聯想式是指當人們對某個問題經過研究而百思不得其解後,在某一偶然事件的觸動下,原本互不相干的事物向着一個焦點凝聚,使大腦的思路豁然開朗,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省悟式是指不需要外界觸媒的刺激,由內部的思想閃光而產生靈感。人在對某個問題長期思考後,思維達到飽和的程度,恰如縱橫交錯但尚未理順的“電路”,在潛意識的作用下,“電路”猛然耦合接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元素週期律”、“大陸漂移說”等科學預言的發現和提出,就是典型的事例。   總之,直覺是一種猜測和預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種學說的出現,與其說是建立在冷靜、嚴密的推理上,不如說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但是,直覺有時可能被證明是正確的。     6、要正視錯誤的必要性和價值   美國商業機器公司曾有一位高級負責人,由於工作嚴重失誤,造成了1000萬美元的鉅額損失,這位負責人爲此心裏非常緊張。第二天,董事長把這位高級負責人叫到辦公室,通知他調任同等重要的新職。這位負責人當時非常驚訝地問:“爲什麼沒把我開除、降職?”得到的回答是:“若是那樣做,在你身上白花了的 1000萬美元的學費誰去掙?”出人意料的是,這不到一分鐘的激勵性的對話,卻成爲那位高級負責人巨大的內在動力和新的工作起點。後來,這位高級負責人以驚人的毅力和智慧,爲該公司做出卓越的貢獻。   在學習中,如果你能夠認識到錯誤的必要性和價值,你就達到了思考和解決問題所追求的境界。事實上,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長期有意識的“嘗試錯誤”纔會在偶然機會中產生頓悟和靈感。正所謂是:“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首先,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解決問題的新思想是怎樣產生的呢?答案是:極力避免犯錯誤和錯誤是必不可少的,錯誤本身的價值就在於它促使了新思想的產生。或許,你會覺得這一說法有矛盾,我們不妨用一些事實來說明此觀點。   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底博農認爲:“要求事情在任何階段、任何時間內萬無一失,也許這是新思想的最大障礙。”他引述了馬可尼的經歷。馬可尼提出了向大西洋彼岸傳送無線電信號的設想,曾遭到專家們的嘲笑。專家們頭頭是道地論述到,無線電波是沿直線運行,它們將成束跑向太空而不會沿地球弧線運行。馬可尼堅持不懈地進行研究,雖屢遭失敗,但最終取得成功。然而,這是基於錯誤的成功。因爲使傳播成爲可能的是那時還鮮爲人知的能將電波反射回地球的電離層。正如愛德華?底博農所說:“正是通過錯誤,馬可尼才得出結論。如果他始終刻板地堅持邏輯,就永遠不可能成功。”馬可尼的錯誤爲我們的通訊開闢了新天地。他的發明與貝爾的電話一起,爲我們展示了看不見的連接世界的未來網絡。貝爾首次用電報捕捉到電波,馬可尼沒用電線就使它們得以傳送。後來,這些電波在二萬三千英里上空的衛星與地球間穿梭。這些電波產生了聲音——然後是話語,進而有了圖像—— 出現了電視——發展爲全球的電腦網絡,以致今天瞬間信息能夠大量湧現。   歷史學家巴巴拉?曲奇曼說過:“你不能推知人類的觸角會伸到哪裏,歷史從來不會緊跟而總是捉弄科學的軌跡。”人們在嘗試做學問的預測和推理時,可能多半是錯誤的,但不要因犯錯誤而責怪自己,因爲在錯誤中也許就孕育着現在未知事物的答案。其實,人們只能根據當時的科學知識水平作判斷,但問題可能正好是向這種知識所進行的挑戰,而人們卻正好缺乏這種知識,因而不免陷入盲目,對問題的判斷有所偏差。事實上,解決未知問題的失敗往往是難免的,但正是失敗積累了經驗教訓,才使人們的目標最終得以實現。許多人雖知此理,但仍然畏懼失敗。卻沒有人想到,害怕失敗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希望。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一樣,許多發現卻是因爲失敗而完成的,倫琴因底片不慎曝光發現了X射線;古德伊不小心將生膠沾上硫磺,因此發明了硫化法。因此,不要擔心犯錯誤,真正應該擔心的是不犯錯誤。西方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提出了一條似乎不可思議的用人原則,即“對企業聘用的經營管理人員,如在聘用一年內不犯‘合理錯誤’,將被企業解聘”。其實,這是很高明的一着。這裏所說的“合理錯誤”是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工作人員因開拓進取而難免發生的錯誤。如美國銀行家在考查信貸員時,則要求每人至少犯百分之二十的錯誤。其觀點是,不犯錯誤的信貸員肯定是膽小的,不敢作風險生意,會失去發財機會。 同樣,對中學生來說,學習科學知識,無論是現在或是將來,儘可能保留某些孩提時代的思維方式。豐富的想象力和求異性等創造性思維,在思考和解決問題中,將會給你帶來預想不到的成功。儘管有時候可能會碰得頭破血流,但錯誤確有其自身的價值,它會作爲一種催人奮進的激勵,促使你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去探索未知。被譽爲“衛星通訊之父”的美國科學家約翰?皮爾斯說:“知識使人明目,技術使人高效,而意識到無知才使我們充滿活力。”在我們的頭腦中,正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院長查爾斯?維斯特告誡本院師生員工那樣:“尚未有答案的問題是擺在我們及學生面前的有無限價值的東西”。如果我們在思索和解決問題時,總是不敢冒險,不敢跨雷池一步,總是跟着老師依樣畫葫蘆,跟在別人的背後亦步亦趨,或是一遇到問題就退避三舍,那麼,我們就等於什麼也沒有做,什麼也沒有學會,這也將是我們最大的不幸。   所以,作爲中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悟心”過程中,一定要有創新的精神,不要做犬儒。凡事要學會質疑,問個“爲什麼”和“爲什麼不”。事實上,“爲什麼是……爲什麼不”是兩個簡短而極深奧的問題,但卻需要我們有面對錯誤的無畏勇氣。不要因爲你的一點成功而沾沾自喜,從而麻木了思想,要對無知作出反應和行動,努力去探索新問題。 7、從往年的高考作文題看“想象力”    1998年,全國高考“小作文”的題目是《小樂的鞋》:正文是“小樂回家看見媽媽只把一隻鞋洗乾淨了”,然後是兩百多個空格,結尾是“小樂穿着一雙乾淨的鞋,高興地上學去了。”這實際上是考學生的想象力。據評卷老師的綜合反饋得知,大多數考生缺乏想象力,都是按照一些常規模式進行思維的。時至1999年,全國高考的作文題目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一個“假如”,再一次極大地放開了中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空間”,這說明當今教育界已充分意識到要發揮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再看2000年高考的作文題目:它給出了四個不同的圖形符號,要求考生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爲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此類題目不僅是考想象力,更要考出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什麼是想象力?想象力是指在客觀事物的影響下,人腦對過去感知過事物的印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力即有很強的現實性,又有一定的超現實性。比如人們對外星人的想象,怎麼也逃不出地球生物的基本模態。但因爲想象又能夠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重新組合,比如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在潛水艇誕生之前,就憑藉對魚和船的認識,創造了潛水艇的形象。可以說,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法國作家茹貝爾說:“只有想象而沒有知識的人,就是隻有翅膀而沒有雙腳的人。”知識是想象力的基礎,想象力是知識的發展。在學習中,隨着想象的不斷豐富,把想象和抽象思維結合起來,就能形成創造性的思維。想象力可以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習的創造性。但是,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一般人僅僅運用自己想象力的35%。因此,努力開發個人的想象力,這是十分必要的。   想象活動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形象思維。想象力的豐富與否,關係着思維能力的好壞。物理學家普朗克,曾回憶他的一位中學教師是這樣表達能量守恆定律的:“一個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塊沉重的磚頭扛上了屋頂,他扛磚時的功並沒有消失,而是原封不動地貯存起來,很多年後,直到有那麼一天,這塊磚鬆動了,它貯存了多少年的功出現了,以致於它落到下面的一個人的頭上。” 枯燥的、令人乏味的物理學的世界變成令人驚懼、震顫、興奮和嚮往的世界。這便是他最初被物理學所吸引的時刻。愛因斯坦認爲:“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愛因斯坦這段至理名言,也是這位科學巨人的切身感受。想象力不但能引導人們作出新的發現,還能激發向面臨的困難不斷進擊。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認爲:“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爲出發點的。”杜威把科學研究的思維過程分解爲幾個階段。首先,對某種困難或問題有所認識,從而造成刺激。繼而,一個想象力的解決方法躍入自己的頭腦,“理智只是現在纔開始起作用,對這設想進行考察,決定取捨。如果設想被摒棄,我們的思維活動則回到前一階段,並重復原來的過程。”杜威在這裏講的是典型的思維過程。總之,想象力是思考的結果,是思考的高級階段。善於思考的人,必定是想象力豐富的人。   想象力包括好奇、猜測、設想、幻想等。牛頓說:“沒有在大膽的猜測下,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愛因斯坦並沒有經歷過相對論的時空效應,羅巴切夫斯基也沒有直接見到過四維空間,蓋爾曼更沒有看到過“夸克”,這些都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想象的結果。如果牛頓不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他就不能從拋出的石塊或子彈的運動中推導出行星運動的理論,也就不能說明地球吸引物體下落和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原因。幻想是指人們嚮往未來的一種想象。郭沫若曾說過:“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當然,幻想要有科學的依據,要有新穎獨特的思路,這樣才能卓有成效。     8、要解決“想都不敢想”的問題   一位中學女教師曾給她所教的初二年級某班做了一次智力小測驗:講臺上放了一堆零亂的毛線,任何同學都可以上臺來,在三分鐘內找出線頭者即爲優勝者。結果,班上學習成績排名前20名的同學都超過了限定時間,而一位學習成績不怎麼好的男生卻“靈機一動”,成了優勝者。事實上,不要說三分鐘,就是三個小時也不可能找出線頭。因爲事先這位女教師在毛線上做了手腳,即將線頭與線尾巧妙地連在一起,使這堆毛線根本沒有線頭。正確答案是:在這堆毛線中隨便拿起一根並扯斷,得出線頭即可。 這個事例反映出我們的中學生缺乏用大膽的想象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象可分爲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兩種形式。再造想象,是人們根據語言文字的描述,在頭腦中形成從未見過的相應的事物新形象的過程。人們在寫作時,把形象通過編碼,以語言的形式儲存起來,而閱讀時,語言又通過大腦的譯碼還原爲形象,從而使人們超越時空的阻隔,學習科學知識,繼承文化遺產和進行藝術欣賞。學生在學習中通過再造想象,可以遨遊太空,瞭解天體運行;可以鑽進分子、原子中觀察,可以觸摸到電場磁場這些無形的東西。可以說,沒有再造想象就無法進行閱讀和學習,再造想象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們學習的質量。創造想象,是人們在頭腦中對已有的表象進行新的加工組合,創造出事物新形象的過程。想象能力是衡量一個人創造能力的重要標準。創造想象有時會表現出其“不合理”的一面,但這不要緊,許多新生事物都是以“不合理”開始的,不合理有時只是因爲人們暫時還沒找到其間的因果聯繫面而已,如哥白尼的日心學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波爾約的非歐幾何創立等,它們在誕生時雖然都被認爲是“不合理”,後來卻都被實踐證實是合理的。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們的學校教育一味強調灌輸知識,老師對學生,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過分強調亦步亦趨的重複操練,把學生們幾乎訓練成只會應付規範考試的“記憶機器”,“高分低能”的現象比較普遍。據說,在中學課堂上曾有一位老師指着黑板上的一個粉筆點問學生:“這是什麼?”過了幾秒鐘,有個學生答道:“那是黑板上的一個粉筆點。”沒有人再加以補充。“你們太令我驚愕了!”這位老師對學生說:“昨天,我向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問這個問題,可他們卻有幾十種不同的說法。如貓頭鷹的爪子、眼睛、香菸蒂、電線杆的頂端、星星、小石頭、南瓜蟲、腐壞的蛋等等,他們的答案都非常有想象力。”中學生比幼兒的知識豐富得多,這是教育的功績。但是,我們的中學生學會了如何選定一個正確答案,卻失去了大部分的想象力。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尼爾?波斯特曼所批評的:“孩子們上學象個‘問號’,畢業時卻象個‘句號’”。恩格斯曾經批評愛比裴特理科中學裏流行的一種可怕的背書制度,說這種制度半年時間就會使一個學生變成傻瓜。我們倒還沒有成爲傻瓜,但空洞、陳舊、抽象之感令人趣味索然,翻來覆去背條條的韌性戰鬥使人疲憊不堪,苦不堪言。我們什麼時候得以“解放”出來,開始主動、生動活潑,充滿想象力和創造性的學習? 西方國家的學校在教育學生時,總是設法發掘它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美國曾有一篇小學生作文被推薦到全國性的報刊上登載,受到廣泛的推崇。這篇作文寫道: “有幾個小男孩,到郊外去玩,在蘆葦叢中發現一隻蛋,有的說是鳥蛋,有的說是蛇蛋,爭論沒有結果,他們決定把蛋拿回去放到烘箱中去孵……蛋殼快破了,大家緊張地盯着看,哈,蛋裏孵出的是里根總統。”而我國學校的教育,由於習慣對學生施加種種限制和說教,因而,抑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循規蹈矩,要進行理性的冷靜思考,以致使學生常常在“正確答案”面前如履薄冰,舉步維艱,生怕被老師痛斥爲“錯了”,只能死記硬背標準答案,以求萬無一失。學生經過嚴格的規範學校教育後,反而變得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學生所受教育越多,想象力就越貧乏越蒼白。他們看待世界的那種獨到而又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終於爲現有知識所束縛,隨着成年消退。畢加索生前就曾悲嘆少年創造力被扼殺,這是中學生必須意識到的一個嚴峻問題。 誰說我們的孩子們沒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據1998年5月29日《兵團日報》載的一篇題爲“教師罰抄出‘奇蹟’”的文章寫道:一位9歲的小學生王小奇能一手握三支鉛筆寫字,一筆寫出三行字,字雖不太好看,但寫的速度挺快。問王小奇爲什麼要這樣寫字?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聽寫單元生字,我沒考及格,語文老師罰我把50個生字抄寫 30遍。”王小奇還補充道:“我們班有幾位同學都會用三支筆寫字呢!”但是,這篇短文卻是用這樣一段話來結尾的:“此事是喜是憂,頗讓人深思。”這讓人感到悲哀:我們的成人爲什麼不鼓勵和激發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無限的創造力,並給予充分的肯定呢?據悉,上海大同中學三名高中生羅毅、陳鳴和施瑛瑛設想把傳說中的龍變成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動物,不久前在上海英特爾中學生科學論壇上,發表了三人合寫的論文——《從轉基因技術談合成“龍”的可能性》,其大膽奇想讓人瞠目結舌。他們在論文中具體地論述了現代“造龍”的主要方法和思路:第一種方法是現代生物學上已經運用的“器官移植術”;第二種方法是用“核移植術” 合成龍,第三種方法是設計的“龍”基因組。其實,豈不論這三位中學生有無能力去實現夢想,但我們在科學理論上的最終突破,其根源就在於敢想的勇氣與無畏的創造精神…… 確實,中學生要發展和運用想象力已成爲當務之急。我們需要重燃孩提時代那種對世界的驚異和新鮮感,善於接受新思想而不被既定的行爲方式所束縛。     9、學習“悟心”的沃土:“試一試吧”   今天,學校的老師們將傳授知識的重點,由過去的只顧“喂書”側重於教學生“學會”,更多地轉移到教學生“會學”上來,將以往對學生包攬一切的“抱着走”,變爲旨在引導他們思考和探討的“引着走”。 那麼,中學生自己如何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學會提問題和找答案呢? 學習中的“悟心”,即開拓創造性思維,是中學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學習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僅是創造性思維的一部分,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善於撞擊思考的火花。或許下面這個事例會給你一定的啓發:一家建築公司的經理忽然收到一份購買兩隻小老鼠的賬單,不由好生奇怪。原來這兩隻老鼠是他的一個部下買的,他把那部下叫來,問他爲什麼要買兩隻小老鼠?這個部下答道:“上星期我們公司去修的那所房子,要安裝新電線。我們要把電線穿過一根10來米長,但直徑只有2.5釐米的管道,而且管道是砌在磚石裏,並且彎了4個彎。我們當中誰也想不出怎麼讓電線穿過去,最後我想了一個好主意。我到一家商店買來兩隻小白鼠,一公一母。然後把一根連着電線的細繩綁在公鼠身上,並把它放到管子的一端。另一位工作人員則把那隻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逗它吱吱叫。公鼠聽到母鼠的叫聲,便沿着管子跑去救它,身後那根線也被拖着跑。小公鼠就牽着電線跑過了整個管道。” 在學習“悟心”的過程中,“動手去做”才能對所學知識提出多層面多角度的不同意見和想法。“試一試吧”,是學習“悟心”過程中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教育家陶行知說:“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斷語;斷語又生行動,如此演進於無窮。”爲了使用而不斷地積累知識,在實踐中應用知識,並且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不但是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發展智力和能力的過程,不但是應用過程,而且是創新的過程。美國人最愛說的一個單詞是“try”(試),大家也習慣於對沒見過的東西都去“try”一下。微軟公司的老闆比爾?蓋茨,在十幾歲上學的時候就開始“try”計算機軟件,後來休學專門去“try”,終於“try”出一個世界軟件王國。又有報道說有個僅19歲的美國青年,在某項軟件技術方面“try”出了新道道,對大名鼎鼎的微軟公司構成挑戰,微軟公司不得不另覓高招。你“try”,我 “try”,他也“try”。你“try”出新主意,我要“try”出比你更好的新東西。高科技的日新月異的進步就是這麼來的。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查德?費曼,他曾在巴西里約大學做了一年的客座教授。他發現巴西的學生上課唯一要做的是記筆記,考試時學生除了背下來的東西外,什麼也不會。費曼最不理解的是,爲什麼有的人不是通過了解來學習,只是靠死記硬背,把樂趣變成了刑罰。在這一學年費曼教授應邀作了一次演講。他坦率地告訴巴西人,他看到的令人震驚的事實:那麼多小學生在書店裏購買物理書,那麼多巴西小孩子在學物理,全都比美國小孩子更早起步,可是整個巴西卻沒有幾個物理學家 ——爲什麼會這樣?那麼多孩子如此用功,卻一點成效也沒有!費曼舉起一本公認寫得非常好的大一物理教科書,“在這本書裏,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及實驗結果。隨便把書翻開,指到那一行,我都可以證明書裏包含的不是科學,而只是生吞活剝的背誦而已。”費曼隨手翻開一頁,念道:“摩擦發光:當晶體被撞擊時所發出的光……”他說:“在這樣的句子裏,是否就是科學呢?不!你只不過是用一些字說出另一些字的意思而已。有沒有看到過任何學生回家試着做個試驗?我想,他沒有辦法做,他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做。”“但如果你寫:‘當你在黑暗中用鉗子打在一塊糖上,你會看到一絲藍色光。其他晶體也有此效應,沒人知道爲什麼。這個物理現象被稱爲摩擦發光。’那麼就會有人試着回家自己做,這就是一次與大自然相遇的美妙經驗。”據說,費曼教授曾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描寫警犬的文章,提到它們的嗅覺特別敏銳。他想:警犬真厲害,不知道我們人類的嗅覺有多靈敏呢?費曼教授的不凡之處在於他不僅是想想,而且真的趴在地上像獵犬那樣爬來爬去。他的實驗表明,獵犬固然在嗅覺上強於人類,但人類也不像他們自認的那樣無能,事實上,問題只在於人們的鼻子常常離地面太高而已!以後,這成了查德?費曼教授的保留節目:他先走出房間,屋裏的其他人各自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來,堆在一起,然後他走回來,能準確地指出某一本書是哪個人碰過的,而且屢試不爽!別人都以爲這是什麼魔術,無論如何不肯接受費曼的解釋:人手的氣味差異很大,你自己試試就行了! 開拓創造型思維的特點有四:一是不靠死記硬背,而注意思考、理解,靈活運用知識。就是說,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培養獨立自主,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創造能力。二是有好奇心、興趣廣泛、知識面廣,不僅有厚實的基礎知識,而且有許多課外與實際聯繫的知識。三是有強烈的創造慾望,多疑多問,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敢於幻想,能把各種知識組合成某種合理的結構。四是將疑問注於學習之中,在學習中多問幾個爲什麼,見微知著,善於發現問題,生長疑問,又在疑問中滋養真理,從而進入更高層的創造學習境界。美國MIT多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蒂說:“人才更多的是是指一種心態,是指與傳統思維完全不一樣的那種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學多少知識,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擔風險,不循規蹈矩地做事情。我們在招人時,如果有人大學畢業時考試成績全都是A,我們對他不感興趣。如果有人在大學考試成績中有很多A,但中間有兩個D,我們才感興趣。因爲往往在大學時表現得很好的學生,與我們一起工作時,表現得並不那麼好。我們就是要找由於個性與衆不同,在大學學習時並不是很用功的那些人。這些人往往很有創造性,對事物很警覺,反應非常機敏。” 21世紀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的高素質人才。對中學生來說,應當爲未來努力地做好準備,在學習中進行一些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增強在學習與思考中的選擇性、靈活性、多樣性,充分挖掘和釋放自身內在的潛能。現代科學最基本的精神就是“試一試吧”的實驗精神,這種開拓創造性的思維行爲,能給學習活動注入新的活力,對具有一定水準的中學生來講,這種學習形式更具有實際意義。 三、用心——提高思維力的開發點   學校老師常常告誡學生學習要用心。什麼是“用心”呢?我們在這裏所說的學習“用心”,泛指思考的範疇,即理性認識的過程。人的思考,根據信息論的有序性來解釋,其作用就在於使大腦中有關部分貯存的信息有機地聯繫起來,組成更爲複雜的結構、更加有序,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會思考。但能清晰地認識事物,則必須“用心”,這樣才能以有效的思維方式進行學習。衡量智力高低的重要標誌是思考應變能力,即指處理和解決問題的靈活性與變通性。因此,中學生有必要了解和認識思維的規律和作用,並掌握用心思考的方法和技能,培養思考的應變能力。    1、學習的“用心”意味着什麼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寵德,雖年近九十,他每天仍到辦公室去工作八小時。一天,有一個學生從寵德院長的辦公室出來,捧着一大堆書,一臉不高興地低聲抱怨地說:“總是這一套。我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他本可以用一個是或否回答,卻給我十幾本書,說或許在這些書裏能找到我所要的答案。”寵德院長後來對人說: “這就是我學到的讀書方法,艱難費事的方法。那孩子如能好好地鑽研這些書,他就可以真正瞭解這個問題,將來也許成爲一個好律師。” 你不妨思索一下,這是一種怎樣訓練學習“用心” 的方式呢?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思考的過程,知識只有通過思考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這是因爲,知識的種種內在聯繫和相互關係,特別是它們的本質屬性和科學規律,僅僅依靠感覺、知覺或表象是難以完全認識的。“用心”就是要求善於用自己的腦力來思考問題,培養應變能力。這要求我們要認識到思維的特性,養成“用心”思考的良好習慣:   一是要運用思維的廣闊性。善於抓住問題的各個方面,在不同的知識和實踐的領域中進行創造性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廣闊性在許多偉人身上得到充分表現。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牛頓、愛因斯坦都具有思維的廣闊性特徵,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抓住了問題的一切方面,所進行的創造性發現正是思維的廣闊性異常驚人的表現。如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他高度地概括了他那個時代的科學知識。   二是要發掘思維的深刻性。善於深入地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規律性,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偉大的思想家都是以思維的深刻性爲其特徵的。有人認爲創造發明是由於偶然機會碰到的,說牛頓創立萬有引力定律,是由於他偶然看見樹上一個蘋果落地,靈機一動的結果。其實,牛頓是經過長期學習、研究和繼承了開普勒的天體運行定律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受到自然界現象的啓發,經過深思熟慮而抓住事物的本質。   三是要重視思維的批判性。思維的批判性是人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必要前提。科學上創立新學說的人都具有思維的批判性。他們敢於向權威挑戰,敢於創立新學說。十七世紀以來,人們普遍認爲牛頓力學是整個物理學乃至整個自然學科的牢固基礎,頂多在細節上有所補充,而不可能再發展了。但是,愛因斯坦卻極大地發展了牛頓力學,把它推進到相對論的嶄新階段。   四是要鍛鍊思維的敏捷性。要迅速而正確地認識問題和靈活解決問題。能夠適應迫切的情況進行積極思考,周密地分析,正確地判斷,迅速地作出結論。對於軍事指揮工作,最需要思維的敏捷性。卓越的俄羅斯軍事家蘇沃洛夫說:“一分鐘決定戰局。”達爾文在觀察中善於抓住稍縱即逝的現象,作出了重大發現,體現了思維的高度敏捷性。   五是要發揮思維的創造性。它表現在對知識經驗或思考材料的高度概括後而系統的遷移,進行重新組合分析,找出新、異的層次和交織點。思維的創造性具有新穎、獨特的特點,是思維和想象的結合,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的結合,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的結合。例如,我國宋齊時期的科學家祖沖之,他的圓周率就是博覽和研究了古代有關圓周率學說的基礎上,繼承了張衡的成就,自己進行思考、消化、比較、提練的結果。 總之,中學生要養成思考要“用心”的好習慣。在學習思考中,做到方向明確,不胡思亂想;有獨立見解,不盲從;思維開闊,不鑽牛角尖;能揭露問題的實質,不浮於表面。敢於創新,不因循守舊;符合邏輯,不混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生搬硬套;即迅速又準確,不遲鈍,不匆忙。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古代,一人爲兒子請了老師,吩咐兒子的言行要效仿老師。兒子遵命服待老師喫飯,老師喫,他也喫,老師喝,他也喝;老師轉身,他也轉身;老師看他這個樣子,不禁失笑,一擱筷子,猛地打了個噴嚏。他也硬要打個噴嚏,可就是打不出來,只好作揖告罪道:“老師這樣的妙處,實在難學啊!”這雖是笑話,諷刺不動腦的機械學習卻也十分貼切。那麼,我們在學習中怎樣避免“按圖索驥”呢?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學而不思則罔。”其意思說,如果不強調思考和理解的作用,學習就會一無所獲,什麼也得不到。在學習中,進行積極的獨立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深入地理解和記憶知識,實現知識轉化。 首先,對事物外部特徵的觀察離不開思考。在分析事物中,需要概括事物的共同特徵,需要對事物做出解釋和說明。只有通過思考,才能在學習中弄清楚是什麼、爲什麼或做什麼,怎麼做等問題。愛因斯坦曾經指出:“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會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人們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是用大腦的思維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書本。”著名的科學家盧瑟福十分重視實驗,但更重視思考。一天夜裏,盧瑟福到實驗室看到一個學生埋頭做實驗,便關心地問他:“你上午做了什麼呢?”學生說:“做實驗。”“那麼下午呢?”“作實驗。”盧瑟福又問:“晚上呢?”學生還是說:“做實驗。”盧瑟福和藹又嚴肅地教育他說:“孩子,你整天做實驗,那你用什麼時間思考呢?”不善於思考,就不可能把所學的知識消化,就不可能發現問題,也就談不上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其次,對知識記憶也離不開思考。雖然死記硬背也可以接受知識,但這種知識即不能長久保持,更不能有效地應用,唯有憑藉思考後的理解才能真正記住知識。清朝 “楊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曾在山東淮縣當過七品縣令,發現當地有一個十五歲的秀才天資很好,過目不忘。鄭板橋認爲他有才能,有一次,請他到縣衙府去作客。沒想到,鄭板橋向他提了一個問題,這個小秀才支支吾吾;又問了第二個問題,還是回答不上來。原來,這小秀才完全是靠記憶學習,不會思考和分析問題。於是,鄭板橋給他剖析了孔子“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後來,這個小秀才放棄了靠死記硬背的讀書方法,在乾隆中葉考上了狀元。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說:“我小時候也很能背書,可上了高中就頭痛了,特別是數學,背不下來,也沒法背,所以成績很差;還有物理,背下來也不會做習題。有人教我一個辦法,說中學物理很容易,一共有13個公式,每個公式有三個變量,兩個已知數,求第三個未知數,不是乘就是除,沒別的東西。我把13個公式背熟,按‘不是乘,就是除’的方法去套,但問題在於到底‘哪個該乘、哪個該除’還是搞不清楚。”後來,錢偉長完全懷疑了背書的方法。他考上清華大學後,教科書都很厚,但他在思考上下功夫,直到把它弄懂,終於在科學上成爲我國有造詣的著名學者。事實上,知識是靠思考獲得的,而不是靠記憶獲得的,只有使思維能力得到發展,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儘管讀了許多書,但不善於思考,不求甚解,必然會食而不化。古今中外,“讀書破萬卷”的不乏其人,然而“下筆如有神”者卻不很多。知識淵博的人,未必都能做出很大的貢獻。我國南北朝時,有個學者叫陸澄,他從小好學,十分刻苦,清燈黃卷,皓首窮經,“行坐眠食,手不釋卷”。可他讀了三年《易經》,背得滾瓜爛熟,卻不明白書中的道理。還有一些人,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卻只是書的奴隸。晉朝左丞相傅迪,讀的書很多,因而瞧不起讀書較少的刺史劉柳。劉柳諷刺他說:“你讀書雖多,只能算是書簏罷了。”(書簏是盛書用的竹箱)。 再次,思考是使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的唯一途徑。科學知識是反映事實特徵和內在關係的概念體系,只有通過思考,才能將事實的本質及其內在關係揭示出來;學習是在事實與概念之間,概念與概念之間建立的邏輯聯繫,只有通過思考,才能實現這種聯繫。愛因斯坦是最善於思考的人,他腦子裏總是思考着要解決的問題。有人問他:“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我們很想知道你頭腦裏經常記些什麼?”愛因斯坦說:“我的頭腦只記問題。”“那麼書本上的東西呢?”他回答說:“書本上的東西都寫清楚了,到用時一查就找到了。”當然,這決不是說愛因斯坦的腦子裏不裝有書本知識,而是說明思考的重要性。文藝復興時期的法蘭西思想家蒙田說過:“我不願意有一個塞滿東西的頭腦,而情願有一個思想開闊的頭腦。”清代學者閻若璩,二十歲讀《尚書》時,經過思考懷疑其中二十五篇“古文”是後人僞作,後來經過二十二年的“沉潛”鑽研,終於用大量確鑿的史料,證實了這二十五篇確係東晉人梅臣責的贗品,而且寫成了轟動清初學術界的傑作《古文尚書疏證》。如果他不善於思考,沒有大膽的懷疑精神,是不可能取得這樣顯著成績的。 概括地說,學習思考是對知識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演繹歸納,做到去粗存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掌握所學,提出新的看法並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強調學習的思考,同時也決不能忽視思考後的學習。實際上,孔子在說完“學而不思則罔”之後又說“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思不出個結論。明清思想家王夫之在《四書訓義》中強調說:“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於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故而,勤學是知識的土壤,多思是知識的鑰匙。在學習中勤于思考,所知、所學、所見才能廣博精深。     3、最基本的思維方法是分析與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最基本的思維方法,也是其它思維方法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雅各布寫了一本172頁的小冊子,向世界透露了德軍的組織機構、參謀部人員和部隊指揮官等軍事情況。爲此,希特勒勃然大怒,把雅各布抓到蓋世太保總部審訊,要他供出竊取德軍軍事機密的“罪行”。其實,這本小冊子裏的全部內容,都是雅各布利用德國公開報紙中的點滴資料,經過日積月累,分析與綜合彙集而成的。因此,雅各布鞋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間諜。” 分析法是把事物分解爲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和不同特徵的過程,然後逐個加以考察的方法。對未知的整體事物,要深刻地認識、理解它、就要恰當地分解它、簡化它。如把一篇文章分解爲若干個段落,理解各個段落的意思,從而對整篇文章才能更好地理解。綜合法是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和不同特徵結合起來,以形成一個整體加以考察的方法。綜合不是把事物的各個部分簡單地拼揍在一起,而是着重於找出其相互聯繫的規律性。如綜合歸納文章各段的意思形成對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認識。 分析與綜合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分析是綜合的基礎和前提,綜合是分析的目的。知識學習的認識就是遵循“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的這一過程,一步步加深加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瞭解。例如在解答數學題時,我們可以遵循分析與綜合這兩條思路去解題。分析,即從“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攏“已知”;綜合,即是從“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在數學中,前者稱爲分析法,後者稱爲綜合法。舉例說,要解決“用六根火柴擺出四個等邊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的各邊都要由一根火柴構成”這樣一個問題,一般人都先在平面上碰運氣,但思維能力較高的人一開始則將問題的條件與要求聯繫起來,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 “四個三角形要有十二條邊,但火柴只有六根,只有每根火柴充當兩個三角形的公共邊時,才能滿足問題的要求”。經過這種分析,把從平面上考慮的問題改爲從立體上考慮,就能導致問題的迅速解決。這就是分析與綜合共同作用的結果。     4、要懂得準確地推斷客觀事物   法國作家拉封丹(1621-1695年)習慣每天早晨喫一個蘋果。一天,一個朋友來,把他的蘋果“消滅”了。拉封丹回到屋裏,發現蘋果沒了,就猜到這是怎麼回事。於是,他突然驚叫起來:“啊,我的天,誰把我壁爐上的蘋果喫了?”朋友答道:“我沒喫。”拉封丹說:“幸虧如此。我在蘋果裏放了砒霜,好毒死耗子。”朋友高叫:“砒霜?我中毒了!”拉封丹笑着說:“請不要驚慌,我只不過想知道是誰喫了蘋果。”   要準確地推斷客觀事物,也稱演繹推理,它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集中式思維形式。所謂集中思維是在學習過程中從若干不同的知識來源中得到或形成一些觀念,而在解決某一問題時,需要我們重新組織這些觀念,集中地思考出唯一正確的結論,或最佳的解決方案。求解數學題是集中思維的最好例證。因爲數學題一般來說,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沒有什麼“如果”、 “而且”、“但是”這類的可能性。公元前3世紀,埃拉托色尼,當他做埃及亞歷山大城圖書館館長的時候,聽說在南方的阿斯旺一帶,夏至日那天,所有東西在正午的太陽底下都沒有影子,而亞歷山大城的一根木棍,卻在同一時間投下7度多的陰影。這是爲什麼呢?埃拉托色尼想,大概只能用大地是彎曲的來解釋。他派人丈量了兩地之間的距離大約是800公里,而7度多恰好是圓周的五十分之一,於是他很容易算出,原來我們生活在一個周長4萬公里的球體上。這是一個相當精確的數字,閃耀着理性的光芒。   在瞭解集中思維的特點之後,不難理解演繹推理的含義:它是指我們重新組織知識觀念,或現有的知識經驗儲備,從而得出新的認識,或揭露和發現以前不知道的某種真理或某種結論。比方說,可以這樣演繹:如果這是真實的,而那又是真實的,那麼,另外一件事就必然是真實的。或者可以這樣推理:如果這是真實的,那麼,另外一事就肯定不是真實的,或者很可能不是真實的。其實,真理是客觀存在的,只需要運用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或是重新組織我們的知識,就能使真理或正確的結論變得清晰起來,出現在我們面前,並可以把它指認出來。   如果你對上面這一大段話仍然感到困惑的話,或許舉一個生動有趣的例子更容易使你明白什麼是演繹法:一位牧師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準備明天講道的內容。那天恰巧下雨,而他那八歲的兒子頑皮、好動,一分鐘也停不下來,吵鬧不休,令人討厭。萬般無奈之下,牧師撿起一本舊雜誌,翻到一幅色彩鮮豔的大圖畫——一幅世界地圖。他就從那本雜誌上撕下這一頁,再把它撕成碎片,丟在客廳的地上,說:“約翰,如果你能拼好這幅地圖碎片,你就可以得到二角五分的報酬。”牧師終於坐在自己的桌前,心想那幅地圖足夠折騰小約翰一個上午的大部分時間了。但是,十分鐘後,牧師房間的門被敲響了,小約翰拿着拼好的世界地圖走了進來,牧師驚愕不止,問道:“你是怎樣把這件事做得如此之快?”小約翰說:“啊,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也就會是正確的。”牧師微笑着,說:“不錯,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就會是正確的。”牧師給了他的兒子二角五分硬幣。這則小故事給我們在學習上帶來的啓示是多方面的。小約翰並沒有盲目地去拼地圖碎片,或許他根本就不熟悉那幅世界地圖,但他又必須做好這件事,看來有點棘手。不過,小約翰通過觀察和思考後,發現了一張紙正面和反面的關係,正確無誤地運用了演繹推理,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從而快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爲了充分說明演繹推理的過程和重新組合觀念的原理,我們不妨再舉一個例題:有三姐妹,名叫琴、燕和娟。她們當中一個是留披肩長髮,一個是梳長辮子,另一個是剪的齊耳短髮。最矮的姑娘是三姐妹當中最聰明的,但不及娟漂亮,燕比留齊耳短髮的年齡小些。琴比梳辮子的姑娘年齡大些。梳長辮子的姑娘即不是身材最高的,也不是年齡最大的,但是她比燕漂亮一些。留披肩長髮的姑娘比留齊耳短髮的姑娘身材矮些,比三姐妹當中天資最差的年齡要小一些。年齡最大的在容貌上是最差的,但是她比最漂亮的這個姑娘聰明得多。現在請你回答一下,三姐妹琴、燕和娟各自的髮型、年齡、身材、天資和容貌各如何。一切必要的條件都具備了,你只需要把各種條件重新組織一下。你可能一開始就注意到,燕不是留齊耳短髮的。因爲例題中說得清楚,燕比留齊耳短髮的姑娘年齡小一些。燕也不是梳辮子的。因爲梳辮子的姑娘比燕漂亮一些,如此等等。 值得強調的是,演繹推理導致絕對的確實性。只要上面所說的是真實的,你所得出的推論“燕是留披肩長髮的姑娘”的正確性便是無可置疑的。關於燕所留髮型,我們通過演繹推理所得出的結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什麼新東西,也許,對你來說是一個新發現,但它卻一直是客觀存在的,它彷彿是隱藏或暗含在例題裏面。通過運用演繹推理的方法,你使它顯露出來,就象福爾摩斯通過他的出色的演繹來破案,查出了罪犯一樣。或者說,就象幾何學家通過他的演繹,對一個三角形各角的大小得出某種結論一樣。   所以說,問題的正確答案要靠準確的推斷。      5、學會找出客觀事物的本質   學會找出客觀事物的本質,是指運用歸納推理進行學習的思維方法,它通常被稱爲科學的思維方法。知識學習的思維或是從一般到特殊、個別,或是從特殊、個別到一般,這是兩個不同的認識過程。在這兩個認識過程中進行思維推演,就形成兩種推理,一是演繹推理,一是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在上一個問題中已講述,這裏主要談歸納推理。歸納推理這種思維方式,在學習上,尤其在發現法學習中將起到核心作用。 歸納推理,這個概念來源於拉丁文indactia一詞,其本意爲“誘導”。歸納推理是指仔細研究特殊事例之後,通過概括得出結論,故歸納法被定義爲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例如,概念主要是通過歸納形成。把概念與概念聯繫起來,做出判斷,也是通過歸納進行的。從思維結構上看,歸納推理是從幾個一般性較小的前提,概括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的原理,推出一般性較大的結論。《法制文摘》刊登1997年8月1日在湖北省破獲了一起綁票殺人案。其實早在八年前,這起綁票殺人案就發生了,但偵查了很久卻沒有結果,已成了一個陳年懸案擱置在那裏。後來,刑偵專家吳忠義隨手翻閱舊案卷,偶然地發現案卷中保留着一張綁匪寫的紙條。那張紙條上只寫了19個字,6個標點符號。其文曰: “過橋,順牆根,向右,見一亭,亭邊一倒凳,其下有信。”他先匆匆瞟一眼,突然若有所思。決定重新偵查此案。究竟是什麼給了刑偵專家一個重新判斷的機會?寫這張紙條的罪犯是在向受害者的家屬指點藏信的所在,他竭力想把句子縮到最短,減少信號量,但他忘了,文字愈簡縮愈能顯現一個人的文化功底。請看這19個字,罪犯爲了把藏信的地點說清楚,不用東西南北、幾步幾米的一般定位法,而是用動詞來一路指引,這在修辭上顯然是極聰明的選擇。四個指引詞,“過、順、向、見”,準確而不重複,簡直難以刪改。特別是那個“見”字,用在此處,連一般精通文字的寫作人也不容易辦到。多數會寫成“有”,但只有用“見”,才能保持住被指引者的主觀視角。更有趣的是,這個句子讀起來即有節奏又有音韻,在兩個“二三”結構的重複後接一個“五四”結構,讀來十分順口。罪犯當然不會在這裏故意賣弄文采,只能是長期讀古文、寫舊體詩的習慣的自然流露。如果他自己發覺了這種流露,一定會掩蓋的,但他沒有發覺,可見實在成了一種表達本能。時至今日,能有這般表達本能的人已經不多,因此偵查的範圍縮得很小,可劃定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間。那地方有一所大學,罪犯是一個大學教師。誰揭發了他?文化 ——對字條文字歸納推理的結果。 歸納推理能導致重要發現。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對天文學的最大貢獻是對慧星的研究。他在觀測1680年的大慧星之後,又對24顆慧星的軌道進行了計算。他注意到1456年、1531年、1607年及1682年慧星運動軌道的相似性,用歸納法得出下面的結論,即: 1531年-1456年=75年;1607年- 1531年=76年;1682年-1607年=75年。這表明,這三次慧星出現的間隔時間幾乎相同,於是哈雷猜想,過去天文學家認爲這三顆不同的慧星也許是同一顆慧星,就是說,它可能先後三次經過那裏,它以76年爲週期繞日運轉。哈雷從對這些數字上的歸納後得到猜想,並進一步作理論上的研究,然後以此爲據,推想這顆慧星下一次出現的時間爲1758年或1759年之間。哈雷的預言得到了證實,1759年3月,這顆明亮的慧星再次掃過天空。爲了紀念哈雷的偉大預言,人們稱這顆慧星爲“哈雷慧星”。在以後每隔76年,哈雷慧星如期而至。哈雷用數學上的歸納推理,在一系列慧星出現的時間表上歸納預言慧星的到來,於是推翻了前人的結論,獲得了真理。 在學習科學知識中,我們要掌握歸納推理的思維方法,並在前人總結的基礎上創新。結論是:凡事要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     6、要用聯繫的觀點看待客觀事物   1786年,法國某城市的街頭廣場,一個賣藝人正在表演“吞劍術”,當他把那長而寬的金屬寶劍徐徐吞下時,觀衆個個目瞪口呆、驚訝異常。當時,法國著名醫生庫斯莫爾也在那裏觀看,並從中得到某種啓發。他想,能否用一個金屬管經過食道插入胃中,觀察胃裏的病變呢?於是,經過反覆實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硬式胃鏡。 類比法是由個別場合的知識推出另一個有關個別場合的知識的思維方法,是由個別過渡到個別,由此物及於彼物,由此類及於他類的一種推理方法。類比推理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探索性:類比法是探索科學奧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有許多新的科學理論,最初都是藉助或運用類比法而產生的。例如,美國科學家維納等人正是類比了機器、生命和社會這些性質極不相同的系統,撇開了它們在質、能方面的特殊本質,尋找到它們作爲通訊和控制系統所共有的信息變換和反饋過程的特徵,從而概括出一門具有綜合性、普遍性的新理論——控制論。可見,類比法能使科學從舊的知識領域中脫穎而出,過渡到新的知識領域。二是形象性。類比是在個別的事物之間進行的,這些個別事物又是具體的、鮮明的。當人們應用類比法時,往往能夠將研究對象的形象映入頭腦中,將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融爲一體。類比法的形象性在運用類比法建立模型中表現得極爲明顯。例如,中學生可以建立語文學習的模式和其它科目的模式進行類比,從而明確自己在學習上的長處,努力克服短處。三是或然性。類比的結論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比如在九大行星中,火星是類地行星,即在許多方面與地球相似。長期以來人們根據地球存在着生物推測火星上也可能存在着生物,而許多科學研究卻予以否定。爲什麼呢?首先,類比的客觀基礎限制了類比結論的可靠性,類比的客觀基礎是客觀對象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相似性的存在,提供了類比的可能性;差異性的存在,又限制類比的範圍。如果被推出的屬性是兩個對象的相似點,那麼結論是正確的;如果被推出的屬性是兩個對象的差異點,那麼結論就是錯誤的。其次,類比的邏輯根據是不充分的,類比只是根據兩個對象的某些屬性相似來進行推斷,大部分的類比沒有把握相似屬性與被推出屬性之間是否有必然聯繫。因此,類比本身不能保證其結論是確實可靠的,只有經過科學實踐的驗證,才能確定其結論的可靠性。 事實上,類比推理是提供科學假說的重要工具。當舊的理論不能解釋新的實驗事實時,科學便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理論,它既不能從舊的理論演繹出來,又不能從有限的事實中歸納出來,只有通過類比,把新事物同已知的事物類比,提出科學的假說,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線索。科學上許多偉大的發現都是通過類比得到的,通過類比,提出假說,再經過驗證,最後成爲科學。例如,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的光波動說,盧瑟福的原子模型,法國物理學家卡諾的熱機假說,都是明顯的例證。 在讀書學習中,運用類比推理的思維方法,具有非常廣泛的實用意義。開普勒稱類比是他最好的老師,是很有道理的。類比推理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認識事物的線索,並使之循此繼進,由已知探索未知,由現在揭示未來,從而啓迪人們的思路,擴大人們的視野,以達到對事物更準確、更深刻的認識。 所以,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要學會用聯繫的觀點看待不同的事物。 7、同一概念必須保持同一意義   在思維過程中,同一概念必須保持同一意義,也叫作同一律。它的含義是: 第一,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概念必須有相同的內涵和外延,而不能任意改變。《韓非子》中有一則故事:鄭縣有一位姓卜的,他的褲子破了,他讓他的妻子再作一條新的,他妻子問他做什麼樣子的,他說照原樣做一條。他妻子把新褲子做好後,照原來破褲子的樣子剪了一個洞,讓他啼笑皆非。這裏講的是笑話,不過他妻子違反了同一律。他丈夫說的“照原樣”是指大小尺寸樣式等,沒說“照原來的洞”來做,而他妻子偷換了“照原樣”這個概念。 第二,同一思維中的判斷必須有確定和相同的內容。當有人說歐帝德漠說謊是,他狡辯道:“誰說謊,誰就是說不存在的東西;不存在的東西是無法說的,因此沒有人說謊。”顯然,歐帝德漠偷換了論證的概念意義,違背了同一律的要求,即前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是指同實際不相符合的事物;後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是指世界上不存在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事物。兩個“不存在的東西”是兩個涵義不同的概念,因而他說世界上沒有人說謊純屬詭辯。 第三,推理和論證都要有確定性。如有一個古代笑話:有三個吝嗇的秀才一起去喝茶,每人帶20個銅板。一壺茶55個銅板,茶老闆找回5個銅板,三人各拿回1 個銅板,餘下的2個銅板無法均分,便賞給了跑堂的。喝茶時,其中一個秀才叫了起來:“不對呀,我們每人有20個銅板,現各得回1個,實際上每人出了19個銅板,3乘19是57,加上賞人2個銅板共59,60減59得1,奇怪了,那一個銅板去哪裏了呢?”很顯然,這個“精於計算”的秀才想錯了。但他錯在哪裏呢?問題是他在推理和論證過程中偷換了概念。首先,57加2的計算是荒謬的,其次,60減59更是荒唐。 請記住,同一律的要求是,在正確思維過程中,所運用的同一概念必須保持着同一意義,而不能偷換它的意義。    8、對事物的同一思維不能自相矛盾   在思維過程中,對事物的同一思維不能自相矛盾,也叫作矛盾律。它告訴我們:對某一對象在同一時間,同一意義,同一條件下的看法,不能同時作出兩種相反的判斷,即不能自相矛盾。違背這一規律,就叫做邏輯矛盾。 《韓非子》裏面講了一個故事:楚國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吹噓他的盾非常堅固,他說:“人的盾沒有什麼東西能把它扎透,”他又吹噓他的矛非常鋒利,他說: “我的矛能扎透任何東西。”別人問他:“用你的矛扎你的盾,結果會怎樣呢?”這個賣矛和盾的人啞口無言,回答不上來了。這個賣矛和盾的人爲什麼不能回答呢?就是因爲發生了邏輯矛盾。他說他的矛鋒利得足以扎透任何東西,又說他的盾堅固得沒有任何東西能把它扎透。他的矛扎他的盾,如果扎透,那麼就成了他的盾不能被任何東西扎透,又能被別的東西扎透;如果不能扎透,那麼就成了他的矛能扎透任何東西,又扎不透某個東西。這些都是邏輯矛盾。 在同一思維中,一個思想不能即反映甲對象,又反映乙對象,兩個互相矛盾的或互相反對的判斷不能同時都是真的,其中肯定有一個是假的。據說,曾有一個年輕人滿懷信心地對愛迪生說:“我想發明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愛迪生搖搖頭說:“這是不可能的。”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它違反了矛盾律。 我們不妨先提出一個問題:假設這位年輕人確實發明了一種萬能溶液,但他用什麼器皿去盛放它呢?這位年輕人犯了違反矛盾律的錯誤,一方面萬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作爲一種溶液,至少必須有一種器皿盛放,這樣就得出了萬能溶液並非能溶解一切物品的推論,與萬能溶液的定義相矛盾。按照矛盾律的要求,兩個自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都是真的,因而愛迪生否認了那位年輕人天真的想法。 總之,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思維就能首尾一貫,準確無誤;反之,不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思維必須發生邏輯矛盾,造成混亂。        9、兩個相互矛盾的判斷,其中必有一個是真的   在思維過程中,兩個相互矛盾的判斷,其中必有一個是真的,這叫作排中律。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時間,同一關係上,對關於同一事物的相互矛盾對象必須作出明確的選擇,必須肯定其中一個。換句話說,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個是真的。數學上的反證法,通過證明與原命題相反的命題是虛假的,從而間接地證明原命題是真的。這種方法就是運用了排中律。由於排中律同樣不允許存在邏輯矛盾,因而凡屬於排中律的判斷,必屬於矛盾律。 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記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唐?吉訶德的僕人桑喬?潘沙成了小島的總督。他上任第一天遇到了一個案子涉及一條法律:過橋者首先要發誓他從那裏來,將要去幹什麼。如果他的誓言是真,那麼就讓他過橋;但如果說謊,那麼他就要在絞架上被絞死。問題是來了一個人宣稱:“我發誓我要上橋邊的絞架上被絞死,這就是我要乾的事,舍此無他。”守橋人左右爲難,因爲無論守橋人對此人做什麼都要出錯:讓他過橋就意味着他說了謊,所以他該被絞死;但一旦把他絞死又意味着他發的誓是真的,所以就該讓他過橋。守橋人只好求助新來的總督。桑喬?潘沙也爲此傷透了腦筋:怎麼辦? 故事的結局是桑喬 ?潘沙寬大爲懷,免此人一死。但是,邏輯思維無法承認類似的悖論現象,因爲它違反了排中律。違反排中律的主要錯誤有二:一是兩不可。即在同一思維的過程中,同時否定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承認其中必有一個判斷是真的。二是模棱兩可。即對兩個矛盾的判斷即不肯定,也不否定,含糊其辭,不明確表態。例如,是太陽繞着地球轉,還是地球繞着太陽轉,二者必居其一,不能“模棱兩可”。根據排中律要求,任何人都必須承認其中的一個是真的。 同前二條規律一樣,排中律也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遵守了排中律,思維就正確;不遵守排中律,就不能正確地反映和判斷事物。    10、正確的判斷必須有充足的理由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這一典故說的是:楊修通過曹操的言行,判斷出他心中的想法。在思維過程中,正確的判斷大多有一定的依據而不是憑空猜測,必須有充足的理由。 充足理由律是指任何正確的思想,都應該是在人們實踐中被證實了的其它思維作根據。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真實的判斷或令人信服的思想都必須有一個“爲什麼這樣”的充足理由。推理中,論據必須真實,論據與論題之間有邏輯聯繫,推理的形式必須正確。在科學研究中離不開驗證,驗證的目的就是爲了尋找答案的充足理由。所謂“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就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現。 在一般情況下,作出推斷要根據確定的事實,這種事實稱爲“”現實的理由,最爲可靠。但有時確實難以找到這種確定的事實,也可以通過邏輯推理爲理由,稱爲“邏輯的理由”。其中所謂公理和規律,是已經驗證的、無需再作證明的理由和認識。便是常用的邏輯理由。 違反充足理由律的主要錯誤有:沒有理由,或在推理中理由虛假,或理由與推斷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例如說“某同學學習很好,因爲他身體健康”,那麼,“某同學學習很好”的論據就缺乏充足的理由。因爲理由和論證的結論沒有必須聯繫。如果說“某同學學習很好,是因爲他學習勤奮而且講究方法”,那麼就符合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要求是思想有依據,這樣認識才準確,表達纔有力。    11、邏輯思維本身有“漏洞”嗎?   在邏輯學中有“悖論”一詞,它指的是邏輯推理過程中本身存在的“漏洞”:你沿着一條無懈可擊的推理思路往前走,一切都正常,但走到頭猛然發現自己即陷入左右爲難的矛盾之中。如古希臘最早研究悖論的芝諾,他提出過以下著名的悖論:假設烏龜先爬一段路後,再讓善跑英雄阿基里斯去追它。芝諾認爲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因爲前者在追上後者之前必須首先達到後者的出發點,可是,這時後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於是前者又必須趕上這段路,可是這時後者又向前爬了。由於阿基里斯和烏龜之間的距離可依次分成無數小段,因此阿基里斯雖然越追越近,但永遠追不上烏龜。當然,這個結論在實踐上是錯誤的,但奇怪的是這一論證在邏輯上卻沒有任何毛病。 悖論,又稱逆論或反論,是一種推理過程,形式上是合理的,但由命題的真,可推出命題爲假;由其假,又可推出它爲真,按照排中律,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一般來說,悖論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一種論斷看來好似錯了,實際卻是對的。如著名的“說謊者悖論”,某人說:“我說的這句話是謊話。”對於這樣一句很平常的話,我們卻陷於不能判斷其真假的尷尬境地:說他說的是真話,那就該相信他所說的,說是謊話;說他說的是謊話,他明明說自己是說謊,又該說是真話!     二、一種論斷看來好似對的,實際上卻錯了。如著名的羅素悖論:理髮師規定“他給所有不給自己修面的人修面”。這條店規合情合理——要麼自己給自己修面,否則理髮師給你修面。但此店規對於理髮師本人,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如果他給自己修面,按店規他不應給自己修面;如果不給自己修面,按店規他又該給自己修面。理髮師陷入左右爲難的困境。 三、一系列無懈可擊的推理,卻導致邏輯上自相矛盾。如徹姆巴赫悖論:假設將人分爲有趣的和乏味的兩類,那麼乏味者一類中,必定會有一個最乏味的人,這種極度無聊,使他頗具特色,因而可轉入有趣者一類,其結果是乏味者類中又有一個成了最無聊者,於是,到最後,所有乏味的人都成了有趣的人。顯然,正確的推理結果卻導致了荒謬。又如考試悖論:說某教授宣佈下週某日將舉行一次突如其來的考試,並保證沒有一個學生能事先推測考試日期。學生們作了合乎邏輯的推理:肯定不會在下週最末一天,因爲這天以前如果未考試,誰都能知道必定在最末一天考試。進一步推理是考試在其他日子(星期一至星期五),同樣,如果在星期一至星期四未考試,那麼必定是在星期五考。星期五考試既然能被預料,將不是突如其來的,因此不會在星期五考。繼續推理下去,可以得出不會在星期四、三、二、一考的結論。於是出現了邏輯矛盾:下週某日考而又不考。事實上教授正是估計學生會作這樣的推理,就有可能在下週任何一天舉行考試,因爲那時候,學生們會都覺得考試突如其來,出乎意料。 導致悖論的重要原因是悖論往往“把自己纏繞進去了”,從而產生一個不可思議的範疇。如“說謊者悖論”中,“這句話”中有“這句話”本身,因而形成了事物部分與整體不同層次的相互滲透,相互纏繞,即這是奇異的“部分”——即是部分又是整體。事實上,悖論在科學中存在是普遍現象,並引起理論危機,它的作用在於推進和深化科學的認識。正如人類科學的認識是從“可能”到“不可能”、再到新的“可能”和新的“不可能”:二千多年前人們認爲任何數都可用兩個整數之比來表示,後來發現無理數,這就發現了令當時的人困惑“不可能”。實數理論建立後,“不可能”又成爲“可能”,但發現虛數後又產生新的“不可能”。當今著名科學家普里高津總結說:人類科學發現“不可能”上有基本的重要性,發現 “不可能”是表明舊理論的極限和新理論的開始。同樣,一旦人類科學克服了悖論的現象,將表明新理論誕生了。 總之,對現階段科學認識來說,悖論是在“邏輯上對,在實踐上錯”的怪胎。但這一事實說明了一個問題:思想的情況和事實的情況是不同的,思想中的真理和事實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這兩種真理分別有着不同的用處。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實際上這並不很難理解,我們在數學中講到的點、線、面、平行線、三角形、圓形等等在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它們只是思想中的理想化的東西。思想與事實的聯繫只是表現爲思想可以應用到事實中去。    12、從“詭辯”中領悟出的道理   什麼是詭辯?簡單地說,即對一事物的評價可以得出看似有理卻歪曲事實的結論。在古希臘時代,有一天,一名學生去請教他的老師。問道:“老師,究竟什麼叫詭辯呢?”老師想了一會兒,說:“有兩個人到我這裏做客,一個很愛乾淨,一個很髒。我請他們倆洗澡,他兩人誰會洗呢?”學生脫口而出:“當然是那個髒人。”老師搖搖頭說:“不對,是乾淨人去洗。因爲他養成了愛清潔的習慣,而髒人卻不當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們再想想看,是誰會洗澡呢?”學生忙改口: “是愛乾淨的人!”“不對,是髒的人,因爲他需要洗澡。”老師反駁後再次問學生,“這麼看來,誰洗澡了呢?”“髒人!”學生只好又改回到開始的答案。 “又錯了,當然是兩人都洗了。”老師說:“愛乾淨的人有洗澡的習慣,髒人有洗澡的必要,怎麼樣,到底誰洗了呢?”學生眨巴着眼睛,猶豫不決地說:“那看來就是兩人都洗了。”“又錯了!”老師笑道:“兩人都沒有洗。因爲髒人不愛洗澡,而乾淨人不需要洗澡。”學生無可適從,問:“那……老師你好像每次說得都有道理,可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樣,我們該怎樣理解呢?”老師望着學生,答道:“這很簡單,因爲這就是詭辯。” 這則故事實際上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詭辯的目的並不在於真實地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其思維方式只是從有利於自身的某一個角度來看待客觀事物。但是, “詭辯”認識問題角度選擇的可能性和靈活性,也深刻地反映出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複雜性。換句話說,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同一問題,卻可得出不同的結論,其得出的結論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我們如果對“詭辯”的思考方式作進一步剖析,自然會引發出以下的一些問題:一是“詭辯”的“有理原則” 究竟錯在哪裏呢?二是詭辯法與辯證法究竟有什麼不同?它們的本質區別在哪裏?三是我們應該怎樣去認識複雜的客觀事物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從理論上回答過於抽象,我們不妨再用一個生動形象的例子來詮釋:一個從沒有見過魔方的A學生問:魔方是什麼?詭辯者B說:魔方可以是紅、黃、藍、黑、綠、紫這六種顏色中的任何一種,當你看到它是某種顏色時,它就是某種顏色。A學生被弄糊塗了,還是不明白魔方是什麼東西。於是,A學生又去請教辯證者C。辯證者C告訴A學生:魔方是一個正方體的物體,它有六面,每面有一種顏色,共有紅、黃、藍、黑、綠、紫六種。A學生這才清楚魔方的形狀和顏色。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詭辯”的“有理原則”錯在“需要就是存在”這樣一個唯心主義論調之中。詭辯法與辯證法有本質上的不同,它們的區別就在於:詭辯法強調主觀性,對事物的看法是孤立的、片面的;辯證法強調客觀性,對事物的看法是聯繫的、全面的。那麼,我們怎樣正確地去認識複雜的客觀事物呢?這就要在思考問題中具有辯證法的思想。 看待和認識問題,必須主觀與客觀相一致。這就是我們從“詭辯”中最後領悟出的道理。    13、思考的 “點”與“面”之問題   要在學到知識的同時,獲得科學的思考方法。從知識學習的思考角度來看,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整個科學不過是日常思維的一種提煉。”中學生要掌握思考的方法,不能忽略對辯證法的學習和認識,必須把訓練和強化學習思考作爲重要目標,切忌單純地注重知識本身,否則“就會連兩件自然的事實也聯繫不起來,或者連二者之間所存在的聯繫都無法瞭解。”(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第43頁)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強調學生必須加強學習思維能力的訓練,因爲思維能力的強弱,歸根到底是在思維方法上見高低。正如恩格斯曾經所說:“理論思維僅僅是一種天賦的思維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加以發展和鍛鍊。”我們說某學生思維能力低,無非是說他的思維方法笨拙。德國近代教育家賓第斯多惠就曾指出:“對於學生來說,知道論證的方法,比知識論證本身更重要。”因爲論證本身只是儲存知識,而知道論證的方法,則是獲得了掌握知識的工具。 其實,只有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纔會激發起思維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思維能力也就在這種學習和實踐中得到促進和發展。請看下列事實:某高中二年級的同班女同學A和B,A同學平時用於學習時間不很多,而她的業餘活動豐富多彩,學習成績卻名列前茅;B同學是一個佔用時間很多來學習的人,她整天埋頭書本,沒有業餘愛好,其用功程度在班上屈指可數,她學習的時間甚至比A同學多出一倍。但是,B同學的學習成績卻是中下水平。 爲什麼會發生這種“不正常”的情況呢?我們不妨看一下A、B兩個同學是怎樣解決同一問題的。有八項要乾的家務活,即:1、洗切菜需十五分鐘,2、煮飯需十五分鐘,3、熬中藥需十五分鐘,4、蒸魚需五分鐘,5、炒一道青菜需五分鐘,6、熬骨頭湯需十五分鐘,7、拖地板需十分鐘,8、洗衣服需二十分鐘,做完這些家務活需要多長時間? A同學的答案是:三十分鐘。她是這樣安排的:首先,洗衣服、煮飯、洗切菜、熬中藥可以同時一起做。開動洗衣機,點燃煤氣同時煮飯、熬中藥(需要兩個爐),然後她洗切菜。十五分鐘後,除了洗衣機裏的衣服還沒洗好外,上述其它工作已完成。接着又將熬湯、蒸魚、拖地板同時進行。拖了五分鐘地板後,衣服洗好,魚也蒸熟了。再用五分鐘完成拖地板工作。最後五分鐘裏,她一邊炒青菜,一邊觀察熬湯情況。當青菜炒好,骨頭湯也熬夠了十五分鐘。所以,A同學總共只用了三十分鐘便可做完全部家務活。 B 同學的答案是:一小時四十分鐘。B同學採取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做完一項家務活才幹第二項,自然耗時費力。事實上,A、B兩同學在學習成績和學習時間上存在的差異,通過怎樣幹家務活的例子已明顯地表現出來。三十分鐘與一小時四十分鐘是有着很大差別的時間概念。這說明了學習思路的不同,採取的方法不同,學習效果就會有質的區別。B同學在獲知A同學的答案後,爭辯道:“題目本身沒有說可以有洗衣機和用兩個爐。”這恰恰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B同學思路狹窄,根本不懂得采取各種辦法,爲自己獲得知識創造有利條件。 這裏有必要說明的是,千萬不要認爲那些在學習拔尖的中學生是天生聰明,不用勤奮學習就能獲取好的學習成績。恰恰相反,正是由於這類學生善於開動腦筋,思路開闊,不斷總結,纔有在學習上“短、平、快”的優秀表現。事實上,不經過努力學習,就能掌握知識的情況是從來沒有的。家務活不幹就不可能完成,不去認真閱讀,就不可能學到書本知識,關鍵在於怎樣去幹和怎樣去學。聰穎的學生在學習時,懂得打破常規,克服習以爲常的思維障礙,從實際出發,變換思考解決問題的角度和方式,而一旦突破了限制條件,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如A同學把“洗衣機、兩個爐”這樣事先沒有的條件帶入問題之中,就說明這一點。反觀B同學的表現,可以看出她“做完一件事才幹第二件事”的思維定勢,使她從未思考過“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做幾件事,並且能夠做好”的可能性,併爲之去嘗試,也沒有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縮短時間這個觀念上動腦筋、想辦法,不會變換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更換問題的概念,從而也就失去了更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機會。 綜上所述,我們從三十分鐘和一小時四十分鐘這兩個有差別的時間概念中,明白了爲什麼A同學平時用於學習時間不多,而成績優秀;相反,B同學用於學習的時間很多,而成績卻在中下水平的根本原因。這說明了B同學在學習上存在無效率的“勤奮”成分。這種無效率的“勤奮”越多,在學習中帶來的壓力越大,在學習上容易導致喪失信心。 另外,我們雖說A同學較好地解決了家務活的問題,但A同學的解決辦法也並非盡善盡美。舉例說,A同學還可以把魚放在飯鍋裏蒸,更大限度地節省煤氣。除此之外,還有沒有更節省時間的好辦法呢?C同學的答案是:一分鐘。他是這樣回答的:“我用一分鐘說服家裏的人來幹這些家務活,因此,我實際上完成這些家務活的時間是一分鐘。”非常聰明的C同學,他在這個問題上又突破了新的限制條件。但D同學的答案比C同學又上一個層次,“這些家務不用我操心,家裏人已做完了,所以,我幹這些家務活的時間是零。”比D同學更絕妙的是E同學的答案:“我家裏根本就沒有這些家務活,所以,我連回答這個問題的必要都沒有。”這一思維方式在學習中是有其實際意義的。舉例說,臨近考試,老師指出某一部分內容爲重點之重點,希望同學們注意。但對某同學來說,恰好這一部分的內容他已完全掌握了,故而老師提出的學習要求,對他來說不存在着實際的意義,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事實說明,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思考層次的高低決定了解決問題的優劣,它體現了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將“永無止境”。 四、記心——積累知識的重要途徑   大人們有時批評自已的孩子時常說:“你怎這麼沒記心呢?”實際上,“記心”就是指記憶力。它是對經歷和學習的東西能夠記住,並能在以後再現或再認的一種能力。經常使一些中學生感到頭痛的是,學過的知識轉眼就忘了,根本沒有記住。這樣,運用所學知識來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也就無從談起。如常聽有的中學生說:“我生來記性就不好”或“我的腦子不靈”。其實,把學習成績不好歸咎於自己記憶力差,只是一種籍口。因爲儘管記憶因人而異,各有差別,但是大腦所具備的記憶功能,可使任何人都能記住難以想象的信息量,而不致於讓中學生難以應付每日的功課。 在學習中,你能記住多少東西和記得是否牢固,取決於許多方面的因素,但是,記憶終究離不開其本身的特點和人們所採取的方式。實際上,一個人記憶力的好壞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可以藉助於訓練來提高的。只要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和技巧,必將會提高我們的記憶效果。     1、大腦容量與驚人記憶現象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過:“記憶是智慧之母。”學習與記憶之間有緊密的聯繫:學習是獲得知識——改變認知結構;記憶是鞏固知識——保持認知結構。記憶是一種心理現象,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記憶就不能在大腦中貯存知識材料,記憶現象與人的大腦是分不開的。 那麼,大腦究竟有多大的記憶容量呢?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腦子一般能貯存1020個單位的信息。人腦具有驚人的儲存信息的能力,人腦的網絡系統,遠比全世界所有電報電話通訊網絡要複雜。日本的藤井康男在《怎樣使你更聰明》一書中指出:“如果只論大腦,它能夠儲存比存在於整個宇宙的物質還要多的這樣龐大的信息量。”由此可見,人的大腦有巨大的儲存信息的潛力,只是遠遠沒有發掘出來。在人腦潛能開發的問題上,專家認爲大腦功能利用率一般在5—10%左右。託尼?布贊在《運用你的大腦雙側》中指出:“我們力圖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門新知識,這門知識說明,頭腦比我們以往所想的要微妙得多,任何一個被稱爲頭腦正常的人,都具有比我們以往所想的要大得多的容量和潛力。” 古今中外具有卓越記憶力的事例很多:我國唐朝的玄奘,曾在淨土寺向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他聽了一遍,就能全部背誦,一字不漏,令人稱奇。據說,美國總統林肯的一幅最好的畫像出自一個平凡的山村畫家之手,這個畫家只看見過一次林肯,就把林肯畫得相當逼真。傳說,拿破崙能記住自己部下上千名軍人的面容和姓名,其表現出來的記憶能力令人讚歎。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一生中除了精通法語、俄語、德語、英語、意大利語和拉丁語外,還懂得古希臘、希伯來語等共計14種之多。 20年代,鄭振鐸準備寫《中國俗文學史》,缺少唐五代的說唱文學素材,寫信給在英國留學的許地山,請他到英國皇家圖書館查閱敦煌寫經卷子。可是圖書館嚴格規定,此類文物只允許閱讀,不許抄錄。許地山每次去圖書館閱讀敦煌卷子,默記在心。他回到住處後,憑記憶寫在紙上後寄給上海的鄭振鐸。 以上事例說明,人們所達到的驚人的記憶範圍和程度,也爲我們實現記憶能力的最大值提供了強有力的說明。    2、記憶信息“存盤”才能真正記住   如果你學了什麼東西,可又不能把它保持到哪怕是一個很短的時間,那就不能說你學會了它,更談不上保持學習成果了。記憶從時間上保持的長短來說,它可劃分爲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記憶信息的“存盤”,是指要把短時記憶轉換爲長時記憶,纔有“我記住了!”這樣的可能性。 短時記憶,又稱短時儲存階段,如一個電話號碼,查到後用完就忘記了,這種短時間記憶的方式叫做“短時記憶”。短時記憶的實驗表明,讓被試者在一秒半內聽完七、八個不連續的數字,然後立刻回憶,大部分人都是記住4—5個左右。根據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教授塞蒙的研究,人和人的短時記憶容量是相似的,即使是專家和新手相比較,其短時記憶的差異也是不大的,記住4—5個則是短時記憶的容量。但是,經過一番加工,形成組塊(即記憶單位)如數字分成組,字詞變成句,外文單詞變成縮寫或短句,則記憶會有所不同。因爲,零碎、沉贅的信息以組塊形式化長爲短、化繁爲簡、化零爲整,則較易記憶。例如,棋盤上有25個棋子,每個棋子都有攻防位置,全部棋子有整體聯繫,讓圍棋大師看一眼就能全部記住每個棋子的位置,不會下棋的人則只能擺出4—5個棋子,若是把25個棋子隨意亂擺,再讓他們擺出,結果棋類大師和不會下棋的人一樣,只能擺出4—5個棋子。原來,當每個棋子都有固定的攻防位置時,圍棋大師把它看成是4—5個熟悉的組塊;當棋子隨意亂擺時,他不能組成塊,就只能記4—5個孤立的棋子。 長時記憶,就是過很長時間對事物內容仍然記憶猶新。換句話說,儲存在短時記憶中的信息經多次複習之後,信息會自動“換碼”,轉入長時記憶之中,實現記憶信息在大腦中編序後的“存盤”。長時記憶的特點是記憶組塊累積多,儲存時間長。因爲人腦有自動編碼的能力,能將信息依不同的方式進行編碼,有系統、有組織地儲存起來,形成頭腦中的“百科全書”,每個信息都有固定的分門別類的信息。但是,信息光是編碼並不能形成長時記憶,必須通過重複、多次練習,信息才能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之中,如一個詞,或一個組塊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中至少需要8秒時間,在8秒內,記憶者對這個詞需要重複多次,而且,以後要經常地再認和再現,才能真正達到長期記憶的目的。 因此,要確實記住,使記憶信息能夠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中“存盤”,必須從記憶的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記憶的敏感性。指記住某一材料的速度,即在一定時間內能夠記住多少內容。同樣的一份學習材料,有的人很快記住,而有的人卻需要較長時間。記憶雖有天賦的作用,但是,大多數人的記憶力是後天培養的,對記憶對象的敏捷性也是可以練習而獲得的。二是記憶保持的持久性。這主要是指記住的材料保持時間的長短。有的人識記後保持得很久,有的人卻很快淡忘了。要做到記憶內容保持的持久,必須在識記時就確定長久識記的任務,還要把識記的材料納入已有知識的系統之中,識記以後還要進行經常的複習。三是記憶的正確性。對所要記住的材料在再認和重現時,肯定是沒有歪曲、遺漏、增補和臆測的地方。四是記憶的準備性。要能及時、迅速地從記憶中提取所需要的東西。有的人雖然記了許多東西,但是在需要時卻用不上,這就是記憶的準備性差。培養記憶的準備性,一方面要系統地識記材料,使頭腦成爲在管理上分門別類,有條不紊的“資料室”,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練習快速而準確地重現和再認。 瞭解記憶的特點和本質,有利於增強記憶,培養記憶。正確評價一個人的記憶好壞,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的角度來衡量,而不能片面地只看一個方面。     3、看大腦記憶系統怎樣工作的   記憶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有序地儲存知識材料。即將新知識輸入大腦,通過與舊知識的有機結合,改變認知結構。二是能夠有效地檢索知識材料。即當需要某方面的知識時,大腦立刻將有關的知識顯現出來。 人的大腦記憶系統是怎樣工作的呢?按照信息學的理論,記憶是信息輸入、編碼,儲存和輸出的過程,或者說分爲識記、保持和再現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通過感覺器官,將所得的信息初步認識、辨別並保留在大腦中,即“識記”。第二階段,是把保留在腦中的信息加以記憶保存,即“保持”。第三個階段就是能把所需要的信息檢索並顯現出來,即“回憶”。若不能完成這三個階段,就不會有真正的記憶。猶如照像一樣,首先要對好焦距,調好光圈,才能按快門,再把膠捲完整保存,最後進行顯像。顯然,無論缺少哪一程序都不會照出好的照片來。在上一個問題中,實質上已經講解了記憶如何“識記”、“保持”,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回憶” 這一階段環節。 回憶是從長時記憶中,把儲存在個人頭腦裏的知識提取出來。根據信息加工的記憶理論,回憶的過程分爲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回收信息,從記憶倉庫中檢索回收信息;第二步是提取,將蒐集尋到的信息從長時記憶中提取到短時記憶階段,並以表象的形式呈現於腦際。回憶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再現,一是再認。 再現——經驗過的事物已遠離眼前,憑個人對過去經驗以追憶的表現形式出現,即再現。如:背誦已經學過的公式、口訣、文字以及回想起某些情感體驗等。再現可分別爲無意再現和有意再現。無意再現是事先沒有預定的意圖或目的而發生的再現,如一件往事偶然湧上心頭。有意再現是有意識地按照一定的目而進行的重現。例如,爲了總結經驗,必須逐項地回想已經做過的事情。在學習中,學生主要是靠有意再現來回想已經學過的內容。但是,也不可完全忽視無意再現的作用。往往有這種情況,用有意識再現“搜索枯腸”而尋不到東西,卻在一次偶然的場合下重現了。 再認——過去經驗過的事物,又在眼前出現,靠個人經驗中的認知結構去辯認。在學習中,需要再認的知識內容,應該在識記時就要明確它並留下再認的線索。值得注意的是,在回憶中,有些信息是隨時就能再現或再認的,但有些則需費一番周折才能“挖出”。在後一種情況下,常常要藉助聯想的作用。如學生在考試時對某一問題一下子回憶不起來,就可以通過聯想去回憶,尋找該知識在長時記憶中儲存的位置。由於知識結構存在着類似性、接近性、對比性、或有因果關係等特點,因此,可以憑藉聯想做中介,根據這些特點做索引,在長時記憶中找到這些知識並提取出來。 概括地說,對所記憶的內容能否正確地“回憶”出來,首先取決於客觀“識記”是否完整和“保持”是否持久。因此,要提高記憶力,就必須在學習中重視和強調“識記”、“保持”、“回憶”這三個過程的每一個環節。    4、科學仍在研究:人爲什麼會遺忘   學習是要記憶和掌握知識,但是,我們以往記住的東西卻往往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印象淡薄,從而斷送了我們辛勤得來的學習成果。那麼,人爲什麼會遺忘呢?對遺忘的成因,心理學家們仁着見仁,智者見智,各有說法。 巴甫洛夫的學說認爲,識記是大腦皮層神經細胞之間建立的暫時聯繫,保持是神經暫時聯繫的鞏固,回憶是神經暫時聯繫的興奮,遺忘則是神經暫時聯繫的抑制。抑制的形式有三種:一是外抑制。如被外界突然的騷動打斷,想不起剛纔說的話,說不出剛纔數的數。二是保護性抑揚頓挫制如考試怯場,過分緊張,記得很牢的知識也回憶不出來。三是內抑制。如對所學的知識沒有複習而遺忘;或對所學的知識沒有分化,互相混淆,造成遺忘或混亂;或由於大腦的疲勞,造成暫時性遺忘。 認知聯結的學習理論認爲,遺忘是由於干擾引起。廣義的干擾是指內外環境的干擾,即外界環境和學習者內心狀態產生的干擾;狹義的干擾是指學習的內容由於序列位置而產生互相干擾。受前面學習的東西干擾,導致後面所學的東西遺忘,叫做前攝抑制。比方說,你準備記住二十個外語單詞,當你記住第十一個時,卻怎麼也記不住第十二個以後所學的單詞了。受後面學習的東西干擾,導致前面所學的東西遺忘,叫做後攝抑制。也就是說,新學的東西影響到舊有知識的記憶。比方說,在課堂上,今天所學的概念、理論、原理、事實等,可以使你忘卻昨天或幾天以前所學會的一些知識。對於較長時間的學習和記憶,前、後攝抑制造成干擾的現象特別明顯。如聽一堂45分鐘的課,總是容易記住開頭和結尾所講的內容,而中間的內容,卻容易忘記。因爲開頭的內容不受前攝抑制的干擾,故印象較爲深刻;後面的內容,因不受後攝抑制的干擾,而且其印象距回憶的時間最近,較易憶出;而中間的內容則受前面的干擾,又受後面的影響,故保留的效果自然較差。所以,教學技巧高超的老師,會盡量利用上課一頭一尾的時間提出或總結要點。這也是爲什麼早晨與晚上是背誦式記憶最佳的時間。 現代認知理論則認爲,一是短時記憶階段的遺忘:短時記憶必須經過複述加工,才能形成長時記憶。未經複述的信息會很快遺忘。也就是說,學習根本就沒有達到長時記憶階段,知識沒有儲存。如,某人告訴你了他的名字,而你由於注意力分散,就不可能事後想起他的名字,但也許你會認爲是把他的名字忘記了。其實這並不真實,因爲你根本就沒有記住過他的名字。同樣,如果老師講課時,你似聽非聽,對那些概念或原理,並沒有形成清晰的詞語留在記憶裏,而只在思想上留下極其模糊的印象,如同電影鏡頭中一閃而過的景物。這種漫不經心地接受知識信息,當然不會有記憶效果,但課後你卻認爲沒有記住是因爲你真的遺忘了。其實你根本就沒有記住過什麼。細想一下便知道,聽課過程的短時記憶雖然能夠幫助你接受連續的知識信息,但短時記憶不經過重複加強而使其轉入長時記憶,馬上會被大腦的記憶系統清除。要使知識信息清晰地留在記憶中,除非你當時努力去記,並多次重複,才能把它們保持在長時記憶裏。這就是爲什麼所有的老師都強調學生上課時要專心聽課的緣故。二是長時記憶階段的遺忘:已經儲存了的知識,由於回收的通路受阻,知識被“埋藏”在長時記憶的倉庫裏,提取不出來。也就是說,記憶力不好的一大原因恐怕是記憶方法不當:人的腦子就好比一個大書櫃,本來是可以儲存許多資料的,但由於在擺放時沒有條理,甚至是胡亂地堆積在一起,缺乏有效的檢索系統,以致放入書櫃後,需要取出時卻根本無法找到。如果進行分類並有序地擺放,即使資料再多,也仍然可以一目瞭然,能夠隨時查找得到。綜合以上所說兩個階段的遺忘,合稱雙重遺忘理論。 此外,還有心理因素造成的遺忘,如記憶的決心不大,毅力差,不肯動腦筋,或情緒過於緊張、擔擾、焦慮,都會降低個人的記憶力。如,有一種情況就是想記住的東西,當時似乎已記住了,但一到用時卻突然想不起來。比如,在考試時,絞盡腦汁,苦苦思索,想了半天也記不起來的答案,但當考試結束後,卻一拍腦門記起來了。這就是說明沒有很好地掌握回憶的方法。 對遺忘的解釋,雖然說法有所區別,但大都只反映出遺忘這個相當複雜過程的某一個側面。儘管如此,它對我們如何避免或消除在學習中的遺忘現象,提高記憶力,還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5、找到克服“遺忘曲線”的辦法   遺忘有怎樣的表現形式,遺忘的速度有多快,它與時間的流逝有着怎樣的關係。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內容,經過某段時間以後,到底還能記得多少? 十九世紀末,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研究,並把實驗的結果畫成圖表,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圖略)。從遺忘曲線圖表中我們得知結論如下:一是大部分的遺忘於學習後隨即發生。20分鐘後的遺忘率爲42%。一是最大量的遺忘是在學習後一日內發生,遺忘率爲66%。三是在第一個星期內,遺忘率達到75%,遺忘仍然相當顯著。四是以後遺忘速度開始放慢,一個月以後,遺忘率爲80%,這時候已經沒有太多的記憶保留。 那麼,記憶的知識一旦遺忘,是不是前功盡棄呢?事實上,早先學過的知識並不會全部喪失。如果你不去複誦或使用這樣的材料,遺忘必然會發生。可是當你重學 “遺忘了的”材料時,你會感到意外,這類材料重學起來,即容易,又迅速,僅僅需要你原先學習它所花時間的零頭。即使荒廢多年後重學也是如此。顯然,這是原先多次學習或背誦這材料所產生的作用。因此,經常複習是保持記憶最有效的方法。俗語說:“溫故而知新”。這是記憶的一條基本原則。故而,要克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辦法如下:第一次複習越早越好。比如下課後或放學回家後,儘快將課堂筆記整理出來,並憶述所學知識的內容。時間不需要太長,但複習不可少。第二次複習最好在當天晚上或第二天。重點在於弄懂問題和充分理解所學的知識,複習要細緻、全面、充分。第三次複習應在週末。即將本星期某一科目所學的知識內容,全部看一遍,檢查有哪些部分遺漏或不清楚。第四次複習應在月末。溫習以前所學知識內容的同時,把所有資料連貫起來,獲得對知識整體的概況,這有利於強化記憶。 經驗告訴我們,有系統地複習可以持久地保存記憶。只有學習而沒有複習,所學知識不得到鞏固,日後必得從頭再學。如此,辛辛苦苦得來的知識就這樣付諸東流,實在不值得。  6、記憶要“過目不忘”是有條件的    據說,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讀小學就經常用功背書。他讀中學時,《唐詩三百首》、《左傳》這兩部書已能背誦如流。一日,老師不相信他能記住整部《左傳》,順口舉出一篇《子產不毀鄉校》讓他背,他當一口氣背完。 有這樣“過目不忘”的本領,是有其先決條件的。首先,你必須對要記憶的材料感興趣。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人只記感興趣的東西。”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大學生算帳沒有小販來得快;數學成績不好的人,打麻將卻很會算番。對英語一竅不通的人,卻很會唱西洋歌曲;播放的電視動畫片,大人常不能分清人物,而孩子卻能說出一大串人名……所有這些都說明了對自已感興趣的東西,記憶纔是積極的、主動的。在知識學習中,如果你本來就對某一科目抱有極大的興趣,那就再好不過了。而對那些缺乏興趣的學習科目,很有必要嘗試激發起一些興趣,當你從中學到一些知識後,你會發現該科目的學習也有其本身的趣味。雖然,開始僅是一點點的興趣,但它會象滾雪球似的讓你的求知慾不斷增加,進而幫助你大量地吸取知識和提高記憶。記住第一條,只有產生興趣才能深刻記憶。 其次,想要記住所學的知識,必須有“一定要記住”和“一定能記住”的強烈願望。這是因爲,一旦有了確定的記憶目標,它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指向,激發腦細胞的活動而進入神經聯繫狀態,使所學知識進入大腦後留下清楚、明確、牢固的記憶痕跡。學習中要取得心理方面明確定向的效果,要從一開始就對所學的知識有準確的印象,要通過觀察和選擇來組織記憶結構,然後對定義、名稱、概念進行復習並背誦,這樣才能使之鞏固並轉化爲長期記憶。實際上,沒有一定的目標和壓力,你不可能記住什麼。因此,你必須善於給自已提出記憶的具體目標。記住第二條,帶着“一定要記住”和“一定能記住”的強烈願望去記憶。 第三,對記憶內容要充分理解。理解是記憶的基礎,記憶是理解的必然。常有一些中學生認爲自已的記憶力不好,對某些概念、定理、公式總是記不住,其實那是因爲對所學知識沒有充分理解的緣故,以致無法形成有效的記憶。有的中學生過於依賴機械記憶,甚至完全採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這是不能真正達到學習目的的。而如果是把所要學的知識消化理解,它是可以輕鬆地被牢固記憶下來。如一個低年級的小學生記熟九九表後,表明他掌據了一種很方便的數學工具,在作算術題時可大大地提高計算速度。但重要的是,他應該明白乘法表是由加法的推算得出來的。這樣,即使他不記得8乘9的乘積,但他卻能推算出來。實際上不論是誰,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都是相當重要的。沒有理解的知識內容,要想記住是比較困難的,這是因爲大腦不可能由一堆模糊混亂的概念,製造出清晰的記憶結構。一個保證理解的基本技巧是:把學習的內容用自已的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記住第三條,提高記憶效果要對學習內容充分理解。 第四,原有的知識越多,越能挖掘大腦的記憶潛能。我們對新知識的理解主要依賴於已有的知識,新知識往往建立於舊知識之上,新知識只有通過大腦與已有知識的有機結合,才能使認知結構得以擴充。比如,你要明白今天上課的內容,那麼,你必須掌據和理解昨天或以前老師講授的知識,否則,你就可能會聽不懂今天上的課。這說明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將難以理解新知識的內容,以致使學習變得困難,記憶更是成爲一件苦差事。我們知道馬克思具有非凡的記憶力,他既使在談話中也可以隨時指出書中有關的引文或數字,這與他具有豐富的背景知識是分不開的。馬克思在少年時代就用外國語背誦海涅、歌德、但丁等作家的作品,他一生博覽了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和文學,知識淵博,對書中的理論問題領會快、記得牢。故而,要多讀、多聽、多見、多思考,不斷開闊眼界,從而造成一種良性循環:學習幫助理解,理解促進記憶,記憶推動學習。記住第四條,擴大自已的背景知識,   第五,固定每天最適合自已的學習時間。美國著名的記憶研究專家赫伯特?博蘭在一篇報告中說道:“訓練記憶的第一件要事,就是決定每天該在什麼時間來記憶。”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每天的學習時間固定在某一時段內,並使之成爲一種習慣,將有助於提高記憶效率。假如,你每天晚八點準時坐在桌前學習,久而久之,大腦的生理機能就會習慣於這個節奏,一到時間就會準時啓動,使腦神經細胞進入興奮狀態,從而使用記憶力大增。記住第五條,準時開動大腦思維進入學習狀態。   總之,爲提高記憶力創造良好的條件是十分必要的。    7、牢固記憶要善於利用“想象力”   在知識學習中記憶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技巧,就是要善於利用想象的方式來幫助我們記憶抽象形式的原理、概念、公式等科學知識。事實上,不同的人在閱讀教科書時,都可以按自已的方式來想象,重新構成原理和概念的事實。這樣,經過想象力加工這一過程,課本中的知識就可存儲於頭腦中。不過,想象的方式和能力因人而異,故而記憶的效果也自然會有所區別。問題的關鍵是,你是否瞭解和掌握“想象”這一方法的基本技巧呢?   一是記憶的“形象” 聯想法。顧名思義,形象聯想就是通過具體形象來記憶知識。聯想是想象力的一種形式,是人們根據事物的內在或外在聯繫,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種思維方式。在記憶的聯想中,“形象聯想”是最基本的形式,其它的記憶聯想形式都有以此作爲基本點而分化出來的。你可能是過這樣的經驗:在學習中如果用示意圖和照片來講解情況,這遠比枯燥的文字說明和繁瑣的數據更容易讓人記往。那麼,怎樣進行形象聯想呢?其竅門就是使知識材料在腦海中形象化,把要記憶的詞句儘可能轉換成具體的事物和情景。比如,要記住一句唐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從字面上記費功夫,但如果通過想象在腦中描繪出相應的景象,猶如身臨其境,則會印象深刻,容易牢固記憶。有些人能夠輕而易舉地記住大量的詩句,基本手段就是運用這一竅門。形象聯想記憶時,要一面看着文字並感覺着詞語,一面在腦中的屏幕上描繪其形象,這樣可把一篇枯燥的長段文字或文章,在你的想象中配附一些相關的圖表或有趣的插圖,使其變得更清晰、具體、形象,從而在大腦中直接留下整體、深刻的印象。 二是記憶的“相似”聯想法。相似聯想,就是由一事物的性質和形態特點而引起的對有類似性質特點的事物形象的回憶。相似聯想運用極爲廣泛,如比喻、擬人、象徵、誇張等都是這種形式。研究記憶的專家認爲:記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對新的信息同已知的信息進行有效的聯想,與我們熟悉的事物越相似、或越相近的事物越容易記住。在學習中,教科書裏的內容大都是用很抽象的理論來表述的,由於太陌生,就是理解了也很難原封不動的保留在腦裏。故而,要善於利用相似聯想,這樣才能更好的記住。但是,對一些抽象的詞語或科學基本概念,一般都難以直接形象化,這就要把這些抽象事物和自已最熟悉的事物比較一番纔行。我們知道,科學知識、原理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示,不管它表現爲抽象形式或是鮮明色彩的有形圖解,還是表現爲平淡無奇的符號形式。通過相似聯想,就會很容易地將新知識概念與舊知識經驗結合在一起,從而使記憶印象深刻。例如,在物理教科書是這樣說的:“固體能夠旋轉,但液體除非粘性相當大,不能如固體那樣旋轉。”如果我們利用相似聯想,以較熟悉的事物來記憶的話,則可以說:“蒸熟的蛋在桌上可豎立起來轉動,但生雞蛋卻不能豎立起來轉動。”這種把表述較爲抽象的內容與理解的事物之間建立某種相似關係的記憶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任何人只要稍加練習,都能學會這個方法。 三是記憶的“鏈式”聯想法。鏈式聯想法,即把要記住的一些事物在形象聯想的基礎上象鏈條一樣串聯起來記憶。這種方法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假如有必須記住的 A、B、C、D、E等一些事物,首先可在A與B之間聯想,然後,再在B與C之間聯想,並且依次聯想下去。這種聯想如果聯繫的好,只要想起A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從而把所有應記憶的事物都回憶出來。在學習中有許多零碎的材料需要記憶,如果要記住某些單獨的材料,太多了就會讓人感受到有困難,但要是把若干單獨材料利用聯想串聯起來,記憶便會容易得多。比如,我們要記住10個互不相關的成語,最好的辦法就是動一下腦筋來造句,用一、兩句話把它們聯繫在一起,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連貫、完整的情景或畫面,這樣短時間內就能全部記住。實際上,任何人都能夠掌握這一方法。 四是記憶的“編碼”聯想法。編碼聯想,就是把要記住的事物與熟悉而固定的東西或相應的數字對上號來進行記憶。這種方法歷史悠久,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就已廣泛應用了,也稱之爲“羅馬居室法”。它形成一個這樣的記憶系統:想象自已走進熟悉的住所,將所要利用的物具先擺設有序,每件傢俱都作爲一種聯想對象,可以與要想記住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從而建立記憶精確的次序。這一方法的特點是:它可消除想象的界線,使你想記多少就能記多少東西,所要做的就是將房間物品想象得充分多。古希臘的西摩尼地斯等雄辯家講演時常運此法,按自已家中的物品順序想下去,就能把演講的全部內容回憶出來。其實,我們在學習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當你回想已遺忘的內容時,並不是直接去想它,而是先找出能夠回憶起該項內容線索,或其內容的前後相連關係。如,這問題的答案在書中哪裏,前面和後面的內容是什麼,等等,這實際上是一種無意識編碼的應用。因此,要明確學會運用編碼聯想來記憶,這將有效地提高你的記憶力。 以上所講的一些聯想法,在記憶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並具是相當廣泛的應用範圍。掌握其方法的基本技巧後,仍需要自已動一番腦筋才能運用自如。利用聯想記憶時要強調以下三點:一是要儘可能把文字在腦中變換成具體景象或事物。二是聯想時腦中浮現的形象要突出、或與衆不同,這會更容易記住。三是對所要記住的內容,其聯想要完整,並注意聯想的內容不能輕易改變,否則在回憶時就容易混亂。總之,只要肯努力嘗試這種聯想記憶的方法,許多人都會有驚人的記憶力。     8、最有效的知識記憶要做到“系統化”   系統化記憶法,就是把紛繁複雜的某一學科的知識,按照它們的性質、特徵及其內在聯繫,進行恰當的比較、分類,從而使之組成一個便於記憶的知識網絡。利用這種記憶方法,能使整個知識主幹清晰,枝蔓有序,不但能深化、完善和擴展所學,面且能使你的記憶清晰牢固。以下我們具體介紹這一方法的基本原則和技巧。 有效記憶的第一步,首先要突出地記住這一知識體系的框架圖。俗語說:“綱舉目張”。實際上,不論要記憶的知識材料有多少,先記住體系的框架,形成一個整體的記憶輪廓後,再把有關的瑣碎細節有序地填充到記憶之中,這樣才能效率高、記得牢。如果不分主幹枝節,企圖一下子記住所有內容,這樣反而會模糊不清,如同霧中打槍難以射中目標,從而使記憶能量擴散了。 第二步,是要對準備記憶的知識內容先加以選擇。在開始記憶之前,“想一想”哪些內容是最重要的,哪些次之,哪些可以捨棄,做到心中有數。其實,我們不可能記住每一科目所有零碎的知識細節,任何人想這樣做,必然會受到“記憶容量定律”的懲罰,喫力不討好,事倍功半。有時,你只不過想增加一點資料到學習量上,殊不知對記憶工作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千萬不能盲目去背和記。你要經常去嘗試和練習如何進行記憶選擇,否則便沒有掌據這一技巧的可能。掌據課本的重點,這可以通過自已的思考和結合老師講課的內容,以及自已的疑難之處來選擇應記憶的重點,然後將其抽取並有系統地表達出來。 第三步,要把知識分類、分組,採取漸進記憶的方式。把知識分類、分組是記憶的一個好辦法。記憶知識細節要通過思考加工,按有意義的類目分類,否則會很快遺忘。大凡記憶好的人,他的大腦中的資料都是經過分類,使之排列有序,而決不是不加分類地雜亂堆積。德國音樂家門德爾松17歲那年,他去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首次公演,回家後立刻寫出了全曲的樂譜,震驚當時的音樂界。事實上,在門德爾松的腦海裏有排列整齊 “資料櫃”,可以將一個一個音符嚴密地分類放入。我們在進行知識分類後,要確定一次記憶內容的數量,就要採取分組漸進記憶的方式。美國的心理學家米爾根據實驗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一次記憶的廣度大約固定爲七個知識“小片塊”。這就是說一次記憶的數量以“七”爲限度,其內容不論是單詞或者其它事物的集合體,都有能較快地記住。這就是記憶的“七數原理”。在學習中,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七數的限制,讓大片塊知識數額始終爲七數,將無數小片塊附加於大片塊。這樣,就能戲劇性地增加我們的知識總量。例如,在總結記憶某一學科所學過的許多知識時,要懂得利用這一原理來最大限度地幫助我們的記憶。如把性質相近的內容編爲一組,每組七個以下,這樣記憶的效率高。如果再把每組字首組合起來記憶或附加上小標題,則更能牢固抓住全體概念,前後聯繫而牢固記憶。分組漸進記憶,是指把需要整體或系統記憶分成若干部分,有步驟的來進行,這一過程要有時間計劃的實施配合才能做到高效。 最後一步,是綜合整理記憶。記憶是非常奇特的,一項一項地單獨記憶往往並不容易記住,但將相關聯的事物進行綜合整理,聯成一體記憶反而能準確地記住。綜合整理記憶就是要弄清結構,發現體系。每一門課程、每一章節都有自已的結構和體系,通過把其條分縷析地整理出來,這樣使問題簡化,就會在腦中遂漸清晰起來,就能較快地記清楚。 總之,系統化記憶法就是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性、系統性、將其各部分聯成一體來記憶,這樣纔能有高效率。    9、記憶,要求多種感覺器官協同“作戰”   記憶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在記憶的過程中激活大腦功能。這要求充分調動人體的多種感覺器官協同“作戰”,以多維度、多層次的方法來感知要記憶的材料,即在眼看、口唸、手寫、耳聽、腦想的同時,邊記邊憶,其效果最好。這是因爲,只有多種感官立體地反映同一個記憶對象時,起着從不同角度的強化複述的作用,其信息通過不同的感覺神經通路傳導入大腦內聚焦爲一個亮點,從而使之印象深刻。 首先,記憶時“用腦想”這一條最爲重要。我們要記憶一些新的知識材料,是要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才能獲得的。其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認知結構中舊知識與新知識要進行多次碰撞接觸,通過相互作用的原理才能同化、融合,這一過程的表現形式就是“用腦想”。其二,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記憶過程中只有大腦的左、右兩個半球共同活動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記憶的潛能。 “用腦想”的過程,正是讓主控抽象思維的左腦和主控形象思維的右腦進行溝通和聯繫,共同作用於記憶。這一原理類似在物理學上的共振現象:記憶效果只有左右腦協同活動時,其建立起來的強力搭配,記憶振幅最大。簡單地說,一旦經思維參與並重新組織的記憶,對知識理解清楚、體會深刻,不僅記得快、記得牢,而且回憶能夠迅速、準確。 其次,單純採取“看”的閱讀方式是不行的。有人說:看不如讀一遍,默讀一次不如大聲朗讀一遍,最後乾脆不如背誦一回。這是確有道理的。有些中學生單純採取 “看”的閱讀方式來記憶知識,但數天後似乎仍沒能記住多少,於是便埋怨自已資質愚鈍。殊不知,單純用眼看來記憶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採取讀的方式則更容易記住。當然,默讀不如大聲朗讀。儘管默讀速度快又不影響他人,但是默讀時你用的僅僅是視覺記憶,如果讀出聲來,不但增加了聽覺記憶,而且也增加了運動記憶,如此,其效率可提高三、四倍。特別是當大腦在昏沉而不清醒的狀態時,高聲清楚地朗讀效果更好。這是因爲,通過舌頭和喉嚨發出聲音能促使肌肉運動,觸動感覺刺激大腦而使大腦保持緊張,將注意力集中到一個點上,其它事物就不可能在大腦中浮現,從而形成記憶良好狀態。同時,朗讀聲音抑揚頓挫的節奏傳入耳膜,使發出聲音和聽到聲音兩種感覺活動同時進行,這樣,通過多種感覺器官協同活動幫助大腦進行記憶活動,其效果就能大大地增強。那麼,爲什麼還要背誦呢?這是因爲:當你閱讀一段文字時,短時間內會將這些文字的意思記住,不過短時記憶卻很有限度,當你繼續閱讀時頭腦中的第一段文字和意思便會被第二段的內容所替代,閱讀到了最後階段,此時便會忘了最初幾段的內容。但如果在閱讀中不時停下來重複前面的內容,或用背誦來強化記憶,情況則不同。其原理在於記憶痕跡是需要一些時間來加強鞏固的,邊讀邊記的背誦形式能讓短期記憶“換碼”成爲長期記憶,而哪些沒有經過強化的部分,仍會隨着短期記憶的消失而遺忘。邊讀、邊記、邊憶,這給了你檢驗記憶是否準確、完善的機會,讓你即刻懂得已掌據了多少,同時也達到了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多渠道強化大腦記憶痕跡的目的。況且,背誦的正確性、完善性、迅速性能使你情緒高漲,繼續努力:而背誦的錯誤、遺漏能促使你留心、集中注意力。總之,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能夠使記憶保持得更長久、更有效。 再次,要勤於“動手”來記憶知識。俗語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這是學習的經驗之談。我們在記憶知識的過程中,實際上各種感覺器官都可以利用,而其中手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古希臘的亞拿薩哥拉所說:“人類手的發達增進了人的智慧。”當我們讀書或學習時,手能幫助我們思考與記憶。書寫的運用主要是靠手,手的末梢神經很多,手的書寫與大腦的思考產生聯繫。書寫的技能實際上是視覺與觸覺並行輔助大腦的能力。因此,手在記憶上成爲一個重要的感覺“裝置”。例如,在記憶英語單詞、複雜的字詞或成語時,如果我們把原文在紙上抄幾遍,或者是邊想邊用手指在空中畫寫數次,往往很快就能記住。這是因爲,信息可以通過手的運動感覺傳入大腦神經,使記憶效果得以加強。這種記憶方法看起來費一點功夫,但是,用它來記住某些枯燥難記的東西確是十分有效。本來,書寫過程就是對所學內容的實際運用,故而書寫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可能在以後需要時把它回憶起來。有人說:“最淡的墨水也勝於最強的記憶”。這是很有道理的。 總之,記憶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腦到”。    10、講效率要掌握“過剩學習”的尺度   南宋時期的教育家朱熹,他在《朱子全書》中說:“習而不時,雖日習之而其功夫間斷,一暴十寒,終不足以成其習之功矣。”意思是說,學習沒有經常的練習,就不能鞏固,熟練已經學到的知識,只有隨時隨處地不斷練習,才能收到學習的功效。 複習是記憶之母,沒有複習就不能記憶和儲存。記憶效果和學習時間、次數是正相關的關係,即學習時間長,次數多,效果也相對地好。心理學家研究認爲,以熟記爲目標的學習,應以過度學習150%爲優。假定記住範仲庵的《岳陽樓記》全文,需要60分鐘,誦讀8次就能夠背誦出來,這是100%學習,如再增加30分鐘,再背誦4次,就達到150%。這就是所謂的“過剩學習”法。但是,從學習的另一個角度來說,記憶方法的根本還是要追求高效率。對中學生來說,功課緊、任務重,學習時間太少而要學的知識太多,如果在某些知識枝節或局部上花費太多的時間,這也將會得不償失。故而,一些已熟記的知識複習太多,如過度學習 200%甚至更多,這也不必要。如,有些中學生常常把所要記憶的某一知識,背誦了十幾遍之後仍不放心,總懷着“自己是否已經真正記牢”的憂慮。尤其是考試之前,最容易陷入這種狀態,以致把時間浪費在反覆做着同樣的一件事情,而再沒有時間顧及其它。 我們即要通過複習來掌握知識,又要在學習中追求高效率,這是一個十分矛盾的問題。不過,這也是一個可以很好解決的問題,關鍵在於要恰到好處地掌握“過剩學習” 法。這需要把握以下幾點內容:一是記不住的地方,纔是複習的要點。明確這樣的做法,能夠使你節省大量的學習時間,提高記憶效率。例如臨近考試,老師劃出的重點範圍不見得全部都是你要複習的要點,你應該相信你平時學習所取得的成效,一旦確認某一部分你已經掌握並已記住,就沒有必要再花費時間去複習它了。二是對所學知識用自我複述的方法檢查兩次以上,從而確認你的記憶。當你確認自己已記住某一部分知識內容後,這還不表明你確實記住了,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後再通過複述或回憶來再次確認。假如第二次確認的回憶率高,你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經記住。如果第二次確認仍有遺漏要點的現象,表明你仍有複習的必要。三是分批、分科目確認所學的知識,直至全部。這樣能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瞭解自己的記憶能力,清楚自己掌握所學知識的程度和可靠性。四是要分析“哪些自認爲已記住的知識而再次確認卻遺忘”的原因,只有找出記憶的缺陷,纔有可能在今後的學習中避免重犯類似的記憶錯誤。 五、信心——一面升起來的旗幟   學習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在學習上是否有信心。學習的信心,它不是一句泛泛之語,而是學習動機、學習願望、學習意志力等心理素質的綜合體現。 學習的信心是建立在正確認識自己與評價自己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自我認識與自我評價影響學習行爲取向。信心是一面升起來的旗幟,是一種強大的“核動力”。有了信心,能使你的學習達到新境界。    1、傳記中寫着:“我的人生是失敗的連續。”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見到這樣的情景:醫生對拄着柺杖的病人說:“試試,扔掉你的柺杖,你其實自己能走的。”病人起初並不自信,但在醫生的鼓勵下,最後終於邁出了不靠柺杖的第一步。   信心爲人生的拚搏和成功創造了最起碼的條件。人的心靈猶如一枚硬幣,正面是“積極”心態,反面卻寫着“消極”兩字。積極進取,充滿信心,促進成功。消極頹廢,喪失信心,則導致失敗。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是同時共存的,就看你怎樣去選擇,有什麼心態,就會有什麼的結果。換一句形象的話來說,猶如玩撲克牌一樣,“壞牌”也不一定會輸。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天生得到一副好牌:好的學校,好的老師,好的家庭,好的生活環境,以及自己有超常的智力,充沛的精力,幸運的機遇等條件。然而,大多數人的成長過程並不是這樣的。不過,請記住,在拚搏人生的這牌局中,如果手裏拿到一副不算太差的牌,你一定要爭取去贏。假如很不幸地攤上一副不能再糟糕的牌,你也要儘可以找出一兩張還算不賴的牌,用它作爲強項,使結局變得相對好些,或許最終我們還是能贏。拿到“壞牌” 不見得非輸不可,如詩人荷馬是個瞎子,海倫?凱勒聾、啞、瞎三位一體,比誰的牌都糟,但他們沒有輸。美國總統林肯21歲時經商失敗,22歲參選州議員落敗,24歲經商又失敗,26歲喪妻,他傷心得幾乎神經衰弱。他到49歲,前後共參加10次競選失敗,但他並不氣餒,52歲,終於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日本本田汽車創始人本田在他的傳記中寫着:“我的人生是失敗的連續。”假如他沒有信心,是無法從一位修理腳踏車的小工,成爲世界著名汽車廠的老闆。   斯大林說得好:“偉大的精力只是爲了偉大的目的而產生。”有人斷言:“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確信’所創造出來的。”信心表現出的頑強意志力顯示了個人選擇和決心的重要性。根據研究表明,學習成功者都有一些正面心理特質。當你有信心時,你生命的韌力和包容力,都會堅強起來,遇到困難也不容易氣餒。有的人雖經歷重重挫敗,然而百折不撓,轉負爲勝,皆歸功信心的力量。    2、他大聲地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   宋朝時,王安石曾遊褒禪山,因爲隨行者膽小,不敢涉險,沒欣賞到罕見奇景。在遊褒禪山後洞時,儘管“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但還是有人害怕而鬆勁了,於是王安石“遂與之俱出”。出來才後悔不已,“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王安石遊山的半途而廢,很大程度上是愛同行者的影響。回來後,他總結這次不成功的遊覽,得出結論:“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要具備“志、力、行”等條件才能欣賞到這樣的奇觀。   缺乏信心的學生比起自信的學生,更容易在學習上“打退堂鼓”。有句俗語說:“悲哀莫大於心死”。它是說人若沒了信心,精神就會垮下來。事實正是如此,不論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一旦喪失最後的信心就會推動一切。美國心理學家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讓一個死囚犯人在看不到自己的手臂的情況下,用刀背在他的手腕動脈上劃了一下,用溫水代替血液從他的手臂上滴落在地上,發出聲響,當這個犯人認爲自己即將流盡身上的血液時,竟被恐懼活活嚇死了。事實上,該犯人身體完好無缺,也沒有被劃破手動脈而流過一滴血,但他竟象中的死亡漸漸逼近,心理上已無法承受血已流盡的事實,意志徹底崩潰,完全喪失了活的信心。這說明心理因素的影響作用實在巨大。   由此可見,我們最強大、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困難本身,而是我們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消除學習中的不良心理因素,才能把握成功。信心雖然具有內在的驅策力量,但如果只停留在口頭上,不會改變固有的狀況。只有把信心付於行動中去,真正戰勝自我,才能贏得成功。日本的小澤征爾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一次,他去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決賽時,他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一點不和諧,就指揮樂隊停下來重奏,卻仍覺得不自然,他認爲樂譜有問題。可是,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權威人士都聲明樂譜不會有問題,是他的錯覺。面對幾十名國際音樂界權威,他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大聲地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向他祝賀。原來這是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以試指揮家們是否能夠堅持自己的判斷。只有小澤征爾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權威們的意見,從而獲得了這次世界音樂指揮大賽的桂冠。在許多時候,成功與我們失之交臂,並不是因爲成功不垂青你們,而是我們易被環境左右,慣於附和,缺乏信心,最終放棄自己正確判斷的緣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戰勝自我的過程中,信心是獲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素質。   在學習上,凡是說“我不行” 的中學生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現,其結果就會變得心灰意冷和毫無鬥志,失去進取精神,這怎麼能勇於克服挫折獲得知識,取得好成績呢!其實,如果能夠提高自己的信心,那些差生的學習成績則可能截然不同。只有相信自己的潛力,樹立學習的信心,戰勝自我,才能真正學好知識。    3、“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   拿破崙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因爲他沒有上進心,沒有進取心。”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行爲有着深刻的影響,它甚至決定了他們未來的命運。爲什麼有些中學生熱愛學習,在學習中信心十足,而另外一些中學生則怠惰學習,缺乏信心呢?   客觀地說,學生對學習有無信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學生自身的因素即學習動機,卻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動機乃是一種驅策力量,一個人有願望而無動機,就不可能產生行動;而缺乏某種動機支配行動,則是無意識的行動。因此,動機必須指向行動,在學習上,學生正是受了驅策動機的激勵而將願望轉變爲行動的動力。一般來說,強烈旺盛的學習動機,產生持久的信心,學習勁頭越足,並能以頑強的毅力佔勝重重困難,取得好的效果。反之,沒有強烈而旺盛的學習動機,就缺乏信心,學習的勁頭就不足,學習的效果也差。   正確的學習動機,是將願望付諸行動的動力。美國心理學家索裏?特爾福德認爲,人類社會性動機中有交往性動機和聲譽性動機。在學習中,交往性動機是最基本的,表現爲:爲喜歡老師而學習,爲獲得父母、朋友、同學的讚揚而學習等;聲譽性動機表現更爲高級:要求在社會中得到承認,獲得成就。前蘇聯心理學家斯米爾諾夫和包若維奇則把學習動機分爲兩大類:一類是直接與學習內容相聯繫的動機,如求知需要、認識、興趣等;另一類是間接的即與社會要求相聯繫的動機,如準備從事未來的某項事業,把學習看作自己的社會職責等。具有正確信念和積極願望的學生,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克服重重困難,完成漫長而艱苦的學習任務。反之,一個人的生理素質再好,智商再高、大腦再聰明,但如果缺乏信心,最終也不免走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覆轍。這就是爲什麼一些孩提時代相關無幾的同學,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學識和才能會有天壤之別的原因。許多人由於忽略了這一點,致使他們因喪失信心而放棄努力或半途而廢,沒有達到他們本來可以達到的高度,以致抱怨終身。   學習活動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探索未知的活動,而且它具有失敗的可能性。因此,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並把願望付諸於探索的行動,不畏難險,頂住壓力,排除障礙,才能取得成功。正確的學習動機是提高學習信心的前提條件,在信念、理想、世界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學習動機具有頑強、持久的生命力。愛因斯坦認爲:在一個崇高的目標支持下,不停地學習和工作,一定會獲得成功。   正確的學習動機,是中學生不斷學習和進取的強大精神力量。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有接受學習任務的勇氣。表現爲能自覺、積極、主動地控制自己的時間和情緒,強迫自己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學習的目標上,就會懷有無窮的力量,即使是再大的困難和再繁重的學習任務也壓不倒,反而百折不撓、永往直前。    4、“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就是有一個爲之奮鬥的目標。正如巴斯德所說:“立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工作隨着志向走,成功隨着工作來,這是一定的規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偉業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有個成功在等待着,來慶祝你的努力結果。”   立志是一種主動積極的力量,是懷着一個特定的目標從一點向另一點移動去完成即定目標的願望。法國人維克多?格林尼亞出身於有錢人家,從小生活奢侈,不務正業,被人視爲沒有出息的“二流子”。在一次宴會上,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對格林尼亞說:“請站遠一點,我最討厭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視線。”驕傲的格林尼亞有生以來第一次遇到了別人對他的蔑視和冷漠,他怒不可遏。可是,這令人無地自容的恥辱,卻使他象一個昏睡不醒的人被猛擊一掌後突然清醒過來。他留下一封家信,悄悄地離開了家鄉。八年以後,他成爲了著名的化學家,不久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維克多?格林尼亞在蒙受恥辱之後,沒有頹廢消極、自暴自棄,而是滿懷信心地立下明確的志向,有了去做的願望,並以實際行動洗刷了恥辱。   假如有“絕不氣餒”的鬥志時,就表示你已有了努力的目標,或正在塑造自己的目標。如果你想要在學習上獲得成功,就應該採取有力的主動步驟,以提高從學習中獲得所盼、所欲之事物可能性。遇到不幸和逆境時,一個人有了奮鬥的方向,就不會被周圍的惡劣環境所羈絆,而能突破重重難關,勤奮學習,發憤讀書。始有面對“十年寒窗苦”的勇氣和毅力,堅定不移地朝着目標前進。       5、期待,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有一句名言:“人的思維是了不起的,只要你專注於某一項事業,那就會作出使你自己都感到喫驚的成績來。”期待,是指中學生給自己提出的學習目標,也可以是社會、學校或家庭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希望。 期待具有促進學生增強學習信念的作用。外部的期待是一種外力對學生起着感化、誘導、逼迫等作用,使學習被動學習;自我期待是一種內部力量,起着自發、向上的作用,產生主動、自覺學習的願望。期待法的運用,最理想的是與學生的抱負水平密切結合。1964年弗魯姆在《工作與激勵》一書中提出一個公式:激發力量 = 效價X期待(概率)。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出激發力量的大小與期待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自我或他人的期待越高,自我學習的動機也就越強烈。在古代希臘神話中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非常愛好雕塑藝術,他在雕塑一座少女的雕像時用盡自己的全部情感,竟對這座雕像產生了強烈的愛情。最後,精誠所致,這座少女雕像竟然活化爲真人而與皮格馬利翁結成了伉儷。這個故事啓發了心理學家們,進而發現了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它說明強烈的自我期待對學生增強信心和智力發展有着巨大影響。   自我期待使人的心理處於一種良好的競技狀態,在學習中,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舉例說,讓水平相當的兩個班的學生解答同樣的問題,不管解答的成績如何,對一個班學生則讚賞地說:“這樣難的題目,你們答得這樣好,真難得。”讓他們欣喜。而對另一班學生則嚴厲責備:“這種題目都答不好,我看你們是無藥可救了。”讓他們垂頭喪氣。結果是,再以同樣的試題考他們,受到讚揚的那個班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而受到責罵的那個班的成績則一敗塗地。這一學習心理實驗充分表明,期待對人的學習活動有着重大的影響。   19世紀的英國著名首相狄斯雷利曾說:“一個人要想成爲偉大的人,唯一的途徑是做任何事都得抱着熱情。”記住,自我期待的作用比他人的期待更爲重要。高爾基之所以能夠從一個貧兒成長爲一個世界著名的文學家,這與他的自我期待是分不開的。    6、別忘了對自己說:“我是最好的。”   有一句爲人爭相傳誦的自我激勵名言是:“在生命的每一天,我都有進步。”在最艱難的時刻,信心的呈現,滋養我們的毅力,激勵我們勇往直前直抵目的地。 事實上,人人都可以受到鼓勵和鞭策。在處理如何滿懷熱情地投入日復一日的學習和工作這個問題上,有一種相當不錯的手段:每天出門前,對着鏡子很自信地挺胸對自己微笑,隨後大聲喊五聲:“我是最好的。”並且全身爲之一振,然後再出門。這樣振作一下,每天開始的感覺的確大不相同。這種以簡單、明確的詞句來進行自我激勵的方法,能夠喚起你的無限信心。   教育學家認爲,一個負面的自我形象,就是許多學生學習遲緩的主要原因。這些學生相信自己學習是緩慢的,而若是要他們學快一些,他們的潛意識便認爲是不可能的。不過,只要能夠改變他們的自我形象,他們的學習能力亦會改變。在學習上受到挫折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但是,對待挫折的態度關係到你將來的成就與發展。一個人在學習上不順利的時候,往往會有“唉,我真笨,真差勁”的自卑感覺。可是這種自責的情緒是無濟於事的。你與其在原地“踏步”,還不如進一步去喚起信心,然後迎頭趕上。因此,要善於運用自我激勵法,尤其是在遭到挫折和失敗的面前,能夠大聲地對自己說能夠戰勝它,這需要有無所畏懼、非凡的勇氣。同時,應該看到自己曾經取得的學習成績,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都是自己努力獲得的結果。這樣,你就會懂得如何勇敢地面對挫折和困難,重新努力進取。   有信心不一定會贏,沒有信心一定會輸;有行動不一定會成功,沒有行動一定會失敗。激勵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它使我們以更快的節奏前進。記住,不斷地激勵自己,別忘了對自己說:“我是最好的。”    7、膾炙人口的名言:“視吾舌尚在否?”   在學習的道路上,應當不斷告誡自己,那就是“永不放棄”。沒有比堅信與至誠的力量更大了。在我國曆史上因爲充滿信心而刻苦奮鬥獲得成功的不乏其人。戰國時代的張儀,他在貧困環境中的成長,不知嚐盡多少艱辛,飽受別人的多少侮辱,並且蒙受不白之冤。他的妻子實不忍心,便勸他打消出仕的念頭,然而,張儀卻說了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視吾舌尚在否?”他依舊持着信念努力,最後,憑着“三寸不爛之舌”當上了秦國的宰相。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總裁松下幸之助,年輕時生活貧困。有一天,他到一家電器工廠去謀職,請求人事主管安排一份哪怕是最累的工作。這位負責人看到松下個子又瘦又小,覺得他不行,但又不便直說,於是說:“我們暫不缺人,你一個月以後再來看看吧。”這只是個託辭,但沒想到一個月後松下真的來了。那位人事主管又推託說此刻有事,過幾天再說吧。隔了幾天松下又來了。如此反覆多次,這位人事主管幹脆說出一個理由:“你這樣髒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 沒曾想,松下幸之助借了一些錢買了一件衣服,穿整齊後又返回來。這位人事主管對他沒轍了,便坦誠地對松下說:“實不相瞞,有關電器方面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無法用你。”兩個月後,松下幸之助再次來到這家工廠,說:“我已經學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面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面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這位人事主管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說:“我幹了幾十年,頭一次遇到象你這樣來找工作的人,我真佩服你的信心和韌性。”結果,松下幸之助終於獲得那家工廠的錄用。後來,松下又以其超人的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非凡的人物。   如果你改變不了環境,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如果你改變不了事實,改變態度重新認識;如果你改變不了過去,改變現在。人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改變。在成功者的眼裏,失敗只是暫時的挫折,失敗同樣還是一個機會,它說明你仍然存在着某種不足和欠缺,找到它,補上這個缺口,你就增長了一些經驗、能力和智慧,也就離成功越來越近了。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缺乏一種信心和勇氣。當你遭受挫折感到沮喪並準備逃避時,請在心中大聲朗誦這句話: “想過成功,想過失敗,但我從來未想過要放棄。”    8、“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是一首中學生很熟悉的流行歌曲《真心英雄》的歌詞。這歌詞含義不知道給你帶來怎樣的人生啓迪?但是,成功的確從來不是輕易得到的,它往往來自磨難和痛苦。生活如此,學習亦然。 那麼,什麼是磨難教育呢?簡單地說,是體味苦難的一種過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過,挫折未必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對於青少年來講,挫折即可以使他們產生消極情緒,也可以磨練其意志,使之奮發向上。對挫折的耐受力固然與個人先天素質有關,但更多的是後天環境所造就的,它是一個人的情感、個性、意志的結合體現。歷經一次磨難,就會獲得一次再生的機會。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難,同時,磨難也以它冷峻和無情使強者的命運獲得價值和昇華。日本教育界爲了磨練學生的意志,中小學校每年都要定期舉辦“田間學校”,“孤島學校”,“森林學校”,爲學生開設新課程——“喫苦”。讓學生們體驗沒有大人幫助而與大自然共存的艱辛,使他們從小就去經歷磨難、挫折,培養他們喫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難的毅力,以求得在現實生活中的生存和發展。一位被認爲沒有男子氣的中學生,在學校放暑假期間,家裏同意他去學武術散打。一個月後的某一天,父親去看兒子訓練:教練一出手,兒子應聲被摔倒在地。整個下午,看着兒子一次又一次頑強地站起來,父親心疼萬分,拉着兒子的手對教練說:“我們不學了。”教練沒有正面回覆父親的請求,只是問那孩子:“什麼是男人的勇氣和毅力呢?”他答道: “只要站起來比倒下多一次。”教練又問:“學不學,你自已決定吧。”兒子看了一眼父親,一句話沒說,再次走向訓練場。   中學生應當直面挫折,抓住體驗挫折的機會,體驗多味的人生,培養堅韌的性格。有意識地進行自我磨難教育,是樹立學習信心,增強意志力的一種有效途徑。今天的中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優越的生活條件和父母的呵護,甚至是祖父母輩的溺愛,使之成爲“天之嬌子”。信息時代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知識和信息,雖然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卻沒有賦予我們一個堅忍不拔信念,戰勝挫折和困難的頑強意志力。的確,現代中學生沒有感覺過戰火中生與死的瞬間;也沒有嘗過挨餓受凍的滋味;並不懂得在艱苦惡劣的生活環境中如何求生存。因此,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自我磨難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當然,這種有意識地進行自我磨難教育,中學生並非一定要體驗上幾代人所經歷的痛苦,也並不意味着拾煤渣、幹苦力纔是一種磨礪。事實上,現代中學生同樣有自己必須經歷的苦難歷程,那就是他們要在學習和成長的苦楚中去學會磨練自己,如何承受學習的重壓、生活的自理、與人的和睦相處、社會交際、智能的綜合提高等等,其任務是在鬥爭和忍耐中消除失敗和不利因素,通過不斷地加強有意識的自我磨難教育這一艱辛過程,去深切體會頑強的意志力是怎樣在生活中幫助你獲得克服困難的啓迪,這對樹立人生的信心將大有裨益。   據報載, 1999年暑假期間,河南師大爲了檢測大學生的生存本領和生活技能,由校團委從7000多名學子中遴選出8名“適生者”組成“飛鷹行動”小分隊,讓他們到陌生的城市濟南進行爲期10天的“生存體驗”,憑自己的本領找到合法工作而生存下去。於是,這8名大學生在10天中便有了飢餓、流浪、露宿、羞辱等種種體驗和深刻的人生啓示……其實,不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學生,只有書本知識都不夠,還必須如鷹展翅,傲嘯山林,體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精髓,才能在生存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六、耐心——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什麼是耐心?耐心是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它是性格中的一種潛在力量,也是信心的持久和延續,是決心和毅力的外在表現。耐心對於認識和了解客觀事物的深刻性、準確性、完整性的程度和效果有明顯的作用。因此,古希臘學者柏拉圖曾說:“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1、門捷列夫說:“這個問題我大約想了20年”   十九世紀中期,元素週期表的驚人預言一時轟動了全歐洲。當時有人真的以爲門捷列夫只是玩玩撲克牌就發現了週期律。彼得堡的一位記者採訪時問: “門捷列夫先生,你是不是承認你是一個天才?”門捷列夫答道:“什麼是天才?終身努力,便成天才。”記者又問:“可是我聽說,你是夢見你桌子上的牌變成了一條龍,這條龍又彎成了幾折,醒來後就製出了週期表。”門捷列夫哈哈大笑,說:“你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大約想了20年,而你卻以爲坐着不動就擺弄出來了,事情哪有這樣簡單。” 常言道:“有恆爲成功之本。”元朝有個學者陶宗儀,他一邊教書,一邊種地。在地裏勞動時,他從不放過休息時間,去摘來一些樹葉,把平日的學習體會和耳聞目睹的重要事情記在上面,寫滿後就放進埋在樹根下的破甕裏。這樣日積月累,十年之後竟積滿了幾十甕。他讓學生們挖出那些甕,把樹葉記的東西抄錄整理出來,編了一部三十卷的《南村輟耕錄》。列夫?托爾斯泰一生創作了大量文學著作,而他的日記則不斷點燃他頭腦中靈感的火花,併成爲他積累生活和創作的源泉。他從19歲開始寫日記,在82年的生涯中,共寫了51年的日記,他的最後一篇日記終止於逝世前4天。正因爲如此,托爾斯泰早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昨天的事》以及24歲時發表的中篇《幼年》都是從他的日記中脫胎而來。 法國作家福樓拜信奉布封的格言:“天才即耐心”。他認爲創作上的塗改和難產正是天才的標誌。他對作品總是精雕細刻,常常整夜地坐在書室裏,一遍一遍地推敲着。他就是這樣絞盡腦汁,夜不成眠,無時無刻不在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所以他留給後人的作品才部部是珍品。    2、耐心是對壓力的一種挑戰   現代中學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壓力太大”。英國心理學家戴維?豐塔納曾給壓力下了一個簡潔的定義:壓力是對精神和肉體承受力的一種要求。實際上,耐心是對壓力的一種挑戰。   目前,中學生面對心理上、精神上的壓力是多方面的。如競爭的激烈、能否升學的威脅、家長和老師的希冀、考試失敗的懊惱等等。爲此,不少中學生紛紛掉進心理壓力的痛苦深淵。人生之路固然免不了有各種遭遇和不幸,而有了耐心,則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事實上在學習困難面前,一個善於學習的人也會失敗,但耐心卻能使他頑強地堅守着自己的信念。英國小說家約翰?克里西年青時有志於創作,但卻得到了“退稿單”達743張,乃爲世界文壇所罕見。但是,他仍堅持不懈從事寫作。後來,在其40年的寫作生涯中,共出版564本書,約4000萬字。據說,我國漫畫大師華君武至今還保留着年青時被退回的畫稿二百多幅。   耐心可以檢驗人面對困難、失敗時的態度,看看我們是倒下去還是屹立不動。明朝末年的談遷,是浙江海寧的一個窮秀才,二十九歲開始編史。他因買不起書,就四處求借,自己動手抄寫。他努力奮鬥二十七年,六易其稿,五十六歲時,終於寫成了一部幾百萬字的書。可是,一天夜裏,這部書稿卻被人偷走了。談遷傷心地大哭一場。有人以爲他會從此一蹶不振,不料他第二天便振奮起精神重寫起來。十年後寫成第二部書稿時,談遷已經白髮蒼蒼了,他卻高興地對人說:“雖死而瞑目矣!”這部書就是《國榷》。漢朝時代,司馬遷受到了“李陵案”的牽連,遭受宮刑(也叫腐刑)。他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等發奮著書的歷史名人身上認識到“人故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於是,司馬遷忍辱負重,以堅韌不拔的意志發憤著書。就這樣,他前後經過十八年,終於用生命和血淚完成了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千古不朽之作——《史記》。   由此可見,面對壓力而頑強的堅守信念,所表現出的是一種堅韌不拔的力量,這就是耐心。要想把事情做到底,單憑“一時的熱忱“是不行的,有耐心才能成事。具有耐心的人,他的行動必然前後一致,而且不達目標決不罷休。     3、“每年看一本好書”,這容易嗎?   大學四年級下學期,在謝師宴會上,一位教授的臨別贈言很特別:“各位同學畢業後一定很忙,不可能天天看書,我期望各位至少一年看一本好書。” 話一說完立刻引起鬨堂大笑!大家認爲這位教授太愛說笑,“天天看書或許辦不到,但是一個月看一兩本好書絕對不成問題,一年下來豈不是一二十本了嗎?”時間過得真快,30年過去了。這一屆校友聚會,邀請了當年的恩師團聚。席間,這位老教授站起來致問:“記得30年前各位畢業前夕,我期望各位每年能看一本好書,當時引起各位大笑,今天我要問一下,畢業後每年看一本好書,也就是畢業後看過30本好書的人請舉手。”沒有人舉手,一個也沒有。   不論做什麼,如果缺乏耐心,你將一事無成,一無所獲。沒有耐心,學習很難堅持下去,學業也難以完成。有的中學生在學習上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沒有堅持到底,學會學好的勇氣和耐力,就會達不到應有的學習效果,甚至扼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那麼,爲什麼有的中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耐心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學習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低沉。例如,自認爲自己不聰明,不是學習的料,總是消極片面強調自己的被動之處;或總是用“退堂鼓”來對待失敗,從來不回頭再試一次,結果,學習成績與其它同學相比時發現自己拉在後頭;有的學生覺得某一科目的知識特別難學,在課堂上便不注意聽講,從而輕易地拖延、放棄,以致最終喪失學習它的興趣。自信心不足,興趣低沉實際上是惰性的表現。由於畏難情緒的產生,因而做事拖沓,乃至半途而廢。這種人所懷的期望不合實際,又不能爲未來的少受挫折而多喫眼前之苦。因此,他們輕率地摒棄了自己的內驅力,灰心喪氣,以致放棄進取的機會。   二是學習受挫後情緒不穩定。確切地說,是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無法克服自我心理障礙,而形成的一種阻礙或有害於耐心學習的消極情緒。這種由於精神負擔過重、擔憂或焦慮所表現出的緊張情緒雖各不相同,程度也有所差異,但如不及時自我解脫,長期鬱積,必生後患。事實上,中學生由於學習受挫而產生的擔憂和焦慮,與內外環境因素都有關。如社會輿論的壓力、家長與老師威逼、作業太多、考試頻繁等,爲此,學生終日疲於奔命,形成長時間的緊張狀態。若完不成作業,考試分數低還要捱罵受罰,被其他同學譏笑等等,從而使這些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耐心。   三是學習思路走進“死衚衕”。如記不清學過的知識內容;對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不會用公式來運算解題;遇到具體的學習問題始終無法解決等。在學習中面對的困難肯定是難免的,也沒有任何一箇中學生願意失敗,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靜下心來,把失敗的過程和原因分析一下,不懂得“哪怕是成功的人,都曾失敗過三分之二次”的道理,由於缺乏耐心而阻止了自己進一步學習的步伐。   總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中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進行學習的自我反省,找出學習上缺乏耐心的主要癥結,然後纔有可能提出有效的改善辦法。你要明確知道,在學習上耐心能夠發揮自己才智上的無比創造力。對學習差的中學生來說,一旦有了耐心意識,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繼續往前邁進,使生命放出燦爛的光焰。     4、首先要把學習變成一種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你應當努力使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耐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興趣,提高學習興趣,是增強學習耐心的重要途徑。   興趣是人們認識和研究某種事物的心理特徵,它在人們的認識(學習)活動中有着重要作用。學習興趣產生學習願望,學習願望付諸行動,即以讀書的過程獲得學習滿足,表現了耐心的程度;有耐心而取得某種學習成果又激發了更大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與耐心,即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相互促進。一個對學習感興趣的人,可以持久而集中注意,保持清晰的感知,引起豐富的想象和積極思維,產生飽滿、愉悅的情緒,並能用耐心去克服困難。南京金陵中學的章準平同學,因獲全國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金牌,1998年被保送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他在寫《談興趣的培養與控制》一文時,是這樣談及玩電腦遊戲的:“高一的時候,我對英語沒興趣,尤其是那些難拼的單詞。一個名叫《UFO》的電腦遊戲,引起了我的興趣,遊戲中清一色的英文,又促使我不停地翻字典,遊戲之後,那些生詞竟然怎麼也忘不掉。死記單詞與電腦遊戲的一苦一樂,使單詞記憶效果大不相同。” 1998年8月25日,美籍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作爲嘉賓,在北京大學爲第六屆“雷達”杯中國青少年科學英才獎獲獎者頒獎。儀式結束後,有人問丁肇中教授:投身科學探索,是不是意味着必須當“苦行僧”?“會考試”是不是仍然不失爲一種現實的、實用的“本事”?丁肇中教授以科學家特有的簡潔、嚴謹的語言回答了聽衆對他的提問:——成爲一個傑出的科學家最重要的,第一是對科學有興趣,認爲從事的科學是你一輩子唯一的樂趣,其它的都是次要的。假如你沒有這個信心的話,你就不應該從事科學研究而應該做別的事,有很多很多科學家,真正能夠比較有貢獻的,非常少。所以要從事科學,最重要的是對科學的興趣。認爲它是你一輩子最重要的,爲了這個,其餘的都是次要的。——中國人會考試,這是絕對的,中國人幾千年都是以考試爲主。我認爲會考試不一定是個很好的現象,因爲考試是考前人所做過的,科學的發展,卻是要把前人所做的東西推翻。所以至少我所知道的這個世紀拿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的絕大多數(很少我不認識),我不知道有任何一個是在學校裏考第一名。所以,第一名並不代表什麼,最主要是要有興趣。   興趣從何而來?簡單地說,如果你致力於某種活動來自你自身內部,你就是對那種活動感興趣。比如,一個人對跳舞感興趣,就根本不需要別人強制他去舞廳跳舞;又如某學生對一部文學作品發生興趣,他就會以閱讀爲樂事,非讀完不可,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壓力或誘導來促使他。同樣理由,我們之所以聽古典音樂、踢足球、打撲克牌、玩遊戲機、看電視、是因爲我們樂意這樣,對這些活動本身感興趣。但是,不管你目前對什麼感興趣,你的興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習得的。你不是一生下來就對體育、科學或小說中的人物感興趣,而是通過認識和學習這些東西才發生興趣的。又如,你現在對物理或化學科目感興趣,但是在你上中學以前並不感興趣,因爲在小學裏沒有這門課。與此同時,習得的興趣又對你以後的學習發生影響。因此,可以將興趣看作即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換句話說,興趣是過去學習的產物,也是促進今後學習的手段。   提高興趣是發展和鞏固學習耐心的重要途徑之一。由於興趣而表現出學習耐心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五、六歲時就對動物的的習性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甚至可以長時間地蹲在地上看螞蟻打架、搬家;我國圍棋界著名的棋聖聶衛平,從小酷愛圍棋,他七、八歲時竟能長達十幾小時地端坐在棋盤前下棋,表現出不可思議的耐心。只有對學習有濃厚興趣的人,纔會對各種現象和問題產生驚異感,在學習過程中貫注精神、興致勃勃、津津樂道,甚至達到忘記時間的境界。當然,自發的學習興趣很重要,但人爲地、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習興趣,更加強了對社會和自身有益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由於認識的改變,興趣範圍就會擴展,興趣程度也會提高,原來沒有學習興趣的課目,就會逐漸增加興趣。   那麼,怎樣發掘自己的學習興趣,更有學習的耐心呢?首先,你要認識到這種知識或技能同自己有什麼關係,這種學習材料對自己有什麼用的實際用途。其次,利用現有的興趣去激發對某一學科的興趣。如你喜歡讀小說,就要利用這一興趣去提高構思作文的興趣;如你喜歡動物、植物,就應該學好生物課;如你愛好旅遊活動,就有必要增加一些地理知識,等等。再次,講究學習的方法,使學習活動變得更爲有趣一些,對提高你的耐心也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培養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運用靈活。如發現的學習方法:爲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思考的學習方法:怎樣才能學好物理。驗證的學習方法:按這樣的步驟會取得怎樣的效果。此外,還有引導,練習等其它方法。這就要學生自己學會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努力提高和培養學習的興趣。   學習和掌握知識需要有耐心。如果把學習興趣培養放在學習上來,則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的耐心程度,這正是“好鋼放在刀刃上”。   5、換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問題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人類不是被問題本身所困惑,而是被他們對問題的看法所困惑。”在學習困難面前,怎樣做到學習上的耐心?如果換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問題,可以說這是給耐心“充電”,是磨練耐心的一種有效方式。   首先,當學習中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換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問題,能給你又一次嘗試的機會,使你不灰心,不泄氣。能夠做到這一點本身就體現了學習的耐心。其次,有的學生在解決學習問題時,總是“一條道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或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換湯不換藥,原地轉圈圈”,徒然浪費時間。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沉重地打擊我們的自信心,而且常常毫無效果,容易讓人灰心喪氣。例如,某學生認爲只有把每一個英語單詞抄十遍,纔可能記住這些單詞,而不懂得用比較或聯想等更有效的學習方式,這種不求思變的學習方法將使他的學習越來越感到困難和無法完成。俗語說:“條條大路通北京”。要具有“換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問題”的學習意識,努力尋找捷徑,纔有可能使因難的問題迎刃而解。再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成功的學習經驗,但是過去的經驗,今天並不一定行得通,如能“換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問題”則會豁然開朗,避免落入視野狹窄的思維陷井之中。所以說,克服學習困難,增加學習耐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換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問題”的學習思考方法,這可讓人從窒息的困惑中擺脫出來。   總之,對每一箇中學生來說,學習上耐心的獲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磨練和造就的。有些學生認爲自己缺乏學習耐心是遺傳造成的,這種觀點是謬誤。只有通過不斷磨練的過程,才能獲得學習上的耐心。    6、耐心是不斷磨練形成的一種素質   在學習困難面前感到茫茫然而不知所措,肯定會失去學習的耐心。那麼,怎樣才能夠找回失落的學習耐心呢?從學習情況的具體角度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應認識到自己爲什麼要學習、爲什麼而學習,從而提高你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你對學習的責任感。與此同時,很有必要將你的長遠目標、近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起來,並積極地付諸於行動。   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之所在。當你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這會激發出求知的慾望和創造的衝動,從而開掘出每個人本已存在的潛能。只有對所學知識表現出興趣,才能發掘出迅捷的領悟力,才能善於運用才智解決實際問題。你應當思考:爲什麼你會對這科目的學習感興趣而對那科目的學習不感興趣;如何使你並不感興趣的科目變得更有興趣一些;如何做到熱愛知識,渴望學習,不論是學習哪一門課,都能做到如飢似渴,孜孜以求。   三是要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長處和短處。缺乏客觀的自我認識是許多中學生的通病,他們往往是用放大鏡看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而對自己在學習上的短處和缺點卻常常視而不見。因此,很有必要做自我檢查,即檢查自己在學習行動上是否認真、勤奮、踏實、謙虛、堅毅、自制,還是馬虎、懶惰、輕率、驕傲、動搖、盲目,哪些地方不足或需要加以改進。在學習方法技巧上,是否講求學習策略、靈活自如地運用各種學習方法、積極主動地學習,還是消極等、刻板重複、一味地靠背誦答案的方法去應付學習。 四是揚長避短,克服不良的學習定勢。學習的習慣方式是可改變的,只要通過不間斷的努力,不斷地吸收和消化新的東西,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就可以使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   總之,學習上的耐心,是經過不斷磨練而形成的一種素質。只有正確地評估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找出差距,努力克服,才能進步。同時,用不斷發展的眼光去改造自己的學習方式,並盡心盡力地去追求學習的成功,才能找回在學習中失落的耐心,使未來的學習“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七、細心——嚴謹學風的基本功   提到細心,也許會有一些中學生認爲,算式點錯小數點,寫字時少一橫、一豎、一點、一撇等類似的問題,那只是小學生才容易犯的毛病。言外之意,講述學習上的細心,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其實不然。如果這樣認爲,就說明你對學習細心的理解過於狹窄,殊不知學習上的細心體現在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上。概括地說,學習上的細心不僅應當表現在聽課、讀書、做作業等具體活動中,而且還應當表現在學習的觀念和作風上,例如觀察、思考、分析、總結等。總之,細心是養成嚴謹學風的基本功。故而,培養和發展學習細心的能力,是中學生必須重視的問題之一。    1、“甲骨文”正在砂鍋裏煮着呢   細心是一種本領。你知道甲骨文是怎樣發現的?清末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位官員王懿榮正在安閒地品味一劑湯藥。此人平時喜歡鑽研古文字,連喫藥時也不放過琢磨的機會,他不斷地在砂鍋裏選看着各味藥材。忽然,他發現一味當時藥店裏叫“龍骨”的藥材上,竟有一種奇異的筆劃痕跡,細看上面刻的卻是一些古代文字,有些他根本未曾見過。於是,他便認真地研究起來。經過考證,終於確認這種“龍骨”原來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時代的“甲骨”,上面刻寫的文字即是“甲骨文”。   細心所以是一種本領,還體現在一個人具有較強的觀察、預測、判斷能力。看過小說《福爾摩斯探案集》的學生,一定會記得其中一個細節:在鑑定一個懷錶時,華生僅僅停留在懷錶的指針、刻度、設計和造型上,因而不能爲破案找到一絲線索。而福爾摩斯卻憑藉放大鏡,判斷出懷錶背面上的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錶殼上的四組數字是倫敦當鋪收進懷錶以後用針尖刻的票面號碼,這說明懷錶的主人窮困潦倒,然而有時也稍微好轉。所以纔會四次當出又四次贖回;鑰匙孔周圍佈滿了上千條錯亂的劃痕,表明懷錶的主人在鑰匙插進孔去給懷錶上弦時,手總是顫抖的,這多半是個嗜酒成性的醉漢。   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沈括,在他所著的《夢溪筆談》中講了這樣一件事:相國寺有一幅描寫奏樂的壁畫是畫家高益的作品,其中有一個彈琵琶的樂工,當其它樂工吹奏四字音的時候,他的指頭不是撥動琵琶“四”字所在的上弦,而是掩蓋着下弦。許多人批評畫家不懂樂理才產生這樣的錯誤。沈括見到這幅畫以後,從管絃發音的不同,對相國寺壁畫作出了正確的解釋:“管以髮指爲聲,琵琶以撥過爲聲,此撥掩下弦,則聲在上弦也。”意思是說,管樂和絃樂的發聲是有所不同的,管樂的發音可以看指頭部位,琵琶是一種絃樂,必須在撥弄之後才能發出樂聲,因此手指撥掩下弦,正表明聲音是從上弦發出。所以,沈括認爲畫家不但沒有畫錯,而且這裏恰恰是畫家高益構思精細、準確的表現。   在學習中,要對知識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只有細心、準確地抓住事物主要特徵纔會有成效。這不僅要有觀察的敏銳性,還必須具有觀察的嚴謹性和區分微妙差異的分辨力,它是依靠有意識的培養和反覆的訓練才能獲得的一種本領,正所謂“細微之處”見功夫。     2、事實不會矇蔽細心觀察的人   化學課上,老師講解一種無色的化學藥品的特性。他把這種藥品放入燒杯與水混合後杯裏出現了血紅色。老師問道:“爲什麼這會變紅?”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答案五花八門。此時,老師講出了其中的祕密:“我事先在水裏面放了其它物質。”隨後,便開始講解出現這種化學反應的原因。他對恍然大悟的學生們說:“自然界有許多你們不懂的東西,但你們要永遠記住,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規律,但不會矇蔽細心觀察的人。”   一個人應該善於細心觀察,探幽索微。觀察的目的在於透過現象看本質,任何實質的東西都有表象顯露,關鍵就在於你是否細心察見其“蛛絲馬跡”,從而獲得能夠作出結論的客觀依據。學習思考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實現,而你能觀察到什麼,則首先取決於你的細心。原蘇聯三位作家高爾基、安德列耶夫、蒲寧一次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的一家飯館玩過這樣的遊戲:當一個顧客進門後,限定每人用三分鐘時間觀察來人,然後各自說出結果,看誰描述得逼真。一個顧客推門而入後,高爾基說:“一個臉色蒼白的人,穿着灰色西服,長着細長髮紅的手”。安德列耶夫什麼也沒觀察出來,只能胡編了幾句。蒲寧卻有條不紊地從那人的服飾談起,連小指甲不正常這樣的細節也沒放過,最後推測道:“這人是個騙子!”飯店待者證實了蒲寧的觀察結論。顯然,蒲寧之所以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就在於他的觀察細緻、準確、全面。   同樣,在進行學習思考時,只要問題確實在某處存在着,它就會向我們傳達着某種信息,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細心觀察而掌握問題之所在,就能先行一步地找到解決之策。很多年以前,日本人是怎樣弄到大慶出油的情報呢?1966年7月,《中國畫報》刊登了王鐵人的照片,從王鐵人頭戴的皮帽子及周圍景象推斷出,油田地處攝氏零下30度以下的東北地區,大致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之間。日本人利用來中國的機會測量運送原油火車上灰土的厚度,大體證實了這個油田和北京之間的距離。1966年10 月,《人民中國》雜誌有一文章介紹王鐵人的,提到馬家窟,還提到了鑽機是人推、肩扛弄到現場的。日本人據此推斷油田離車站不遠,並從地圖上找到了這個地方。又從一篇報道王鐵人1959年國慶節在天安門觀禮的消息中分析出:1959年9月王鐵人還在玉門,以後便消失了,這表明大慶油田的開發時間自1959 年9月起。1966年7月,日本人對《中國畫報》上刊登的一張煉油廠照片進行了研究,照片上沒有尺寸,但有一個扶手。按常規,扶手攔杆高一米左右,依比例推算出煉油塔的高度、內徑及煉油能力並估算出年產量。由此,日本人得到了準確的商業情報,開始同中國進行出賣煉油設備的談判。   要作出正確的結論,需要有細心觀察和判斷的能力。像這樣從一大堆看似雜亂無章的資料中,通過敏銳、嚴謹的細心觀察,對問題情況有完整準確的印象,從而作出具有重要價值的推理判斷,導致一個新結論的產生。這正是中學生在學習中應當培養和訓練的。     3、“錯漏百出”的目擊報告說明什麼   有許多時候,人們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比如,你經常使用貳元人民幣,但如果問你它正面和反面的圖案是什麼?或許,你可能一下子說不上來。據說,許多初到倫敦的人,會對倫敦居民談到公共汽車前面畫的兩隻眼睛,而那些“老倫敦”卻很喫驚,因爲他們從沒有注意過,不知道有這樣的事實。   生活中還經常發生這種情況:看完當天的報紙,別人問起報紙第一版的主要新聞標題是什麼,“大概是……”結果是什麼也回答不上來;一本激盪心扉的外國小說看完了,你甚至可能會說不出男女主人翁的名字;教科書閱讀了好幾頁,儘管你在意念上非常想把它的主要內容完整地記下來,讀時也似乎能夠有所理解,但合上書本卻還是說不清、弄不懂、記不住,有時甚至連標題都忘了。爲什麼會出現上述情況?這顯然是由於觀察的目的性不明確,缺乏細心之所致。還有一種情況是注意力分散,即人們常說的“走神”,似乎處於輕微的“失神狀態”,雖然看到或聽到了,但是卻不能清晰地地把它的內容反映出來。   在一次國際心理學會議上,會議廳的門猛然被撞開,從外面衝進一個人來,接着又一個黑人手中揮舞着手槍,從後面緊追而來。兩人在會議廳裏的人叢中追逐,突然“砰”地一聲槍響,兩人又先後衝出門外。到會的幾十位心理學專家驚慌未定,不料,會議主席卻笑嘻嘻地請各位在場的人分別寫下目擊經過。原來,這是一位心理學教授所做的關於“注意”的實驗,由於當場已拍攝電影,事件的真實情節可以和目擊作比較。結果,在上交的40篇報告中沒有一個紀錄是完全正確的,其中只有一篇報告錯誤少於20%,有14篇的錯誤在20-40%之間,12篇的錯誤在40-50%之間,其餘的錯誤均在50%以上,而且許多報告的細節完全是臆造出來的。觀察力敏銳的心理學專家如此“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所寫的目擊報告錯漏百出。顯然,這是驚恐萬分使他們的注意力極度分散,無法細心觀察而造成的結果。    4、附圖指示:“間隙不得大於10釐米”   “認真是成功的祕訣,粗心是失敗的伴侶”。有時,由於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在事業上常常鑄成大錯,並帶來嚴重的後果。據說,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接到某戰區的一封電報,原文是“已派五軍增援”。蔣介石看後,大惑不解。於是,大筆一揮,寫道:“五個軍?還是第五軍?”由此可見發信人的馬虎,不負責任。   1930年4月,閻錫山,馮玉祥結成反蔣聯盟,發動了討蔣的中原大戰。閻、馮部預定在豫、晉交界處的沁陽會師,以求一舉聚殲河南的蔣軍。但是,馮的參謀在擬製命令時,卻誤將“沁陽”寫成“泌陽”,正巧河南南部有泌陽一地與沁陽相隔數百里。這樣一來,使得馮部誤入泌陽,因而貽誤了聚殲蔣軍的有利時機,使閻馮聯軍處處陷於被動,最後導致閻馮聯合作戰的失敗。於是,後來有人戲稱這場中原混戰是“敗在一撇上的戰爭”。 八十年代初,我國“渤海二號”鑽井船沉船事件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影響很大,不僅直接損失3700萬元,而且使七十二人喪失了生命。有人要問,何以釀成如此大禍?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由於不細心閱讀資料而確認數據上的誤差則是主要的原因。據悉,“渤二”進口時本來附有一套完整的生產、操作和維修等科技資料,其中有一條資料是這樣告誡的:“拖船時,沉墊與平臺兩者之間間隙應儘可能小”。附圖指示:“間隙不得大於10釐米”。然而,有關部門根本沒有按此規定嚴格操作,而是將沉墊與平臺間距弄成一米,使喫水深度至少加深一米。如此誤差,怎能不翻船!     5、“溴”元素與鴨嘴獸的“蛋”   你知道“溴”元素是怎樣發現的嗎?1826年,法國青年化學家波拉德研究從海藻中提取碘。他把海藻燒成灰,用熱水浸泡,再通進氯氣,便得到了漆黑色的固體結晶碘。然而奇怪的是,在提取後的母液底部,總是沉澱着一種深褐色的具有刺鼻臭味的物體。他沒有從想當然出發,而是認真地研究了這種物體,證明這是另外一種元素“溴”,由此他發表了《海藻中新元素》的論文。   不料,德國著名化學家利比息讀完波拉德這篇論文後,後悔莫及。因爲幾年以前,他也做過波拉德的類似實驗,得出過類似的結果。但是他沒有認真對待,只是認爲那種深褐色的具有刺鼻臭味的液體是氯化碘,他貼上標籤了事。利比息爲了用這個事例教育自己吸取教訓,便把那個所謂的氯化碘的標籤取下來,掛在自己的牀頭上,並在自傳中寫道:“從那以後,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實驗作根據,我再也不憑空自己製造理論了。” 1895年,恩格斯在給施米特的一封信中,糾正了自己對鴨嘴獸的認識:“1843年我在曼徹斯特看見過鴨嘴獸的蛋,並且傲慢無知地嘲笑過哺乳動物會下蛋這種愚蠢之見,而現在這卻被證實了!因此,但願您對價值概念不要做我事後不得不請求鴨嘴獸原諒的那種事吧!”   原來,這種產於澳洲東部塔斯馬尼亞的山溪、河湖中的鴨嘴獸,屬於哺乳動物。但是雌鴨嘴獸確實既會哺乳,又會下蛋。它產卵後,便把卵緊緊地抱在胸部,直到孵化出小鴨嘴獸爲止,初生的小鴨嘴獸,從母親腹部的乳分泌孔中吸食乳汁。恩格斯在看到鴨嘴獸下蛋的事實後,糾正了自己的偏見。   事實說明,在學習中缺乏細心,就不可能發現或抓住研究對象的主要特徵。人們大概都有過缺乏細心所得到的經驗教訓吧。    6、凡事業成功的不乏細心人    二戰前夕,希特勒正祕密實施擴充軍備的計劃,然而該機密卻爲一位英國學者得知。那麼,這位學者是如何得到這個消息的呢?他的方法是細心觀察德國報上刊載的結婚啓事,並從出席的德國軍官官階測定出該區域的軍隊及軍備數量,果然猜得八九不離十。 法國銀行大王恰科年輕時,曾鼓足勇氣到BELLJU銀行找董事長,希望能被僱用,然而一見面就被董事長拒絕了。這已是第52次求職失敗了。當他失魂落魄地走出銀行時,看見銀行大門前的地面上有一根大頭針。他彎腰把大頭針拾起來,避免它傷人。第二天,銀行錄用恰科的通知書來了。原來,就在他蹲下來拾大頭針的時候,被董事長看見了。董事長認爲如此細心的人,很適合當銀行職員,所以改變主意僱用了他。恰科是個對一根針也不會粗心大意的人,因此他才得以在法國銀行界平步青雲,有了功成名就的一天。當然,恰科事業的成功並不是簡單的不疏忽,更多的是對銀行業務上的細心。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曾國藩是清末的一個大官,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據說,曾國藩的地位與他見微知著的能力是分不開的。一次,李鴻章要推薦三人給曾國藩,恰巧曾國藩不在,李鴻章示意那三個人在廳外等候。不久,曾國藩回來後,李鴻章說明來意,請他考察那三個人。曾國藩說:“不必了,站在左邊的那位是個忠厚人,辦事小心,可派他做後勤供應一類的工作;中間那位是個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故也擔不得大任;右邊那位是個將才,可有作爲,能獨當一面,應予重用。”李鴻章很喫驚,問: “還沒用他們,您如何便知`?”曾國藩笑着說:“剛纔回來見廳外有三個人,走過他們身邊時,左邊那個低頭不敢仰視,可見是位老實、小心謹慎的人。中間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過之後就左顧右盼,可見是個陽奉陰違的人。右邊那位雙目正視前方,始終挺拔而立如一根棟樑,是一位大將之才。”    7、細心可糾正浮燥無知的學風      近百年來,營養學家和醫學家都把菠菜當作理想的醫療食品來推廣,據說是因爲菠菜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具有養血補血的功能。因此,一般人都認爲,菠菜的含鐵量比其它的蔬菜高,其實這是錯誤的。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近年來,聯邦德國弗裏堡大學化學專家勞爾赫對多種菠菜進行了反覆化驗,但從未發現菠菜的含鐵量比其它蔬菜特別高的情況。爲了搞清事情的真相,追本溯源,勞爾赫查找多年前的科技檔案,終於發現,原來由於印刷上的錯誤,把菠菜含鐵量的小數點右移了一位數,結果把菠菜的含鐵量增大了10倍。至此,恢復了菠菜本來的面目。   中學生在學習中,如果沒有細心的觀察,缺乏可供推論的客觀事實,對知識便不可能做出準確的判斷。正如數學解題一樣,給出的已知條件不夠,根本無從入手。請看以下一道題目:“你班上有一位同學,他的父親五十歲,他母親四十五歲,今年他父母結婚二十五週年,請問你這位同學今年幾歲?”這個問題給定的條件,絕大部分於解題無關。對於在學校裏受過題海訓練的學生來說,他的觀察點會放在五十歲、四十五歲、今年、二十五週年等“要點”上,試圖從中尋求解題的線索。最後,當認爲不可能找到答案時,就說明你犯了觀察不細緻的錯誤。假如,你硬要從結婚二十五週年找到線索,算出你這位同學的年齡是二十四歲,但你實際上在讀初三,班裏不可能有一位年紀這麼大的同學。其實,答案顯而易見,你的年齡,就是這位同學的年齡。   學習上的細心還有助於加強知識記憶,是記憶的首要條件。例如,我們要記住一個字,就要從字的形狀,結構和音節入手,弄清字的部首,筆畫和音調,纔有可能正確地記住某一個字。正如魯迅先生在《漢字學史綱要》一書中寫道:“誦習一字,當識形意三者;口誦耳聞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義,三識並用,一字之功乃全。”這段話清楚地說明,要了解一個字,必須掌握其三個基本要素,即形、音、意,然後,才能對字的結構作出正確的認識。又如,我們要記住某一圖形或某一景象,第一步需要弄清構成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要素是什麼;我們要記住一段文字所敘述的內容,仍然要通過觀察認識來分辨其主要特徵,纔有記住它的可能性。細心可以使人的觀察準確、精密、銳敏,並以此提高了觀察力。   國畫大師齊白石是畫花鳥魚蟲的高手,他寥寥幾筆就能把這些生物表現得生氣勃勃、惟妙惟肖,但白石老人對沒有經過仔細觀察並掌握對象特徵的東西,他是不畫的。有一次,作家老舍以“芭蕉葉卷搶秋花”爲題,請齊白石作畫。白石老人一時記不清蕉葉新拔,是向左還是向右卷,附近又沒有蕉葉可供觀察,於是白石老人笑對老舍說:“只好不要卷葉了,不能隨便畫呀。”中學生在學習上要把握知識,必須依賴於觀察的細緻入微,要具有一絲不苟的嚴謹學習態度,如此纔可能作出正確的判斷。那麼,中學生怎樣培養和發展學習的細心本領呢?有關學者總結了以下十點:   1、迷:貴在專一,緊緊盯住目標,切忌浮光掠影,見異思遷。   2、苦:觀察時要有喫苦精神,殫精竭慮。   3、全:全面地、理性地看待問題,即要看到事物的目前狀況,更要預測其發展趨勢。   4、微:善於察一葉而知秋,敏感地看到別人不易覺察到的事物現象。   5、時: 審時度勢,不要忽略事物存在的時間因素。   6、比:學會對比分析,從而辯證地看待問題。   7、思:要將觀察與思考結合起來,深化自己的學習認識。   8、巧:爲了增強觀察效果,要藉助一定的物質手段。   9、寫:要系統、完整地做好觀察記錄。   10、恆:要做到持之以恆,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總之,學習的細心觀察,不是淺嘗輒止,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認識階段,而是要善於思考,力求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捕捉其內在的聯繫。因此說:細心才能學好知識,細心能使你在學習上技高一籌。      8、“乾淨”與“不乾淨”課本的區別    不計較學習時間上的得失,花費大量的學習精力,去重複閱讀那些自己早已理解和記住的知識,不能說是學習上的細心表現。在學習中,有許多同學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或許做到了學習知識本身上的細心,但學習過程中卻缺乏針對性,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舉例說,某中學初三年級的A、B兩同學的學習成績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一學期結束時,A同學用過的課本嶄新如初,而B同學用過的課本上卻做了大量的各種符號和批註,甚至有很多書頁上被寫得亂七八糟,恐怕只有B同學自己纔看得懂。應當怎樣評價A、B兩同學在學習上的細心呢?   事實上,B同學在通讀教科書的學習過程中把重點部分都劃上“——”符號,次重點的部分都劃上“……”符號,他對自己認爲理解有困難、概念仍模糊的部分都劃上“三角形”符號。當他確認自己已完全掌握的知識,便乾脆作出刪掉的記號,不再花時間去重複閱讀,而把學習的主要精力放在他自己認爲的學習難點上,並做到經常複習以達到熟練程度爲止。這一做法,使B同學對要掌握的教科書內容一目瞭然。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他對重點、難點部分的知識經過多次強化後,便下降爲次重點或一般瞭解,符號也隨之更改。他的課本雖然被自己劃得亂七八糟,但他的學習方向十分明確,真正做到“瞎子喫餃子,心中有數。”   反觀A同學的做法,他能把課本保存得整潔乾淨,但他實際上卻是真正缺乏學習上的細心,或者說他的細心缺乏針對性,儘管他的學習也好。因爲,由於A同學的課本乾淨得連一個標記符號都沒有,在需要複習的時候,難以把握學習的要點,只好從頭閱讀或對所有知識細節都重新學習,以至浪費了許多精力和時間,這是得不償失的。我們知道,學習成績與學習效率成正比,與學習時間成反比。用公式可以表述爲如下:學習效率=學習成績/學習時間。A、B兩同學的學習成績都屬優秀,A同學的學習效率低,表明A同學的學習時間相對長;B同學的學習效率高,表明B同學的學習時間相對少。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A同學——成績好——效率低——時間長——學習費力   B同學——成績好——效率高——時間短——學習輕鬆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如果A同學能夠使細心在學習中具有針對性,那麼,他的學習一定會比現在更輕鬆、成績也會更好。由此可見,改變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性學習錯誤,能給學習上帶來新的轉折點,這正說明學習的細微之處大有學問。在學習過程中缺乏針對性,是要付出精力和時間作爲代價的。我們應當儘量避免犯類似的學習錯誤。    9、把細心與學習“動腦筋”結合起來   做到學習的細心終能事半功倍,但是,細心在學習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把它與各種學習手段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和效果。這既是養成嚴謹學風的起點,也是取得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所走過的創造發明之路便是明證。   英國的雷利勳爵是一位嚴謹的科學家,他對於研究所得出的數據都是很細心的。一次,他發現從氨氣化合物分解出來的氮氣密度是每升1.2508 克,而從空氣取得的氮氣密度每升1.2572克,二者不完全符合。儘管其差別微不足道,對此,細心的雷利勳爵不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而是反覆實驗和測試,但結果仍然一樣。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是什麼原因呢?雷利經過細心地分析和推斷,認爲空氣裏除了氧氣和氮氣以外,一定還有另外一種氣體。由此,使他和威廉 ?拉姆賽共同合作,發現了惰性氣體氬。   在科學史上,1846年發現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海王星,也是其中一個光輝的範例。1781年發現了天王星以後,英國天文學家亞當斯和法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勒維烈,發現這顆星在天空中的實際位置跟依據牛頓萬有引力所計算出來的位置不同。1845年勒維烈分析了天王星運動的不規律性,認爲這種不規律性是由於其它行星的引力所造成的。他以力學法則和引力法則爲依據,經過一年多的計算,確定了這顆新行星的位置,於1846年9月把結果告訴了德國柏林天文臺助理員加勒,而加勒果然在勒維烈指出的位置相差不到一度的地方,找到了這顆後來被命名爲海王星的行星。這一發現是力學、天文學、數學應用的勝利,但首先是嚴謹學風的結果。   據說,七十年代中期,美國人發現蘇聯人利用波音公司提供的技術資料設計製造了伊柳辛式巨型噴氣運輸機。這種飛機的引擎是美國噴氣引擎的仿製品。本來,波音公司在向前蘇聯方面提供資料時留了一手,沒有透露有關製造飛機的合金材料的祕密,使美國人感到納悶的是,前蘇聯製造這種飛機的合金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波音公司的技術人員一再回憶,才覺察到蘇聯專家來考察時的鞋子似有些異樣。原來,前蘇聯專家到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生產廠參觀時,不僅仔細參觀了飛機裝配線,而且還鑽到機密的實驗室裏認真“考察”了一番。他們先後拍了成千上萬張照片,得到了大量的資料,還帶走了波音公司製造巨型客機的詳細計劃。由於前蘇聯專家穿的是一種特殊的皮鞋,鞋底能吸住從飛機部件上切削下來的金屬屑,他們把金屬屑帶回去逐一分析,從而就得到了製造合金的祕密。由於事先對所要做的工作做了細心的考慮和安排,前蘇聯專家才能使這一切進行得相當順利。 這些事例給我們的啓示是,在學習中,不論是對簡單或複雜的知識,都應當把細心與各種學習手段結合起來,並貫穿於學習的始終。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細心的功能,養成嚴謹的學風。 八、靜心——優化你的學習內環境    所謂靜心就是指通過自我放鬆,消除精神緊張的壓力,使學習的心情趨於平穩和空靜。實際上,靜心是學習的首要條件。只有做到靜心,才能優化你的學習內環境,集中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中學生要提高自身學習的本領,必須努力克服各種學習心理障礙。但是,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及時進入學習狀態,做到收放自如地控制自已的學習情緒。因此,要學會放鬆,使精神松馳,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經常性地練習放鬆入靜法,應成爲中學生讀書、學習前的良好習慣。而一旦養成這種習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在學習上收放自如,對今後走向社會的工作、生活、學習也是大有裨益的。    1、學習要掙脫“雜念”的羈絆   許多學者在學習和研究中,都是高度的集中注意力。一次,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決定參加戰爭,並加入到遠征軍的行列。走到某個地方,突然想到一個哲學問題,他不由地停了下來思考。後來,他才發現自己已經在原地站了幾個小時,而部隊早已走遠了。有一天傍晚,物理學家安培在街頭散步。突然,他腦子裏考慮到一個題目,就向前面的一塊“黑板”走去,隨手從口袋裏掏出粉筆頭,在“黑板”上演算起來。可是 “黑板”忽然活動了,而安培的題還沒有算完,他不知不覺地追隨在“黑板”後面計算着。“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追不上了,這才發現那塊會走動的“黑板” 原來是一輛黑色馬車車廂的背面。   學習時由於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其所接受知識信息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有的中學生在晚飯後,看完一場激動人心的球賽,或是一部扣人心絃的電視劇,便坐下來複習功課,但過了許多時間,也看了不少書頁,但書本內容卻根本入不了腦子,讀了些什麼,茫然而不知。這正是情緒難以迅速穩定下來,學習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緣故。什麼是注意力?簡言之,注意力就是專心致志的能力。專心於玩具的孩童,往往聽不見母親的呼喚。人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就不容易再接受其它刺激了。例如,你閱讀教科書時不由地說出這樣的話:“這不夠有說服力”,或者說:“我以前從不曾想過這樣問題”,這便是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中把注意集中到需要解決的問題上,曾經困擾了很多中學生,使他們感到這是件很難的事。集中注意力是一種不穩固的特性,做到專心致志,只有當我們不去考慮集中注意力本身時才能辦到。比如當你思考某一數學題時,忽然意識到自己是在集中注意力,這時,你就打斷了對數學問題思考的集中注意。同樣,單純靠意志力並不能使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只要你一提醒自己“我一定要運用意志力做到注意集中”,你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不要試圖持續不斷地集中注意力,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在每次思想開小差時,它能使你的注意力迅速回到學習上來。   爲了加強注意力來專心學習,你要了解自己的特殊困難,然後下決心用實際行動來解決這一難題。首先,要變“分心”爲“專心”。要集中思想摒棄周圍傳來的聲音,人的聽覺具備這種控制能力,如當你凝神讀一本精彩的書時會聽不到身邊的各種聲音。所以說,與其去抱怨周圍各種聲音的干擾,還不如專心凝神地去思考要得到的知識,這樣大腦會在不知不覺中爲你“關掉” 你不想聽到的噪音。其次,要變“幻散”爲“注意”。有些中學生學習時眼睛望着課本,但內心散漫、頭腦常常處於一片空白,這自然無法學到知識。如果你不時去想其它的事情,這樣的學習也不會有效果。因此,必須把“幻散”變爲“注意”。心理學研究表明,在積極要求學習的條件下,一個人的穩定注意能夠保持二十分鐘左右。這之後如果允許注意有幾分鐘的分散(實際上是一種短暫的休息),那麼其穩定的注意就能連續保持幾個小時。再次,變“沉悶”爲“有趣”。從客觀方面來說,或許這門課程本身就很枯燥、乏味,這當然會令你感到沉悶。從主觀方面來說,你學習的意願不強但又不能不學,於是,你心不在焉地去學卻很快將其置之腦後。其實,我們只是單純地去背外語單詞當然很乏味,但如果利用具有刺激性遊戲和獎罰相結合的方式,恐怕你就會改變學習的認識。事實上,我們覺得乏味的課程也有它令人感興趣的方面,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發現並感受到它,變換一個角度看它或許你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興趣。使學習不感到沉悶的竅門是:不妨就其所學的內容提出一些“爲什麼”的問題並嘗試解決。如此,你就會關心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你的學習也會變得有趣一些,就可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這是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種策略。   不去想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不要一邊做其它事情一邊學習。集中注意力是專心致志的基本要素,也是取得學習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事實上,集中注意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大多數中學生都可以擺脫影響注意力的心理因素。    2、要消除“負性情緒”的影響   情緒是在新奇、異常、意外、衝突和挫折情境下產生的複雜的內心體驗,它與人的需要、動機、興趣和態度密切聯繫着,有效控制情緒,是通過有意識地、長期地磨練和培養而獲得的。   喜怒哀樂,對於學習的記憶和思維表現爲雙重作用,即能促進、增加學習效果,也能削弱、減低學習效果。一般說來,高興、快樂、喜悅,對學習起促進作用;痛苦、憂傷、憤怒,對學習起阻礙作用。但是,高興過度,得意忘形,反而削弱學習效果。而“哀兵必勝”,“知恥者方爲勇”則化消極爲積極力量,從而促進學習。與自我評價有關的情緒,也能影響自身的學習。如驕傲與羞恥、內疚與悔恨。適度的羞恥、內疚、悔恨都能使學生加倍努力學習。例如,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羞恥情緒,對負擔自己學習的辛勞的父母感到內疚,爲自己荒廢學業而悔恨,有時可以使人奮發,但這種情緒程度太強,又往往會使人灰心喪氣,放棄學習。愛和恨,這兩種情緒也能影響人們的學習。中學生經常這種情況發生:對自己所喜歡的老師的課上得特別專心,學習成績也好,因而學習一直進步;或對自己所討厭的老師,常常上課不聽講,不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最終一塌糊塗。這種現象值得注意和反省。情緒作用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關鍵在於能否把握這種控制學習情緒的能力。   所謂學習的“負性情緒”,指在學習過程中影響我們的不良情緒,如焦躁,怨恨,憂鬱,悲傷和憤怒等情緒。平時,如果心中有怨氣,委屈,和苦惱,可向同學、老師和親人傾訴,以求得到勸解和幫助,以免悶在心裏,日久成疾。又如學習遇到困難而情緒不穩定時,不妨轉移一下而去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讓頭腦中新的興奮爐來沖淡或抵消原有的不良情緒。在不利於學習的情況下,應當懂得利用積極有利的因素來幫助自己調整情緒,繼而擺脫困境來達到學習的目的。有人曾在報紙上著文介紹一種克已制怒的方法。即在要發怒的一瞬間,先從10數開始倒數到零,然後再問自己,“我還要不要發脾氣?”這不失爲一種調節情緒的好方法。如,當你在學習上被不良的學習情緒攪得心煩意亂時,不妨暫時停下來,要象孫猴子一樣來個“一個跟頭翻十萬八千里”,從那種沮喪的學習情緒中跳出來,然後再試着問自己:“我是否要放棄學習?”   爲了克服和消除不良情緒,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節,並努力做到:一是釋放心境。突破學習困境,必須消除或減輕擔憂或焦慮的程度,讓自己冷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調節不穩定的學習情緒。二是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不管情況如何,都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百折不撓、持之以恆,要杜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行爲。     3、讓積極的“潛意識”浮出水面   人的意識與潛意識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我們知道人腦的潛意識能力很強,精細的功能定位和意識定向,使大量有用的信息被潛存在意識深處。如果用冰山來比喻,意識猶如露出海面的冰山峯巔,那麼,它只及其水面以下部分(即潛意識)的八分之一。   對學習的積極態度,正是讓那些有利於學習的潛意識浮出水面,起着逐漸加強意識的作用。一位有成就的知名人士曾說,小時候他母親是這樣教誨他的:“你很聰明,你必定出人頭地。”這種鼓勵和暗示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裏,使他一直難以忘懷,併成爲他一生中不斷力爭上游的原動力。“我一定能學好!” 不少中學生都從正面鼓勵和激奮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向即定的目標進取。這時,腦海裏浮現出自己取得好成績的快樂情景,並充分表現出“心想事成”的美好願望,這就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潛意識。這種對學習信心的想象和自我暗示,在某種意義上比多看些書、多記憶些知識更爲重要,而且其效果非常驚人。因爲這種積極的潛意識能夠在你未來的學習時間裏,使你自覺或不自覺地感到心平氣和、頭腦清醒、思想集中,從而使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明顯提高。那種認爲積極的想象只是浪費時間,表明他缺乏控制和利用學習心理,促進學習的應有知識觀念。   當然,消極的學習想法或態度,肯定是不足取的。例如有的父母經常指責訓斥自己的孩子,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的潛意識接受了這個訊息,也認爲自己真的是笨、真的無用,於是便會影響到他的能力發展和學習成績。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基諾特,把家長不宜對孩子講的語言歸納爲十大類:不要惡語,比如:“你這個大笨蛋!”不要侮蔑,比如:“你真是個沒用的廢物!”不要責備,比如:“你總是做錯,真是太糟糕了!”不要壓抑,如說:“你給我住嘴,不許再說話!”不要強迫,如說:“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不要威脅,如說:“我再也不想帶你了,你給我滾吧!”不要哀求,如說:“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不要抱怨,如說:“你這不爭氣的孩子,真叫人傷透了心!”不要許願,如說:“假如你能考 100分,我就一定給你買……”不要諷刺,如說:“你可真了不起,還能幹出這種事兒!”   在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有利於我們學習的潛意識作用,能促進意識的高度集中,增強精神的力量。利用積極的潛意識來幫助我們的學習,無疑值得每個中學生的高度重視,並要充分掌握這一技巧。     4、“沉思冥想”的靜心訓練法      在學習之前,必須排除各種雜念和不良情緒的干擾。實際上,我們經常處在各種複雜的心境中,如喜怒哀樂,這些情緒都不利於學習上集中注意的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擺脫那些干擾和影響我們學習質量和效果的各種不利的心理因素。在這種情況下,不妨放下書本,嘗試用幾分鐘練習一下“沉思冥想”的靜心訓練法,必然會收到明顯效果。   “沉思冥想”的靜心之法,是用於學習中消除壓力和緊張感的一種積極而愉快的技巧。它通過控制大腦,使情緒穩定下來,避免分散學習注意力,並迅速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而對學習感到輕鬆。進行“沉思冥想”的放鬆入靜練習,首先是身體的放鬆,即讓身體各部位處於松馳狀態。這不需要有特殊的條件,或躺或坐皆可,只要用你感到舒適的身體姿勢就行。其次,是思緒的放鬆。確立一種積極的期待放鬆的願望是十分重要的。只是對自己大聲喊:“放鬆,怎麼搞的,還不快放鬆!”是無濟於事的。取而代之的應該是安靜、平和,在心裏默默地對自己說:“我現在就要放鬆了。”放鬆是一個被動的程序,過於焦急適得其反。要保證不受外界的干擾,尋找一個靜點,然後通過進行放鬆而入靜。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反覆做深呼吸。閉上雙目,讓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之後,慢慢感覺一下自己的心跳和脈動,然後反覆地做深呼吸。深呼吸一般採用腹式呼吸,速度要慢,不要急促,要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此時,要避免多餘的想法進入腦中打擾你。通過反覆做深呼吸,不久,你就會感到身體的輕鬆和思緒的空靜。   二是放鬆身體肌肉。在做深呼吸訓練之後,讓頭腦開始反覆作自我暗示:“左手放鬆,左胳膊放鬆……右腳放鬆,右腿放鬆……”直至“身體全部放鬆……”要求身體哪個部位放鬆,要以輕鬆的心情想象着該部位放鬆的舒適情景。通過身體肌肉的放鬆,解除精神上的緊張狀態,使心情進一步趨於平靜。   三是沉思冥想。注意集中你的意念,並接受學習知識信息的自我暗示。通過放鬆而達到入靜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心率脈搏平穩,呼吸慢了,心境平靜、輕鬆多了。此時,你可以向自己傳遞一些在學習上有建設性意見的信息,如反覆進行有關學習內容的一些自我暗示,這些學習信息會被大腦所接受,在今後學習中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我能集中精力學習”,“我能學好物理”, “我能夠記住學過的英語單詞”……請注意,自我暗示要用“我能”,“我能夠”,“我會做到”等肯定詞。   四是慢慢恢復敏感。把“十”這個數變成你從松馳狀態中恢復出來的數。你慢慢地從一數到十,你會發現,隨着數字遞增,你變得越加敏感。數到十之後,慢慢睜開雙目,然後,伸展一下身體和四肢,接着投入到你的學習中去,你會發現你的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事實上,要學會放鬆入靜這一技巧並不很難。一般來說,花上幾周時間就能養成習慣並取得顯著效果。“我每天要練習多久呢?”訓練開始時,每次練習三、五分鐘,便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在能夠較好地控制大腦之後,再適當地把時間延長,進行知識學習的沉思或形象聯想。以後,每天都練習,爭取每天做兩次,每次十到十五分鐘便可以了。 靜心主要在於有效地控制和放鬆大腦。進行“沉思冥想”放鬆入靜練習,是掙脫“雜念”的羈絆,快速集中注意力,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一種有效方法。與學習騎單車或游泳一樣,一旦學會了,就永遠不會忘記。以後的任何時候,你可以毫不費力地隨時回到“沉思冥想”的放鬆入靜練習上來,得心應手。因此,可以把學會放鬆入靜聯想這個技巧,看成是學習基本素質的一種終身投資。     5、靠“想象”也能重組智能結構   要使自己的注意力得到發展和加強,就要通過豐富的想象力,使大腦得到舒適的休息和放鬆。放鬆入靜後,可進行學習的具體形象聯想,通過反覆練習來激發潛意識,這將有助於你學習的順利進行。它特別適用於對新學的科目開始階段或在學習中感覺狀態不佳的情況下。   先是進行愉快景象的聯想。應把那些儲存在個人記憶中的,令人愉快的、讓人舒心不止的往事回想出來,並且讓具體的情景清晰地在頭腦中一一浮現。如面對落日的滿天彩霞,黃昏時分美麗的湖畔景色,讓人心曠神怡的情景;想象着自己悠然自得地躺在草坪上,感受着春天大自然綠色溫馨的情景等。總之,要體會美好、舒暢、愉快、安定的良好感受。然後,是進行學習情景的聯想。接着,可進行學習情景的愉悅聯想:如把你即將學習的、已有大概印象的新科目知識和已經學習和掌握的科目知識,用具體形象聯想,讓它們逐漸浮現在頭腦中。通過對新舊知識聯繫的形象聯想,認同新知識能夠被自己輕鬆地接受;或充分想象自己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不懈努力,體味那種終於解開學習難題,記住知識的愉悅心情;回想各科目知識的不同特點、要求,自己是怎樣通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解決不同科目的這樣或那樣的學習總問題等具體情景。當然,要儘量使這些畫面生動、詳細,讓你的心理畫面儘可能接近實際的經驗。與此同時,不斷地通過自我暗示來強化這一過程,暗示語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定,但應以肯定語句的形式來進行。 通過這種練習,在你的頭腦和神經中樞系統就會建立起新的“記憶”或儲存數據,從而建立起一個新的學習意象。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麼一項實驗:第一組學生在20天內每天練習實際投藍20分鐘,並把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成績記錄下來。第二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成績,但在此期間不做任何練習。第三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的成績,然後每天花20分鐘做想象中的投藍。如果投藍不中時,他們便在想象中做出相應的糾正。實驗結果可能把你嚇一跳:第一組進球增加了24%;第二組因爲沒有練習,毫無進步;第三組每天想象中練20分鐘,進球增加26%。這就是“心理意象”的魔力。在學習中,利用“沉思冥想” 法對所學知識的形象聯想,也是一種利用“心理意象”的作用來改善學習心情、控制學習情緒、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最簡單的技巧,它的目的就在於能夠重組你的智能結構,從而促進個人學習的成功。   怎樣解釋知識學習的形象聯想能夠重組智能結構呢?舉例說,假如你家裏買回一套組合式的新傢俱,那麼,你首先必須要改變房間原有的擺設,清理掉部分佔地無用的舊傢俱。你只有騰出足夠的位置和空間,纔有可能搬進新買回來的這些傢俱,並擺設有序。學習亦然。中學生頭腦中固有的知識種類和結構,將在不斷接受新知識之後形成更高級、更復雜、更多樣化、容量更大的知識分類和知識結構。因此,在學習和接受新知識以前,只有通過具體形象的聯想,回憶、整理,總結已有的知識,才能使思緒雜亂的頭腦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清理,從而顯現出足夠的空間來接納、消化新知識,重組智能結構,使自己掌握的知識有序擴大,不斷增加容量。需要強調的是,對不同學科的課程應做到有意識地進行這種放鬆入靜的形象聯想。如這學期有數理化、文史地等多門功課要學,你最好對每門課都抽些時間來思考一番,並分別作出這種學習聯想的練習。因爲各學科的知識特點不相同,學習、記憶、理解的方法也有所區別,故而要根據實際情況,使形象聯想更有針對性,更加具體化、形象化一些,這樣其效果會更好。   學習前的形象聯想練習,正是爲重組知識智能結構在心理上、生理上所做的充分準備,把自己智慧潛能通過外顯行爲釋放或表現出來,並信任自己內心的理想圖像,其學習效果會更上一個臺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