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於“翟碩士”躺起一灘渾水,各大院校越來越看重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專業素養的考察,今年複試很多同學反映都很難,懷疑自己報考的是清華北大。這也足以說明,考研專業課佔比在逐漸上升。想要成功上岸,必須充分認識到考研專業課的重要性。

很多同學一門心思攻公共課,忽視了專業課複習,然而近些年考研錄取的重心已經逐漸從初試變成了複試,也有不少高分黨在複試被刷,由此可見考研專業課的重要性。

即使你不是跨專業考研,你的本科積累未必在考試上也能很好的應對,所以,小編提醒小夥伴們必須要重視專業課複習,專業課如何開展複習,各個階段我們複習到什麼程度下面我們一起來聊聊。

1.參考書的閱讀方法

目錄法:先通讀各本參考書的目錄,對於知識體繫有着初步瞭解,瞭解書的內在邏輯結構,然後再去深入研讀書的內容。

體系法:爲自己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框架,否則知識內容浩繁,容易遺忘,最好能夠閉上眼睛的時候,眼前出現完整的知識體系。

問題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總結成問題寫出來,每章的主標題和副標題都是很好的出題素材。儘可能把所有的知識要點都能夠整理成問題。

2.筆記的整理方法

通過目錄法、體系法的學習形成框架後,在仔細看書的同時應開始做筆記,筆記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影響看書的速度,但是隨着時間的發展,會發現筆記對於整理思路和理解課本的內容都很有好處。

做筆記的方法不是簡單地把書上的內容抄到筆記本上,而是把書上的內容整理成爲一個個小問題,按照題型來進行歸納總結。

3.真題的使用方法

認真分析歷年試題,做好總結,對於我們明確複習方向,確定複習範圍和重點,做好應試準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試題主要應當瞭解以下幾個方面:命題的風格(如難易程度,是注重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還是發揮能力,是否存在偏、難、怪現象等)、題型、題量、考試範圍、分值分佈、考試重點、考查的側重點等。

千萬要切記,一定不要抱僥倖的心理去猜老師出題的重點,因爲在某些看上去闡述的文字並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題!

1.基礎複習階段

這個階段要做的是,對學校制定參考書目進行“地毯式”學習一遍。這期間,我們要做到對每一個知識點都理解,重在理解,不需強制記憶。

目標是對所考覈科目建立一個宏觀知識邏輯框架,對每一個知識點做到認識、理解即可。不要怕時間長,關鍵在於全面。

這一階段要保持踏實認真的態度,靜下心來,全面複習,可以注重多方面、廣泛的複習,對於跨專業考研的同學尤爲重要,這個時期的學習一定要踏實、透徹,同時也要注意詳細,該階段不要侷限在大綱,書本要看細一點。

另外,建議複習專業課的時間可以交叉進行,一天可以看兩門專業課或更多。理論部分與研究方法部分可交替進行,減少疲勞,提高效率。

在這裏,推薦使用自己畫知識框架圖(邏輯圖)的方法,來加深對課本的印象,同時建立起初步的知識體系。畫知識框架圖的基本原則是,邏輯清晰,知識點全,點到爲止。

每章看完教材之後,可以用半小時~1小時左右的時間,在一頁紙上畫出知識框架圖,用最少的字總結出最爲完整的知識點,細分知識點用一個詞概括即可,甚至只標出1、2、3、4的標題也可。

知識框架圖總結完成之後,可以看着框架圖回憶教材中講到的內容,如果能夠回憶出來,說明本部分知識基本掌握,如果回憶不出來,再回到教材進行鞏固強化。這是第一輪複習時可以使用的最爲有效的方法。

需要強調的是,切勿將知識框架圖變成抄書的筆記!篇幅不超過一頁A4紙,時間不超過1小時。此外,如果報了相應的輔導班,該階段要認真聽聽輔導班的課,做好筆記,增進對專業課知識的理解。

2.強化複習階段

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任務是,首先,先勾勒出一份屬於自己的專業課考試大綱。根據三到五年的歷年真題,採用從題目推到知識點的倒推法,在我們自己所用的參考書目上把所有曾經靠到的知識點全部標註一遍。

這樣就不難發現,有一部份一次也沒有被標註到,這就是非重點,可以在以後的複習中大大壓縮花在它們上的時間,甚至不看;有的知識點被標註了很多遍,這就是重點,要強化記憶。

這樣一來,我們就縮小了複習範圍,掌握了考覈要點,就勾勒出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專業課考試大綱。

在這個基礎上,要結合該大綱進行長達三個月左右的強化複習。目標是將重要的知識點理解、記憶、掌握、應用。在這個階段,我們還要密切聯繫自己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老師,盡一切可能掌握各種考試相關信息,以利於全面複習。

這一階段的學習最好11月30日之前完成,通過強化階段的學習,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是完全掌握了各個知識點,能熟練應用這些知識點去解決實際問題!

3.衝刺階段

這是在考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應該在強化複習的基礎上開始全面回顧了。這個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考點意識,學會用標準的答題方法解答相關問題,多做模擬試卷,進一步歸類整理總結。

有時間的話,應當在保證重點的前提下,兼顧零散知識點。同時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做專業課模擬試題。調整心態,保持狀態,積極應考。

最後,考生應當按照其難度以及所佔分值合理分佈政治、英語等公共課與專業課的學習時間,不要有所偏頗。如果保證了這些,考生便能夠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地學習。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