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许文贞╱台北报导】

每个家长可能都经历过下班后满身疲惫,却被小孩央求讲故事的时光,就连美国文豪马克吐温也不例外。他曾在日记中描述,写作结束后原本想休息,却被一双女儿发现,只好一手抱一个,开始编故事。然而这些给幼儿的童话故事从未发表,直到2011年找到16页手稿,才由美国夫妻档作家菲利普和艾琳.史戴画成绘本《强尼的神奇种子》出版,也成为马克吐温时隔百年的最新遗作。

马克吐温曾在日记里回忆,女儿会翻开杂志任选一张图片,要父亲用那张图来讲故事,于是某日从一张人体解剖图,诞生了小男孩强尼,因为吃下一朵神奇种子长出来的花,可以跟动物对话,并展开寻找「乳玛琳王子」的冒险。强尼大受女儿欢迎,马克吐温只好连续5天晚上编出新剧情,直到女儿开始厌烦为止。

小麦田出版编辑汪郁洁表示,1879年时,马克吐温与家人旅居巴黎,常常跟女儿讲故事,「但只有这个原标题为『乳玛琳』(Oleomargarine)的童话留下手稿纪录,故事却没有结局。」

汪郁洁表示,2011年时,一名学者约翰.博德为了研究马克吐温的食谱,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寻找史料,却意外在名为「乳玛琳」的资料中,发现这个从未发表过的童话故事。曾获美国绘本大奖「凯迪克奖」的史戴夫妇则花了3年时间,将手稿衍生成160页的绘本。

对史戴夫妇而言,创作过程就像是在跟这位百年前的文豪合作。菲利普.史戴会假想他正在与马克吐温对话,讨论剧情发展,也把这段想像的对话写在绘本里,「就像是马克吐温把这个故事说给女儿听、说给我听,如今轮到我来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了。」

负责绘图的艾琳.史戴则用版画与素描诠释,更特地将马克吐温的手稿印制成绘本的扉页。然而艾琳.史戴将主角强尼设定为黑人,引发美国文学界讨论。《纽约客》杂志报导,部分学者认为这样并未忠于原著精神,因为马克吐温生前关注种族议题,不会避讳以黑人为主角,但原稿中没有强尼是黑人的描述。

据《纽约时报》报导,在马克吐温之外,美国出版界近年找到不少知名作家从未曝光过的遗作,包含苏斯博士《我该养什么宠物?》和碧雅翠丝.波特《穿长靴的小猫》等都在近年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