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國小學童用力搗小米麻糬,度過另類的結業式。 (邱立雅攝)

中國時報【邱立雅╱竹縣報導】

尖石鄉前山的尖石國中、尖石國小、新樂國小、嘉興國小4校成立民族實驗教育聯盟,共同規畫泰雅族傳統文化教育課程,以主題式教學發散各種類型課。3月學期初始,各校便栽種小米,直到期末正好收割,28日上午新樂國小師生收割照顧一學期的小米田並搗成麻糬,另類的結業式也讓學童開心迎接暑假到來。

去年108新課綱上路,將在地課程比例拉高至2成,尖石鄉前山的國中小憂心泰雅民族文化教育式微,於是4校組成策略聯盟,教師們共同討論文化課程安排,集結在地師資人力、邀請在地耆老,替泰雅學生們找回血液裡的泰雅文化精神。

今年4校聯盟課程之一為栽種小米,各校在校園內闢了1塊小米田,近期紛紛收成,28日新樂國小更以小米收穫祭當成結業式。校方邀請泰雅爾族部落永續發展協會成員帶著小朋友們採收小米,認識各種小米的族語講法,最後還用19種蒸熟的小米搗成麻糬,大夥享受辛勤的成果,沾著蜂蜜喫進口中,甜甜蜜蜜結束這個學期的課程。

新樂國小校長高文良表示,泰雅族先人早年身上帶著小米遷徙,透過耕作與觀察,成為最好的生命教育,也認識泰雅族先人1年的生活時序、瞭解大自然的運行法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