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沈揮勝、廖志晃╱南投報導】

隨著行政院拍板省級機關明年預算歸零,人員移撥國發會,曾是臺灣政壇最具權力的機構臺灣省政府,歷任省主席都是國民黨培養的幹才,謝東閔、李登輝、連戰等曾在省府歷練,再前進中央,第一位民選省主席宋楚瑜,當年屢屢炮打中央,這些過往都已成歷史。

臺灣建省於1885年,清代稱「行省」;國民政府遷臺後改變屬性,成為地方最高行政機關。從首任主席魏道明到第13任主席連戰,近半世紀中,與中央分工良好,行政院擬訂政策、省政府落實執行。

1993年宋楚瑜擔任主席並當選省長這6年,是省府最風光、中興新村最繁華時期,民政、教育、財政、建設、農林、警政及交通、衛生、消防等6廳、19處、6個委員會,加上三商銀、臺灣菸酒公賣局等數十個省營事業,讓省的聲望地位拉抬到最高點。

洽公人數以萬計

「省府人員編制最多時達6000人!」顧姓資深員工說,當時全臺各縣及省轄市首長、官員,無論是業務或經費,無不直接請省府幫忙!每天進出中興新村洽公人數逾萬,遠超過當時日月潭的遊客量,除造就繁榮,也澤及鄰鎮草屯。

當年「宋省長」及省府聲望,幾與政院閣揆平起平坐,也因此博得「小內閣」之稱。雖說政治體制,省的層級、屬性和分工不應凌駕中央,但也由此看到當年臺灣省的地位有多強勢!

精省後人氣不再

「省被『省』掉後,中興新村的人氣直直落!」中興分局對面「佳佳」複合餐飲老闆黃慶暉說,精省後又遇到921大地震,省府組織調整從6000人銳減到2016年剩70多人、現在剩不到30人;以往每天至少有1到2萬人在中興新村活動或消費,現在大概剩不到2000人。

面對環境驟變,黃慶暉期待透過首都減壓、中央新單位的成立,及高等科技研究園區新定位,讓中興新村回春、風華再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