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老李曾是位大學教授,專業突出,爲人隨和,雖算不上"萬人迷"吧,總歸也是受人尊重。可退休只過了短短2年多的時間,他竟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個"萬人嫌"。

他要麼不說話,一開口說話就跟人吵架。而除了"動口"之外,他還經常偷偷在家裏"動手"搞破壞。故意把女兒新買的毛衣剪斷一根線,故意把家裏的下水管道弄壞,故意用尖尖的東西把地板摳破……甚至往妻子的水杯裏偷偷放瀉藥。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老李發生瞭如此大的改變?是退休後一下子閒下來不適應所致的"退休綜合症"?還是如今發病率越來越高的抑鬱症?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排除之後,最終目標竟鎖定在帕金森病。

退休老教授性情大變,竟是因得了帕金森病

在熟人的印象中,老李中等身材,穿着樸素得體,待人隨和,特別受學生歡迎。

直到2年多前退休離開學校,一切不合常規,甚至有些令人厭惡的改變就悄悄開始了。

"他不愛出門,整天窩在家裏,還變得沉默寡言,讓他做任何事都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樣子。"老李太太最先覺察到他不對勁,然後私下跟女兒商量。起初,他們懷疑是"退休綜合症",因爲老李以前工作很忙,現在一下子閒下來,不適應也極有可能。因此,母女倆想了個對策,鼓勵老李去做個兼職打發時間。畢竟老李是會計學教授,找個兼職自然不在話下。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才做了2個月不到的時間,對方就婉言勸他回家,原因是他在公司跟人相處不好,要麼乾脆不說話,一開口就跟人吵架。

顯然,老李的問題並非"退休綜合症"那麼簡單。母女倆也曾多次陪老李看了心理與精神科醫生,大家又高度懷疑是如今發病率越來越高的抑鬱症,還嘗試着用了點抗抑鬱的藥,結果並沒有明顯的改善。

老李大部分時間還是表情淡漠,不愛搭理人,最大的"樂趣"就是趁妻子和女兒不注意的時候,在家裏搞點破壞。故意把女兒新買的毛衣剪斷一根線,看着她穿着有破洞的衣服出門"偷着樂";故意把家裏的下水管道弄壞,搞得到處污水橫流;故意用尖尖的東西把地板摳破,看着妻子爲此大發脾氣自己在一邊"暗爽"……

而更可怕的是,從半年多前開始,老李的"怪病"越發嚴重,以前一兩個月鬧出點"惡作劇"來,家人也就忍了,後來頻繁至隔三岔五搞破壞。最誇張的是,一次,老李太太莫名狂瀉不止,直至心慌胸悶被送醫院搶救,老李被嚇到了,才說出是自己偷偷在妻子杯子裏放了瀉藥。這事把老李太太氣得夠嗆,說他已是無可救藥,鬧着要跟他離婚。

所幸,這個時候老李出現了手抖、走路變慢等帕金森病典型的症狀,最後經杭州市七醫院神經內科專家的檢查、排除之後,確診爲帕金森病。如今,經過20多天的住院綜合治療,老李的情緒有了明顯好轉,奇怪的舉動也消失了,手也沒那麼抖了,走路也靈活了。

退休老不會"動"的帕金森病更隱匿

對於帕金森病,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並不少見。浙江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羅本燕教授指出,帕金森病是第二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發病率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好發於中老年人。據預測,全球範圍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人數約佔總人口的7/1000萬。我國 65 歲以上人羣的患病率爲 1700/10萬。如巴金、陳景潤等不少名人都備受此病折磨。

"大衆對帕金森病的瞭解多是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姿勢平衡障礙、震顫等運動方面的症狀。殊不知,多數帕金森病患者還伴有一系列非運動症狀,據調查,32%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抑鬱,50%的伴有睡眠障礙,71%的伴有疲勞,還有72%的伴有便祕,且在部分患者中非運動症狀比運動症狀出現得更早。因此,早期識別非運動症狀,對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和幹預具有重要意義。"杭州市七醫院神經內科負責人章曉英醫生說。

羅本燕教授作爲市七醫院神經內科的顧問,與該院的專家們一起早期識別出了不少以非運動症狀表現出來的帕金森病患者。他們特別提醒大家,當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血壓變化異常、焦慮、抑鬱、睡眠障礙、全身疼痛、便祕、嗅覺功能減退、認知功能障礙等,要考慮帕金森病的可能,尋找專科醫生的幫助,以免延誤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