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一下,你在平常的管理工作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形:

早上你到了公司剛坐在辦公室,這時候你的員工來找你說,嗨領導,這件事情你能不能告訴我該怎麼處理。這時候你說好你把事情先留下來,讓我看一下,我晚一點答覆你。

那到了中午你又去問一位同事,事情的進展如何了,突然發現這位同事的進展非常的緩慢,那你說算了吧,還是我來幫你去做吧,趕快把它做完。

這時候兩種情形你會發現有一種什麼樣的情況發生,那就是本來應該是員工的責任這時候跑到了老闆身上。

猴子管理法

我們在管理學當中有一種法則叫做猴子管理法,所謂的猴子並不是指真正的猴子,猴子代表責任。那用剛才的那種故事來說,就是本來是該員工身上的猴子,通過這種方式就跑到了領導的身上。當領導的身上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猴子和越來越多的責任,那就意味著領導的時間就不夠用了。

那另外一方面,對於員工本人來說,他這件事情沒有自己獨立去完成。一方面他無所事事了,另外一方面他的能力和技能沒有得到提高。

那對於管理員工有些什麼樣的辦法,我想給你幾點建議:

1 提前預約

第一點建議就是,我們要約束好所有的猴子,必須提前預約來處理。也就是說所有的員工在向你彙報工作的過程當中,在他們把他們身上的猴子轉嫁給你的時候,不是隨便在走廊裏遇到你,或者隨便來到你的辦公室,就可以把這個任務交給你。

而是需要提前預約,這個工作我是需要跟我的領導去溝通,決定這個工作是否要聽取領導的意見,那這時候你決定這個猴子我願不願意接下來。

2 及時解決

第二點,對於所有的猴子,我們要麼就是及時的餵養,要麼就是把他擊斃掉。就是意味著說當員工有問題來了以後,我們要在第一時間把它去解決掉,而不是說,這個問題你放在我這邊我先看一看後面再解決給到你,這樣的方式是不對的。

我們要麼就是及時的把它解決掉,讓員工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他自己去執行,或者我們就告訴他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不受理,那請你自己再去思考去解決這個問題,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3 面對面

那第三點,我們對待這些猴子的時候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我們必須用面對面的方式來接受這些猴子或者責任。你不要去接受一個員工通過郵件的方式告訴你,希望老闆來幫他解決這個任務。

我們所要做的所有的方式,必須是讓員工提前走到老闆的辦公室,面對面的告訴老闆這件事情的問題是什麼,我需要你給予什麼樣的建議怎麼樣去解決。而並非是通過電子郵件或者電話或者簡訊的方式來解決,必須通過面對面的方式。

4 具體答覆

那最後一個是,領導對於我們接下來的猴子的這種責任的意識。我們一定要給予具體的答覆的時間,我們必須在指定的時間裡面交付,把這個猴子繼續還給我們的員工,讓員工自己去承擔這樣的責任。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往往很多時候作為管理者,你不知不覺的去接受了很多應該是員工承擔的責任。你認為你在幫助員工,其實這樣的局面,一方面讓你自己的工作效率下降了,另外一方面員工沒有得到成長。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你一定要分清楚,什麼樣的方式你該給予輔導,而什麼樣的時候應該讓員工去承擔他應該承擔的責任。讓他在這個過程當中去思考怎麼樣去解決問題,怎麼樣獲得最有效的答案。

來源:《團隊管理40條軍規》倪雲華 著更多團隊管理知識,關注公眾號「倪雲華新知」訂閱《團隊管理40條軍規》專欄


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是管理的必修之課。良好的溝通能贏得最佳管理成效。

作為上級,需要做好幾點:

1.學會充分授權。工作授權是溝通的一種,能建立相互信賴感,便於更好有效開展工作。

2.用心傾聽下屬心聲。讓下屬多發言,發表意見才能建立下屬工作主觀能動性。

3.心懷正義和善意。正義和善意能贏得人心,得到下屬更多尊重。

4.放下高姿態,幽默溝通。善於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和下屬坦誠交流,幽默輕鬆溝通,會得到意想不到效果。

5.以身作則,有擔當。作為上級要做到以身作則,帶好頭做榜樣,同時遇到問題作為上級要有所擔當,這樣下屬更願意為這樣的上級拚命。

作為下屬,需要做好幾點:

1.懂得尊重。作為下屬首先要學會尊重上級,才能贏得上級充分信任。

2.坦誠正直作風。沒有上級喜歡嬉皮笑臉的下屬,即使有也是上級暫時看中你的某個長處。

3.務實進取態度。上級永遠喜歡和欣賞積極進取的下屬,如果不是,那就是上級不稱職。

4.敢於承認錯誤。工作中會存在不足和問題,作為下屬要敢於自我檢討,這樣才顯示上級的存在感。

職場中,上下級就是一種相互磨合,就尤如腳和鞋子,也講究一種感覺,如果不合腳,總會覺得是一種障礙,遲早會脫離。


關於這個問題,待在事業單位、創業公司、外企、個體戶等不同羣體,和上級的相處之道還是有區別的,如果不考慮具體區別,單就上下級相處這件事來看的話,以我自己的經驗,站在下級的角度,和上級相處需要注意3方面:

溝通方式

一般,下級跟上級的溝通方式多為:上級問下級答,切記反過來,試想你不停的拋問題給領導,對方會有種被審問的錯覺,作為下級,應該多處在傾聽的一方,這樣一來可以更好的弄清楚任務或問題,二來也是對領導的尊重。

聊天範圍

不建議主動很領導聊自己的私事,哪怕在茶水間閑聊的時候,當然,如果領導主動想了解,可以有問必答,但要注意界限,太私密的信息,換個說法表達。

職場中不光對領導,對同事也一樣,不要太把自己暴露在外,這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當然了,也不是閉口不提自己的私事,這樣會讓別人對你產生距離感,關於私事,在職場上點到即止。

禮尚往來

之前領導出差回來,帶了芒果分給大家喫,雖說是分給大家的,但我覺得每一個受益者還是應該禮尚往來。

這一點其實不管對方是不是領導都適用,不要一味的索取,要懂得分享。


我是霖小姐,關於成長,慢半拍沒關係,但別停!

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裡有你要的答案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a7000026a5b19606f6", "vname": "", "vid": "v020166a0000bkdle8bivfch5si5t6j0",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29534000582fbb6595f3c",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44a7000026a5b19606f6",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89.628,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5853920}, "ultra": {"duration": 89.628,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2070674}, "normal": {"duration": 89.628,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3845674}}, "md5": "4c272ef4729978c4a819d8d6536bab7e", "duration": 89.628, "file_sign": "4c272ef4729978c4a819d8d6536bab7e", "thumb_uri": "244a7000026a5b19606f6", "vu": "v020166a0000bkdle8bivfch5si5t6j0"} --}


下級要想與上級相處好,要記住以下幾點。    

一、要尊重,要慎重,但不能一味附和。    

抬轎子、吹喇叭等等,只能有損失自己的人格,卻得不到重視與尊敬,倒很可能引起上級的反感和輕視。    

二、採取不卑不亢的態度。    

在必要的場合,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觀點,只要你從工作出發,擺事實,講道理,領導一般是予以考慮的。    

三、應該瞭解上級的個性。    

不要認為這是迎合,這正是運用心理學的一種學問。    

四、與上級談話還要選擇有利時機。    

應該根據自己的問題重要與否,去選擇適當時機反映。    

上級與下級相處,也需注意一些地方。    

首先是「知」。孔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為上級,更應該如此。不瞭解下級的基本情況,無以用其所長,無以崗盡其責。瞭解下級的生活需要、心理需要、發展需要。    

其次是「禮」。禮,就是禮遇下屬。要尊重下屬。古人云:「敬人者,人恆敬之。」要得到下級的擁護和支持,就必須尊重自己的下級。    

再次是「寬」。寬,寬容。這裡的寬容是相對的概念,不是無原則的忍讓。要網開一面。當下級有錯誤時,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就應得理讓人,網開一面,給下級以改正的機會和空間。這樣做,既體現了領導的仁厚,更展現了領導的睿智,不失領導的尊嚴,而又保全了下級的面子。以後,上下相處也不會尷尬,下級更會為上級傾犬馬之勞。  


這個問題問的有些不清楚:

1.你自身的角色是上級還是下級【我不明確】。

2.你還是一時心動就想問這個問題,只是隨口問問【我不是很明確】

那就按自己理解的紙面文字解釋一下含意:

上下級之間是日常工作人際關係的一種,

【怎麼相處】是一個動態行為,取決於兩者之間的思想觀念。

優秀領導

優秀下屬

優秀的團隊

取決於相互之間溝通與工作責任心。


上下級關係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其實只是工種不同,作為上級,要學會用資源籠絡人心,一個好漢三個幫,不要把自己孤立,有人挺,才能事半功倍。作為下級,要學會有度,處理人際關係要有度,表現要有度。


以一種,寬己之心寬人,責人之心責己的心態處事,不講是職場上的同事,鄰居,親戚,朋友,都好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