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尉:收入分配改革還能等多久?

  • 正文
  • 我來說兩句(534人參與)
  • 2013年02月04日10:01來源:搜狐財經 作者:曾令尉

  • 手機客戶端
  • 列印
  • 字型大小 大|中|小
  • 保存到博客
  •   (專供搜狐財經稿件 請勿轉載)

      西南財經大學與人民銀行共同成立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研究報告稱,2010年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達到0.61,屬於全球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也難怪許小年在其微博上評論國家統計局的基尼係數 「連童話都不敢這麼寫」。但是,即或參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我國也是屬於貧富差距嚴重的國家之一了。

      「房姐」事件還在不斷發酵,已經爆出「房姐」在京擁有41套房子,近萬平方米。

      「房姐」為何擁有如此巨額的房產?坊間有著不同的版本,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是「房姐」自己有能力擁有這些房子。有人認為,「房姐」只是一個「符號」,可能是某個官員或利益集團的替身,也有人認為「房姐」可能是我國普遍存在的民間高利貸鏈條中的一環,用類似吳英的手法,借高利貸購置房產謀求資本增值。

      但不管「房姐」是不是一個「符號」,至少她擁有數重戶籍身份用於購置房產,這件事情暴露出我國的行政系統在權力和金錢面前,已經沒有任何公正、公平可言。在權力和金錢的作用下,「房姐」們既然可以擁有數重戶籍身份來迴避房屋限購政策,當然可以擁有數重身份來做其它法律所限制和禁止的事情,比如:超生。在中國,官員家屬利用多重戶籍生育孩子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如果你看到農村到處遍佈「該流不流、扒屋牽牛」、「寧可血流成河、不準超生一個」等恐嚇性標語,你就會更深刻地體會這種特權,對於中國是怎樣的一個毒瘤。

      因此,不論「房姐」事件的真相如何,這件事情所反映出來的社會財富分配和特權挑戰法律公平性的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也就在「房姐」擁有的房子數量不斷刷新紀錄的時候,2013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在中斷十多年之後,再一次公佈我國的基尼係數。根據其公佈的數據,自2003年以來,中國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一直維持在0.4以上,並在2008年達到0.491的高點,此後逐漸回落,2012年為0.474。據說,國家統計局十多年沒有公佈標誌貧富差距指標的基尼係數,是因為擔心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對社會的穩定產生不利的影響。儘管如此,十多年來,包括國內民間研究機構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都公佈過不同版本的中國基尼係數,不論各家機構公佈的數值相差幾何,但都共同指向中國不斷擴大化的貧富差距。

      就在國家統計局公佈十年基尼係數前一個月(2012年12月),西南財經大學與人民銀行共同成立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研究報告稱,2010年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達到0.61,屬於全球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也難怪許小年在其微博上評論國家統計局的基尼係數 「連童話都不敢這麼寫」。但是,即或參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我國也是屬於貧富差距嚴重的國家之一了。

      「房姐」等事件的不斷發酵,則正是居民對於貧富差距擴大化以及特權現象的直接反映。而撇開「房姐」、「房妹」的個體案例,中國財富的增長和財富分配存在的問題,在我國公佈的金融數據上表現的可能更為清晰。

      2012年末,中國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突破了40萬億,以13億人口計算,平均每個人都有3萬多的儲蓄存款。從歷史的數據看,我們的居民財富增長更是驚人。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到2012年的35年間,中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從210億元增長到40萬億元,增長了將近2000倍。相比較於廣受質疑的GDP數據,儲蓄存款顯然更為真實。因為,不論這些錢來自於辛勤的勞動、慷慨的贈予,還是來自貪污受賄,它的存在都是真實的。

      35年的財富增長數據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並沒有直觀的感受,最近十年的數據,則是每一個成年的居民都能感受到的。2002年,我國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69萬億元。到2007年末,該數值達到17.25萬億元,用了五年的時間實現翻番。到2011年末,該數值達到34.36萬億元,用4年實現翻番。到2012年末,再增長16%,達到40萬億元。

      而正是這十年間,中國的住房價格突飛猛進。不論投資也罷,自住也罷,終歸是將居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固化成了房屋固定資產,而相應的,居民收入則以房價的形式流入政府和開發商的口袋,再以利息的形式流入銀行的口袋。這種財富再分配理應會極大地影響儲蓄存款的增長,可是,真實的數據卻表現出另外一種狀況。

      以上海為例,從2009年到2011年,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分別達到1763萬平方米、972萬平方米和730萬平方米。而三年的新建商品房平均成交價格分別為1.56萬元/平方米、2.1萬元/平方米和2.24萬元/平方米,對應的新建商品住房成交總金額分別達到2750億元、1950億元和1635億元。即使都按30%的首付計算,三年購房支出消耗的居民儲蓄將近2000億元。而這三年中,上海居民儲蓄餘額則仍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分別達到1.43萬億元、1.62萬億元和1.89萬億元。

      然而,在房價飆漲、巨額儲蓄也在增長的背後,卻是貧富差距的擴大化。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公佈的調查報告,「資產最高的10%家庭佔社會總資產的比例達到84.59%」,「從儲蓄來的分佈來看,家庭儲蓄分佈極為不均,55%的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儲蓄,而處於收入分佈90%以上分位數的家庭儲蓄率為60.6%,其儲蓄金額佔當年總儲蓄的74.9%」。

      「房姐」、「房妹」和「房叔」的現象則正是這種貧富差距擴大化的直觀體現——有些人靠特權擁有幾十套房還有巨額存款,更多人無立錐之地也無多少積蓄,而缺乏監督的特權現象則進一步加重了這種分化所帶來的社會負面效應。

      據說此次國家統計局之所以在間隔十多年之後公佈基尼係數,是為了配合收入分配改革的推進。希望這次不要讓老百姓等太久。

      (作者系北京領優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夥人)

      曾令尉搜狐財經專欄:閑話投資

      曾令尉的微博

      獨家聲明:搜狐財經獨家稿件,版權所有,請勿轉載,違者必究。確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資料,請與我們聯繫獲得授權,註明版權信息方可轉載。聯繫我們可致電010-62726687。

    (責任編輯:劉宇翔)
  • [保存到博客]
  • /* 相關熱點 2010-09-09 */#contentA .tagHotg{clear:both;margin:10px auto 0;text-align:left}#contentA .tagHotg h3{height:24px;font:600 14px/24px "宋體";color:#333}#contentA .tagHotg .tagIntg{display: block;overflow:hidden;zoom:1;clear:both;width:100%;margin:3px auto 0}#contentA .tagHotg .tagIntg li{float:left;width:205px;font:14px/24px "宋體"}#contentA .tagHotg .tagIntg li a{ text-decoration:none !important;}#contentA .tagHotg .tagIntg li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important;}#contentA .text .line{width:100%}本文相關推薦

  • 收入分配改革與公務員工資
  • 退休收入分配改革最新消息
  • 2013收入分配改革最新消息
  • 國企退休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 國家收入分配改革最新消息
  • 退休收入分配改革
  • 2012工資收入分配改革
  • 收入分配改革本月出臺
  • 國家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