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百萬會員的名義(1)  進入2001年,隨著阿里巴巴的知名度的提高,馬雲從1995年開始製造的那個雪球似乎已經滾過了山頂開始向下了。表現在網站上,是會員增加速度的大大增加。  2001年10月27日,一位江蘇楊姓的建材商人在阿里巴巴網站上填完了自己情況的表格最後一欄網頁認證碼的時候,他肯定不知道,他會因為自己這一填而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一百萬會員而進入媒體的視野——他因此而被好幾家媒體報道過。  而就在幾乎同時,在杭州文三路華星大廈九樓馬雲的辦公室裏,馬雲正在和他的高層描述著一個叫做「誠信通」的新產品。和往常一樣,小個子的馬雲依然是走來走去,手舞足蹈。  馬雲現在已經有理由來描述將來了。一百萬會員、每天數萬的點擊、幾千條商業信息發布、中國供應商項目的正常運行、2000萬美元的投資握在手中,一切都足以證明阿里巴巴正在向正常的方向運轉。不過,對於野心勃勃的馬雲來說,僅僅一個中供顯然是不夠的,他現在把眼光投向了佔阿里巴巴商業信息發布量75%的國內貿易信息。  誠信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阿里巴巴的湖畔時代。前面已經說過當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為「誰也不知道網路對面的是不是一隻狗」的精神所激動的時候,馬雲已經對阿里巴巴提出了「簡單、可信、親切」的要求。而其中,「可信」這一條的要求對當時的阿里巴巴來說,是近乎苛刻的。他要求所有在阿里巴巴上網的商業信息,都必須經過信息編輯的人工篩選。這個要求從阿里巴巴創業時的十八個人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馬雲堅持說,商業世界就是必須可信,與互聯網其他領域強調自由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會刪去一切看上去不那麼真實的信息,然後給會員寫一個電子郵件,告訴他我們沒有發布這條信息的理由。」阿里巴巴的一位創業元老說。  而現在,他試圖構建一個更為真實的互聯網商務世界,幸運的是,這個世界在他起畫的時候這個世界還是一張白紙,沒有人知道這裡未來會發生什麼,於是這個小個子給這個世界取了一個名字,叫誠信通。  在馬雲的眼裡,互聯網商務世界與現實的商務世界除了工具之外並無不同,於是他設想要給所有未來互聯網商務世界的商人們一個方便的交易工具。如果網下商人可以通過朋友打聽交易對手的公司資信情況,那麼在網上他可以更方便地通過翻閱對方的交易資料來獲得對方的交易誠信度。「這會是一張門票,未來人們通過網路交易時所必須手持的門票。」他說。  從這裡馬雲和他的搭檔們開始了誠信通世界藍圖的所有描繪工作。首先,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所有的商業交易都必須是在兩個法人之間進行,而法人的行為最後肯定會落實到一個自然人身上,因此對阿里巴巴的誠信通會員必須經過這兩道手續的認證。即認證企業法人的存在和認證掌握該企業進入阿里巴巴網站的密碼,代表該企業在網上活動那個人是經過企業的法人代表授權允許的。很顯然,完成了這種認證的會員在阿里巴巴上發布的商業信息顯然更為可靠,也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之進行交易,因此這種認證是有價值的,也肯定有人願意為此付酬。  其次,一樁交易的兩個對手在達成協議之後自然會對協議的執行情況有一個評估,當交易中實際發生的情況遠低於自己的心理預期的時候,喫虧的一方會有相當的情緒,從而會有衝動給對方一個不良的評價,而這個評價也是有價值的,它的價值在於提醒交易對方的下一個交易對手注意這個交易夥伴防止上當。  這種信用約束甚至強於現實中的信用約束,雖然西方國家的銀行信用相對比較完善,但首先他不是一個全球性的信用體系,商人們在跨國交易時利用不上;另外西方國家的這種信用體系是建立在銀行的基礎上的,對於銀行業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並不適用,同時就算是在西方國家,銀行的這種信用體系屬於銀行財產,商人們需要調用時需要向銀行付酬,同時銀行信用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人的一般信用程度,但並不能完全代替交易信用,一個商人完全可能出現對銀行十分守信但在交易中卻出現失信的情況。  當然,與所有信用體系同樣的是,一個信用體系的建立,重要的並不是它把多少不守信用的人排除在交易之外,而是在於這個體系約束了現實人們的失信行為,從而使交易變得更為簡便可行。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將在有關阿里巴巴支付寶的一節中更為詳細地描述。  因此,阿里巴巴的誠信通計劃顯得格外有力量。它試圖建立的,是一個基於互聯網上的,全球性的商業信用體系。這個體系因為基於互聯網而方便查詢,如果用我們在序言中亞齊——穆罕默德——馬克——阿杜爾——米里這個商業交易過程來說,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上出現了一個新人,那麼他們中的相應的交易對象一定會順手翻翻相應網站上的這個新手的誠信檔案。假定是亞齊——穆罕默德的那個剃鬚刀交易中,亞齊順手翻到穆罕默德的誠信檔案中有兩到三個人對他有過投訴,那麼亞齊很可能就會另選一家網店來買他的電動刮鬍刀。真是的,有那麼多網店可選擇,為什麼要選這個有過不良記錄的穆罕默德呢?不過之所以我們在序言中沒有描述上述的這種情況,是因為亞齊多半不會翻那個檔案,他不翻的原因更多地是因為穆罕默德也知道那個檔案,我們相信,因為有那個檔案的存在,穆罕默德會對他的交易和承諾更為小心——在那個檔案裏有了投訴,就像現在西方國家裡的人在銀行裏有了不良記錄一樣,穆罕默德作為一個商人算是完了,無數的消費者都會像亞齊一樣在漫不經心中拋棄了他——假使我是網上誠信體系的設計者的話,我一定會把它加強一步,讓有不良記錄的那個穆罕默德在網上的顏色與眾不同,從而告訴像亞齊一樣的消費者,這是個可疑的傢伙。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在這裡設計的亞齊在亞齊——穆罕默德的交易中翻那個檔案顯得有點多餘,因為亞齊買的畢竟只有一個剃鬚刀。但是在更大宗的交易裏,比如說,如果馬克對於穆罕默德是個新的供應商的話,穆罕默德就很可能要翻一下那個檔案了。  顯然,馬雲給阿里巴巴設計誠信通的最大目的是要讓它成為未來那個全球商業誠信檔案的提供者。這當然是一個很可怕的目標。雖然也許阿里巴巴不會向像亞齊一樣的消費者或者是像穆罕默德那樣的生意人收費,但想一想這樣一個資料庫被一個公司掌握,都是令人有些心驚的。  但不幸的是,如果我們對照福布斯的說法,認為阿里巴巴是全球B2B網站的領先者的話,這種目標也不是不可能實現。  肯定有人會提及這樣一點,即,馬雲的這個夢想是在中國最早推廣的,作為一個誠信度可以說是相當之差的國家,會不會多少有點不合適?  我們得承認說這當然是個好問題。不過答案顯然取決於馬雲是個樂觀主義者還是個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者會說,對,想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推廣一個商業誠信體系肯定會更難,所以讓我們換個國家吧。而一個樂觀主義者的回答會是,正因為中國缺乏誠信,所以誠信這東西在中國一定非常好賣,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放過中國,因為它肯定更需要。  馬雲是個悲觀主義者還是個樂觀主義者?這個問題涉及到誠信通是不是他從內心中十分看好。如果我們看看馬雲的歷史,就一定會知道他是個樂觀主義者,因為他說:「(在從事互聯網生意的過程中),我們先是被人叫做騙子,後來被人叫做瘋子,現在被人叫成狂人,我個人已經習慣了,無所謂。」一個對這樣稱號都無所謂的人一定是個樂觀主義者,因此馬雲對誠信通在中國的發展一定是十分、十分地看好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