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奇妙歸經左青龍

【性味】味甘,性溫,歸於肝、腎、督脈經。

【功效】生精補陽,強筋健骨,補益血脈。

【葯論】說到鹿茸,稍微懂點中醫中藥的人都知道它是生精補陽的藥物。鹿茸陰陽皆補,確是壯陽良物,自古便是帝王喜好御用之品,它的正面故事我就不想講了,接下來我反而想講一個反面教材———袁世凱的真正死因:袁世凱其實是死於尿毒症的。

除尿毒症,袁世凱其實還患有糖尿病。而無論是糖尿病還是尿毒症,其本均在於腎氣敗壞。一般好色之人都易導致腎虛,於是就用補陽藥物(如鹿茸之類)來支撐,繼續幹那些讓腎氣外泄的事情,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腎氣敗壞,糖尿病、尿毒症都來了。由於土能克水,所以一般腎虛之人食量都很大(或者很喜歡喫甜食),這是身體的自救行為,也是陰虛火旺善消化萬物的表現,希望通過喫更多的甜食來克敗壞的腎水。但攝入過多的甜物會加重脾臟、胰腺負擔,當脾(胰)無法收斂住這些甜物的時候,糖尿病出現了,當土不能克水的時候,尿毒症就出現了。或許你會問,金生水呀,腎虛了也會累壞肺的呀,為什麼肺就沒事了呢?因為土生金,這個土既要生金又要克水,最辛苦的還是它,所以一般情況下最先出問題的還是土。

當然,糖尿病裡面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以血糖高為主要證候,西醫的糖尿病大部分表現為血糖高,很多糖尿病病人尿糖不高。這個問題主要與肝木疏泄有關,與腎的關係不大。你想想,這甜甜的糖本來應該藏在脾土之內,現在卻跑到血液裡面去,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河流堵塞,泥土本來就應該堆在兩岸,現在卻跑到河道裡面去了,問題出在哪裡呢?很明顯這與水土的關係不大,而與兩岸那些固住泥土的樹木草皮有關(木克土),只要這些草木生長得好好的,那麼這些淤泥就不會出現了。同樣的道理,血糖高就與肝木有關,而且是很重要的關係。在治療糖尿病當中,疏木是非常重要的。既要疏木,也要培土,培土所以疏木,標本一起兼治。怎麼樣培土?用參、術、甘、棗;怎麼樣疏木?用柴、芩、桂、芍。

袁世凱的事實告訴我們,男人老了,性功能減退了,這其實是身體在自我保護。如果硬是喫些壯陽之類的東西去壯陽,無論是偉哥也好,是鹿茸也罷,這都是很危險的,因為這是在透支自己的先天腎氣,日後除了早點中風,使腎氣更虛外,沒有任何一點好處!

我們知道,大凡含血之物最容易生長,肌肉次之,筋脈再次之,骨骼最難長成,所以人自胚胎到成人,須歷經二十年才得以骨骼充實而骨骼堅硬。只有像鹿這樣的動物,才能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其頭角、骨骼就能從出生到堅實。很明顯,一般生物的骨骼的生長速度沒有這麼快,儘管是最容易生長的草木也趕不上。頭為諸陽之會,上聚合於茸角,凡血都不能夠與鹿茸相比。此情肉之物最善補血,又因沖為血海,則可知其大補沖脈。

按天地之道,陰陽兩相為根,陽得陰而陽生,陰得陽而陰長。鹿之性情淫蕩,出遊山林,夏至時節,得陰氣而角分解,從陽退之象,所以說它是陽獸,其物不僅善於補血,更善於補陽。又其臥則首還向尾,口鼻對尾以通督脈。督脈為陽氣之總督,而鹿茸是頭上所生的藥物(頭為諸陽之氣,鍾於其角),所以無論從象形還是從象義的角度來看,鹿茸善於歸經,並且可補益督脈是勿容置疑的。再者,督脈為通身骨節所主,而考慮到腎主骨這一層關係,所以我們認為鹿茸善於補腎。腎得所養,則大氣升舉,惡血不漏。

還有一個層面,就是督脈貫腦,所以鹿茸又善補腦。我們知道,人的腦髓屬陰,腦神屬陽。鹿茸善補腦中之陽,其膠即能補腦中之陰(鹿茸初生,原系血胞,後漸成茸,成茸之後,猶含血液,故兼能滋陰),所以說鹿茸補腦比核桃仁還要好。但畢竟鹿為陽獸,其補陰即以補陽作根,這就是所謂陰陽互為根生的道理。於是陳士鐸就說陽痿而不堅者,必得茸而始能堅,非草木興陽之葯可比,這是很有道理的。鹿茸既然善於補腦,那麼給小孩喫是不是會另他更聰明一些呢?這是當然的,但要注意大凡補腎的東西都是發育的催化劑,這些東西會令小孩早熟。所以,總的來說有得必有失(是葯三分毒),我們還須謹慎對待。

此外,與鹿茸功效相近的同類藥物是鹿角膠。在這裡,我們主要探討一下它的奇特的歸屬問題。張錫純之友人李景南,左腿疼痛,自服鹿角膠而愈。隔數年,右腿又痛,再服鹿角膠,分毫無效,後飲以同仁堂葯坊虎骨酒即愈。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張氏說:「人之一身,左陽右陰。鹿名斑龍,乃純陽之物,故其膠入左不入右。《禮》有之,"左青龍,右白虎』,用藥本此,即建奇功。」可見,中醫用藥是多麼的深奧美妙。在現代實證科學看來,藥物自被人體吸收後即隨血液散步周身,斷無鹿角治左腳虎骨療右腿之理。但事實上,藥物卻存在一定的選擇性,或者說是疾病選擇了藥物,這都是歸經理論的一種體現,我們又怎能忽略它甚至棄除它呢?

27.45%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