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与澳门日报社协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今日(19日)在广州举行。峰会以“一流湾区、媒体担当——媒连粤港澳,融通大湾区”为主题,设置了1个主题论坛和3个平行分论坛,围绕“湾区建设与媒体融合创新”、“湾区建设与人文精神”、“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新时代实现媒体融合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明确媒体推动世界一流湾区建设的使命与行动。


本届峰会嘉宾云集,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驻港、驻澳主要负责人,粤港澳三地政府官员,以及来自中央、粤港澳台、泛珠地区8省区等媒体共计300多名嘉宾、代表到会。其中,来自广东、香港、澳门、台湾四地媒体单位就超过了60家。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今日(19日)在广州开幕。来自中央、粤港澳台、泛珠地区8省区等媒体共计300多名嘉宾代表到会(全媒体记者石磊摄)


此外,“粤港澳媒体湾区行”大型采访活动也将于峰会期间正式启动。相关参会媒体将深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进行采访报道,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文湾区建设等方面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进展。


黄坤明:望媒体聚焦湾区建设讲好当代中国故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全媒体记者 帅诚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能改善粤港澳民生福祉,并为粤港澳三地青年提供新的打拼舞台。他希望媒体聚焦湾区建设,共同讲好粤港澳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当代中国故事。


李希:加强海内外媒体交流 共同讲好湾区故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致欢迎辞(全媒体记者卢静怡摄)


在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表示,广东省将与香港、澳门共同担当起推动大湾区建设的主体责任,并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媒体的合作交流,共同讲好湾区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支持、加入大湾区,共享大湾区巨大的发展机遇及丰硕的发展成果。


林郑:期待媒体做出丰富报道 讲好湾区故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9日)出席在广州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并致辞(政府新闻处)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9日出席在广州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并致辞。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将见证我们如何在中央的支援下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这将为媒体提供极为丰富的报道课题。她期待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发布资讯,把大湾区最新发展资讯“快捷地在大湾区内以至向国际流通”,同时讲好大湾区故事,鼓励更多港澳青年走进大湾区,追求梦想。


林郑月娥在致辞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国家的重大发展策略,一个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经济体,和一个满载七千万人期盼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群。它将见证我们如何在中央的支援下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湾区将迎来一个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打造我国的人才高地。


她表示,受惠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和中央统筹,三地政府会用好各自的优势,协同发展,为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个充满动力的发展过程,将为媒体提供源源不绝的报道材料。


就在过去三天,林郑月娥特首率队访问了大湾区内的佛山、肇庆和江门,她结合自身的体会谈到,“很高兴透过记者的报道,香港市民就认识到佛山的西樵山影视城、肇庆新区的发展和江门的珠西创谷科技园,真的是足不出户,就能走进大湾区。”


林郑表示,三地政府有不同发放大湾区资讯的管道,我们也一定会用好这些管道,让市民感受到大湾区为他们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她期待媒体可以在几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可透过包括文字、影视、网页等多媒体,协助把大湾区最新发展的资讯快捷地在大湾区内以至向国际流通。


其次,可建立有关大湾区的专题研究,深入客观采访大湾区内落实《规划纲要》的工作,邀请专家分析评论,提供一个政府与专家、学者、企业、市民的互动平台。


再次,可多做在大湾区内学习、就业和生活的人物的专访,以活生生的例子,讲好大湾区的故事,“在这方面我会特别推荐访问那些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创业基地创业的港澳青年,以鼓励更多港澳青年走进广阔的大湾区,追求他们的梦想。”


最后,林郑表示,传媒有监督政府,提出社会问题的天职,只要是客观持平,讲事实,我们都是认同的,因为持续改善,精益求精,也是建设一流湾区的必经之路。


她又表示,香港是个多元的社会,媒体朝气蓬勃,香港的记者以拼搏出名,“我深信他们会在大湾区找到并做好丰富多彩的报道。”


王志民:大湾区需要“推动者”“传播者”和“讲述者”

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上致辞(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帅诚摄)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王志民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探讨“一流湾区、媒体担当”,也是在交流如何写好粤港澳大湾区这篇世界级“大文章”。对此,他认为大湾区需要凝心聚力的推动者、创新精神的传播者以及奋斗故事的讲述者,希望媒体人能做大工作朋友圈,构建文化同心圆,合力推动大湾区建设。


19日上午,300多名嘉宾、代表云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围绕开展创新与协同合作、推进媒体融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沟通交流。


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在致辞中引用一组数据称,仅从今年2月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布至今,香港平面媒体相关新闻报道和解读文章就超过了5000篇。一项调查显示,香港青年对大湾区的认识度提升了25%。王志民称,这是对媒体辛勤付出的肯定。


“大湾区需要凝心聚力的推动者”,他续称,香港社会各界普遍把大湾区建设作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更好发展的重要机遇,参与热情前所未有。从“有感”到“有行动”,他希望媒体可架起资讯高速路,筑起情感连心桥,做大工作朋友圈,构建文化同心圆,合力推动大湾区建设。


“大湾区需要创新精神的传播者”,王志民说,大湾区承载着创新的激情,是培育新事物新模式的热土。在香港,林郑月娥行政长官主持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督导委员会”,投入了1000亿港元支援创科发展,每年发放1000个永久居民配额吸引科创人才。他希望媒体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精神,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大湾区还需要奋斗故事的讲述者”,王志民指出,日新月异的大湾区,每天都在演绎着精彩感人的奋斗故事。比如,到深圳前海发展的郭玮强,从初出茅庐的香港大学生,在两年时间内成长为自创公司估值过亿的青年企业家。“这个故事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激励了许许多多的香港年轻人。” 


王志民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源于“一国两制”,得益“一国两制”,必将不断丰富“一国两制”。只要坚守“一国之本”,“两制”道路一定会能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谋划的“我们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的美好明天一定能实现。承载着“两个建设好”伟大使命的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成为全球最璀璨的一流湾区。


姜在忠:大文集团将自觉承担使命 将采访触角投向大湾区的新闻富矿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姜在忠在会上做题为《展现一流担当体现一流作为 努力为湾区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的主题演讲(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摄)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19日在广州举行。在主论坛上,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姜在忠发言指出,当前,属于中国的“湾区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这为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题材。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将自觉承担起讲好大湾区故事的使命和重任,并与媒体同行一道,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担当,多做有益于三地融合的新闻,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姜在忠在论坛发言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今年2月,令人瞩目的大湾区规划纲要对外公布,这意味着,属于中国的“湾区经济时代”正式来临。这对于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港澳同胞福祉,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将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他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在进一步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的同时,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题材,对如何在“一流湾区”建设中体现一流媒体的担当与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舞台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作为爱国爱港的主流媒体,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将自觉地承担起讲好大湾区故事的使命和重任,将采访的触角投向这一新闻富矿。同时也将与媒体同行一道,以更大的视野,对标国际湾区媒体,提升湾区在国际上的软实力;以更大的责任,多做有益于两地融合的新闻;以更大的担当,助力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如何讲好粤港澳大湾区故事,他表示,大文集团将在解读湾区政策、汇聚各方智慧、报道好港澳同胞参与湾区建设的奋斗故事、报道好湾区建设丰硕成就等领域聚焦发力。


他期待粤港澳大湾区媒体人能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湾区精神,共塑友好合作的媒体新业态,共建互融互通的人文新平台,为湾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