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1898年3月出生於上海。幼年在家學英文。1910年,宋美齡跟隨赴美留學的姐姐到了美國,後就讀於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女子大學。1917年8月回到上海,想自己去找一份工作,但遭到父堅決反對。直到1918年,父親宋嘉樹病逝,宋美齡纔在二姐宋慶齡的推薦下,開始了第一份工作——到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當英語教師。

宋美齡才能出衆,特別是留學之時經常當衆朗讀英文課文,所以宋美齡當教員並不怯場,在基督教女青年會講課很成功。一位在青年會聽過宋美齡講課的高官夫人,向上海市社會局推薦了她。上海市社會局慎重其事,派官員考察,負責考察的官員大爲讚賞。告訴宋美齡:中國電影在上海成立了電影審查委員會,將來會是政府的一個組成部門,想邀請她入職。

就在宋美齡供職電影審查委員會半年後,上海市參議會內的一批同盟會友人,開始注意和了解宋美齡的情況,極力主張聘請宋美齡來上海市參議會任職。1919年秋天,宋美齡正式出任由該會主辦的上海兒童勞工工作委員會的執行祕書。可是1920年的夏天,不知何原因,宋美齡忽然又辭去了包括上海參議會兒童勞工祕書在內的所有職業,一個人隻身悄然前行廣州。在那裏,宋美齡見到了後來改變她一生命運的老蔣。

1922年12月的一天,宋美齡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孫中山寓所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晚會,蔣介石也應邀參加。就是在這次晚會上,蔣介石又一次見到了年輕漂亮、氣質出衆的宋美齡,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娶她爲妻。1927年3月蔣介石率北伐軍駐進上海後對宋美齡窮追不捨,1927年12月1日與老蔣結婚了。

宋美齡得以就任中華民國第一夫人,並且在這職位上表現不俗,舉世聞名。她除了擁有傑出的英語功底外,還會說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並且還寫得一手好字。據說,宋美齡的鋼琴也是演奏的相當不錯的,所以宋美齡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是蔣介石的外交得力助手。例如,1943年2月18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爭取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支持,並在美國颳起“宋美齡旋風”。

她年輕時,美貌如花,風流絕倫,無數好兒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國難當頭,風雲際會,不容單純的風花雪月,選擇蔣介石應該是有政治大局考慮成分,成功輔助,也成就個人名望,也算造福蒼生。因此有人說老蔣並不是她的初戀,並不是她的至愛。時間流逝,伊人歸仙,成爲歷史了,後人只能揣測回味,聊當趣談了。

一、初戀:劉紀文

有一本書叫《此情誰知:宋美齡與劉紀文的初戀》,說她的初戀是劉紀文。初戀最難忘,初戀最美好,這樣看來宋美齡的最愛就是他了,而不是老蔣?

劉紀文一表人才,談吐風趣,是宋美齡哥哥哈佛大學的同學。相識後,兩人一度商及訂婚,但最終在現實面前劉紀文自動選擇退出,理由是蔣介石出現,而劉的權勢根本無法與蔣比,據說分手讓宋美齡難過很久。那時她想嫁的男人與蔣介石無關,那時應該是純的不摻一點雜質的情感。是有着青春女子激情與夢想的,與後來對蔣的感情有着質的區別。

不過在遭到家人的反對後,宋美齡的這個願望算是破滅了。愛情的打擊一度讓宋美齡情緒惡劣,無以排遣,只能給米爾斯寫信傾訴。加之回國後,生活上很不習慣,重讀國文,忍受教書先生的嘮叨,行動也受到限制。

讓宋美齡沮喪的還有,她不能如新派人物一樣去做記者的工作,只能待在家裏。對愛情的念想從憧憬變爲失望。甚至說,“我要是結婚,絕對不會爲了愛情結婚。”

老蔣遇到宋美齡時,還與前妻陳潔如感情尚好。但自見到美玲後,用陳潔如的話說,發現蔣心情明顯愉悅。除了宋美齡的美貌,還有宋家的強勢背景都有着讓他巴不得想與孫中山搭上關係的念頭。事實上,這時宋美齡的感情已不純粹,有與大姐二姐攀比的念頭,她也變得入世。可以說,宋蔣結合,政治聯姻至少佔了大半。

二、一見鍾情:荷蘭建築師Van Eiveigh

也有人說宋美齡最愛的男人是美玲從美國返滬,在船上邂逅一位荷蘭建築師Van Eiveigh。這個有據可考的是他寫給好友米爾斯的信。信中幾次提及,表達自己對他的感情,說見到他:“頭都昏了。”

三、最愛的男人:她二姐夫

還有傳言說宋美齡最愛的男人是她二姐夫孫先生。孫先生去世的時候,她不顧路途艱難趕到北京,又是哭得最傷心。

四、曾經好玩伴:民國公子張學良

也有人說宋美齡年輕時在上海跟張學良也曾經情投意合。1925年東北軍打敗孫傳芳後,首次進入上海。紈絝子弟遭遇花花世界,自有一番風流。當他第一次和宋美齡見面時,宋當時未婚,在上海也是知名閨秀,才貌雙馨的美女。兩個人當時都只有二十多歲。少帥一見面,立刻爲她出衆的氣質傾倒,稱她爲“美若天仙”,宋美齡也爲張學良的風度傾倒,稱他爲“萊茵河畔的騎士”,此後兩人頻頻約會,宋美齡帶着這位關外年輕的“胡帥”出入於上海的社交界,而從少年起就在青年基督教會接受過洋派薰陶的張學良也禮儀得體,風度翩翩,跳舞、游泳、高爾夫球,無不老道精通。兩人一時成爲十里洋場的最耀眼的明星。據說他們當時相處地非常愉快。以至於後來,西安事變以後,宋美齡都是在暗中使力保護這年輕時的朋友。

她至少是中國現代歷史一位重要的人物,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尼克松在《改變亞洲歷史的人物》也給予很高評價。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